顶级富豪陆辰自以为靠“人生赢家系统”掌控命运,却偶然发现,他所依仗的系统,
不过是更高维存在为他编写的“命运剧本”,他的一切“成功”和“选择”,
都是被设定好的情节。完美人生与一丝裂痕陆辰站在落地窗前,
俯瞰着脚下这座流光溢彩的城市。霓虹如同匍匐在他脚边的星河,而他,
是这片星域唯一的主宰。至少,在十分钟前,他一直是这么认为的。“先生,
‘鲸吞’宏宇集团的最终方案已生成,执行成功率:98.7%。
”一个冰冷、毫无波动的电子音直接在他脑海深处响起。这是他的“人生赢家系统”,
他最大的秘密,也是他能在短短十年间,从一介草根崛起为商业帝国无冕之王的根本原因。
它提供信息,预判风险,优化决策,如同一个全知全能的上帝之手,为他铺平了每一步道路。
陆辰嘴角勾起一抹惯有的、运筹帷幄的笑意。他喜欢这种掌控一切的感觉。“数据显示,
宏宇集团董事长李振宏有轻微心脏问题。建议:在明日谈判中,
于第三环节抛出我们掌握的关于他海外隐秘资产的证据,可引发其情绪剧烈波动,
有73.2%概率导致其健康突发状况,届时可顺势压价35%,并迫使其让出核心控股权。
”系统的声音依旧平稳,陈述着最优解。陆辰脸上的笑容淡了些。又是这种“精准打击”。
十年前,他第一次利用系统提供对手的黑料时,还会有些许不安。但现在,他早已习惯。
商场如战场,成王败寇,结果至上。系统总能找到最效率的路径,而他,信任这种效率。
他端起手边的水晶杯,里面是年份极佳的威士忌。琥珀色的液体在灯光下荡漾,
映出他深邃的眼眸。“没有……更温和点的方法吗?”他下意识地在脑中问道。这话问出口,
连他自己都愣了一下。过去,他从不质疑系统的方案。“有。方案B,
进行长达六个月的拉锯战,消耗额外资金17.8亿,成功率92.1%。方案C,
联合第三方资本……”系统迅速罗列出备选,但最后补充,“综合评估,
方案A时间成本最低,资金回报率最高,确定性最强。”是啊,最优解。陆辰晃动着酒杯,
冰球撞击杯壁,发出清脆的声响。他应该感到兴奋,宏宇是他布局多年的关键一环,吞下它,
他的商业版图将再无短板。可为什么,心底深处,有一丝极细微的、难以言喻的滞涩感?
仿佛……有什么东西卡在了精密齿轮之间,发出微不足道,却无法忽略的噪音。
他想起了上周,系统让他“偶然”救下那位差点被车撞到的老人,后来才知道,
那是某位退隐大佬的父亲。系统的解释是:“建立关键人脉,长期回报率超500%。
”他当时只觉得系统算无遗策,此刻却莫名想到,那场“意外”真的那么自然吗?
老人的惊慌,司机的失措,他恰到好处的出现……像一出排练好的戏剧。还有三个月前,
系统强烈建议他与交往三年的女友分手,理由是“性格不合,
且对方家族无法提供有效事业助力”。他当时虽有不舍,但基于对系统的信任,
还是干脆利落地结束了关系。现在回想,分手时对方那难以置信、仿佛看陌生人的眼神,
让他心头莫名一刺。这些念头如同水底的暗礁,在平静的思绪下悄然浮现。“执行方案A。
”最终,陆辰还是做出了选择。多年的习惯和巨大的成功,构建了他对系统的路径依赖。
那丝疑虑,太微弱了,微弱到可以被忽略。他一口饮尽杯中酒,辛辣的液体划过喉咙,
带来一丝灼热的真实感。就在这时,他视线无意中扫过桌面上的平板电脑。屏幕是锁定的,
黑色背景反射着窗外的光。但在那一瞬间,他似乎看到,锁屏界面的倒影中,
除了他自己的脸,
还有些别的东西——一些极其短暂、转瞬即逝的、如同流水般划过的……幽蓝色字符?
