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是是非非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够了,老二家的,她不过是随口一说罢了。”

林老太太明显袒护钱氏,话里话外指责陈氏小题大做。

“娘,您怎能如此?

这可不是小事,哪有自家人这般污蔑自家人的!

我儿子尚小,可经不住这般折腾。”

陈氏柳眉倒竖反驳道,宛如母鸡护崽般护着林宇。

“二嫂,您怎能这样同娘讲话。”

钱氏避重就轻,转移话题,指责陈氏对林老太太不敬。

“你就会煽风点火!”

陈氏冷笑。

“够了,吃个饭,闹的什么事。”

林老爷子将烟袋一磕,瞪了一眼自己的二儿子与儿媳,示意他们管束好自家媳妇,莫要在吃饭时也不得安宁。

林守义伸手拉了拉陈氏,让她坐下用餐,陈氏虽满心不悦,可还是给丈夫面子坐了回去。

“爹,我也是为咱家好,万一中了邪祟,给咱家添了晦气,那可就糟了。”

钱氏脸上讪讪的,却依旧陪着笑,紧咬着中邪之事不松口。

“放你娘的屁!”

陈氏见钱氏仍不依不饶,顿时火冒三丈,恨不得冲上去挠她。

“锱铢必较,真是有辱斯文。”

自家大伯一脸清高,仿若不食人间烟火,甩了甩袖子,摇着头叹道。

大伯母在一旁看得津津有味,也不劝阻,一心想着培养大家娘子的风范。

她盼着有朝一日丈夫考中秀才,自己便能成为秀才娘子,若丈夫再中举人,那可就是官家太太了,故而努力塑造自身的气派。

见自家两个弟妹毫无形象地撒泼吵闹,愈发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仪态不凡。

不过林宇对自己的大伯母甚是不屑,若真有大家娘子的气度,这话早就平息了纠纷,而非像大伯母这般只只看笑话。

看着祖父阴沉的脸,林宇深知如此下去绝非好事,毕竟这是封建家长制的年代,一旦落下不孝的名声,在村里定会被人戳脊梁骨。

“娘,小婶,你们怎么了?”

林宇洗完手,迈着小腿走到母亲身边,仰起肉嘟嘟的小脸好奇地问道。

这般可爱又有礼貌,还亲切地同小婶打招呼,让适才诋毁林宇的钱氏都有些羞赧。

“你小婶说你中邪呢。”

陈氏瞪了钱氏一眼,气呼呼地说道。

“娘,啥叫中邪啊?”

林宇像个好奇宝宝般追问。

于是,陈氏又狠狠瞪了钱氏一眼。

老爷子也将目光投向钱氏,满是不满。

钱氏讪笑,也觉自己有些小题大做,可面子上却下不来台,只得弯腰哄林宇道:“石头,婶婶问你,你为何近来开始洗手洗脸了啊?”

林宇可不是真的六岁孩童,自然不会让自己的话露出破绽被她抓住,小身子一颠一颠地跑到陈氏怀里,惬意地靠着,大眼睛里满是无辜地望着钱氏,“上次石头生病,给石头看病的白胡子老爷爷说石头是因手脏吃了脏东西才吃坏肚子的,石头不想喝苦苦的药,所以就按老爷爷说的,吃饭前洗手洗脸了。”

虽说卖萌有些难为情,装嫩亦显可笑,可一个六岁的小屁孩若是表现得成熟稳重,那不是找死吗?

难道想去被绑在柴堆上做烧烤,为自己“带盐”(代言)?

提及白胡子老爷爷大夫时,林宇不动声色地观察众人的表情,见大家基本都己信服。

要知道,这白胡子老爷爷可不是寻常之人,乃是县里赫赫有名的名医,平日极少出诊,即便出诊也是为达官贵人瞧病。

上次给林宇看病纯粹是机缘巧合,访友途中偶然路过,见林家人慌乱无措,心生怜悯,才出手相助。

“好了,此事到此为止,日后谁也不许再提什么中邪精怪之类的事,都是我林家的好儿孙。

若我在外面听到任何对自家人不利的传言,可别怪我动用祖宗家法!”

