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这个第二名,虽说不光彩,但也实在没有破绽。按照正常程序报名,面试也保证了足够的随机性,最后因为精彩的回答得到了高分,怎么都能说得过去。苏冬冰安慰自己,不要有太大的心理负担,行的这点小方便在真正的特权人眼里算不得什么。
很快就到了体测的日子。苏冬冰身体素质还不错,体测的项目对她来说轻轻松松。看着没什么机会翻盘的后几名,她的内心又泛起涟漪。给一点希望告诉他还有可能,只要前面有人体测没过就能顺延到你,还是当时就应该直截了当地说,别想了,体测很好过的,没人会在这上面浪费机会。机制选择了前者,是残酷的生存环境中来自上位者小小的怜悯。
后面的体检和政审也都正常进行,最后苏冬冰接到入职培训电话的那一刻,这件事才算尘埃落定。她回想这两个半月来的经历,自己就像是坐在一辆舒适昂贵的商务车上,听不到车外的噪音,也就不知是正在经过林荫小道还是嘈杂闹市,只管闭眼享受,自有司机带着前往目的地,而目的地是哪儿,没人知道,有可能会一直开下去。
入职培训选在南城市辖的一个县城的花园酒店,是市局的合作单位,一些时间较长需要住宿的轮训、会议经常在这举办。培训时长半个月,无非就是一些室内政治课和室外活动课。上政治课的时候大家听得昏昏欲睡,但会有巡查管事儿的老师提醒不能睡觉不能玩手机。室外课又很冷,大家冻得哆哆嗦嗦伸不出手来队列训练、打拳。于是你会发现这是一支非常散漫的队伍,教官无法像上学时候的老师一样自带威严,喊两句就能全场安静,底下这帮人也不可能还是当年的学生心态,都毕业了谁还怕老师。
苏冬冰不喜欢听课,理科生听不进那些晦涩的政治理论,但她却很会背书,纳入最后考核的笔试内容她都能得满分。她学东西很快,擒敌拳几天就学得有模有样,别人还记不连贯动作呢,她就被教官选成示范。这让她又找回了久违的成就感。
苏冬冰从小学习成绩还可以,不是天赋型选手,但这一路还算是平稳,没有掉过队。若不是大学选错了专业,自己又哪能落到这般田地。算了算了,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自己的底子在这,辅警就是个过渡,再继续考公就是了,她天真地想着。
到了培训班结业的日子,苏冬冰竟然在几百人里突出重围,拿到了优秀学员的称号,同期还有五名学员。她不认为这次还是打招呼照顾自己,她觉得自己这半个月的表现足够配得上这个证书,虽然自己有这层关系,但培训期间没有摆烂没有混日子,自己的努力被领导看到,名副其实。苏冬冰高兴地给苏妈打去电话显摆,苏妈又叮嘱她记得给高秘书去个信谢谢人家。挂了电话后苏冬冰照做,高秘书回得很快,还是一如既往的客套话。
新招录辅警入职培训结束后,各单位可视情况自行开展本单位业务内容培训,轨道分局也不例外。话说这轨道分局的构成比较复杂,在轨道项目建成前,它的主体是公交分局,负责市区内公交车的刑事案件。当年公交车上小偷扒手非常猖獗,公交分局还有一块便衣的业务,后来科技进步人们不怎么拿钱包了,上车就是玩手机,这唯一的贵重物品拿在手里,这扒窃业务着实不好开展,慢慢地扒手几乎消失,便衣不用再跟车,公交分局也只承担财物被盗一类的案件,而且是属地分局先期管辖,定性后再移交公交分局侦办。
这样一来公交分局业务大量减少,这些年来在市局也一直处于边缘地带,公交派出所老龄化严重,大多都是部队转业的老油子,自视为国家付出青春做过贡献,便心安理得的养起老来。直到南城开始建设地铁,组建了轨道分局。轨道分局公交分局两套班子一体化运行,听起来就很复杂多事,事实上也确实如此,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分局给新招录的辅警又安排了为期一周的培训,主要是介绍一下轨道分局相关业务,上一下政治思想课,再搞一些队列训练,很难说不是一些***。上课的最后一天,各轨道派出所安排了所内一些辅警来答疑,顺便拉拢一下人心为所里多带几个人回去,于是大讲特讲自己的所有多好。苏冬冰分析了一下,自己是为后期3号线开通招聘的,目前离3号线开通还有三个月,肯定是需要先在1号线和2号线临时过渡。1号线办公条件不错,但地处偏远,自己上班是个麻烦,2号线倒是在市区,但离自己的住处也有一定距离,而且办公条件太差。还有一个选择是分局机关,这个就不要想了,前辈们说要是能去分局最好,跟领导常接触,条件也可以,但分局一般不要人,而且分局驻地距离苏冬冰的住处也是相当不近。
这另她犯起难,自己是出了名的睡不醒,这以后上班得几点起啊,通勤时间也太长了。带队的教官是分局刑警大队的一个民警,都叫他雷哥。没啥背景也不太会来事,导致三十岁出头了还没混上一官半职,职级一直不动不说,职务方面同期的人家都要提副科了,他却整天像块砖一样被搬来搬去。雷哥表示一会统计志愿,念到名字的报一下自己是选1号线、2号线还是机关。苏冬冰思考再三,还是选了离住处相对来说最近的机关,反正不光自己报了,到时候没能去成也不尴尬。
