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智惩恶霸
他深知,自己虽有了修仙传承,但目前修为尚浅,正面与王霸天冲突并非明智之举,唯有智取。
诸葛明对村里的每一处角落都了如指掌,他将目光锁定在村里通行的必经之路上。
这条路本就狭窄,仅容一辆车勉强通过,一侧是村里的养鱼池,水很深,王霸天还曾在此洗澡,深知水情。
诸葛明在路边寻了一块不太大但足以绊倒人的石头,将它悄悄搬到路边一个看似不起眼却极易被忽视的位置。
为了确保计划万无一失,诸葛明再次运用玉牌的能力,集中灵气注入双眼,仔细查看王霸天的行踪。
玉牌的神奇力量发动,他清晰地看到王霸天会在今日下午三点零五分经过此地。
到了当天下午,诸葛明提前来到路旁的隐蔽处藏身,双眼紧紧盯着路面,等待着王霸天的出现。
烈日高悬,炽热的阳光烘烤着大地,路边的草丛里不时传来虫鸣声。
诸葛明一动不动地潜伏着,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但他全然不顾,心中只有即将复仇的坚定信念。
三点刚过,远处传来了摩托车的轰鸣声。
诸葛明心中一紧,知道是王霸天来了。
片刻后,王霸天骑着摩托车出现在视野中,他一脸惬意,丝毫没有察觉到即将到来的危机。
就在这时,对面驶来一辆小车。
这条窄路根本无法让两车并行,王霸天皱了皱眉头,本能地往路边躲避。
一切都如诸葛明所料,王霸天的摩托车前轮正好撵到那块事先放置好的石头上。
摩托车瞬间失去平衡,连人带车翻倒在地,王霸天整个人被甩进了旁边深深的鱼塘。
“噗通”一声巨响,水花西溅。
王霸天在水中拼命挣扎,大声呼救。
然而,那辆小车的司机见此情形,害怕担责,稍作犹豫后,一踩油门,扬尘而去。
诸葛明从藏身之处走出,静静地看着在水中挣扎的王霸天。
此刻的王霸天,往日的嚣张跋扈早己荡然无存,只剩下满脸的惊恐与无助。
他的呼喊声在空旷的路边显得格外凄凉,但诸葛明心中没有丝毫怜悯。
这个男人,曾设下圈套霸占他家果园,害死他的父亲,让母亲卧病在床,他所遭受的一切痛苦,此刻都涌上心头。
王霸天的挣扎渐渐无力,水面的动静越来越小,最终,他的身影消失在水中,只留下一圈圈渐渐扩散的涟漪。
王霸天死后,原本被他霸占的果园自然无人再来争抢。
诸葛明顺利地收回了自家的果园,看着满园熟悉的果树,那些与父母一同劳作的回忆涌上心头。
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守护好这片果园,守护好母亲,让生活重回正轨,同时,也要继续修炼,不再让类似的悲剧发生在自己和家人身上。
诸葛明站在果园中,午后的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形成一片片光斑落在他身上,可他却无心欣赏这熟悉而美好的景致。
他的手轻轻搭在一棵老果树的树干上,粗糙的树皮磨着他的掌心,像是在诉说着多年来他们一家在这片果园的点滴。
这片果园,从他记事起就是家里的重要支柱。
春天,果树开花,漫山遍野的粉白相间,宛如仙境,他会跟着父母穿梭其中,帮忙疏花,小小的他还会好奇地问各种关于果树的问题,父母总是耐心解答,一家人的笑声在果园里回荡。
夏天,繁茂的枝叶为他们撑起一片阴凉,父亲会在树下教他读书识字,母亲则会端来切好的西瓜,一家人其乐融融。
秋天是忙碌又喜悦的季节,他们一起采摘果实,一筐筐的果子承载着一年的希望。
冬天,他们给果树刷白、培土,为来年做准备。
每一棵果树,都像是他的亲人,见证着他的成长。
如今,为了能带着母亲去复旦大学求学,他竟要卖掉这片果园,这让他内心痛苦万分,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在狠狠地揪着他的心。
母亲躺在屋内的床上,透过窗户看着果园里徘徊的儿子,泪水无声地滑落。
她何尝舍得这片倾注了他们夫妻半生心血的果园,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有他们劳作的痕迹,每一棵果树都是他们看着长大的。
可她也明白儿子的梦想,更知道儿子为了这个家所付出的努力和决心。
她想为儿子分担,却又无能为力,只能在心底默默叹息。
日子在纠结与无奈中一天天流逝,距离入学的日子越来越近,学费却依旧没有着落。
诸葛明知道不能再这样拖下去了。
他拖着沉重的步伐走进屋内,来到母亲床前,缓缓蹲下身子,轻轻地握住母亲那布满老茧的手,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却又无比坚定地说:“妈,咱们把果园卖了吧。
我知道这很难割舍,但是只有这样,我才能带着您去读书,将来才能让您过上好日子。
等我有出息了,一定再把它买回来。”
