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云生满脸笑意,拉着谢寻,迫不及待地分享自己的心动瞬间。
谢寻却满心都是唐书云,看着唐云生那副沉浸在爱情里的模样,心中的怒火噌噌首冒,拳头不自觉地握紧,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老谢,你是不知道,她笑起来的样子,我魂都没了。”
唐云生眉飞色舞,丝毫没有察觉到谢寻的异样。
谢寻深吸一口气,努力压抑着异样情绪,冷冷地打断他:“你说的是唐书云?”
唐云生一愣,随即大笑起来:“唐书云?
那是我妹妹,你想什么呢!
我喜欢的是校医务室的邱妍,那姑娘,又漂亮又温柔。”
谢寻心中猛地一震,惊喜与愧疚瞬间涌上心头。
惊喜的是唐书云并非唐云生的恋人,愧疚的是自己竟对兄弟产生了无端的猜忌。
他张了张嘴,却不知该说些什么。
唐云生丝毫不在意谢寻的沉默,继续滔滔不绝地讲述着与邱妍的相遇:“她给我***的时候,那手法,那温柔劲儿,我这心就像被猫抓了一样。”
谢寻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敷衍地应和着。
自从知晓唐书云并非唐云生的恋人,谢寻内心满是惊喜,这份惊喜如同春日里破土而出的新芽,在他心底悄然生长。
但他也说不清自己对唐书云究竟是怎样的感情,只是每次想到她,心中便泛起别样的涟漪。
不久后,学校发布了一则消息,将举办一场高规格的航空理论与实操竞赛,获胜者不仅能获得珍贵的飞行培训名额,还能得到知名航空专家的亲自指导。
这对于每一个立志成为优秀飞行员的学员来说,都是梦寐以求的机会。
谢寻看到告示的那一刻,眼神瞬间亮了起来,没有丝毫犹豫,提笔便在报名册上写下自己的名字。
而唐书云作为航空设计专业的翘楚,也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
她虽为女儿身,却怀揣着比男儿更炽热的航空报国梦,一心想用自己设计的飞机捍卫祖国蓝天。
筹备期间,谢寻整日泡在飞行训练场上,一次次地爬进那架老旧的教练机,反复练习起飞、降落、空中特技。
每一次操作,他都全神贯注,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遇到恶劣天气,别人都躲进屋子,他却坚持起飞,在风雨中锤炼自己的飞行技术。
而唐书云则把自己关在学校的实验室里,对着一张张设计图纸反复琢磨。
她的桌上堆满了书籍和草稿纸,墙上挂着各种飞机模型。
为了优化飞机的空气动力学性能,她查阅了大量国外资料,不断修改设计方案。
饿了就啃一口干面包,渴了就喝一口凉开水,常常忙到深夜。
一日,谢寻为了查找一份关于飞行原理的珍贵资料,来到沪江大学图书馆。
巧的是,唐书云也在寻找同一本外文典籍。
两人的手同时触碰到那本泛黄的书籍,谢寻触电般地缩回手,脸上泛起红晕。
唐书云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便大方地将书递给他:“你先看吧,我己经抄下了关键部分。”
谢寻接过书,嗫嚅着:“多谢,我看完就还你。”
心里又想起唐云生说的那句话,”是我妹妹。”
“不急,你研究飞行,这书对你更有用。”
唐书云嘴角上扬,笑意盈盈。
谢寻仿佛就溺在了那嘴角里,弯弯的,甜甜的。
从那之后,两人时常交流。
谢寻跟唐书云分享飞行时遇到的气流变化、机械故障,唐书云则向谢寻讲述飞机设计中的结构优化、材料选用。
每次交谈,都让他们对彼此的专业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他们的心越靠越近。
研习会与竞技的日子终于来临。
第一天是航空知识笔试,谢寻奋笔疾书,写下飞行原理、气象学、航空战术等答案;唐书云则在一旁认真作答飞机结构力学、航空材料学、空气动力学相关的题目。
两人偶尔抬头对视,都能从对方眼中看到坚定与专注。
第二天是飞行实操。
谢寻身着飞行服,英姿飒爽地走向飞机。
他熟练地检查仪表、启动引擎,随着一阵轰鸣声,飞机拔地而起。
在空中,他完成了一系列高难度动作,精准地应对各种模拟突发状况,赢得了台下阵阵喝彩。
与此同时,唐书云在展示区向评委和观众介绍自己设计的飞机模型。
她手持指示棒,条理清晰地讲解着飞机的设计理念、创新之处以及实战优势,声音清脆而坚定。
阳光洒在她身上,勾勒出她自信的轮廓,让台下的谢寻看得有些出神。
比赛进入白热化阶段,谢寻和唐书云的成绩名列前茅。
最后一轮是综合答辩,评委抛出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在物资匮乏、技术落后的情况下,如何设计并驾驶一架能与外敌先进战机抗衡的飞机?
谢寻率先起身,声音洪亮:“飞行战术上,我们可利用灵活的机动策略,发挥我方飞机小巧灵活的优势,避开正面冲突,寻找敌机弱点。”
接着唐书云站起来,镇定自若:“设计方面,采用轻量化、高强度的国产材料,优化机翼形状,提高飞机的机动性和速度,同时增强武器挂载能力。”
两人的回答相互补充,相得益彰,赢得了评委们的一致点头。
最终,比赛结果公布,谢寻和唐书云并列第一。
当主持人念到他们的名字时,全场掌声雷动。
两人相视而笑,眼中满是自豪与喜悦。
而在一旁获得第三名的唐云生看见这一幕,心里不免有些酸涩。
自家的小姑娘怎么就跟着外家男打配合去了,还获得的并列第一。
总有一种自家白菜被猪拱了的感觉。
赛后,唐书云和哥哥还有谢寻一同到饭店去庆祝。
他们去了一家小铺子,只有年长的夫妇二人忙里忙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