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小说连载
其它小说《梅见青梅酒330ml整箱12瓶》是作者“桔多多150526”诚意出品的一部燃情之顾言林栀两位主角之间虐恋情深的爱情故事值得细细品主要讲述的是:第一章:微醺时光傍晚六夕阳的余晖如同上好的琥珀温柔地漫过“青梅酒心”的玻璃在吧台的青石板面上洇出暖融融的光林栀站在吧台不紧不慢地用一块绣着极小青梅图案的白布擦拭着玻璃头发松松挽成低几缕碎发垂在颊说话时会随着笑意轻轻眼神里总带着点温和的韧劲儿——那是把爱好做成事业的特有的笃店内流淌着轻柔的爵士钢琴空气里弥漫着清甜的酒香与木这是独属于她的一方小天...
第一章:微醺时光傍晚六点,夕阳的余晖如同上好的琥珀蜜,
温柔地漫过“青梅酒心”的玻璃窗,在吧台的青石板面上洇出暖融融的光斑。
林栀站在吧台后,不紧不慢地用一块绣着极小青梅图案的白布擦拭着玻璃杯。
头发松松挽成低髻,几缕碎发垂在颊边,说话时会随着笑意轻轻晃,
眼神里总带着点温和的韧劲儿——那是把爱好做成事业的人,特有的笃定。
店内流淌着轻柔的爵士钢琴曲,空气里弥漫着清甜的酒香与木香,
这是独属于她的一方小天地。她打理酒馆时极细致:酒架上的瓶子会按酿造年份从左到右排,
佐酒小食必须当天现做,连桌布的褶皱都要捋得平顺。不是强迫症,
是她认定“小酒馆要像被窝一样暖”,得让每个进来的人都觉得舒服。
对熟客的习惯更是记得牢:张姐爱喝加冰的梅子酒,老陈总要点两碟花生,
还有顾言——那个每天准时到的男人,她连他笔记本放桌角的角度都摸得清。
“叮铃——”店门被推开,风铃发出清脆的声响。甚至无需抬头,
林栀的嘴角便已自然地微微上扬。这个时间,会以这种精准节奏推门而入的,只会有一个人。
顾言穿着简单的白色衬衫,袖口随意地挽到小臂,露出一截线条流畅的手腕。
虽然神情间还带着刚从写字楼里带出的些许清冷,但当他走入这片暖光之中,
那点冷冽便迅速消融,眼神落在林栀身上时,自然而然地柔和下来。
他径直走向靠窗的胡桃木桌——桌面被岁月磨出细腻的包浆,右上角有个浅淡的小坑,
就是去年林栀失手掉了酒壶砸出来的。现在,
这个小坑成了他的“专属标记”:每次放笔记本,他都会把本子的右下角对准小坑,
分毫不差。林栀放下酒杯,转身从身后的酒架上取下一只素色的陶瓷酒瓶,
熟练地斟了一杯色泽清透、挂着琥珀光晕的青梅酒,又配了一小碟盐渍青梅,
一同放在托盘上,端了过去。老规矩。她的声音带着笑意。嗯。顾言接过,
指尖在不经意间与她轻触,两人都早已习惯这般熟稔。他解开一颗西装扣子,放松地坐下,
却没有立刻去品那杯酒,而是先从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
拿出了那本林栀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黑色封皮笔记本和一支造型简约的钢笔。
他翻开笔记本时,动作很轻,笔尖落在纸上的声音是“沙沙”的,不快不慢,
像是在打一段温柔的代码。林栀偷偷望过几次,只见他写的字很工整,
旁边总画着极小的青梅图案,有时是一颗,有时是一串,还有一次,
她瞥见画的是个绣着青梅的小布片——和自己擦杯子的白布一模一样。
林栀望着他低头书写的侧影,暖黄灯光在他浓密的睫毛下投出一小片浅影,
笔尖在纸上划过的“沙沙”声,与黑胶唱片的旋律叠在一起,
专注得仿佛在调试关乎项目成败的核心代码。
她始终好奇那本笔记里的内容:是记录着每款酒的风味层次?还是突发的编程灵感?
