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家费了很大力气才把顾晚晚保释了出来。
自从这件事以后,顾景琛每次跟我说话时,都要先飞快扫一眼四周。
生怕哪句话被我抓住把柄。
顾晚晚更是把“乖巧”演到极致。
但她越是这样,我越敢肯定她是在憋大招。
周三下午我在学校上课时,校园论坛突然爆了。
一篇标题为:“公安大学刑侦博士生顾清欢学术不端!论文全文抄袭实锤!”的帖子点击量过万。
匿名发帖人附上两张对比图。
左边是我的论文框架,右边是所谓“原创框架”。
结构几乎雷同,几处关键理论引用也一模一样。
如果在普通高校,这篇帖子足以把我钉在耻辱架上。
但在公安大学,同学们的第一反应不是吃瓜,而是抄家伙“破案”!
瞬间,我的博士课题组成了临时“案情分析中心”。
导师坐在主位,面前放着打印好的帖子内容,周围围了一圈各专业的学生。
刑侦专业的同学掏出手机固定帖子截图。
网安专业的几个男生凑在一起溯源发帖地址。
隔壁法医系的同学掏出放大镜,对着对比图仔细研究像素细节。
“谁先汇报?”导师话音刚落。
计算机学院的学弟推了推眼镜,把屏幕转向众人。
“发帖IP是市中心一家网吧的公共设备。”
“我们溯源了后台日志,发现发帖前半小时,该设备连接过顾晚晚的私人热点。”
物证技术专业的师姐紧接着站起,手里拿着打印好的对比图。
“所谓的‘原创框架’有明显PS痕迹。”
“边缘像素模糊,底层还残留着清欢师姐论文的页眉水印。”
犯罪心理学的师妹抱着文件夹走过来,语气冷静又犀利。
“从犯罪心理角度看,发帖人急于坐实‘抄袭’,却忽略了基本逻辑。”
“真正的原创者会先晒发表时间或投稿记录,而不是只放两张对比图。”
“这种‘只重结果、不顾证据链完整’的心态,属于典型的惯犯行为模式。”
法学专业的师兄也补充道。
“根据《刑法》第246条,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构成诽谤罪。”
“我们可以直接报案!”
不到半小时,真相已经水落石出。
导师刚要让网信办删帖,办公室的门突然被“砰”的推开。
顾晚晚带着四五个打扮光鲜的富二代朋友闯了进来,脸上挂着志在必得的笑容。
“顾清欢,没想到你是这种学术小偷!我看你还怎么在学校待下去!”
她身后的朋友也跟着起哄。
“来来来,拍下来发朋友圈,让大家看看顾家新认回的女儿的真面目!”
办公室里所有人都似笑非笑的看着他们。
刑侦专业的师弟率先走到顾晚晚面前。
“你说清欢师姐抄袭,那请问你上周三下午三点到五点,为什么会出现在市中心的网吧?”
“监控显示你用公共设备登录了论坛账号,这怎么解释?”
顾晚晚脸色一白,支支吾吾说不出话。
物证学专业师姐也追问。
“你的对比图上P图痕迹很明显,要不要我详细指给你看看?”
顾晚晚被问得浑身发抖,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
她带来的富二代朋友们也察觉到不对劲,皱着眉问。
“晚晚,他们说的是真的?你故意黑她?”
顾晚晚还想辩解,但是她的朋友们根本不给她机会。
“没意思,玩阴的算什么本事,我们走。”
顾晚晚孤零零地留在原地。
我走到她面前,真诚的感谢她。
“顾晚晚同学,谢谢你完美诠释了‘诽谤罪’的构成要件,为我们的案例库添了个鲜活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