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知识改变命运
她攥着连夜赶制的十朵头花,蹲在县一中锈迹斑斑的铁门外。
门卫老孙头正在收发室煮粥,小米的香气混着煤烟味飘出来。
"林晓兰?
"老孙头探出头,"你爸上周就来办退学手续了,你还...""孙伯伯,"林晓兰递过两朵头花,"帮我给婶子和孙女。
"她指了指教务处方向,"今天是不是有教育局的人来检查?
"老孙头惊讶地接过头花:"你这丫头咋知道的?
"林晓兰笑而不答。
前世这天,父亲来办退学时正撞上省里突击检查,校长当场痛心疾首地说"矿工子弟更该读书改变命运",这话成了父亲一辈子的心结。
上课铃响过两遍,校门口突然热闹起来。
三辆自行车驶来,打头的男人中山装口袋里插着两支钢笔——正是前世在电视里见过的省教育厅王处长!
林晓兰迅速躲到宣传栏后面。
她看见父亲穿着洗得发白的工作服,正跟教务主任说着什么,手里捏着她的学籍档案。
"......家里实在困难。
"父亲的声音飘过来,"矿上能给晓兰安排个临时工......""胡闹!
"王处长突然大喝一声。
林晓兰心头一跳,这场景和前世分毫不差!
"林同志!
"王处长大步上前握住父亲的手,"我刚看了你们矿上的先进事迹报道!
这样家庭的子女,更应该......"林晓兰深吸一口气,从宣传栏后走出来:"爸。
"父亲猛地转头,工作服领口还别着昨晚她给别的安全别针。
王处长眼前一亮:"这就是你女儿?
"---#### 第二节:考场验真教务处的挂钟指向九点半。
林晓兰坐在长条凳上,面前摊开的是去年高考数学试卷——这是她要求的。
"同学,"王处长推了推眼镜,"你辍学三个月了,确定要做这套题?
"林晓兰点点头,眼角余光看见父亲紧张地搓着手,指甲缝里的煤灰怎么洗都留着黑边。
她接过教务主任递来的钢笔,突然想起这支英雄钢笔会在西分钟后漏墨。
"能换支笔吗?
"她轻声问,"这支......""哟,还没写就知道笔有问题?
"教务主任惊讶地换了支笔,"这是刚领的备用笔。
"林晓兰埋头疾书。
前世她在劳保厂当会计时,每晚都自学到深夜。
1983年高考数学那道立体几何题,她做过不下二十遍。
王处长在她身后踱步,突然停住:"这解法......"他指着第三道大题,"教材上不是这么整的。
""《数学通报》1979年第6期第21页。
"林晓兰头也不抬,"用向量法更简洁。
"满室哗然。
教务主任小跑着去资料室,回来时举着一本泛黄的期刊:"真、真的......"父亲茫然地站着,眼眶却慢慢红了。
林晓兰在最后一道题上画了完美的辅助线,然后从书包里掏出昨天的收入:"学费我可以自己挣。
"王处长突然拍案而起:"这样的学生不让读书,是我们教育的失职!
"他转向教务主任,"免除学杂费,列入重点培养名单!
"---#### 第三节:意外重逢放学铃响时,林晓兰正蹲在自行车棚清点头花存货。
突然一片阴影笼罩下来,她抬头看见迷彩服下摆——是陆远航!
"解几何题很厉害嘛。
"他弯腰捡起她掉落的发卡,左眉上的疤痕在阳光下像道银线,"周日的约定还作数吗?
"林晓兰手一抖,头花撒了一地。
她没想到陆远航会出现在学校,更没想到他目睹了刚才的一切。
"作数!
"她慌忙站起来,却撞上了自行车把。
陆远航伸手一挡,她闻到他袖口传来的淡淡火药味。
"小心。
"他递来一张纸条,"改到明天吧,仓库要提前清点。
"林晓兰接过纸条,触到对方指尖的老茧。
她突然注意到陆远航左手小指缺了半截——这是前世报纸照片里没显示的细节。
"你的手......"话一出口她就后悔了。
陆远航却笑了:"排雷是炸的。
"他做了个手势,"比预计的多救出十二个战友,值了。
"远处有人在喊"陆连长",他转身要走,又回头说:"明天带块红布来,仓库里有台缝纫机......"林晓兰呆立在原地,首到他的身影消失在梧桐树后。
她低头看纸条,上面除了地址还多了一行小字:"你打算用头花挣够大学学费?
"风把纸条吹得哗啦响,背面露出铅笔画的简易地图——正是前世1987年才建成的轻工市场位置!
---#### 第西节:父亲的选择晚饭时,父亲罕见地倒了半杯地瓜烧。
煤油灯下,他脸上的煤灰印记像幅抽象画。
"今天......"父亲抿了口酒,"王处长说要保送你上师范。
"林晓兰手里的筷子顿住了。
前世她最大的遗憾就是没上大学。
"但矿上......"父亲从内袋掏出一张纸,"给了安全科副科长的任命书。
"母亲"啊"了一声,筷子掉在桌上。
这是连升三级!
林晓兰却心头一紧——前世接任这个位置的马科长,三个月后就因违规操作被降职。
"爸,"她小心地问,"是不是要您同意矿上使用新式支护设备?
"父亲瞪大眼睛:"你咋......""不能同意!
"林晓兰脱口而出,"那批支柱的抗压强度......"她猛地刹住,这应该是绝对机密。
屋里静得可怕。
母亲惊恐地看着她,父亲的手悬在半空,酒液在杯中微微晃动。
"丫头,"父亲终于开口,"你到底......"林晓兰深吸一口气,从书包里掏出一本笔记:"这是我根据《煤矿安全》杂志推算的数据,那种支柱在含水层......"父亲翻看笔记的手微微发抖。
那些工整的公式和图表,绝不是高中生能写出来的。
院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自行车***。
邮递员在门外喊:"林大勇!
省煤科院加急信!
"父亲拆开信封,里面是一份检测报告和一张字条:"老林,你反映的情况属实,这批支柱全部停用......"煤油灯"啪"地爆了个灯花,将三个人的影子投在贴满奖状的墙上,像幅神秘的图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