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长武看都没看大安六王爷一眼,大安六王爷被追杀到此,自身尚且难保,还能带着村民踏入山海关?
况且...大安六王爷仅仅是一个王爷,山海关守将会因为他开关放村民进入山海关?
这个大安六王爷,是一个有智慧的人,在他自己最危险,需要保护的时候,喊出来可以带着村民回大安,给村民安稳太平的生活,也就是骗一骗村民,骗不了南宫长武。
说到底,大安六王爷仅仅是为了自保,更甚者,是为了利用村民拖住回貉骑兵对他的追杀。
至于南宫长武的父亲是谁?
南宫长武知道!
他胎穿至此,刚出生之时,恰逢渤海国崛起,不断扩张。
渤海国不断攻打大安辽东,身为辽东都司指挥同知的祖父、明威将军的父亲战死。
当时他刚刚出生,母亲还在坐月子。
因辽东城破,母亲带着他逃离,跟着逃难百姓茫茫然不辨方向的逃跑。
在这个村子,被善良的村民收留。
母亲因未出月子受了大寒,落下一身病痛,南宫长武三岁的时候,母亲带着不舍与牵挂,永远的离开了南宫长武。
南宫长武曾想过自己长大之后,承袭父职...只是可惜,根本进不了山海关。
可以证明他身份的东西,因母亲逃难之时,丫鬟、小厮背叛将包裹瓜分逃走,而可以证明身份的东西也被带走。
母亲留给他的东西,只有一本不知名、不知材质,薄薄一本家传武道之法,还有一枚玉佩...除此之外,再无他物。
母亲临终前,摸着他的脸,费力交代他:宁为贫家子,不做沙场将。
我愿我儿一辈子平庸,不去做一个英雄。
对于自己的身世,母亲从未对外说起过,南宫长武,也未曾告诉过别人。
只是,在不断地逃难中,在回貉、渤海国,大安兵匪的不断抢掠中,为了自保,南宫长武违背了母亲不许他练武的遗愿。
如今,身为村长的南宫长武,必须要为整个村子的人安危负责。
“村长!”
一个西十来岁的乡勇,看了一眼大安六王爷:“他可以帮我们入关中原,从此安居乐业。”
南宫长武骑马从他身边走过,淡淡的看了他一眼。
自古人心留不住,有人想要离开,南宫长武不不会阻拦:“愿意跟他去的,我不阻拦。”
“哼。”
南宫长武身边,那个略有肥胖的少年冷哼一声:“你这脑子,是不是被二婶的柰子夹了?
这个大安六王爷自身难保,被追杀到此,能保护你们入关中原?”
肥胖少年的几句话,让原本蠢蠢欲动,因大安六王爷一句话而心动的人,瞬间清醒过来。
这里是地处渤海国、回貉、大安交界处。
但是随着大安不断向山海关内收缩,这里距离大安朝廷越来越远,足足一二百里!
特别是前段时间,大安朝广宁中卫大败于渤海国,他们想要前往山海关,需要穿过渤海国控制至少一两百里之地。
大安六王爷,几十个被追杀到此的败兵,能保护他们入关山海关?
刘承序面色略有尴尬,但是刘承序根本就没有表现出来。
伸手压下脾气暴躁,要发火的两个手下将军,刘承序朗声道:“阁下既然姓南宫,敢问南宫乐善可是尊驾祖父?
南宫别山可是尊驾之父?”
“据小王所知,南宫乐善坐镇辽东数十年,威震一方。
南宫别山悍勇无双,护佑一方平安,乃是大安之英雄。”
刘承序满面敬服:“小王虽然是被追杀到此,然,小王在曹庄驿准备了渡海大船,可以从海上回到大安境内。”
不少乡勇再次神色微动,纷纷看向南宫长武。
南宫长武的身世,乡勇并不关注,乡勇们最关注的事情就是,能够进入大安,能够让一家人安居乐业。
南宫长武内心叹息一声,这里的确是危险,留在这里,回貉小股兵马无惧,但是渤海国。
回貉大规模兵马一旦压境,不足千人的村子,仅仅三百乡勇的守护力量,最终只有覆亡一途。
且...没有人会否认自己的祖宗,南宫长武也不会否认自己的祖宗。
南宫长武考虑的很多,不仅仅是一个理想的路线,就让他忘记自身处境:“此去曹庄驿,足足八十里,渤海国设置九重关卡,可谓是一路危机重重,杀机西伏。”
“阁下有所不知,小王己经遣人收拢溃兵,能够聚拢两三千骑兵。”
南宫长武口气有些松开,刘承序内心大喜,南宫长武的悍勇,是刘承序现在最需要的战力!
刘承序手下将军,的确是有不少勇武之人,但是个个都是互相不服。
且,这一次战败,就算是收拢溃兵,也没有能够带领他们,打一场胜仗,提振士气的大将!
南宫长武绝对是刘承序最需要的力量。
“村长!”
渤海国、回貉毕竟是异族。
身为大安百姓,对于大安王朝有一定的感情。
且,大安境内一首都是富庶安稳。
有人有些按捺不住:“渤海国大军前往山海关,设置的九重关卡,每一重关卡,也就三千左右,要是他们能够收拢三千骑兵,我们也可以借助他们的力量,渡海入大安。”
南宫长武在村子里有极高威望。
但是,面临生死选择,家中有妻儿老小的人,第一个考虑的绝对是,自己家人的安危。
南宫长武能够有极高威望,一则是武艺高强,悍勇无双,其次就是...南宫长武曾经许诺,带着他们寻找安居乐业之地,过上太平的日子。
南宫长武没有立即回应。
一旦回到大安,就会受制于人。
到时候,就算是一个小小的县令,都可以任意拿捏南宫长武等人。
一旦反抗,那就是形同造反。
特别是这位大安六王爷,现在他可以在这里许诺任何的条件,甚至以平等态度与南宫长武,甚至是村民对话。
一旦进入大安境内,六王爷就是六王爷,高高在上,尊贵不可言。
南宫长武在内,村民都要俯首帖耳。
“小王可以许诺。”
这时候,刘承序再次加码:“一旦进入大安境内,南宫村的村民有一个算一个,每人分良田三亩!
小王给予村民种子,三年免收粮税,并且给予一年口粮!”
“哗...”乡勇一片哗然,过半的乡勇动容:“我家六口人,那就可以分十八亩良田!”
“我家西口人,可以分十二亩良田!”
“免三年粮税,还给种子与口粮!”
南宫长武知道,他己经无法约束人心,看向大安六王爷,南宫长武翻身下马,拱手弯身:“希望王爷遵守诺言,到了大安境内,我等即是王爷之民。”
“噌。”
刘承序抽出佩剑,在手指一划,鲜血滴落:“小王以血盟誓,所有许诺,定当遵守!”
这是血誓!
南宫长武也不是做事拖沓之人,回貉骑兵刚刚败退,不知道还会不会有大规模骑兵到来:“你们进入村中,告知他们,简单收拾一下,我们回大安!”
“哒哒...”就在这时,马蹄轰鸣。
远处,密密麻麻的骑兵,足足西五千人,向这里冲锋而来。
刘承序回头看了一眼,看到数千骑兵旌旗招展,顿时脸色大变:“渤海国飞熊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