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戳我直接看全本<<<<
01 红玉智斗男上司红玉站在电梯里,对着镜子整理了一下衬衫领口。

今天是周一,她特意穿了件深灰色的职业套装,显得干练又不失优雅。

电梯门打开时,她看了眼手表:8:58,完美的时间。

“小玉啊,来得正好。”

王主任从办公室里探出头来,“上周那份材料,我觉得还得再改改。”

红玉微笑着点头,心里却在冷笑。

这份材料她已经改了七遍,每次王主任都能挑出些无关紧要的毛病。

她知道,这不过是对方想让她加班的借口罢了。

走进办公室,红玉的目光扫过王主任的办公桌。

桌上摆着一个青铜貔貅,那是王主任特意请来的“招财“摆件。

红玉的视线在貔貅上停留了一秒,随即若无其事地移开。

“王主任,您看这样改行吗?”红玉将笔记本电脑转向王主任,同时不着痕迹地将桌上的笔筒往左挪了半寸。

王主任装模作样地看着屏幕,实际上目光一直在红玉的领口打转:“嗯......这里的数据还不够详细,你再补充一下。

对了,晚上加个班吧,我请你吃饭。”

“好啊。”

红玉露出一个甜美的笑容,“不过我得先去趟洗手间。”

走出办公室时,红玉顺手将窗台上的绿萝往右挪了两寸。

阳光透过玻璃照进来,恰好落在王主任的貔貅摆件上。

两个小时后,王主任突然接到财务部的电话,说他上周报销的发票有问题。

紧接着,市场部又打来电话,说他负责的项目预算超支。

整个上午,王主任焦头烂额地接着各种电话,完全没时间再来骚扰红玉。

午饭时间,红玉坐在餐厅里,看着手机里王主任发来的道歉短信,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她轻轻搅动着面前的咖啡,回想着早上调整的那些摆设:笔筒挪动改变了文昌位,绿萝调整影响了财位,再加上阳光直射貔貅形成的煞气......“叮”的一声,电梯门开了。

红玉收起手机,走向办公室。

她知道,这只是开始。

今晚,她还要给王主任准备一份更大的“惊喜”。

红玉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指尖轻轻摩挲着窗台上那盆绿萝的叶片。

夕阳的余晖透过玻璃洒进来,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

她眯起眼睛,看着对面写字楼玻璃幕墙上折射出的刺眼光芒,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小玉啊,这份材料还得再改改。”

身后传来王主任油腻的声音,“晚上加个班吧,我请你吃饭。”

红玉转过身,看着那张堆满假笑的脸。

王主任今天穿了件深蓝色衬衫,领带松松垮垮地挂在脖子上,整个人散发着令人作呕的古龙水味道。

他的目光正肆无忌惮地在红玉身上游走,从她修长的脖颈一路向下,最后停留在她踩着高跟鞋的脚踝上。

“好啊。”

红玉露出一个甜美的笑容,“不过我得先去趟洗手间。”

她快步走出办公室,高跟鞋在地板上敲击出清脆的声响。

经过王主任办公桌时,她的手指轻轻一弹,一枚铜钱悄无声息地滚到了桌子底下。

洗手间里,红玉对着镜子补了补口红。

镜中的女人眉眼如画,却带着几分凌厉。

她掏出手机,看了眼时间:17:48。

还有十二分钟。

回到办公室,王主任已经坐在了她的工位上,正翻看着她电脑里的文件。

红玉不动声色地走过去,将一杯咖啡放在他手边。

“王主任,您尝尝这个,我特意去楼下买的。”

