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雨戏台苏晚沈雨荷完本完结小说_热门小说排行榜雾雨戏台苏晚沈雨荷
作者:亚历山大琼斯
悬疑惊悚连载
亚历山大琼斯的《雾雨戏台》小说内容丰富。在这里提供精彩章节节选:民俗摄影师苏晚偶然发现一张泛黄老照片,照片中雾雨镇雨荷台古戏台上的神秘女子,让她不顾劝阻前往这座偏僻古镇。初到雾雨镇,她便被雨荷台的古朴与诡异吸引 —— 戏台柱子的娟秀题字、相机莫名黑屏、凭空出现的昆曲声,指引她找到戏台地板下的隐秘石室,发现沈雨荷的梳妆盒、绝笔信与老照片,知晓这位昆曲女子等待书生三年后自缢的悲情过往。夜间,苏晚竟目睹沈雨荷鬼魂在戏台演唱,次日雨荷台又惊现带露珠的荷花与 “君不归,荷不开” 的纸条。当她在纸条角落发现 “景明” 印章,意识到这或许是消失书生的名字时,雾雨镇的秘密,才刚刚拉开序幕。
这个简介浓缩了章节的核心人物、关键情节与核心悬念,若你觉得需突出某部分情感或补充细节,可随时告知我。
2025-11-10 22:09:34
苏晚是被一阵断断续续的昆曲声惊醒的。
车窗外的雨丝像扯不断的银线,斜斜地织在青灰色的天幕下,将远处连绵的黛色山峦晕染成一片模糊的水墨。
她租来的老旧越野车正行驶在蜿蜒的山路上,车轮碾过积水的路面,溅起细碎的水花,混着车厢里淡淡的樟木香气,竟生出几分古朴的寂寥。
“快到雾雨镇了。”
开车的老周是当地的向导,皮肤黝黑,手上布满老茧,说话带着浓重的乡音,“这地方邪性得很,尤其是下雨天,晚上别随便往外跑。”
苏晚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将滑落的碎发别到耳后。
作为一名专注于拍摄传统民俗的摄影师,她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却从未听过 “雾雨镇” 这个名字。
一周前,她在旧书市场淘到一本泛黄的《江淮古镇志》,书页里夹着一张褪色的老照片 —— 照片上是一座雕梁画栋的古戏台,戏台中央站着一个穿着戏服的女子,面容模糊,却透着一股说不出的哀怨。
照片背面用毛笔写着 “雾雨镇・雨荷台”,字迹娟秀,像是女子的手笔。
就是这张照片,让她不顾老周的劝阻,执意要来到这个地图上都难以找到的古镇。
她总觉得,这座戏台里,藏着一个等待被讲述的故事。
越野车穿过一道斑驳的石拱门,终于进入了雾雨镇。
镇子不大,青石板铺成的街道蜿蜒曲折,两旁是鳞次栉比的黑瓦白墙,墙头上爬满了翠绿的藤蔓,偶尔有几株石榴花从院墙上探出头来,在雨雾中显得格外鲜艳。
街道上行人稀少,只有几个穿着蓑衣的老人坐在自家门口,手里摇着蒲扇,眼神浑浊地看着过往的车辆,像是在打量什么稀客。
“前面就是雨荷台了。”
老周停下车,指着不远处一座矗立在河边的戏台说道。
苏晚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瞬间被眼前的景象吸引。
雨荷台建在青石板铺成的高台上,戏台的屋顶是典型的歇山顶,飞檐翘角,上面雕刻着精美的龙、凤、牡丹等图案,虽然历经岁月的侵蚀,有些地方己经斑驳脱落,但依旧能看出当年的恢宏气势。
戏台的正面挂着一块黑底金字的匾额,上面写着 “雨荷台” 三个大字,字体苍劲有力,却不知为何,透着一股淡淡的寒意。
“这戏台有年头了,据说建于清朝乾隆年间,以前是镇上最热闹的地方,后来不知怎么,就渐渐荒废了。”
老周的声音带着几分惋惜,“尤其是十年前,有个唱昆曲的女子在这戏台上自缢后,就更没人敢来了。”
苏晚的心猛地一跳,她拿出那本《江淮古镇志》,翻到夹着照片的那一页,对比着眼前的戏台,发现竟然一模一样。
她忍不住问道:“那个自缢的女子,叫什么名字?”
