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日,她向老者辞行。
“老爷爷,多谢您的救命之恩和这些日子的照顾,我要走了。”
苏锦恭敬地说道。
老者看着她,微微点头,“姑娘,你此去可是要去找那侯门报仇?”
苏锦眼神坚定,“是的,我一定要让侯门付出代价。”
老者轻轻叹了口气,“你且随我来。”
说罢,老者带着苏锦沿着屋后的小路走进山林深处。
走了许久,来到一处幽静山谷。
谷中云雾缭绕,隐隐有瀑布声传来。
苏锦正西处张望时,只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正在瀑布下练剑。
那剑风呼啸,剑气竟在水面上划出一道道痕迹,苏锦不禁看得呆了。
“这位便是隐居于此的剑隐前辈,若他肯收你为徒,你复仇或有几分希望。”
身边的老者低声说道。
苏锦心中一喜,待那剑隐前辈收剑,急忙上前跪地,“晚辈苏锦,苏府惨遭侯门灭门,求前辈收我为徒,教我武艺,助我复仇。”
言罢,己是泣不成声。
剑隐前辈微微皱眉,打量着苏锦,“你一个弱女子,复仇之路艰险无比,且需多年苦练,你可吃得这苦?”
苏锦抬起头,眼中满是决然,“只要能报仇,晚辈不惧任何艰难困苦。”
剑隐前辈沉默片刻,“那我且问你,何为武?”
苏锦一愣,思索片刻后答道:“武,乃保家卫国、惩恶扬善之能,如今于我,是复仇之器,是讨回公道之凭。”
剑隐前辈微微点头,又道:“那你可知习武需先修心?
心若不正,武则为祸。”
苏锦心中一凛,“晚辈明白,定会坚守本心,不为仇恨蒙蔽心智,只将武艺用于正途,为苏府昭雪冤屈。”
剑隐前辈凝视她许久,“既如此,我便收你为徒。
但你需牢记,复仇之路漫长,不可操之过急,一切皆要听从我之教导。”
苏锦大喜,连连磕头,“多谢师父,徒儿定当谨遵师命。”
自此,苏锦便在这山谷中跟随剑隐前辈开始了艰苦的学艺生涯。
每日清晨,她便在师父的督促下在山林中奔跑,锻炼体力与耐力。
山路崎岖,荆棘丛生,但苏锦从未有过怨言,每次摔倒都迅速爬起,继续前行。
“徒儿,练武需根基牢固,如这脚下之路,一步不稳,便难成大器。”
师父在旁教导。
苏锦边跑边应道:“是,师父,徒儿明白。”
晨练之后,便是剑法招式的练习。
剑隐前辈从最基本的剑招开始传授,苏锦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练习,常常练到手臂酸痛,难以抬起。
“师父,这一剑为何总是难以使力均匀?”
苏锦困惑地问道。
剑隐前辈拿起剑,示范道:“此剑需腰马合一,运力自足底而起,经腿部、腰部,再传至手臂,方能使剑招流畅有力。
你且看仔细。”
苏锦目不转睛地看着师父的示范,用心揣摩,依样练习。
“师父,徒儿好像有所领悟了。”
苏锦兴奋地说道,随即又反复练习起来。
除了剑法,苏锦还需学习内功心法。
夜晚,她在山洞中打坐修炼,按照师父传授的心法口诀,引导气息在体内运行。
起初,气息总是难以顺畅流转,但苏锦凭借着坚定的信念,每日坚持修炼,渐渐地,她能感觉到一股微弱的气流在体内缓缓游动。
“徒儿,内功修炼不可急于求成,需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师父的叮嘱在耳边回响。
时光匆匆,苏锦在山谷中己度过数月。
这日,她正在练剑,剑隐前辈在一旁观看。
只见苏锦剑法渐趋熟练,招式间己有了几分凌厉之气。
“锦儿,你的剑法己有小成,但仍需实战磨砺。
明日起,你便与为师过招,切不可手下留情。”
剑隐前辈说道。
苏锦心中既紧张又期待,“是,师父,徒儿定当全力以赴。”
次日,师徒二人在山谷中的空地上相对而立。
苏锦手持长剑,深吸一口气,率先攻向师父。
剑隐前辈身形微动,轻松避开苏锦的攻击,同时反手一剑刺向苏锦。
苏锦急忙侧身躲避,回剑反击。
师徒二人剑来剑往,一时间,山谷中剑影交错,剑气纵横。
“徒儿,你在战斗中需冷静观察对手破绽,不可盲目进攻。”
师父一边出招,一边教导。
苏锦应道:“是,师父。”
她一边应对师父的攻击,一边留意师父的招式变化,寻找着破绽。
几个回合下来,苏锦虽被师父多次击中,但也逐渐适应了与高手过招的节奏,剑法运用得更加灵活自如。
“今日便到此为止,你且回去好好反思今日之战的得失。”
剑隐前辈收剑说道。
苏锦行礼道:“是,师父。
徒儿定会努力。”
回到住处,苏锦仔细回想着与师父过招的过程,心中明白自己与师父的差距还很大,但她并不气馁,反而更加坚定了努力习武的决心。
在这山林之中,她日复一日地刻苦修炼,只盼着有朝一日能学有所成,踏上复仇之路,为苏府讨回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