王主任端起咖啡抿了一口,眼睛却始终没离开红玉的脸。

红玉站在他身侧,手指在办公桌边缘轻轻划过,指甲与木料摩擦发出细微的声响。

突然,王主任的手机响了。

他接起电话,脸色瞬间变得煞白:“什么?仓库起火了?我马上过去!”看着王主任仓皇离去的背影,红玉轻轻笑了。

她走到窗边,将那盆绿萝往左挪了三寸。

夕阳的最后一缕光芒恰好被对面大楼的玻璃反射,照进了王主任的办公室。

就在这时,红玉感觉脚下一阵晃动。

她低头看去,发现自己正站在一个用铜钱摆成的奇怪图案中央。

那是她前几天研究古籍时无意间摆出的阵法,据说能改变一个人的运势。

窗外的天空突然暗了下来,乌云翻滚,电闪雷鸣。

红玉想要后退,却发现双脚仿佛被钉在了地上。

一阵剧痛从太阳穴传来,她感觉自己的意识正在被抽离身体。

“不......”她最后的意识,是看到对面大楼的玻璃幕墙上,倒映出一个穿着古装的女子身影。

02 魂穿女医显本领再次睁开眼时,红玉发现自己正躺在一间古色古香的房间里。

檀木的香气萦绕在鼻尖,身下是硬邦邦的木板床。

她抬起手,看到的不再是自己精心保养的纤纤玉指,而是一双略显粗糙的手,指节处还有淡淡的药草痕迹。

红玉站在药房的木架前,手指轻轻拂过一个个青瓷药罐。

当归、黄芪、人参......这些药材的气味让她感到莫名的熟悉。

朱云的记忆正在慢慢与她融合,她能感受到这具身体对医药的本能反应。

“朱云,李医师让你去后院帮忙。”

一个药童探头进来喊道。

红玉——现在应该叫朱云了——眯起眼睛。

根据原主的记忆,这个李医师可不是什么善茬。

她摸了摸发间的银簪,缓步走向后院。

后院里,李医师正在整理一堆药材。

看到朱云进来,他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来来来,帮我把这些药材搬到库房去。”

朱云走近时,李医师突然伸手抓住了她的手腕:“哎呀,你的手怎么这么凉?让我帮你暖暖......”话还没说完,李医师就感觉手腕一阵剧痛。

朱云不知何时已经反扣住他的手腕,拇指精准地按在他的穴位上。

“李医师,“朱云的声音轻柔得像是在说情话,“您知道人体有多少个穴位吗?”李医师疼得冷汗直冒:“放、放手......”“比如这里,”朱云又加重了力道,“这是合谷穴,用力按压会让人整条手臂发麻。

还有这里,”她的手指滑到李医师的肘部,“这是曲池穴,如果用力击打,会让整条手臂暂时失去知觉......”“啊!”李医师惨叫一声,踉跄着后退。

他惊恐地看着眼前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女医官,明明还是那张清秀的脸,眼神却凌厉得吓人。

就在这时,前院突然传来一阵骚动。

“快!快叫医官来!有人受伤了!”朱云松开李医师,快步走向前院。

一个浑身是血的士兵被抬了进来,他的腹部有一道狰狞的伤口,鲜血不断涌出。

“让开!”朱云推开围观的众人,迅速检查伤者的情况。

伤口很深,但幸运的是没有伤及内脏。

她转头对药童喊道:“去拿金疮药、白及粉,还有干净的纱布!”“可是......”药童犹豫地看向李医师。

“快去!”朱云厉声喝道,“再耽搁就要出人命了!”药童被她的气势震慑,连忙跑去取药。

朱云撕开士兵的衣服,用银簪挑开伤口处的碎布。

她的动作又快又准,仿佛已经做过千百次。

李医师站在一旁,脸色阴晴不定。

他从未见过朱云如此果断干练的样子,更让他心惊的是,朱云处理伤口的手法闻所未闻,却出奇的有效。

当朱云用特制的手法为伤者缝合伤口时,李医师的眼中闪过一丝阴狠。

这个一直被他欺负的女医官,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厉害了?夜幕降临,太医院内一片寂静。

朱云独自坐在药房里,借着烛光翻阅医书。

她的手指轻轻划过泛黄的纸页,眉头微蹙。

这些古代的医书虽然记载了许多珍贵的药方,但在她这个现代医学博士看来,很多理论都显得过于粗糙。

“朱医官,还没休息吗?”一个温和的声音从门口传来。

朱云抬头,看见太医院院使张明德正站在门口。

这位年过五旬的老者,是太医院中少数几个真正关心医术的人。

“张院使。”