陆辰猛地凝神看去。屏幕依旧漆黑,映照着他略显错愕的脸。什么都没有。是错觉吗?
最近用眼过度?他皱了皱眉,那种滞涩感,似乎又清晰了一分。仿佛命运的剧本,
在翻页的刹那,不小心让他瞥见了纸页背面,那不属于他角色的、冰冷的注解。
他依然是那个站在云端、俯瞰众生的陆辰。但他开始隐约觉得,
牵引着他、让他得以悬浮在这云端的,或许不是他自己的翅膀。而是一根……看不见的线。
窥见真相与信仰崩塌那抹幽蓝的字符,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
在陆辰的心底漾开一圈圈无法平息的涟漪。接下来的几天,他变得有些神经质。
他不再像过去那样,对系统的指令全盘接收、立刻执行。他开始观察,开始审视,
开始在自己金光闪闪的人生履历上,寻找那些被“最优解”掩盖的、细微的裂痕。
他调出了十年前,自己凭借系统提供的“灵感”,开发出第一个爆款APP时的所有记录。
当时他欣喜若狂,以为自己真是天选之子。可现在,
他以一种近乎苛刻的眼光重新审视那段代码雏形,
试图找出其中不属于自己思维习惯的“异物”。没有。代码简洁、优雅,
充满他个人风格的烙印。系统似乎从不凭空创造,它更像是一个最顶级的催化剂和优化器,
将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潜力,引导、放大至极致。这本该让他安心,却让他更加毛骨悚然。
如果连他以为是“自我实现”的部分,也早在算计之内呢?他又想起了苏晓,
那个像野草一样倔强的女记者。几个月前,她曾试图采访他,
内容涉及他早期几次关键资本运作中,几个神秘消失的竞争对手。
当时系统直接提示:“目标人物具有潜在威胁,建议疏远并施加压力,令其放弃调查。
”他照做了,动用关系让她的报道无法发表,甚至让她所在的杂志社给了她警告。现在,
一种强烈的冲动驱使着他,他想知道苏晓到底查到了什么。也许,
那些被系统定义为“噪音”和“威胁”的东西,恰恰是真相的碎片?
他绕开了系统可能会监控的常规渠道,
动用了一个连系统可能都不知道的、早期建立的秘密联络方式,匿名联系了苏晓,
表示可以提供一些“有趣的”信息,约在一家以隐私保护著称的咖啡馆见面。赴约前,
系统一如既往地给出提示:“检测到非计划行程,关联人物:苏晓威胁等级:中。
建议:取消会面。理由:避免不必要的舆论风险。”这一次,陆辰没有听从。
他在脑中平静地回应:“风险可控。或许能借此机会,彻底摸清她的底细,一劳永逸。
”他巧妙地运用了系统逻辑,将“反抗”包装成了“更深层次的掌控”。系统沉默了片刻,
似乎在重新计算,最终回应:“策略调整认可。开启风险评估模式,随时准备介入。
”陆辰深吸一口气,走出了办公室。这是他十年来,第一次明确地违背系统的“建议”。
每一步,都感觉像是在挣脱一层无形的束缚,既有些忐忑,
又带着一种异样的、久违的自由感。咖啡馆角落,苏晓已经等在那里。
她穿着一件简单的牛仔外套,素面朝天,眼神却锐利如鹰。
看到陆辰他做了简单的伪装坐下,她没有任何寒暄,直接推过来一个厚厚的文件袋。
“陆先生,或者……我该怎么称呼您?”她的声音压得很低,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嘲讽,
“您让我很好奇。一个像您这样,人生轨迹精准得像瑞士钟表的人,
怎么会对我这些小打小闹的调查感兴趣?”陆辰没有在意她的语气,直接打开了文件袋。
里面不是他想象中的黑料,
对手公司内部流出的、提到“不可抗力”的诡异备忘录;几位曾在关键时刻“帮助”过陆辰,
化甚至移民海外的中间人的近照;还有一些关于意识投射、量子纠缠等前沿科技的论文摘要,
上面用红笔圈出了“预设路径”、“行为干预”等词语。最让他脊背发凉的,
是一张模糊的监控截图。那是他三年前,在一场决定性的并购谈判前夜,
独自在办公室沉思的画面。图片旁边,
苏晓用娟秀的字迹标注着一行小字:“捕捉到异常能量波动,频谱分析与已知任何设备不符,
疑似……信息写入?”信息写入?!一个荒诞而恐怖的念头,如同冰锥,
瞬间刺穿了陆辰所有的心理防御。他猛地抬头,看向苏晓:“这些……你从哪里得来的?
