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梦江南

>>> 戳我直接看全本<<<<
虽在上元,裴府却并无多少欢庆的气氛。

裴洵的祖父裴行,梁朝上任中书令,其独子裴俭与陈郡谢氏联姻,生有二子,裴洵与裴洲,然,裴俭携妻出镇雍州时,遇匪祸而双亡。

一边是事多如麻的梁朝政务,一边是丧子之痛,裴行不得不勉力支撑,又亲自教养两个孙子。

如此心神煎熬,未至六十岁便己是鹤发佝偻,数年前退居宁州。

如此,上京裴府一首空落,就连如今的裴氏家主裴洵,也是年前方匆忙回京,这裴府自是冷冷清清。

庭中也无奇花异草,唯植青竹,雪落青竹间,凌漓走在乌木连廊上,连廊上的琉璃灯幽微,反而是月光交织着雪光,铺在乌木之上,似覆着一层浅浅的水泽。

她慢慢走着,渐渐,终于感受到自己的心跳慢了下来。

她竟亲了渊之……想到此处,素白小手解了面纱,止不住的笑了起来。

正此时,韩珏迎了上来。

“凌小姐,大公子有请。”

“这个时辰了,不知表兄为何事寻我?”

“属下不知。”

凌漓心想,她当真是高兴糊涂了,怎会问韩珏这么傻的问题,韩珏会说,他就不是韩珏了,韩珏只会对裴洵尽忠。

她虽称裴洵一声表兄,实际上,她不过是旁支不知拐了多少弯的远房亲戚,说难听些,打秋风的!

她虽知她姓凌,却不知她父母何在,据裴洵说来,她父母也是早早亡故,家中仆妇可怜她年幼失恃,携着两岁的她寻到了上京裴府,将她托付给了裴家,而她这秋风一打打了十西年!

她一打秋风的,家主有召,不得不去啊!

韩珏引着她,往千山居而去。

她虽算得是裴洵教养长大,却鲜少进千山居。

千山居内,十二扇门扇洞开,廊下亮着几盏琉璃灯,灯上积了薄薄一层雪。

韩珏停留在廊下,示意她进主屋。

裴洵端坐书案后,见她来了,放下手中文书,眸光落在她脸上,“小漓如何认识的温家小公子。”

“是去岁的春日宴,谢家三小姐堵住了我,她想看我究竟生得何模样,扯了我的面纱,是渊之替我解了围。”

凌漓话只说了一半,隐去了谢家三小姐扯了她的面纱,又想用簪子伤她,是温渊之以手抵住那簪子,为此,温渊之如今手臂还有长长一道疤痕。

“这事小漓为何没写信告知我。”

凌漓其实想说,谢家三小姐才是你裴洵真正的表妹啊,更遑论,整个上京都在猜测,裴谢两家会再度联姻,适龄的也唯有谢三小姐,她一个打秋风的,还敢得罪未来的裴夫人吗!

凌漓早就盘算过了,最好是在谢家三小姐嫁入裴府前,她嫁给温渊之才好!

但这些她都不可能会在裴洵面前说,只敷衍着,“那时表兄方出镇宁州,定然繁忙,我怎能为这般小事打扰表兄。”

裴洵何许人,八岁便有智多近妖的声名传出,怎会听不出她的敷衍。

“一州之事,我能忙到哪里去,我想是小漓忙着鸿雁传情,一年了,也没空给我写一封信。”

“……表兄说笑了。”

凌漓抬眸,便见裴洵似笑非笑的望着她,顿觉一阵心慌。

裴洵也没再紧追不放,只道:“过几日我要去金陵处理些事,要停留几个月,金陵多风流,小漓要与我同去看看么?”

“表兄去金陵是为了政务么?”

裴洵点了点头,浅淡应了一声,“嗯。”

“那我不去了,不好打扰表兄办事。”

三请致仕的贺秋山年轻时倒是雷厉风行,可惜他掌中书省时己是高龄,前两年也算无功无过,近些年却是年迈昏庸,政令不脩。

而金陵自来富贵地,财帛动人心,江南官场如今是盘根错节,乌烟瘴气,若是寻常地界,裴洵花费些年月,慢慢抽丝剥茧,也能理清,无奈江南还关系到盐务。

盐铁大事,裴洵不得不亲去一趟,想到此行也算不得多安全,他又道:“也可,如此小漓便日作一赋,十日一寄,我要查阅。”

“一日一赋?!”

“不作也可,回去收拾行装,三日后出发。”

“……我作就是了。”

“昔年小漓读”汀洲采白萍,日落江南春“,不是说有朝一日要游玩江南春时,为何如今又不愿了呢?”

“有么?

我忘了。”

凌漓自然记得,她只是不想与裴洵一同去罢了,一来温渊之即将出征,她想为他送行;二来,她怕谢三小姐知道她与裴洵一同去江南,以后要找她算账。

裴洵定定望着她,眸中晦涩不堪,呵,忘了,好个忘了。

可他却记得她说的每一句话,要做的每一件事。

屋中长久的沉寂,静得只能听到院外青竹发出的沙沙声,突然,书案边那盏青灯爆了一个灯花,结束了这长久的沉默。

“日作两赋,回去吧。”

“表兄!”

“回去。”

“……是。”

凌漓只觉天降横祸,她哪里招他惹他了?!

只是依着裴洵的脾性,她若是再讨价还价,两赋变三赋,她就不用想着给温渊之送行了,首接回去收拾行装才是实际的。

凌漓垂头丧气出了千山居,沿着乌木连廊往自己的栖云居而去。

裴洵拿起手中的文书,看了片刻,不觉凝眉,将手中文书做了个记号,搁置于一边。

此时,韩珏进了屋,拱手道:“大公子早些休息才是。”

裴洵点了点头,起身回了内室。

韩珏迈步到书案前,如同往常一般,整理着书案上的文书,蓦然,他见一封文书上,裴洵做了记号,不经意看了一眼,幽微烛光下,”漠北“二字静静匍匐在纸上。

与漠北城一河之隔的是高车国。

高车国早些年内乱不断,近年来倒是出了个英雄人物,结束了持续十数年的内乱,开始对外用兵,导致漠北城这数年大大小小的乱局数不胜数,扰得皇帝病中都不清净。

年前,皇帝少见的绕过中书省,下旨安国公出征漠北。

贺秋山身为中书令,皇帝此举,可说是明晃晃打他的老脸了,也正是为了此事,他连上三道请辞折子。

有趣的是,世人都猜测贺秋山不会当真致仕时,宫中突然下了旨,同意了贺秋山的请辞,又火急火燎将裴洵调度回京。

韩珏整理完文书,轻声退出了主屋。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