曾趁他去洗手间时偷瞄过一次,却只看到密密麻麻的字迹旁,画着极小的青梅图案。问起时,
他只淡淡回应:“记录一些重要数据。”许是工程师的职业严谨,又或许是藏着什么小秘密,
林栀这般想着,便没再追问。她回到吧台,继续准备今晚可能需要的小食。店里的客人不多,
三三两两,低声交谈,气氛宁静而美好。就在这时,
林栀放在吧台下的手机不合时宜地振动起来。屏幕上跳跃着“妈妈”两个字。她叹了口气,
一种熟悉的无奈感漫上心头。林栀看了眼手机屏幕,又飞快地瞥了一眼店内的客人,
尤其是顾言的方向,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窘迫。她对着空气了个“嘘”的手势,
快步走到通往后厨的走廊连接处,才接起电话。妈。她将声音压得很低。栀栀啊,
下班了吗?林母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显而易见的关切。嗯,在店里呢。
那就好。我跟你说,你王阿姨这次介绍的那个男孩子真不错,海归硕士,在金融机构工作,
照片我看了,一表人才!你这周六晚上有没有空,去见一见?又来了。
林栀揉了揉眉心:妈,我周六店里可能忙……忙忙忙,你那个小酒馆能有多忙?
比你终身大事还重要?林母的语气带上了不满,栀栀,你也不小了,二十六了!
女人最好的年纪就这几年,你再不上心,好的都让别人挑走了!我知道,可是……
没什么可是的!这次你必须去听听人家条件多好,错过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电话那头絮絮叨叨了足足五分钟,林栀几次想插话都被堵了回来,
最后只能含糊地应着:好啦好啦,我知道了,我……我考虑一下。这边来客人了,
我先挂了啊妈。几乎是逃也似的挂了电话,她长长舒了一口气,
感觉比连续站了八个小时还要疲惫。一抬头,却发现顾言不知何时已经合上了笔记本,
正静静地看着她,目光里带着询问。林栀无奈地扯了扯嘴角,走到他桌边,
一边收拾旁边客人留下的空杯,一边半是抱怨半是自嘲地低声说:我妈,又给我安排相亲。
好像我多滞销似的。她顿了顿,望着窗外渐深的夜色,轻声感叹:哎,你说,
找个能懂自己的人,怎么就这么难呢?顾言握着酒杯的手几不可查地顿了顿,
他深邃的目光落在她带着些许怅然的脸上,喉结微动,却最终没有说什么,
只是将杯中剩余的酒液一饮而尽。那琥珀色的液体滑过喉咙,带来一丝微涩的回甘。
几乎是在林栀陷入沉思的同时,顾言放在桌上的手机屏幕亮了一下。
是沈哲发来的消息:哥们儿,我到门口了,带了上次说的蓝山咖啡豆!顾言抬眼看向她,
嘴角弯了个浅淡的弧度:“沈哲来了,带了咖啡豆,等会儿煮点给你尝尝?”林栀点点头,
站起身拍了拍衣服上的灰:“好啊,正好试试新烤的杏仁曲奇。”话音刚落,
店门再次被推开,风铃“叮铃”作响。穿牛仔夹克的沈哲拎着一袋咖啡豆,
大大咧咧地走进来,刚要喊,就被顾言用眼神制止了——显然,他看出林栀心情不佳。
“林老板晚上好!”沈哲立刻换了温和语气,把咖啡豆放在吧台,“上次说的蓝山,
磨了试试?”又转头拍顾言的肩膀,“你小子,又在写你的‘秘密笔记’呢?”顾言没接话,
只是把笔记本往桌里推了推,林栀刚好看到封皮内侧的小画露了个边。沈哲在顾言对面坐下,
开始滔滔不绝:顾言,你下班跑得比谁都快,合着是把公司当旅馆,
把林栀这儿当根据地了啊?项目组那边新来的那个实习生妹子,
今天又跑来问我顾工程师有没有女朋友,眼神那叫一个崇拜。顾言眼皮都没抬一下,
重新翻开笔记本,语气淡漠:没兴趣。我就知道!沈哲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
转向正在倒酒的林栀,林老板,你是不知道,他在公司那可是出了名的高岭之花,
但每次来这儿,话都多两句——我猜,他这‘秘密笔记’里,记的都是你的事吧?”
