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是熟悉的环境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姜馆音身体很弱,胃口也很小,小半碗就吃饱了,她知道她碗里的米粥是最浓稠的,娘亲和舅舅的碗里只有很少的几粒米,说米汤也不过分。

没办法身体是真的弱,不吃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不赶紧好好养养,还得回炉重造。

宋怀清宋怀远虽不是十指不沾阳春水,但以前都是在大宅院长大的,生活常识很少,能生火熬粥就非常不错了,味道吧熟了就行。

一碗热乎乎的米粥下肚,姜馆音终于感觉到自己活了过来,身子也有了热乎气,现在还是正午,可以小憩一会,眼睛一闭就睡了过去。

一觉醒来,看到娘亲正在打扫卫生,小舅顶着老大的太阳正在修理屋顶。

这是入住第二天,昨天是快天黑的时候才到村子上,没有灯什么也不熟悉,一家人就这么饿着肚子合衣就睡,导致可怜的小原主就这么饿没了。

“阿娘,小舅,我想出去看看可以吗。”

姜馆音礼貌的开口,可能是继承了原主的记忆,她并不尴尬,但多少还是有些距离。

“别走太远啊,太阳下山前回家。”

宋怀清交代道。

得到答案的姜馆音先是撕开一块布,栓住宽松的裤腿,要是遇到虫子爬上去,咬一口可不得了,这里又没有什么止痒的药膏。

宋怀远练过武,身手很不错,修补起屋子身手敏捷。

姜馆音先去考察一下周围环境,顺便看看有啥能吃的野菜。

现在家里是啥也没有,烧火的柴都是现捡的,穷,一贫如洗的穷。

从自家门口看出去视野很好,村子处在半山腰,山下能看到有一条江,村子周边是村里人的地,其次就是一望无际的山林。

所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姜馆音是一点都不着急,只要不是干旱的沙漠,总饿不死自己。

“你是村子里新来的小妹妹吧,你好我叫王狗蛋,以后跟着我狗哥混保管你饿不着肚子。”

说话的是一个***岁的小男孩,吸溜一下把快掉嘴里的鼻涕,吸溜一下又给吸了回去,说话还有点痞痞的。

姜馆音一脸无语,自己身体八岁,心灵也是二十几岁的大姑娘啊,面对一个***岁的小孩子搭讪,实在是不知道该咋回应。

“咦,你咋不说话,你是哑巴吗?”王狗蛋说完又用袖子擦了一下刚刚的鼻涕泡。

啊!

真是受不了脏小孩,好想让他去洗个脸啊。

姜馆音看着小孩清澈的目光,除了不太卫生,应该也不是什么坏小孩,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还是找一个小向导好了。

“狗蛋哥,我想要上山去看看,你能带我去看看吗?”姜馆音秉持着自己良好的素质。

“啥,你要上山,只有打猎的叔叔敢上山嘞,山有老虎,狼,熊瞎子俺可不敢去。”

狗蛋一口地道的本地口音,误会以为是要进深山,连连摇头,自己可不敢进去。

平时摸点鸟蛋,摸鱼鱼,其他的他可不敢。

“我就是在边上看看,我不进去。”

人生地不熟,姜馆音也不敢乱跑,要是没错的话这边的天气环境都跟老家那边差不多,物产丰富。

“那好吧,我带你去转转。”

一路上小子都在介绍,这个是村长爷爷家的地,这是大伯家的地等,经过一段很长的小道,才来到大山口。

还没进去,就己经看到几棵比较熟悉的树。

“这里只能在边上转转,我奶奶说里面有会吃人的野兽,大山深处还有瘴气嘞,可不能乱跑,小心出不来。”

山林边上是不会有什么大型野兽的,他们都有领地意识,山下是村子,他们不可能距离人很近的地方生存。

熟悉了周围的环境,两人就开始往回走,途经一大片竹林的时候姜馆音看到几桩嫩嫩的小竹笋,开始手痒。

王狗蛋看着姜馆音眼都不带眨一下急忙说道,“这个不好吃,这个是苦的,你要是想吃笋子,改天我带你去另一个地方,那边的笋子才能吃,是甜的。”

“这一大片竹林是谁家的?”这一大片竹林,一年得出多少竹笋啊,这个苦笋也是一宝,首接炒着吃肯定是不好吃,但是加工一下做成笋干又是一道美味。

以前在村里时候吃不完,去了城里得好几十块钱一市斤,味道还没有家里面自己做的好。

“竹林和大山都是大家伙的,你想吃就吃,用得到时候就砍两颗,别全给霍霍了就行。”

这小子人不大,看着还一副很不靠谱的样子,懂的也还不少。

到家的时候姜馆音手里面就己经拿了好几把野菜,都是非常常见的,马齿苋,野葱,野生小雀辣,还有几桩甜笋。

“阿娘舅舅,我回来啦。”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看了周围的环境,活着还是很有希望的。

“馆音,你再不回来,你舅舅该去找你了。”

宋怀清看女儿出去了一下午有些着急。

“阿娘,你看我带了什么回来。”

姜馆音拿出藏在身后的野菜。

“你去哪里拔一堆草回来,我今天去捡柴火看到不少和这个一样的。”

姜馆音一扶额,忘记娘不懂这些,随着只能解释。

“这个是马齿苋,野葱,甜笋,,,这些都是可以吃的,马齿苋可以用水焯一下凉拌。”

“这个是甜笋,炒着吃或者烧熟后加点盐,大蒜小米辣,在一起舂,也好吃。”

“我们阿音懂的就是多。”

宋怀清并没有怀疑女儿说的话。

小的时候女儿调皮的像个小男孩,看见什么都想要尝一尝,试一试,喜欢去庄子上和那些野小子上蹿下跳,上山摘果子,每天脏兮兮的回来,后面大了一些,开始学规矩,就被拘了起来。

“我们阿音就是聪明。”

宋怀远从屋里走了出来,一把抱起姜馆音。

宋怀远抱着轻飘飘的小侄女心里很不是滋味,以前小姑娘圆嘟嘟的,现在廋的跟个竹杆似的,一只手都可以拎起来。

“小舅我看你早上那个火一首引不着,我遇到一个小哥哥,他和我说这个是松树枝干,取胶性比较好的树干砍下来之后晒干,就可以用来做引火的工具。”

这个在老家用方言叫做明子,用来引火非常好用,一点就着,持久耐烧。

“舅舅去试试。”

晚饭是稀粥配上凉拌马齿苋,笋子没有做,主要家里面什么工具都没有,连碗都是以前主人家留下的几个木碗,凄凄惨惨戚戚。

吃完晚饭,三人坐在门口看着夕阳,很珍惜现在时光。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