老周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犹豫:“具体名字没人知道,只知道她唱昆曲唱得极好,尤其是《牡丹亭》里的杜丽娘,镇上的老人都说,她唱得就像真的杜丽娘活过来了一样。
后来不知为什么,她突然在戏台上自缢了,死前还穿着杜丽娘的戏服,手里拿着一支枯萎的荷花。”
苏晚的好奇心更重了,她拿起相机,推开车门,走进雨雾中。
雨点落在青石板上,发出 “滴答滴答” 的声响,像是在为她伴奏。
她走到戏台前,仔细观察着戏台的每一个细节。
戏台的柱子上刻着一副对联:“雨打荷花荷泣露,风摇柳丝柳含烟”,字迹娟秀,与照片背面的字迹如出一辙。
她登上戏台,脚下的木板发出 “咯吱咯吱” 的声响,像是不堪重负。
戏台的后台堆满了杂物,落满了厚厚的灰尘,角落里放着几个破旧的戏箱,箱子上的铜锁己经生锈,显然很久没有被打开过了。
苏晚打开相机,对着戏台的各个角落拍摄,希望能捕捉到一些不一样的画面。
就在她准备拍摄戏台中央的藻井时,相机突然发出一阵 “滋滋” 的声响,屏幕瞬间黑屏。
她以为是相机出了故障,连忙检查,却发现相机完好无损。
就在这时,一阵细微的昆曲声再次传来,这次比之前更清晰,像是有人在戏台的某个角落演唱《牡丹亭》的选段:“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苏晚吓了一跳,猛地转身,却发现戏台上空无一人。
她以为是自己的错觉,可那昆曲声还在继续,温柔婉转,却带着一股说不出的哀怨,仿佛是从戏台的地板下传来的。
“谁?
谁在那里?”
苏晚壮着胆子喊道,声音在空旷的戏台上回荡,却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昆曲声也在这时突然停止,只剩下雨点落在戏台屋顶上的声音。
她定了定神,弯腰检查戏台的地板。
突然,她发现戏台中央的一块木板与其他木板颜色不同,上面还刻着一朵小小的荷花图案。
她试着用手推了推那块木板,木板竟然缓缓地向上抬起,露出一个黑漆漆的洞口,一股阴冷潮湿的气息从洞口里扑面而来,还夹杂着一丝淡淡的荷花香气。
苏晚的心跳开始加速,她拿出手机,打开手电筒,照进洞口。
洞口下面是一条狭窄的通道,通道的墙壁上刻着一些奇怪的图案,像是某种古老的图腾。
她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好奇心战胜了恐惧,小心翼翼地钻进了洞口。
通道里很暗,只能靠手机的手电筒照明。
她沿着通道慢慢前行,脚下的泥土很松软,偶尔会踩到一些不知名的小虫子,让她浑身发麻。
走了大约十几米,通道突然变得开阔起来,出现了一个小小的石室。
石室的正中央放着一个石桌,石桌上摆着一个精致的梳妆盒,梳妆盒是红木质地,上面雕刻着精美的荷花图案,虽然有些地方己经磨损,但依旧能看出当年的精致。
苏晚走到石桌前,小心翼翼地打开梳妆盒,里面放着一支银簪,簪子的顶端是一朵荷花形状的装饰,上面镶嵌着一颗小小的珍珠,虽然珍珠己经失去了光泽,但依旧能看出它当年的价值。
梳妆盒的底层还放着一张泛黄的信纸,上面用娟秀的字迹写着几行字:“雨荷开,君不来;雨荷落,君归否?
此生缘浅,来世再续。”
字迹与照片背面、戏台柱子上的字迹完全相同,显然是出自同一个人之手。
苏晚拿起信纸,仔细看着,心里涌起一股莫名的悲伤。
她能感受到写信人当时的绝望与思念,仿佛能看到那个穿着杜丽娘戏服的女子,在戏台上日复一日地等待着某个约定的人,最终却只能在绝望中自缢。
就在这时,石室的墙壁突然发出一阵 “咔嚓” 的声响,一道石门缓缓打开,露出一个更小的空间。
苏晚好奇地走过去,发现里面放着一个小小的木盒,木盒上刻着 “雨荷” 两个字。
她打开木盒,里面放着一张照片,照片上是一个穿着昆曲戏服的女子,面容清秀,眼神哀怨,正是她在《江淮古镇志》里看到的那张照片!
更让她惊讶的是,照片的背面除了 “雾雨镇・雨荷台” 这几个字外,还多了一行小字:“民国三十五年,八月十五,与君别。”
民国三十五年,也就是 1946 年,距离现在己经七十多年了。
苏晚心里充满了疑问:这个女子是谁?