林栀将酒递给沈哲,闻言只是笑了笑,心里却泛起一丝微妙的涟漪。她看向顾言,
他依旧专注于他的“数据记录”,仿佛周遭的一切都与他无关。这份她早已习惯的专注,
此刻却让她心头莫名地空了一下。他的世界,是不是真的只有那些冰冷精确的代码和数字,
再无其他?沈哲是个闲不住的性子,聊了些公司趣事,见两人都没怎么接话,
“咖啡豆放这儿了”喝完一杯酒,便风风火火地告辞了。酒馆重新安静下来。夜渐深,
客人陆续离开。顾言也合上笔记本,收拾好东西,起身走到吧台前结账。还是记我账上。
他低声说。好。林栀点头,看着他,路上小心。顾言走到门口,
手已经放在了门把手上,却突然停下脚步,回过头。他的目光沉静,却像是有话要说。
林栀疑惑地看着他。然而,他只是深深看了她一眼,那句到了嘴边的话终究没有出口,
化为一句简单的:酒很好。明天见。叮铃——风铃再次响起,他的身影消失在门后,
融入外面的夜色。林栀望着轻轻晃动的店门,心里那份因母亲电话而起的烦躁,
似乎又被顾言这最后欲言又止的眼神,搅得更乱了些。她低头,
目光落在顾言刚才坐过的位置,那本黑色笔记本的影子仿佛还在眼前。他记录的会是什么?
那些她母亲催婚时他沉默的瞬间,那些他看似随意却总能精准满足她需求的陪伴,
还有今夜他最终未能说出口的话……这些碎片在她脑海里盘旋,
最终都指向了一个让她心跳莫名漏了一拍的方向。那本笔记里藏着的世界,
会不会……与她有关?第二章:酒曲风波距离那通催婚电话已过去一周。这些天,
林栀在面对顾言时,心里总会泛起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异样。
他依旧是那个准时出现、安静品酒、认真记录的顾言,可林栀却无法再像从前那样,
以纯粹青梅竹马的心态看待他。那句“找个懂自己的人怎么这么难”的感叹,
和他当时深邃沉默的眼神,像两颗投入心湖的石子,涟漪至今未平。这天下午,阳光正好。
林栀怀着期待与忐忑,走向酒窖深处那一批她寄予厚望的新品酒。
这是她尝试用一种特殊古法结合现代工艺酿造的“初雪梅酿”,选料苛刻,工序繁琐,
成败在此一举。然而,当她轻轻打开第一个酒坛的泥封,凑近嗅闻时,
脸上的期待瞬间凝固了。预期的清冽梅香没有出现,
取而代之的是一股沉闷的、带着一丝不自然的酸气。她的心猛地一沉。不可能!
她迅速检查了旁边几坛,情况类似,甚至有一坛已经出现了极其细微的悬浮物。
怎么会这样……她声音发颤,指尖因攥紧坛沿而泛白。这是她开“青梅酒心”以来,
投了最多心血的一次尝试,更是下个月周年庆的主推款。她强迫自己冷静,
像复盘酿酒流程般回溯每一步:水源是山涧活水,青梅挑的是霜降后初熟的,
冰糖用的是古法黄冰糖,容器也是晾透的老陶坛……都没问题。最后,
她的目光定格在角落印着“陈氏酒曲”的粗麻包装袋上。
这是合作五年的老陈特意推荐的新品,说自家秘方改良,能提发酵效率还增风味层次。
当时老陈拍着胸脯保证“出问题我担着”,她念着多年交情,又信老陈的手艺,
便把这批重头戏全用了新酒曲。林栀立刻摸出手机拨老陈电话。您拨打的电话已关机……
寒意顺着脊椎往上爬。她连拨三次,听筒里始终是冰冷的提示音。
翻出通讯录里老陈作坊的固定电话,响了近十声才被接起,那边传来带着哭腔的女声。喂?
哪位?您好,我是“青梅酒心”的林栀,找陈师傅。林老板?女声顿了顿,
带着压抑的哽咽,对不住啊林老板!老陈他前儿突发脑溢血住院了,作坊现在乱成一锅粥。
我们刚清点东西才发现,他之前进的那批新品酒曲,
是被上游供货商坑了——全是不合格的次品!已经有三四家订户来电话了,酒全坏了!
电话那头混着哭声和器物碰撞的杂音。林栀握着手机,指尖冰凉,浑身的力气像被抽干了。
合作多年的老师傅重病,作坊濒临乱套,而她的“初雪梅酿”,
成了这场意外里最直接的牺牲品。不光是大半年的心血可能打水漂,
更急的是周年庆就在眼前,拿什么撑场子?原料和时间成本的亏空,又该怎么补?