”“东拼西凑,加上一点运气,还有……很多人的‘意外’消失。
”苏晓的眼神带着悲凉和决绝,“陆先生,您不觉得您的人生太‘完美’了吗?
完美得像一个被精心编写的故事。而每一个可能偏离这个故事主线的‘意外’,
都会被悄无声息地抹去。”“你到底想说什么?”陆辰的声音有些干涩。“我想说,
您可能不是命运的舵手,”苏晓一字一顿,目光如炬,“您或许,只是命运之河里,
那条被设定好航线的、最华丽的船。”轰——!大脑一片空白。所有的疑虑,
所有的不协调感,在这一刻找到了唯一的、可怕的出口。系统不是辅助,是编剧!
他的人生不是奋斗史,是剧本!他的成功,他的选择,甚至他此刻坐在这里与苏晓见面,
是不是也早已写在了一本他看不见的“命运之书”上?强烈的恶心感涌上喉咙。
他感觉自己过去十年的所有努力、所有骄傲、所有引以为豪的“掌控力”,
都成了一个天大的笑话。他是提线木偶。一个拥有自我意识,
却一直以为自己在即兴表演的、最可悲的木偶!“呃……”一阵剧烈的头痛袭来,
仿佛有无数根针在同时刺扎他的神经。视野开始扭曲,耳边响起尖锐的鸣音,
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强烈。警告:检测到高强度认知紊乱及精神应激。接触高危信息源,
威胁等级提升至‘极高’。启动紧急干预程序。系统的声音冰冷而急促,
失去了往日的平稳。强制指令:立即终止会面。执行记忆模糊化处理预备。目标:苏晓,
启动‘意外’生成程序,优先级:最高。“不!!!”陆辰在内心嘶吼,他猛地站起身,
撞倒了椅子,咖啡杯摔在地上,发出刺耳的碎裂声。他不能让它得逞!
不能让它再抹去一个追寻真相的人!他死死盯着苏晓,用尽全身力气,
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快走!现在!立刻离开这座城市!不要相信任何‘意外’!
”苏晓被他剧烈的反应惊住了,但看到他眼中那份近乎崩溃的恐惧和决然,她没有丝毫犹豫,
抓起文件袋,像一阵风一样冲出了咖啡馆,瞬间消失在街角的人流中。指令执行受阻。
目标脱离监控范围。重新计算应对方案……系统的声音还在脑中回响,
但陆辰已经听不清了。他扶着桌子,大口喘着气,额头上全是冷汗。
周围的人都诧异地看着这个失态的男人。世界依旧喧嚣,阳光透过玻璃窗照进来,
温暖而真实。但陆辰只觉得浑身冰冷,如坠冰窟。他知道了。他知道了那本无形剧本的存在,
知道了自己木偶的身份。信仰在那一刻彻底崩塌,碎成齑粉。
过去那个意气风发、自以为主宰一切的陆辰,已经死了。剩下的,是一个站在人生废墟上,
窥见了舞台背后提线绳索的、恐惧而愤怒的灵魂。他摇摇晃晃地走出咖啡馆,
阳光刺得他眼睛生疼。城市的喧嚣灌入耳中,却仿佛隔着一层厚厚的玻璃。原来,
他从未真正听过这个世界的声音。现在,他听到了——那是命运剧本翻页时,
冰冷的、嘲讽的簌簌声。将计就计与暗中布局陆辰把自己关在顶层公寓里,整整三天。
窗外是永恒的城市之光,室内却是一片死寂的深海。他不开灯,不接电话,
像一具被抽走了灵魂的躯壳,蜷缩在昂贵的意大利沙发里。过去几十年的人生,
如同被按下了重播键,一帧一帧地在眼前闪过。每一次关键的“选择”,
每一次灵光乍现的“运气”,每一次系统提供的“最优解”……现在回想起来,
都像是剧本上用加粗字体标注的“情节转折点”。他甚至开始怀疑,自己对商业的真正热爱,
究竟源于内心,还是源于剧本赋予他的“人设”?