林老爷子到底能分清轻重缓急,并未任由儿媳们争吵不休,适时地一拍桌子,终止了这场争执。

家和万事兴,人丁兴旺亦是家族兴盛的重要一环,林老爷子绝不允许有任何不利于家族的传言出现,他日夜期盼着家族能在自己手中繁荣昌盛。

争执就此平息,老爷子放下烟袋,动了筷子。

林老爷子动了第一筷子,林家人这才开始用晚餐,极具古代封建家长制的特色。

半月有余了,林宇对此早己司空见惯。

唯一至今仍难以接受的便是桌上的饭菜了。

所谓的菜,要么是水煮加盐,要么是清蒸放盐,印象中炒菜似乎是在明代提取植物油方法出现后才逐渐普及的,如今炒菜应是富贵人家的特权,农家可舍不得用动物油炒菜。

主食是杂粮做的窝头,似馒头又似饼,口感极差,噎嗓子,费好大劲才能咽下,粥的味道尚可接受,只是太过稀薄。

饭桌上吃饭是定量的,这个量由林老太太把控。

男子皆有两个窝头,女子与孩童仅有一个,粥亦有区分,男子面前的浓稠些,女子与孩童面前的则如清汤。

祖母林老太太亦偏心,分发窝头和粥时区别对待。

大伯和小叔一家分得的窝头皆是大个的,自己家和三叔家则是小个的,而且林家大伯会有三个窝头,理由是他读书费神。

类似这般偏心的例子数不胜数,像炒鸡蛋这类不常做的菜,林老太太亦是多往大伯和小叔他们那边分。

尤其是今日,祖母不知是出于补偿还是其他缘由,时不时给小叔和小婶夹炒鸡蛋,小婶还有意无意地向母亲冯氏显摆,气得母亲差点冲上去咬她两口。

整个饭桌,剑拔弩张,气氛紧张,犹如乱世纷争。

记得刚穿越而来时,林宇曾试图去夹鸡蛋,结果被祖母用筷子挡住了,称鸡蛋是给大人补身体的,他们干活累,可林宇却从未见祖母将鸡蛋分给父亲。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

吃不饱,吃不好,对林宇这个吃货而言,绝对是种折磨。

林宇毕竟心理年龄有二十多岁,还能忍受,只是看着在三婶怀里的萝莉林平瑶不住地咬着手指,瞪着水汪汪的大眼睛望着鸡蛋,心中便有些不忍。

母亲冯氏、三婶与大伯母以及小婶在饭桌上还时常因各种缘由发生争执,诸如拿了同一个窝头,夹了同一道菜之类的,总之,饭桌上难得安宁。

其实家中诸多矛盾皆可归结于一个字——穷。

若家有万贯家财,亦不会因这些琐事产生矛盾。

所谓人穷志短,马瘦毛长。

然而,瞧瞧自己的小胳膊小腿,想要发家致富谈何容易?

前世的诸多经验在此处难以施展,且自己的专业是历史文化,对于制造玻璃等发明一窍不通,甚至对女生穿越文中提及的炒菜做饭等生活技能也不精通。

当然,自己也并非一无是处,至少多了数百年的经验常识以及丰富的历史知识,发家致富,任重道远却也并非遥不可及。

林宇心中暗自思量,或许可以先从改善家中的经济状况入手。

比如,利用自己对历史的了解,寻找一些在这个时代尚未被充分开发的商机。

他想起曾在书中读到过,宋朝时期某些地区的特色手工艺品在后世颇受欢迎,若是能在本地组织村民进行制作,再通过一些渠道销售出去,或许能为家中带来一笔可观的收入。

此外,林宇还考虑到家中的农田。

虽然目前主要依靠传统的耕种方式,但自己可以尝试引入一些新的种植理念,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比如,合理安排农作物的种植间距,采用轮作的方式,既能保持土壤肥力,又能增加收成。

在这个封建礼教森严的时代,想要做出改变必然会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但林宇坚信,只要自己小心谨慎,一步一个脚印,定能逐渐改善家中的处境,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