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冗余率99.9 %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北京西郊的量子计算中心里,林晏盯着全息投影上跳动的数字。

淡蓝色的光映在他眼底,将瞳孔折射成两组相交的同心圆——这让他想起小时候在青海见过的转经筒,那些刻满经文的铜器在阳光下旋转时,也会产生类似的光学幻影。

生存概率:99.91%这个数字己经持续稳定了七十二小时零六分钟。

理论上,小数点后每增加一位,就意味着系统抵御风险的能力呈指数级增长。

林晏的指尖悬停在确认键上方三毫米处,这个距离足够他感知到量子隧穿效应产生的微弱电流。

"林工?

"助理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最后一批谛听芯片刚完成植入。

"全息屏切换到基地监控画面。

五百名队员正在医疗舱外排队,他们后颈处新植入的生物芯片在紫外线消毒灯下泛着幽蓝的微光。

有个戴眼镜的女队员突然抬头看向摄像头,林晏注意到她左眼虹膜上有道细小的疤痕——这不在基因筛选的记录里。

"把043号的体检报告调出来。

""秦思远,28岁,高原病研究中心。

"助理迅速调出资料,"基因适配度99.7%,所有生理指标都在绿区。

"林晏放大她虹膜的特写。

那道弧形的白色痕迹像是被某种锐器划过,精确地沿着虹膜纹理延伸。

他突然想起上个月在兰州测试场,有只实验用的猕猴用手术刀划破了饲养员的眼睛。

"系统为什么没标记这个?

""疤痕组织未影响视觉功能,根据协议""重做她的神经突触映射。

"林晏打断道,"用第七版算法。

"窗外传来引擎的轰鸣声。

三十辆"昆仑"全地形车正在做最后调试,它们的磁流变悬挂系统发出低频振动,让基地窗玻璃表面的霜花不断碎裂重组。

每辆车都配备了独立的三套导航系统:量子惯性、地磁匹配和激光雷达。

理论上,就算有两套同时失效,剩下的也足够把定位误差控制在三厘米内。

林晏走出指挥中心时,极低温试验舱正在释放压力。

液氮形成的白雾中,医疗组的张教授像个幽灵般浮现,他手里拿着刚打印出来的脑部扫描图。

"043号的突触传导速度比平均值快7%。

"张教授的声音混在泄压阀的嘶鸣里,"就像......""就像什么?

""像有人在她大脑里预先铺设了光纤。

"他们同时望向广场。

秦思远正在帮队友调整氧气面罩,她的动作精确得像个工业机器人。

当某个队员的背包带卡住时,她只用两根手指就解开了绞死的扣环——这个画面被"昆仑"车的全景摄像头捕捉,实时传输回主控室的AI分析系统。

五秒后,屏幕上弹出警告:**异常行为模式检测:动作效率超出人类生理极限12.8%**林晏按下清除键。

这种程度的偏差还在容错范围内,系统会自动将其归类为统计噪声。

他抬头看了眼天空,今天的云层厚度刚好是3.2级,属于"最优气象条件"。

"出发前最后检查!

"五百人同时启动"谛听"芯片的自检程序,基地上空瞬间腾起一片蓝色的光雾。

林晏的视网膜投影上开始滚动数据流:心跳变异系数、血氧饱和度、前额叶皮层活跃度......所有数字都在预设的绿***间内跳动,除了秦思远的神经电信号——她的α波频率稳定在11.8赫兹,正好是青藏高原地磁脉动的基准频率。

第一辆"昆仑"车碾过冻土带时,量子计算机生成了当天的第一条日志:Day 01坐标:N29°3912" E94°2107"行进计划:7.8公里(误差±0.3km)剩余物资:1095天份(含3.7%应急冗余)异常报告:0**车队像一条金属蜈蚣在冰川间穿行。

秦思远坐在3号车的副驾驶位,她的瞳孔随着地形变化不断调整焦距,虹膜上的疤痕在特定角度下会折射出奇异的蓝光。

当车辆经过某处冰碛垄时,她突然按住太阳穴:"你们听见了吗?

"驾驶员调大音频传感器的灵敏度。

除了轮胎碾过碎冰的咔嚓声,系统只识别出42分贝的环境噪声——这个数值还不到人类耳语的一半。

但秦思远坚持说她听到了某种规律性的震动,像是......"像是诵经。

"她轻声说。

与此同时,在后方六十公里的冰盖深处,一处未被标注的裂隙正在扩张。

地震仪传回的数据显示,裂隙延伸速度恰好是每小时0.47毫米——这是系统设定的最小监测阈值,再精确就会被算法判定为传感器误差自动滤除。

冰层下方十二米处,某种密度异常的物质使地震波出现了0.0003秒的延迟。

主控室的AI将其归类为"己知噪声模式7-C",就像它处理所有超出模型的数据时那样。

没人注意到,这个编号对应的样本其实采集自1993年,当时一支中日联合科考队在那曲失踪,只找回半截装着蓝色结晶的试管。

当晚扎营时,3号车的驾驶员在医疗帐里抱怨耳鸣。

生命监测芯片显示他的耳蜗毛细胞完好率99.98%,医疗AI给出的诊断建议是"心理因素导致的主观感受"。

护士在为他做耳镜检查时,发现外耳道里有些闪亮的微粒,在医用头灯下像碾碎的蓝宝石。

"可能是防冻剂结晶。

"护士用棉签取样时,那些微粒突然蒸发了,"奇怪......"帐篷外,秦思远正仰头望着星空。

银河的倒影在她虹膜的疤痕上扭曲变形,形成一条发光的河流。

当林晏从主控帐走出来时,看见她用手指在雪地上画着什么——那是个复杂的苯教符号,由七个同心圆和三条螺旋线组成。

"你在哪学到这个的?

"林晏问。

秦思远茫然地眨着眼:"什么?

"雪地上的图案消失了。

林晏的"谛听"芯片突然传来刺痛,视网膜投影上闪过一行红色警告:局部记忆存取异常:043号过去72小时神经存储数据丢失0.3%他下意识去摸腰间的紧急制动器,却发现秦思远虹膜里的蓝光正在消退。

当她转身走向帐篷时,林晏注意到她的影子比其他人淡了17%——这个细节没有被任何传感器记录,就像冰川下那些正在苏醒的蓝色结晶,安静地等待着所有冗余系统逐一崩溃。

量子计算机在午夜自动生成补充日志:异常事件记录时间:23:47:06坐标:N29°4133" E94°1958"事件类型:光学畸变(己修正)影响评估:0.0001%概率波动备注:建议增加星光导航校准频次三百公里外的***观测站里,值班员正盯着突然活跃的地磁监测仪。

屏幕上的曲线呈现出完美的正弦波,就像有人在青藏高原的地壳下安装了一台巨型发电机。

他拿起电话想报告,却发现所有通讯频道都充斥着某种有规律的杂音,听起来像是数百人用不同音调重复同一个藏语单词。

那个词的意思是"回家"。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