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悠悠岁月的长河之中,有一座名为扶风桥的小镇,镇里的房舍错落有致,
青石板路蜿蜒其间 ,处处透着古朴的韵味。镇中,一户许姓人家依水而居,
庭院里种着几株桂花树,每至花期,香气便能飘满整个院子。家中独子许丹,字若魁,
自小就展现出过人的聪慧。他生得眉清目秀,眼眸犹如一汪清泉,透着聪慧与沉稳,
行事作风谨慎朴素,仿佛天生就带着一种超脱同龄人的成熟。他自幼痴迷经史子集,
书房里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类书籍,从《论语》到《史记》,从诗词歌赋到诸子百家,
皆是他时常翻阅的对象。每日清晨,他总会在庭院中诵读经典,对世间风花雪月之事,
甚少关注。仁旭年正月,寒风依旧凛冽,枝头的残雪尚未消融,
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细碎的光芒。许丹与父亲许玉卿早早地收拾好行囊,
准备进城探望亲戚。父子二人沿着蜿蜒曲折的小路前行,路旁枯瘦的树木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发出簌簌的声响,仿佛在低声诉说着冬日的凄苦。地上的落叶被风卷着,时而盘旋,
时而飞散,增添了几分寂寥之感。当他们离城还有三里地的时候,许丹不经意间抬头,
只见前方不远处,两个身姿婀娜的女子亭亭玉立。其中一个身着粉色罗裙,
裙角绣着精致的桃花,每一朵花瓣都栩栩如生,微风拂过,仿若千朵桃花在风中轻轻摇曳,
散发着淡淡的芬芳;另一个则穿着月白色的衣衫,腰间系着一条淡蓝色的丝带,
丝带随着微风轻轻飘动,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如瀑布般垂落在身后,柔顺而有光泽。
她们的面容宛如春日盛开的繁花,娇艳动人,肌肤白皙胜雪,吹弹可破,双眸顾盼生辉,
恰似夜空中闪烁的星辰。见许丹望过来,她们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迷人的笑容,
那笑容仿若春日暖阳,瞬间驱散了冬日的寒意,让许丹的心头不禁泛起一丝涟漪。许丹见状,
心中虽微微一动,但自幼接受正统儒家教育的他,
脑海中瞬间浮现出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的教诲,理智迅速战胜了内心的悸动。
他的眼神瞬间恢复平静,神色镇定,不为这两位美女的挑逗所动。他只是默默地加快了脚步,
与父亲一同朝着城中走去,那两个女子的身影渐渐被甩在了身后,消失在茫茫雾气之中。
一路上,许丹的心跳却久久未能平复,他不断在心中告诫自己要专注于行程,
莫要被杂念干扰。当日傍晚,夕阳的余晖将天边染成了橙红色,整个天空像是被点燃了一般,
绚丽夺目。许氏父子终于抵达了城中亲戚袁氏家中。袁氏满脸笑意地将他们迎进屋内,
热情地寒暄着,随后安排他们住在一栋小楼上。待一切安顿妥当,夜幕已经悄然降临,
四周一片寂静,唯有窗外偶尔传来几声虫鸣,更衬得夜的幽深。许丹和父亲吹灭了蜡烛,
躺在榻上准备休息,一天的奔波让他们都有些疲惫。就在这时,突然传来一阵轻轻的敲门声,
“笃笃笃”,声音虽轻,却在这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清晰,
每一声都仿佛敲在了许丹的心坎上。许丹心中一惊,忙问道:“是谁?