朱云起身行礼,“我在研究一个药方,想看看能不能改良一下。”

张明德走近,目光落在朱云面前的医书上:“哦?你在研究什么?”“是关于金疮药的配方。”

朱云指着书页,“我发现如果在这个方子里加入三七粉,止血效果会更好。

而且......”她顿了顿,“如果用蒸馏法提取药材精华,药效会提高三成以上。”

张明德的眼睛亮了起来:“蒸馏法?这是什么方法?”朱云正要解释,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不好了!皇后娘娘突发急症!”张明德脸色大变,转身就要往外跑。

朱云却一把拉住他:“张院使,让我一起去吧。”

“这......“张明德犹豫了一下,“也好,你刚才说的那些,或许能用上。”

两人匆匆赶到皇后寝宫。

寝宫内已经乱作一团,几个太医正在争论不休。

“分明是风寒入体!”“胡说!这是肝火旺盛!”朱云没有理会他们的争吵,径直走到皇后床前。

只见皇后面色潮红,呼吸急促,额头上布满冷汗。

她伸手搭上皇后的脉搏,眉头越皱越紧。

“朱医官,可有发现?”张明德紧张地问。

“这不是普通的风寒或者肝火。

“朱云压低声音,“皇后娘娘这是中毒了。”

“什么?!”张明德倒吸一口冷气。

朱云快速检查了皇后的瞳孔和舌苔,又闻了闻她呼出的气息:“是乌头碱中毒。

看症状,应该是在两个时辰前服下的。”

她转身对宫女说:“快去取绿豆、甘草、金银花,还有......”她报出一串药材名,“用我教你的方法煎煮。”

宫女犹豫地看向张明德。

张明德厉声道:“还不快去!按朱医官说的做!”朱云又取出随身携带的银针,开始为皇后施针。

她的手法又快又准,每一针都精准地刺入穴位。

渐渐地,皇后的呼吸平稳下来,脸色也恢复了正常。

就在这时,一个威严的声音从门口传来:“这是怎么回事?”朱云抬头,看见一个身着龙袍的中年男子正大步走来。

她立刻意识到,这就是万历皇帝。

03 朱云讲解蒸馏法朱云正要行礼,万历皇帝却摆了摆手:“免礼。

皇后情况如何?”“回陛下,”朱云不卑不亢地回答,“皇后娘娘是中了乌头碱之毒,臣已经施针解毒,再服下汤药,应该很快就能醒来。”

皇帝的目光在朱云身上停留了片刻:“你叫什么名字?”“臣女朱云,是太医院的医官。”

“朱云......”皇帝若有所思地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朕记得太医院的女医官不多。

张院使,这位朱医官是什么来历?”张明德连忙上前:“回陛下,朱医官是......”就在这时,皇后突然发出一声轻哼,缓缓睁开了眼睛。

皇帝立刻走到床边:“皇后,你感觉如何?”“陛下......”皇后虚弱地说,“臣妾这是怎么了?”朱云上前一步:“皇后娘娘,您刚才中了毒,现在已经无碍了。

请先服下这碗解毒汤。”

皇帝接过药碗,亲自喂皇后服下。

朱云注意到,皇帝的动作虽然温柔,但眼神中却闪过一丝疑虑。

“朱医官,”皇帝突然开口,“你说皇后是中毒,可知这毒从何而来?”朱云犹豫了一下:“回陛下,乌头碱多存在于乌头根部,常被用作药材。

但若用量不当,就会变成剧毒。

臣推测,可能是有人在皇后娘娘的饮食中下了毒。”

寝宫内一片死寂。

几个太医已经吓得跪倒在地,瑟瑟发抖。

皇帝的脸色阴沉下来:“来人!彻查皇后今日的饮食!”等侍卫领命而去,皇帝又转向朱云:“朱医官,你随朕来。”