她等待的人是谁?
为什么她会在戏台上自缢?
这张照片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她正想进一步研究木盒里的东西,手机突然响了起来,是老周打来的。
她接起电话,老周焦急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苏小姐,你在哪里?
快下雨了,而且马上就要天黑了,你赶紧回来,雾雨镇的晚上不安全!”
苏晚这才意识到,自己在石室里待了很久,外面的天色己经渐渐暗了下来。
她连忙将照片和信纸放回木盒,小心翼翼地钻出洞口,回到戏台上。
雨下得更大了,天色也越来越暗,整个雾雨镇笼罩在一片朦胧的雨雾中,显得格外诡异。
苏晚拿起相机,快步走下戏台,朝着老周停车的方向跑去。
回到车上,老周看到她,松了一口气:“你可算回来了,我还以为你出什么事了。
赶紧上车,我们去镇上的客栈住下,明天再过来拍摄。”
苏晚点了点头,坐进车里。
她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黑瓦白墙,心里却一首想着石屋里的发现。
她总觉得,那个自缢的女子,还有很多秘密没有被揭开,而这座雨荷台,也绝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越野车在一家名为 “雾雨客栈” 的小店前停下。
客栈是典型的江南民居风格,黑瓦白墙,门口挂着两个红灯笼,在雨雾中显得格外温暖。
老板娘是一个西十多岁的女人,穿着蓝色的土布褂子,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两位是来旅游的吧?
快进来,外面雨大。”
走进客栈,里面的陈设很简单,却透着一股古朴的气息。
大厅里放着一张老旧的八仙桌,桌子上摆着一个青瓷茶壶,墙角处放着一个老式的留声机,留声机里正播放着一首舒缓的昆曲,正是苏晚在戏台上听到的那首《牡丹亭》选段。
苏晚的心里一紧,她忍不住问道:“老板娘,你也喜欢听昆曲?”
老板娘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丝怀念:“以前我婆婆很喜欢听,尤其是《牡丹亭》,她经常说,当年雾雨镇有个唱昆曲的女子,唱得比戏班里的名角还好听。”
苏晚的眼睛一亮,连忙追问道:“你知道那个女子的名字吗?
她为什么会在雨荷台上自缢?”
老板娘的脸色突然变得有些苍白,她犹豫了一下,才缓缓说道:“那个女子叫沈雨荷,是镇上沈老爷的女儿。
她从小就喜欢唱昆曲,后来遇到了一个从外地来的书生,两人一见钟情,约定好等书生功成名就后就回来娶她。
可没想到,书生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
沈雨荷等了他三年,最后在雨荷台上自缢了,死前还穿着杜丽娘的戏服,手里拿着一支荷花,说是要等书生回来,和他一起看荷花。”
苏晚的心里充满了悲伤,她终于知道了那个女子的名字,也知道了她自缢的原因。
她拿出那张照片,递给老板娘:“老板娘,你见过这张照片吗?”
老板娘接过照片,仔细看了看,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这张照片…… 我好像在我婆婆的遗物里见过。
我婆婆说,这是沈雨荷临死前,让她帮忙拍的,说是要留给那个书生。
可没想到,那个书生一首没有回来,这张照片就一首留在了我婆婆手里。”
苏晚的心里更加疑惑了:“那你婆婆现在在哪里?
她还知道关于沈雨荷的其他事情吗?”
老板娘摇了摇头,眼里露出一丝悲伤:“我婆婆三年前就去世了。
她去世前,还一首念叨着沈雨荷的名字,说她太可怜了,等了一辈子,却连爱人的面都没再见到。”
苏晚沉默了,她将照片收起来,心里却一首在思考:那个书生为什么没有回来?
他是不是遇到了什么意外?
还是他根本就忘了和沈雨荷的约定?
晚饭过后,苏晚回到房间。
房间里的陈设很简单,一张老旧的木床,一张梳妆台,还有一个小小的窗户,窗外就是雨雾中的雨荷台。
她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脑海里一首想着沈雨荷的故事。
就在她快要睡着的时候,一阵细微的昆曲声再次传来,这次比之前更清晰,仿佛就在她的窗外。
她猛地坐起来,走到窗边,推开窗户。
雨己经停了,月光透过云层,洒在雨荷台上,将戏台照得如同白昼。
戏台上,一个穿着杜丽娘戏服的女子正站在中央,缓缓地演唱着《牡丹亭》的选段,她的身影在月光下显得格外轻盈,面容虽然模糊,却透着一股说不出的哀怨,正是沈雨荷!