说起来大家的野心好像都不小,在场一共九个女生,除了苏冬冰在内的五名勤务女辅警,还又分来了四个文职女辅警。岗位名称不一样,听起来像一个是巡逻干苦力的一个是坐办公室喝茶的。报志愿的时候大部分女生都报了机关,人家文职本来就是为了坐办公室,勤务的只有两个女生报了离家近的地铁线。这样一来竞争变得非常激烈,而且有一个文职辅警已经被内定到机关的政工科搞宣传,她之前的工作就是在区委宣传部,也是临时工不假但为何辞了职当辅警也是让人困惑。
到了第二天雷哥宣布岗位分配名单,说这是按照大家的意愿自己又根据实际情况稍微调整了一下,听下来除了被内定的那个女生,其他报机关的女生都被改成了地铁线。这让苏冬冰好翻白眼,既然如此还统计什么呀你都给大家分配了得了。报机关的人确实多,知道你不好交差,但也不能这么糊弄吧?苏冬冰被分到了1号线,一想到未来上个班天不亮就要起床她就崩溃,老天爷难道这就是社畜的生活吗。
名单就这么交了上去,下午是队列考核。来到室外寒风刺骨,但还是要配合拍照,这几个文职辅警还要写宣传信息,这算是提前熟悉工作吗,苏冬冰不屑道,不管在哪有的人是真的很爱搞这些有的没的,屁大点事都要写个东西宣传一下,好像事情真的就像文章里写的那样了,形势一片大好了,要么说洗脑呢,给你看的都是别人想给你看的,时间久了也就真信了。
考到一半雷哥突然接了个电话,然后向苏冬冰投去了难以置信的眼神,苏冬冰也一头雾水。挂电话后他走过来对苏冬冰小声说,政工科黄科长说让你给他回个电话。什么政工科,什么黄科长,自己压根也不认识啊,回啥电话。苏冬冰掏出手机来一看,果不其然,五分钟前有两个未接电话,因为在考核苏冬冰就把手机调成了静音。政工的科长,官很大吗,苏冬冰不懂,但看雷哥那样好像确实挺着急,苏冬冰没多想就拨了回去。
电话响了一声就接通了,那头是个比较有磁性的男声,苏冬冰你好啊,我是政工科黄威。
苏冬冰赶忙应道,你好你好黄科长,我这边在考试手机静音了就没接到电话。
没事没事,我给你打电话来呢,就是想问一下,我看你报的意向岗位是去1号线,你是什么想法。
苏冬冰懵懵的,寻思我能有啥想法,不去1号线就得去2号线,1号线好歹还占了个条件好。
哦因为1号线相对来说上班方便一点,不用倒公交,然后女同志可以不用值夜班,后续我住的地方3号线就通车了,我就能再回到3号线了。
对面沉默一秒说道,你不考虑来分局机关吗?
苏冬冰大脑一片空白,啥意思啊这是,我考虑了啊被改了啊,我能有啥办法。
之前考虑过,但是我好像是听说机关的女同志要值夜班,我感觉不太方便。
黄一听就笑了,说这都是可以协调的,不要紧。
苏冬冰此刻大脑还处在宕机状态,黄的话一出她也不知道说什么了只能应着。黄继续道,这样,你还是来分局,然后去xx中心先学习一段时间。没接触过专业名词,说的什么中心也没听明白。
苏冬冰麻木地谢过,虽然她也不知道为什么要感谢,只觉得荒谬。一个素未谋面的领导打电话邀请自己去分局,怎么会有这样的待遇,自己也没什么特长,怎么就成了除内定外唯一一个进机关的,要知道还有好多人想去都去不了。
苏冬冰还在愣神,雷哥见电话已经打完便匆匆过来询问说了什么。苏冬冰只好一五一十讲给他听,说完雷哥也傻了,只来回打量面前这个小妮子。苏冬冰连忙问道电话里说的那个xx中心是什么,雷哥想了想说道,应该是指挥中心,让你去指挥中心。
苏冬冰哪知道指挥中心是个什么岗位,脸上没有表情。雷哥看起来像是有一脑袋疑问,但他没法说,只说了两个挺好便走开了。晚上回家苏冬冰给苏妈打电话说起这事,苏妈连连说苏冬冰脑子笨,这都不明白呢,肯定是打过招呼了啊,才把你安排到机关上,在领导眼皮子底下好照顾。苏冬冰这才恍然大悟,她原以为自己的人情特权到录取成功这一步已经结束了,原来才只是个开始!
苏冬冰的内心又发生一些变化,这次变化跟上次有不同,这次多了一些骄傲。她开始坦然接受自己有一点关系行事更方便这个事实,好像没有过去那么不齿。这世界上的特权多了去了,凭什么不能多自己一个。苏冬冰又想起雷哥那个变幻莫测的表情,有点想笑。
当时培训的时候,有一天晚上下了雪,这就意味着苏冬冰第二天出发前往培训地点的时间又要提前。培训的地点选在了地铁线终点一个车辆段基地,苏冬冰需要倒两趟公交车再倒地铁才能到,通勤时间要两个半小时。苏冬冰起了个大早,在倒第二辆公交的时候,她迷迷糊糊上错了车,坐下便闭眼补觉。过了不知多久她突然听到报站,觉得不对劲,之前怎么从来没听过,定睛一看才发现上错了车。于是她赶紧下车,打车也打不上,只好再坐公交回去。
她给雷哥赶紧去了电话,解释自己太困了才上错了车。雷哥不听她这一套,说迟到就是迟到,在电话里把她训了一顿。后来苏冬冰到了班上,雷哥又当着大家的面重提,并且说因为迟到扣平时分五分,计入最后考核。苏冬冰无言,只好认栽。
而现在,雷哥只要不是傻子也能猜到苏冬冰绝不简单,不知他会不会后悔。他也确实没有做错任何事,迟到就是应该扣分,公平处理刚正不阿这没什么问题。但为什么现实生活中得到提拔的却不是这类人呢?可以正直,可以大声地说我没问题,可以质疑权力,但为什么最后又总是恐惧权力,还想成为权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