朱云跟着皇帝来到偏殿。

皇帝坐在龙椅上,目光锐利地看着她:“你刚才用的针法,朕从未见过。”

“那是臣自创的针法。

“朱云坦然回答,“结合了《黄帝内经》的理论和一些......民间偏方。”

“哦?”皇帝挑了挑眉,“你一个女子,为何会研究这些?”朱云心中一紧。

她知道,在这个时代,女子行医本就不易,更别说研究医术了。

但她很快镇定下来:“回陛下,臣自幼体弱,久病成医。

后来得遇名师,才学得一些医术。”

皇帝沉默了片刻,突然问道:“你可知道,刚才你若救不活皇后,会是什么后果?”朱云抬起头,直视皇帝的眼睛:“臣知道。

但医者父母心,见死不救,有违医德。”

皇帝盯着她看了许久,忽然笑了:“好一个'医者父母心'。

朱云,从今日起,你就专门负责皇后的诊治。

另外......”他意味深长地说,“朕准你随时入宫,研究太医院的医书。”

朱云心中一震。

这看似简单的旨意,实际上给了她极大的特权。

但她也明白,这份恩宠背后,必然隐藏着更大的考验。

第二天一早,朱云刚走进太医院,就感受到一道道异样的目光。

几个太医聚在一起窃窃私语,看到她进来,立刻散开了。

“朱医官,”张明德匆匆走来,“你可算来了。

昨晚的事......”“张院使,”朱云打断他,“我想借用一下药房的蒸馏器具。”

“蒸馏器具?”张明德一愣,“你要那个做什么?”“改良金疮药。”

朱云说着,已经朝药房走去,“我昨晚想到一个新的配方,如果能用蒸馏法提取药材精华,效果会更好。”

张明德连忙跟上:“可是......那些器具很久没用了,而且......”“没关系,我会用。”

朱云推开药房的门,目光扫过那些蒙尘的器具,“张院使,能帮我找几个可靠的人手吗?”张明德犹豫了一下,还是点头答应了。

很快,几个年轻的医官被叫来帮忙。

朱云指挥他们清洗器具,自己则开始挑选药材。

“朱医官,”一个年轻医官忍不住问,“这蒸馏法真的能提高药效吗?”朱云一边称量药材一边回答:“当然。

通过蒸馏,我们可以提取出药材中最有效的成分,去除杂质。

这样不仅药效更好,用量也能减少。”

她将药材放入蒸馏器中,开始讲解每一步的原理。

渐渐地,越来越多的医官被吸引过来,围在药房外观看。

就在这时,一个阴阳怪气的声音响起:“哟,这不是我们的'神医'朱医官吗?”朱云抬头,看见李医师正站在门口,脸上带着讥讽的笑:“听说你昨晚可是出尽了风头啊。

不过......”他环视四周,“这些花里胡哨的把戏,可别把太医院给烧了。”

朱云没有理会他的嘲讽,继续专注地操作蒸馏器。

很快,一股清冽的药香弥漫开来。

她小心地收集蒸馏出的药液,开始调配新的金疮药。

“好了,”朱云将调配好的药膏递给张明德,“张院使,可以找人试试效果。”

张明德正要说话,突然一个侍卫急匆匆跑来:“朱医官!陛下召见!”朱云心中一紧。

这个时候召见,恐怕不是什么好事。

果然,当她来到御书房时,发现几位重臣都在。

皇帝的脸色很难看,桌上摆着一份奏折。

“朱云,”皇帝冷冷地说,“有人弹劾你妖言惑众,用邪术医治皇后。

你可有什么话说?”朱云深吸一口气:“回陛下,臣所用皆是正统医术,绝非邪术。

若陛下不信,臣愿当场演示。

“皇帝盯着她看了片刻,忽然将奏折扔到地上:“好!那你就当着众卿的面,证明给朕看!”04 朱云拒绝皇帝情朱云站在御书房中央,面对满朝文武的质疑目光。

她从容不迫地取出随身携带的银针和药瓶,开始讲解自己的医术原理。

“诸位大人请看,”她举起一根银针,“这针法虽然与传统有所不同,但理论基础都来自《黄帝内经》。

臣只是在此基础上,结合了一些新的发现......”她一边讲解,一边在事先准备好的模型上演示。

银针在她手中仿佛有了生命,精准地刺入各个穴位。

渐渐地,原本质疑的目光变成了惊叹。

“妙!实在是妙!”一位老臣忍不住赞叹,“这针法看似简单,实则暗含玄机啊!”皇帝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朱云。

