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雨日的相遇九月的雨总带着股黏腻的凉,把老城区的青石板路浸得发亮。
林砚抱着刚从古籍馆借出来的《校雠通义》,衣角已经被斜雨打湿了大半,她缩了缩脖子,
快步拐进巷口那家挂着“知夏书店”木牌的铺子——这是她第三次在雨天躲进这里,
与其说是躲雨,不如说是贪恋门口那盏暖黄的灯,还有空气里混着旧纸和咖啡的味道。
书店里很静,只有雨点打在玻璃门上的“嗒嗒”声,和角落里老式唱片机转出的爵士乐。
林砚放轻脚步,把怀里的书抱得更紧了些——封面是民国时期的蓝布函套,边角已经磨损,
她怕再沾了潮气。正想找个靠窗的位置站着等雨小,
身后忽然传来一声温和的询问:“需要纸巾吗?你的袖口湿了。”她转过身,
撞进一双浅褐色的眼睛里。男人穿着件米白色的针织衫,袖口挽到小臂,
露出腕间一块旧款的机械表,表盘上的玻璃有一道细痕。他手里递来一包未拆封的纸巾,
指尖干净,指节处有淡淡的薄茧,像是常年握笔或翻书留下的。“谢谢。”林砚接过纸巾,
声音有些轻——她不太擅长和陌生人说话,尤其是这样温和得让人放松的陌生人。
她低头擦着袖口的水渍,眼角的余光瞥见男人正弯腰整理书架最下层的书,动作很轻,
像是在对待什么易碎的珍宝。“你是在找什么书吗?”男人整理完最后一本,直起身问。
他的目光落在林砚怀里的《校雠通义》上,眼神里多了点笑意,“这本金毓黻的版本,
现在很少见了。”林砚愣了一下,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懂古籍的人。她点点头,
小声说:“我在做古籍修复的实习,要找几本相关的参考书,图书馆里的版本不全,
想着来这里碰碰运气。”“古籍修复?”男人眼里的兴趣更浓了些,
他指了指柜台后的一张桌子,“那边有热水,你可以先坐会儿,雨看样子一时半会儿停不了。
如果你需要的书这里没有,我可以帮你留意,我认识几个做旧书收藏的朋友。
”林砚抱着书走到柜台后,桌上果然放着一个白色的保温杯,
旁边还有一碟刚烤好的蔓越莓饼干,香气很淡,却很勾人。她坐下时,
男人已经回到了收银台后,正低头翻一本厚厚的账本,笔尖在纸上划过的声音很轻,
和窗外的雨声混在一起,格外安宁。她偷偷打量着这家书店:书架是老式的实木材质,
有些地方已经磨出了包浆,上面摆满了各种旧书,从文学名著到冷门的学术著作,
甚至还有几本泛黄的民国时期的杂志。墙上挂着几幅手绘的地图,标注着老城区的街巷,
角落里摆着一盆龟背竹,叶子长得很茂盛,绿意盎然。“我叫沈知夏,是这家书店的老板。
”男人忽然抬起头,像是察觉到了她的目光,主动开口介绍自己。“林砚。”她连忙回应,
指尖不小心碰到了怀里的书,函套上的线有些松了,她下意识地想伸手去理,
却被沈知夏拦住了。“别用手直接碰,函套的布料已经脆化了,容易勾丝。
”沈知夏递过来一副干净的白手套,“我这里常备着这个,有时候整理旧书会用到。
”林砚接过手套,指尖碰到他的手指,温温的,像春日里的阳光。她戴上手套,
小心翼翼地整理好函套的线,抬头时正好对上沈知夏的目光,他的眼里带着点赞许的笑意,
让她的脸颊微微发烫。那天的雨直到傍晚才停。林砚离开时,沈知夏递给她一张便签,
上面写着书店的营业时间和他的联系方式:“如果需要找书,或者有关于古籍的问题,
都可以联系我。”她接过便签,指尖捏着那张薄薄的纸,像是捏着一片温暖的云。
走出书店时,夕阳正从云层里探出来,给青石板路镀上了一层金色,
她回头看了一眼“知夏书店”的木牌,
心里忽然有了一种莫名的期待——期待着下一次再来这里,或许不是因为躲雨。
第二章 纸页间的默契林砚再次走进知夏书店,是一周后的周六上午。
她提前给沈知夏发了消息,说想找一本《古籍修复技艺图谱》,他回复说已经帮她找到了,
让她直接过去拿。推开书店的门,一股熟悉的旧书香气扑面而来。沈知夏正站在书架前,
手里拿着一本深蓝色封面的书,见她进来,笑着挥了挥手:“来得正好,这本书刚整理好,
里面有些手绘的图谱,应该对你有用。”林砚走过去,接过书翻开,