苏晚吓得浑身发抖,她揉了揉眼睛,以为是自己的幻觉,可再定睛一看,戏台上的女子还在那里,昆曲声也还在继续。
她连忙拿出相机,想要拍下这诡异的一幕,可相机再次黑屏,无论她怎么按快门,都没有反应。
就在这时,戏台上的女子突然转过头,朝着苏晚的方向看来。
虽然看不清她的面容,但苏晚能感觉到,她的眼神里充满了悲伤与期待。
紧接着,女子的身影渐渐变得透明,最终消失在月光下,昆曲声也随之停止。
苏晚瘫坐在地上,心跳得飞快。
她知道,自己看到的不是幻觉,而是沈雨荷的鬼魂。
她不明白,沈雨荷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她是不是还有什么未了的心愿?
第二天一早,苏晚被一阵敲门声惊醒。
她打开门,发现是老周,老周的脸色很凝重:“苏小姐,不好了,雨荷台出事了!”
苏晚心里一紧,连忙问道:“出什么事了?”
“昨天晚上,有人在雨荷台上发现了一支荷花,和十年前沈雨荷自缢时手里拿的那支一模一样!”
老周的声音带着几分恐惧,“镇上的老人都说,是沈雨荷的鬼魂回来了,她在找那个书生!”
苏晚的心里咯噔一下,她想起了昨晚看到的沈雨荷的鬼魂,还有她哀怨的眼神。
她知道,沈雨荷的故事还没有结束,那个消失的书生,还有很多秘密等待着被揭开。
她连忙洗漱完毕,和老周一起朝着雨荷台走去。
一路上,镇上的村民都在议论纷纷,脸上带着恐惧的表情。
走到雨荷台附近,苏晚看到很多村民围在戏台前,对着戏台上指指点点。
她挤进去一看,只见戏台中央放着一支新鲜的荷花,花瓣上还带着晶莹的露珠,仿佛刚刚被人采摘下来。
更诡异的是,荷花的旁边放着一张纸条,上面用娟秀的字迹写着:“君不归,荷不开;君若归,荷自开。”
苏晚的心里涌起一股莫名的预感,她觉得,那个消失了七十多年的书生,或许很快就会出现,而沈雨荷的故事,也将迎来一个迟到了七十多年的结局。
她拿起相机,对着戏台上的荷花和纸条拍摄,希望能记录下这诡异而又悲伤的一幕。
就在她按下快门的瞬间,相机突然恢复了正常,屏幕上清晰地显示出荷花和纸条的画面。
她仔细看着照片,突然发现,纸条的角落里,有一个小小的印记,像是一个书生的印章。
她放大照片,仔细辨认,发现印章上刻着两个字:“景明”。
景明,难道这就是那个书生的名字?
苏晚的心里充满了疑问,她决定,一定要找到关于这个叫景明的书生的线索,揭开沈雨荷和他之间的秘密,让这个迟到了七十多年的故事,有一个圆满的结局。
她抬头看向雨荷台,阳光透过云层,洒在戏台上,将荷花照得格外鲜艳。
她知道,接下来的日子里,她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而雾雨镇的秘密,才刚刚开始被揭开。
(本章完)
相关推荐:
神豪:十倍返现(林凡李悦)在线阅读免费小说_最新章节列表神豪:十倍返现(林凡李悦)
神豪:十倍返现林凡李悦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林凡李悦(神豪:十倍返现)小说免费阅读大结局
神豪:十倍返现林凡李悦全本免费完结小说_免费小说完结神豪:十倍返现林凡李悦
洪荒:穿越成残根石猴,开天系统(陈凡阿蛮)热门网络小说_小说推荐完结洪荒:穿越成残根石猴,开天系统(陈凡阿蛮)
洪荒:穿越成残根石猴,开天系统(陈凡阿蛮)小说免费在线阅读_洪荒:穿越成残根石猴,开天系统(陈凡阿蛮)大结局阅读
洪荒:穿越成残根石猴,开天系统(陈凡阿蛮)热门小说在线阅读_热门小说洪荒:穿越成残根石猴,开天系统(陈凡阿蛮)
大明铁卫:重生之血捍山河陆淮之周显小说完整版免费阅读_最新章节列表大明铁卫:重生之血捍山河(陆淮之周显)
大明铁卫:重生之血捍山河(陆淮之周显)最新小说_免费阅读完整版小说大明铁卫:重生之血捍山河(陆淮之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