” 门外传来一个轻柔的声音,如同夜莺的啼鸣:“奴家。” 许丹和父亲对视一眼,
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疑惑与警惕,父子俩觉得此事十分奇怪,这大半夜的,
怎么会有女子前来敲门。许丹的父亲赶紧起身,一边快速披上外衣,一边用力敲着主人的门,
大声喊道:“有鬼!有鬼!” 声音中带着几分惊恐与不安。不一会儿,主人袁氏点着蜡烛,
带着童仆匆匆赶来。众人手持烛火,烛光照亮了小楼的每一个角落,
他们将小楼内外仔细搜寻了一遍,每一个房间、每一处角落都不放过,却什么也没有发现。
大家又在屋内坐了一个时辰,四周一片安静,再无异常声响。主人袁氏见此,便打着哈欠,
带着几分疑惑告别回房休息了。然而,主人刚一离开,门外便又传来了声音。
那声音娓娓道来,讲述着徐家平日发生的事情,无论是家中琐事,还是许丹的日常起居,
都描述得既详细又准确,仿佛是亲眼所见。最后,那声音说道:“奴家和许生有缘,
所以特来拜访。” 许丹听着这些话,心中越发困惑和害怕,他紧紧闭上双眼,
身体微微颤抖,假装睡着了,不敢回应门外的声音。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各种鬼怪的画面,
冷汗从额头冒出,浸湿了鬓角。那女子见许丹不回应,也不气恼,只是靠着楼边,
轻轻哼唱了几首流行歌曲。她的歌声婉转动人,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寂静的夜晚,
音符仿佛有生命一般,在空气中跳跃。但在许丹听来,却仿佛是鬼魅的低语,
每一个音符都让他的心跳加速。歌声一直持续到天亮,才渐渐消散。许丹在这漫长的夜晚中,
始终紧绷着神经,几乎一夜未眠。十天之后,阳光明媚,温暖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地上,
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许丹从外面回到卧室,他刚一进门,
便看到那日在路上遇到的美女正坐在他的床上,旁边还站着一个漂亮的女仆。
女仆身着翠绿色的衣裳,衣裳上绣着精致的花纹,头上梳着双髻,髻上插着小巧的珠花,
模样十分乖巧。许丹心中一惊,脚步顿住,觉得此事太过蹊跷,他深吸一口气,
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随后详细询问女子的来历。女子轻启朱唇,
声音温柔地说道:“我姓胡,名淑贞,五百年前曾住在宋真宗的宫廷里。那时,你是宦官,
我是宫女,我们彼此相爱,约定来世结为夫妻。没想到,我误投狐胎,
转世几世都未能与你相见。如今我的修炼即将结束,趁着你妻子回娘家,特来与你再续前缘。
你不必对我有所怀疑。” 她说话时,眼神中充满了深情与期待,紧紧地盯着许丹,
仿佛要将他的模样刻在心底。许丹听了胡淑贞的话,心中满是震惊,他的眼睛瞪大,
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呆立在原地,脑海中一片混乱,
前世的记忆仿佛被这几句话轻轻勾起,却又如此模糊。待稍稍平复心情后,
他便将胡淑贞所说的一切都告诉了祖父。他的祖父汉昭先生,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著名学者,
平日里知识渊博,见多识广,书房中满是各类藏书,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无所不包。
老人听了孙子的话,心中也觉得十分奇怪,他扶了扶眼镜,眉头微皱,
便赶紧来到孙子的房间。然而,当汉昭先生进入房间后,却什么也没有看见,
只听到一个女子的声音传来:“太公来了,请坐,奴家这厢有礼了。
” 汉昭先生知道她是个怪物,但又一时无法让她离开,为了保护孙子,
他决定晚上和孙子睡在一起。他坐在床边,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四周,
心中暗自思索着应对之策。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胡淑贞表现得很守妇道,
对汉昭先生也十分尊重。她与众人谈话时,常常引经据典,言辞间没有丝毫粗俗无礼的话语。
无论是谈论诗词歌赋,还是探讨为人处世之道,她都能侃侃而谈,见解独到。
由于汉昭先生一直守在许丹身边,胡淑贞从未与许丹有过身体接触。她只是静静地看着许丹,
眼神中偶尔流露出一丝无奈与落寞。第二天一大早,这件事便传遍了邻里,
不少人都前来询问吉凶。胡淑贞与人交谈时,总能根据对方的身份,
说出恰到好处的话:与儿子谈话时,她便谈如何孝顺父母,言语间满是对孝道的深刻见解,
从日常的嘘寒问暖,到关键时刻的陪伴与支持,她都能细致入微地阐述;与兄弟谈话时,
她便谈如何尊重兄弟,分享着和睦相处的道理,从相互理解到彼此扶持,
娓娓道来;与婆婆谈话时,她便谈如何爱护儿媳,让婆婆们明白包容的重要性,
讲述着家庭和睦的秘诀;与儿媳谈话时,她便谈如何孝顺婆婆,教导儿媳懂得感恩与敬重,
从生活的点滴小事到节日的问候,无一遗漏。听她说话的人,都觉得她就像一位女中大儒,
学识渊博,见解深刻,让人不禁心生敬佩。偶尔会有人想用古事来为难她,
试图探究她的虚实。但胡淑贞总能对答如流,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原本地评论一番,
从事件的背景、人物的性格到最终的影响,她都能分析得头头是道,
让那些刁难她的人惊讶不已。而那些故意刁难她的人,
反而经常被她用巧妙的言辞驳斥得无言以对。因此,汉昭先生认为,虽然她是妖精,
但心地并不邪恶,便不再与孙子同睡,成就了许丹和胡淑贞的夫妻关系。
胡淑贞第一次来到许家的时候,便唱了一首诗,表达自己对许丹的深情。
诗中描绘着前世的相遇、分离的痛苦以及今生重逢的喜悦,每一句都饱含着她的真情实意。
在与许丹恋爱的那一刻,她又写了一首词,词中充满了浪漫与柔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