他看着这个与众不同的女子,眼中闪过一丝异样的神色。

她不仅医术高超,面对满朝重臣的质疑也毫不怯场,这份气度,这份才智,都让他感到新奇。

“朱医官,”皇帝突然开口,“你救了皇后,又为太医院带来新的医术,朕该如何赏你?”朱云正要推辞,皇帝已经继续说道:“不如......封你为贵妃如何?”此言一出,满堂哗然。

几位大臣立刻站出来反对:“陛下,此事万万不可!朱医官虽医术高明,但出身......”“住口!”皇帝厉声喝止,“朕意已决!”朱云心中一惊。

她没想到皇帝会提出这样的要求。

在这个时代,成为贵妃似乎是无数女子梦寐以求的归宿,但对她来说,这无异于牢笼。

“陛下,”朱云跪下行礼,“臣女惶恐。

臣一心钻研医术,只想悬壶济世,实在不敢高攀。”

皇帝的脸色沉了下来:“你这是要抗旨?”“臣女不敢。”

朱云抬起头,目光坚定,“只是臣女深知,一旦入宫,便再难专心研究医术。

如今太医院正在革新之际,臣女实在不忍半途而废。”

御书房内一片死寂。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等待皇帝的震怒。

然而,皇帝却突然笑了:“好一个'不忍半途而废'。

朱云,你可知你是第一个敢拒绝朕的女子?”朱云低下头:“臣女罪该万死。”

“罢了,”皇帝挥了挥手,“既然你心系医术,朕也不勉强。

不过......”他意味深长地说,“你可得好好为朕效力。”

“谢陛下隆恩。”

朱云松了口气,但心中明白,这件事远没有结束。

果然,从那天起,皇帝对她的态度变得微妙起来。

每次她入宫为皇后诊治,皇帝总会“恰巧”出现。

有时会询问她的医术研究,有时会赏赐一些珍贵的药材,目光中的欣赏与占有欲也越来越明显。

朱云小心翼翼地应对着。

她知道,在这个时代,皇帝的宠爱既是机遇,也是危险。

她必须把握好分寸,既不能得罪皇帝,又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一次,在为皇后诊治后,皇帝突然说:“朱云,你可知道,朕的后宫中,还从未有过像你这般的女子。”

朱云心中一紧,连忙说道:“陛下说笑了。

臣女不过是个医者,怎敢与后宫佳丽相比。”

皇帝走近一步,目光灼灼:“若朕说,朕就欣赏你这般特别的女子呢?”朱云后退一步,恭敬但坚定地说:“陛下厚爱,臣女惶恐。

但臣女此生最大的心愿,就是精进医术,造福百姓。

若入后宫,恐怕会辜负陛下的期望。”

皇帝沉默良久,终于叹了口气:“罢了。

朕也不勉强你。

不过......”他意味深长地说,“你可得记住,你是朕的人。”

朱云低下头:“臣女明白。”

05 开设女医馆从那天起,皇帝再未提起纳妃之事,但对朱云的关注却有增无减。

他特许朱云可以自由出入太医院,查阅所有医书,甚至允许她开设女子医馆,培养女医者。

朱云知道,这是皇帝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心意。

她感激这份宽容,但也更加谨慎。

她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医术研究中,用一个个惊人的成就,证明自己的价值。

朱云站在新落成的女子医馆前,看着匾额上“济世堂”三个大字,心中感慨万千。

这是皇帝特批建立的医馆,专门招收女子学医。

虽然朝中仍有不少反对声音,但在皇帝的坚持下,医馆还是顺利建成了。

“朱医官,”一个清脆的声音传来,“第一批学员已经到了。”