里面果然有很多细致的手绘插图,从纸张的选材到浆糊的调配,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她看得入了神,连沈知夏递过来的咖啡都忘了接。“小心烫。”沈知夏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她才回过神,连忙接过咖啡杯,指尖碰到温热的杯壁,心里暖暖的。“谢谢你,沈先生。
”她抬头道谢,却被沈知夏打断了:“叫我知夏就好,沈先生听起来太生分了。
”“那你也叫我林砚吧。”她小声说,脸颊又开始发烫。那天上午,林砚在书店里待了很久。
她坐在柜台后的桌子旁,一边看《古籍修复技艺图谱》,一边做笔记,
沈知夏则在旁边整理旧书,偶尔会过来问她有没有不懂的地方。
两人偶尔会聊起古籍修复的趣事,比如她曾经修复过一本清代的诗集,
书页里夹着一片干枯的海棠花;沈知夏则说起他收藏的一本民国日记,
里面记录了一个学生的爱情故事,字迹娟秀,让人动容。聊到兴起时,
沈知夏从书架上拿下那本民国日记,递给林砚:“你看,这里面的字迹,和你笔记上的很像,
都是很清秀的小楷。”林砚接过日记,翻开第一页,
果然看到一行娟秀的小字:“民国二十六年,秋,与君初遇于金陵城。
”她的心跳忽然漏了一拍,不是因为日记里的文字,
而是因为沈知夏的观察——他竟然注意到了她笔记上的字迹。“这本日记,
你打算一直收藏着吗?”她抬头问。沈知夏点点头:“嗯,这些旧书和日记,
都藏着别人的故事,我想把它们好好保存下来,或许有一天,能遇到知道这些故事的人。
”林砚看着他认真的眼神,心里忽然有了一种莫名的共鸣。她做古籍修复,
不也是在修复那些被时光遗忘的故事吗?每一页纸,每一个字,都承载着前人的情感和记忆,
而她的工作,就是让这些记忆重新变得清晰。中午的时候,沈知夏留她在书店里吃饭。
他从后厨端出两碗番茄鸡蛋面,面条很筋道,番茄熬得很烂,带着淡淡的甜味。
林砚吃得很满足,她很久没有吃过这么有家的味道的饭了——她父母在外地工作,
她一个人在这座城市租房住,平时要么吃外卖,要么自己煮点简单的面条,
从来没有这么温暖的感觉。“我妈妈教我做的,她说番茄鸡蛋面最养胃。
”沈知夏看着她吃得开心,眼里满是笑意。“很好吃,比我自己煮的好吃多了。
”林砚由衷地说。饭后,林砚帮着沈知夏整理书架。她戴着白手套,
小心翼翼地把旧书一本本摆好,沈知夏则在旁边给她递书,两人配合得格外默契。
偶尔会有顾客进来,看到他们忙碌的样子,也不忍心打扰,只是安静地翻书,
挑选自己喜欢的读物。傍晚的时候,林砚准备离开。她把《古籍修复技艺图谱》放进包里,
对沈知夏说:“这本书我看完会尽快还回来的,谢谢你今天的招待。”“不用急,你慢慢看。
”沈知夏送她到门口,忽然想起什么,转身回店里拿了一个小盒子递给她,“这个给你,
是我自己做的浆糊配方,用的是面粉和蜂蜜,修复纸质比较脆弱的古籍时用得上。
”林砚接过盒子,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张手写的配方,字迹工整,
旁边还画着一个小小的蜂蜜罐。她抬头看着沈知夏,心里满是感动:“谢谢你,知夏,
你太细心了。”“应该的,你是做这行的,这些东西对你有用就好。”沈知夏挠了挠头,
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下次有空,还可以来店里坐,我这里还有很多有趣的旧书。
”林砚点点头,转身走出书店。夕阳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她回头看了一眼,
沈知夏还站在门口,朝她挥手。她心里忽然觉得,这座原本陌生的城市,因为这家书店,
因为这个人,变得温暖起来。第三章 雨天的约定接下来的几个月里,
林砚成了知夏书店的常客。有时候是为了找书,有时候是为了和沈知夏聊古籍修复的事,
有时候只是单纯地想待在书店里,感受那份安宁和温暖。她发现沈知夏是个很有趣的人。
他不仅懂旧书,还会弹吉他,偶尔会在傍晚的时候,
坐在书店的后院里弹几首温柔的曲子;他还会做饭,每次林砚来,他都会准备一些小点心,