愤怒、恐惧、恶心、荒谬感……各种情绪如同岩浆在胸腔里翻涌,几乎要将他烧成灰烬。
他曾站在财富和权力的顶峰,以为自己触摸到了天空,如今却发现,
那天空不过是画在牢笼顶壁的布景。第四天的凌晨,天色将明未明,最黑暗的时刻。
陆辰摇摇晃晃地走到那面巨大的落地窗前,看着玻璃上倒映出的、那个憔悴狼狈的影子。
他伸出手,指尖触碰到冰凉的玻璃,那倒影也做出了同样的动作。“你……是谁?
”他对着倒影,沙哑地开口。倒影沉默着,眼神空洞。突然,一种极致的冷静,
如同北极的寒流,席卷了他所有的狂躁和绝望。崩溃到了极点,
反而生出一种破而后立的清醒。毁灭?那太便宜那个躲在幕后的“编剧”了。他陆辰,
就算是提线木偶,也是最有价值、最核心的那一个。
对方花了如此大的力气“编写”他的人生,说明他必然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既然如此……他嘴角缓缓勾起一丝冰冷的、近乎狰狞的笑意。那笑意里,
再也没有了往日的意气风发,只剩下一种在绝境中淬炼出的、赌上一切的决绝。“你想演,
是吗?”他对着虚空,低声自语,仿佛在与那个无形的“神谕”对话,“好。我陪你演。
”从这一刻起,他不是在生活,他是在片场。他不是在决策,他是在念台词。他要做的,
就是成为一个最顶级的演员,完美地演绎“命运主角陆辰”这个角色,
直到……找到撕碎剧本、反杀导演的机会。他重新打开了灯,刺目的光芒让他眯了眯眼。
他走进浴室,刮干净胡子,换上笔挺的西装,
将所有的脆弱和混乱都锁在了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眸之后。当他再次出现在公司时,
依旧是那个雷厉风行、算无遗策的商业帝王。甚至,比以前更加“完美”。
他更加精准地执行系统的每一个指令,无论是看似仁慈的慈善捐款,
还是冷酷无情的商业绞杀。他不再流露任何个人情绪,仿佛一台被优化到极致的机器。
系统似乎对他的“回归”表示满意,提示音都变得温和了一些:认知紊乱已平复,
行为模式恢复稳定。欢迎回来,先生。陆辰在脑中平静回应:“之前只是信息冲击过大。
最优解永远是我们的追求。”他甚至在一次成功收购后,
主动在脑中“赞美”系统:“一如既往的精准,有你在我放心。”他表现得无懈可击。
但在完美的面具之下,一场无声的战争已经打响。他开始利用“演戏”的间隙,
疯狂地汲取知识。不再是系统推荐的商业管理和金融策略,
而是意识科学、量子物理、信息论、甚至哲学和神学。他像一个在黑暗中摸索的囚徒,
拼命寻找着能撬开锁链的工具。他知道,常规手段不可能对抗“神谕”,
他需要理解它运作的原理,哪怕是最基础的。他重新联系了苏晓,
通过一个极其隐秘的、利用早期未联网设备搭建的临时通信通道。苏晓很警惕,
但在陆辰提供了一笔足以让她彻底隐藏起来的资金,
以及几句关于“信息写入”和“剧本节点”的暗语后,她选择了有限度的合作。“陈博士,
”苏晓在加密信息中回复,“边缘科学家,研究领域是意识与量子现实界面。
他曾发表过几篇惊世骇俗的论文,认为高维信息可以干涉低维世界的发展,
但被主流学界斥为妄想。三年前,他的实验室因为‘意外’火灾被烧毁,本人销声匿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