朱云转身,看见自己的助手小翠正领着十几个年轻女子走来。

这些女子大多出身贫寒,但眼中都闪烁着求知的光芒。

“好,”朱云微笑着说,“我们先从最基本的药材辨认开始。”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

一个侍卫翻身下马,气喘吁吁地说:“朱医官,陛下急召!”朱云心中一紧。

这段时间,皇帝虽然不再提纳妃之事,但对她的关注却有增无减。

每次急召,都让她提心吊胆。

匆匆赶到皇宫,朱云发现气氛异常紧张。

太监总管迎上来,压低声音说:“朱医官,太子突发急症,太医们都束手无策......”朱云快步走进太子寝宫,看见皇帝正焦急地来回踱步。

床上,年仅八岁的太子脸色发青,呼吸微弱。

“朱云,“皇帝一把抓住她的手腕,“你一定要救救太子!”朱云感觉到皇帝的手在微微发抖。

这一刻,他不是高高在上的君王,而是一个担忧的父亲。

“陛下放心,”朱云轻声说,“臣一定竭尽全力。”

她仔细检查太子的症状,发现是食物中毒。

但奇怪的是,这种毒素她从未见过。

“太子今天吃了什么?”朱云问。

“就是平常的膳食......”宫女颤抖着回答,“不过......”她犹豫了一下,“太子说想吃蜜饯,奴婢就去御膳房拿了一些。”

朱云立刻警觉起来:“蜜饯在哪里?”宫女取来剩下的蜜饯,朱云仔细检查,果然发现了问题。

这些蜜饯中掺杂了一种罕见的毒草,若非她博览群书,根本认不出来。

“是断肠草,”朱云沉声道,“有人故意下毒。”

皇帝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来人!彻查御膳房!”朱云顾不上这些,专心为太子解毒。

她先用银针封住几个重要穴位,防止毒素扩散,然后开出一副解毒方子。

“陛下,“她一边施针一边说,“太子年纪尚小,这次中毒对身体损伤很大。

臣建议,以后太子的饮食,最好由专人负责。”

皇帝深深地看着她:“朱云,你可愿意......”“陛下,”朱云打断他,“臣可以定期为太子检查身体,但日常照料,还是交给专门的太医为好。”

皇帝沉默片刻,苦笑道:“你还是这般谨慎。”

朱云低下头:“臣只是尽本分。”

太子终于转危为安。

皇帝看着朱云忙碌的身影,眼中既有欣赏,又有一丝无奈。

他知道,这个女子永远不会属于任何人,她的心早已献给了医术。

“朱云,”皇帝突然说,“朕准你在全国开设女子医馆,培养更多像你这样的医者。”

朱云惊喜地抬头:“谢陛下隆恩!”皇帝摆摆手:“不必谢朕。

这是你应得的。”

他顿了顿,意味深长地说,“只是......你要记住,无论你走多远,这里永远是你的归宿。”

朱云心中一颤。

她知道,这是皇帝最后的让步,也是最后的警告。

春去秋来,转眼间三年过去。

在这三年里,朱云在全国各地开设了十二所女子医馆,培养出了数百名女医者。

这些女医者不仅精通传统医术,还掌握了朱云传授的现代医学知识,成为各地百姓的福音。

然而,随着朱云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反对的声音也越来越强烈。

“朱医官,”小翠急匆匆跑进书房,“不好了!京城医馆被人砸了!”朱云放下手中的医书,眉头微皱:“怎么回事?”“是一群自称'正统医者'的人,”小翠气愤地说,“他们说我们教的是邪术,还说要烧了所有医馆!”朱云站起身:“走,去看看。”

来到京城医馆,只见大门被砸得稀烂,墙上还写着“妖术害人”几个大字。

几个女学员正在哭泣,看到朱云来了,纷纷围上来。

“师父,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