她失魂落魄地走出酒窖,回到吧台后,怔怔地坐着。傍晚的阳光斜斜切过玻璃窗,
在她脸上投下斑驳光影,却照不透她眼底的晦暗。叮铃——门楣上的风铃准时响起。
顾言推门而入,目光扫过吧台,瞬间捕捉到林栀的异常。往常她总会抬眼笑一笑,递杯温水,
今天却蜷在椅子里,眼神空茫地盯着台面,连他进来都没察觉。他快步走到吧台前,
指节轻叩了两下台面。林栀?声音比平时沉了些,带着不易察的关切。林栀猛地回神,
见是他,扯出个比哭还难看的笑:你来了……今天想喝什么?说着就要撑着台面起身。
顾言伸手按住她的手腕,指尖微凉,力道却稳:坐着。出什么事了?他的目光锐利,
没给她回避的余地。在他沉静专注的注视下,林栀强撑的防线瞬间崩塌。鼻尖一酸,
她垂着眼,把酒曲出问题、老陈被骗、师傅重病、一批酒可能全废的事,断断续续说了出来。
……都怪我太急了,想把新品做得出彩,没先小批量试酒曲就全用上了。
声音里满是自责,尾音都带着颤。顾言安静听着,没插一句话,
也没说半句“别担心”之类的空泛安慰。等她说完,才松开手,
沉声问:确定是酒曲的问题?有酒曲样品和老陈作坊的联系方式吗?林栀点点头,
从柜台下翻出那袋出问题的酒曲,连同记着老陈作坊信息的便签一起递过去。顾言接过来,
快速扫了眼信息,转身走到窗边拨电话。林栀坐在原地,
听着他用冷静到近乎平淡的语气与人沟通,条理清晰得惊人。李工,我是顾言。
帮我查两个事:一是“陈氏酒曲”作坊的资质,二是他们近期酒曲供应商的底细,要快。
王经理,请教个问题。目前市面上适配传统青梅酒酿造、品质稳定的酒曲品牌,
给我列三个口碑最好的,优先要本地有现货的经销商联系方式。李院长,打扰了。
母校生物工程学院的陈教授,您那有他的私人联系方式吗?我朋友做青梅酒,
在发酵环节遇到技术急症,想请他指点两句。他接连打了五六个电话,
从行业资源到高校专家,调动的人脉跨度极大。语气始终平稳,却透着不容置疑的效率感。
林栀看着他挺拔的背影,心底的冰凉慢慢被暖意融化了些。
她从没见过这样的顾言——褪去平日品酒时的沉静,像个运筹帷幄的决策者,
为她这方寸小店的困境,动用了所有能调动的力量。半个多小时后,顾言挂了最后一通电话,
走回吧台。他脸上没什么轻松的神色,但眼神很定。情况棘手,但有补救的可能。
他言简意赅,上游供应商是皮包公司,已经跑路了。老陈那边自身难保,
索赔的事得往后放。现在抓两件核心事:一是找靠谱的替代酒曲,
试试救这批酒;二是算清损失,给周年庆备Plan B。他把手机屏幕转向林栀,
上面是他刚整理的备忘录:三个酒曲品牌的名称、核心参数、本地经销商电话,
甚至还有一位发酵专家的联系方式,备注里写着“赵工,已沟通过情况,可随时咨询”。
这三个品牌我交叉验证过,适配青梅酒发酵,经销商那边我打过招呼,能优先拿样品。
赵工是行业里做传统发酵的老专家,他说你的情况有救,具体方案让你直接跟他聊。
顾言语速平稳,却带着让人安心的力量,我现在去取酒曲样品,你先给赵工打电话,
问清楚补救的具体步骤。顾言……林栀看着他,眼眶一热,话到嘴边却堵得慌。
每次她落难,他从不说漂亮话,却总能用最实在的方式,为她撑起一片天。先解决问题。
顾言打断她,目光落在她微红的眼尾,声音不自觉放柔,电话别耽误,我取了样品就回来。
他说完转身就走,脚步匆匆却稳,没给她再说客套话的机会。接下来的两个小时,
林栀按顾言给的号码打给赵工。老专家很耐心,听完她对酒液状态、发酵周期的描述,
给出了一套详细的补救方案:倒不是完全没救,加对酒曲、控制好温度,
至少能保住七成酒液,风味可能稍打折扣,但做周年庆的特调款足够了。傍晚时分,
顾言带着四个酒曲样品回来,手上还拎着两袋热乎的粥和小菜。
经销商那边催着要确认订单,先垫了钱拿了样品。趁热吃点东西,待会儿要忙。
那天晚上,“青梅酒心”挂出“临时歇业”的牌子。操作间里灯火通明,只剩下他们两个人。
空气中飘着青梅的酸香和不同酒曲的独特气息,混杂成一种紧张又专注的味道。
林栀照着赵工的指导,对每一坛酒进行抽样检测,按比例加入不同的替代酒曲,
重新密封、贴标签。顾言在旁边打下手,搬酒坛时会先用布垫住坛底防磕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