母亲看着儿子,泪水再次夺眶而出,她抬起另一只手,轻轻抚摸着诸葛明的脸,哽咽着说:“明儿啊,妈知道你不容易,妈也不想拖累你……”诸葛明打断母亲的话:“妈,您说什么呢,您是我最重要的人,咱们一起努力,以后肯定会好起来的。”
母子俩相拥而泣,那一刻,他们做出了这个饱含着无尽心酸与对未来期许的决定。
最终,在西处打听和艰难协商后,果园以一万多块钱的价格卖给了邻村的一户人家。
诸葛明怀着沉重的心情,开始收拾自己和母亲的生活用品。
母亲坐在床边,看着儿子忙碌的身影,心中满是不舍。
她把家里能用的、不能用的东西都往包里塞,哪怕是一些破旧的衣物、掉漆的碗碟,她都觉得以后可能会用得上。
诸葛明看着母亲,无奈地笑笑,他明白母亲对这个家的眷恋,这些东西虽然不值钱,但却承载着他们多年的生活记忆。
出发那天,清晨的阳光洒在这个宁静的小山村。
诸葛明前面挎着那个被母亲塞得满满当当、足有百来斤重的大包,后面背着母亲,一步一步缓缓地走出家门。
母亲的身体微微颤抖,诸葛明知道母亲心中的难过,他轻声安慰道:“妈,别伤心,咱们去了大城市,会有更好的生活。”
邻里们听到动静,纷纷出来送行,他们的目光中满是同情与祝福。
张大爷走过来,拍了拍诸葛明的肩膀:“孩子,到了外面好好照顾自己和你妈,有啥难处就回来,咱们村永远是你的家。”
诸葛明眼眶泛红,感激地点点头:“谢谢大爷,我记住了。”
来到火车站,这里人潮涌动,嘈杂的声音充斥在耳边。
诸葛明背着母亲,努力在人群中寻找进站的方向。
他的步伐略显沉重,但眼神却坚定无比。
这时,一位年轻的列车员看到了他,急忙快步走过来,关切地说:“小伙子,我帮你提这个包吧,你背着人怪累的。”
说着,便伸手去提诸葛明身前的大包。
列车员双手握住包带,用力往上一提,可那包却像是生了根一样,纹丝未动。
他惊讶地瞪大了眼睛,再次使出浑身力气,脸都憋红了,那包依旧一动不动。
列车员难以置信地看着诸葛明,忍不住夸赞道:“你这小伙子力气可真大啊,背着个人还能轻松提着这么重的包,一般人可做不到。”
诸葛明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解释道:“没办法,我妈舍不得扔东西,都带上了。”
列车员恍然大悟,笑着摇摇头,然后帮诸葛明指引了进站的方向。
上了火车,诸葛明背着母亲好不容易找到了座位。
他轻轻地将母亲安顿好,自己也疲惫地坐下,才稍微松了口气。
身旁坐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面容和蔼,戴着一副老花镜,正静静地看着一本书。
火车缓缓启动,平稳地行驶着,窗外的景色逐渐后退。
可没过多久,老人突然面色惨白如纸,原本拿着书的手无力地垂落,整个人蜷缩在座位上,双手紧紧捂住胸口,呼吸变得急促而沉重,额头上豆大的汗珠不停地滚落,打湿了衣领。
很明显,老人病情发作了。
他的嘴唇颤抖着,艰难地在口袋里摸索,眼神中满是绝望,想必是没带药。
周围的乘客们顿时慌乱起来,有人焦急地叫嚷着:“快找列车员啊!”
“有没有医生啊?”
“这可怎么办呀!”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却都不知所措。
有人开始在车厢里西处张望,寻找列车员的身影,有人则站在一旁,露出担忧却又无奈的表情。
诸葛明见状,没有丝毫犹豫。
他迅速站起身,挤过围过来的乘客,来到老人身边。
他蹲下身子,伸手搭在老人的手腕上,感受到老人脉搏的微弱与紊乱。
他想起自己刚刚修炼出的灵气,虽然珍贵,但此刻或许能救老人一命。
他深吸一口气,集中精神,小心翼翼地将体内那一丝珍贵的灵气缓缓注入老人体内。
灵气顺着老人的经脉缓缓游走,所到之处,仿佛一股温暖而柔和的春风,轻轻拂过受损的身体机能。
诸葛明全神贯注,密切感受着灵气在老人体内的流动情况,不断调整着灵气的输送力度。
老人原本紧皱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急促的呼吸也变得平稳,原本惨白如纸的面色逐渐恢复了红润。
不一会儿,老人缓缓睁开眼睛,眼中满是感激地看着诸葛明:“小伙子,多亏了你啊,不然我这把老骨头今天可就交代在这儿了。”
诸葛明笑着安慰道:“大爷,您没事就好,出门在外,相互帮忙是应该的。”
周围的乘客们纷纷对诸葛明投来赞许的目光,车厢里响起了阵阵掌声。
一位大妈竖起大拇指:“这小伙子真是好样的!”
另一位大叔也附和道:“是啊,现在像这样热心肠的年轻人可不多见了。”
诸葛明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继续踏上了他和母亲的求学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