有时候是蔓越莓饼干,有时候是桂花糕,都是她喜欢的味道。林砚也渐渐对沈知夏敞开心扉。
她告诉她,她之所以选择古籍修复这个专业,是因为小时候爷爷有一本旧相册,
里面夹着他和奶奶的照片,还有一些手写的信件,后来因为受潮,很多页面都粘在了一起,
她看着那些模糊的字迹和照片,心里特别难受,就想着以后一定要学会修复这些旧物,
让那些珍贵的记忆不会被时光抹去。沈知夏静静地听着,
眼里满是温柔:“你的爷爷一定很为你骄傲,你做的是很有意义的事。”林砚看着他,
忽然觉得很安心。在他面前,她不用刻意伪装,可以畅所欲言,这种感觉,是她从未有过的。
十一月的一天,又下起了雨。林砚因为要修复一本宋代的佛经,需要一种很稀有的桑皮纸,
她在古籍馆和几家旧书店都没找到,只好来求助沈知夏。沈知夏听完她的需求,
皱了皱眉:“桑皮纸确实很难找,尤其是适合修复古籍的,
不过我记得我一个朋友在郊区有个造纸作坊,或许他那里有。”“真的吗?那太好了!
”林砚眼里瞬间亮了起来。“不过他那个作坊有点偏,而且今天下雨,路不好走。
”沈知夏看了看窗外的雨,有些犹豫,“要不明天再去?等雨停了。”“不行,
那本佛经的修复期限快到了,我想尽快找到纸。”林砚有些着急,“没关系,
路不好走我也不怕,只要能找到纸就行。”沈知夏看着她坚定的眼神,
无奈地笑了笑:“好吧,那我们现在就出发,我开车送你。”两人收拾好东西,
沈知夏锁上书店的门,开车带着林砚往郊区走。雨下得很大,雨点打在车窗上,
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路边的树木在雨中显得格外萧瑟。“你朋友的作坊离这里远吗?
”林砚看着窗外飞逝的风景,问。“大概要一个小时的路程,不过这段路有些难走,
你坐稳了。”沈知夏一边开车,一边时不时地看她一眼,怕她不舒服。林砚点点头,
靠在椅背上,看着沈知夏专注开车的侧脸。他的头发被雨水打湿了一点,贴在额头上,
显得有些慵懒。她忽然觉得,这样的雨天,和他一起去寻找桑皮纸,是一件很浪漫的事。
一个小时后,他们终于到达了那个造纸作坊。作坊的主人是一个姓王的老先生,
和沈知夏很熟。听说他们是来要桑皮纸的,王先生很爽快地答应了,还带他们参观了作坊。
作坊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草木香气,工人们正在忙碌地造纸,
从浸泡树皮到蒸煮、捶打、抄纸,每一个步骤都很细致。林砚看得入了神,
她还是第一次亲眼看到传统的造纸工艺。“这种桑皮纸是用老桑树皮做的,纸质坚韧,
吸水性好,很适合修复古籍。”王先生拿着一张刚抄好的纸,递给林砚,“你看,
这纸的纹理多清晰。”林砚接过纸,指尖轻轻抚摸着,能感受到纸张的细腻和坚韧。
她心里满是欢喜,连忙向王先生道谢。离开作坊的时候,雨已经小了很多。
沈知夏开车往回走,林砚靠在椅背上,看着手里的桑皮纸,心里忽然有了一个想法。“知夏,
”她开口说,“等我把那本佛经修复好,我想请你吃饭,谢谢你今天陪我来这里。
凤笼权影悦安楚峥热门完本小说_最新章节列表凤笼权影(悦安楚峥)
《凤笼权影》悦安楚峥_(凤笼权影)全集在线阅读
凤笼权影(悦安楚峥)完结版免费阅读_凤笼权影全文免费阅读
影烬之界(鲁恩莎葳)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影烬之界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鲁恩莎葳最新章节列表_笔趣阁(影烬之界)
影烬之界鲁恩莎葳最新章节免费阅读_影烬之界全文免费在线阅读
影烬之界(鲁恩莎葳)最新章节在线阅读_(影烬之界)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影鸢谋宅(沈鸢黎雪青)免费小说_完整版免费阅读影鸢谋宅沈鸢黎雪青
影鸢谋宅沈鸢黎雪青免费小说_完本免费小说影鸢谋宅沈鸢黎雪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