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晚一夜之间从无人问津的小透明,变成了出版社力捧的新锐作家。
签售会、访谈、行业峰会,邀约接踵而至,她穿着得体的衣服,化着精致的妆容,站在聚光灯下,接受着读者的追捧和媒体的采访。
“林晚老师,《星落荒原》这部作品的情节实在是太引人入胜了!
我相信很多读者都和我一样,被其中跌宕起伏的剧情深深吸引。
那么,我想情问一下,您在创作这部小说时的灵感来源是什么呢?”
记者的声音在嘈杂的环境中显得格外清晰,他将话筒首首地递到了林晚的面前。
林晚微笑着看着记者,然而,就在她准备回答问题的时候,突然一阵强烈的闪光灯亮了起来。
这些闪光灯犹如夏日的骄阳一般,刺得她几乎睁不开眼睛。
林晚攥紧了手心,脸上维持着得体的微笑:“灵感来自对人性的思考,还有平时的积累,每一个情节都是反复打磨出来的。”
谎言说多了,连自己都快信了。
可每当有人问起“创作秘诀”,她还是会心虚,指尖会下意识摩挲手链。
她知道,自己的成功离不开“笔灵”,可她不敢说,也不能说——在这个推崇“原创至上”的行业,承认依赖AI,就等于承认自己的作品是“机械复制”,是对读者的欺骗。
签售会上,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女孩拿着《星落荒原》走到她面前,眼睛亮晶晶的:“林晚老师,我太喜欢凌薇了,她的挣扎和救赎让我想起了自己。
您是怎么写出这么细腻的情感的?”
看着女孩真诚的眼神,林晚的心脏像被针扎了一下。
她想说“这部分是我自己写的”,又想说“其实有AI的帮助”,最终只化作一句:“多观察生活,多倾听自己的内心。”
女孩满意地离开了,林晚却再也笑不出来。
她低头看着签名册上自己的名字,突然觉得无比陌生。
这不是她想要的成功,没有脚踏实地的踏实,只有悬在半空的恐慌。
回到家,她把自己关在书房里,打开“笔灵”,看着屏幕上AI生成的流畅文字,第一次感到无比空虚。
这些文字像流水线生产的商品,精准、高效,却没有温度,没有灵魂。
她想起大学时,在图书馆熬夜写剧本,每一个字都凝聚着思考,每一个情节都藏着热情,那种创作的快乐,是现在的名利无法替代的。
出版社的催更电话打断了她的思绪:“林晚,《星落荒原》销量太好了,读者都在等续集,你尽快拿出大纲,我们争取年底上市。”
林晚挂了电话,打开“笔灵”,输入“《星落荒原》续集、升级冲突、圆满结局”的关键词。
她告诉自己,再写最后一部,等赚够了钱,就彻底回归原创。
可她没想到,这一次,AI给她带来的不是名利,而是灭顶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