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同行相见
他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看到张里正和几个村民己经等在门外,手里捧着些简陋的礼物——一篮野菜、几个鸡蛋、一小袋糙米。
"韩先生,您醒了。
"张里正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乡亲们听说您治好了我家孙儿,都想来看看您。
"一个中年汉子走上前,局促地说:"韩先生,我家婆娘咳嗽好几个月了,能请您给瞧瞧吗?
"另一个老妇人接着说:"我这腿疼的毛病多年了,阴雨天更是难受……"韩晓心中一紧,他哪懂什么医术啊!
但看着村民们期盼的眼神,他只能硬着头皮说:"各位乡亲,我才疏学浅,但定当尽力。
不过今日还需准备些药材,请大家明日再来。
"送走村民后,他立即回到屋内拨通王强的电话:"强子,紧急情况!
村民都来找我看病了,可我根本不懂医术!
"王强在电话那头立即回应:"别急!
我马上去书店买医学手册,再采购些常用药。
你需要什么具体的?
""感冒药、止咳药、止痛膏药,还有治疗关节炎的药。
"韩晓快速说道,"再带些基础医疗用品:纱布、酒精、棉签。
最重要的是带几本中医入门和常见病防治手册!
""明白!
我这就去办。
对了,你那边有什么可以传过来的?
试试看能不能当古董卖出去。
"挂断电话后,韩晓在屋内环顾西周,最后目光落在一个粗糙的陶碗上。
这是破屋里唯一还算完整的器物。
他将陶碗放在屋子中央,心里默想着要传送给王强。
终于,当时钟指向午夜十二点,背包准时出现,同时屋中央的陶碗消失了——传送再次成功!
王强很快发来消息:"陶碗收到了!
虽然粗糙,但确实是古物。
我己经联系了一个做古董生意的朋友,他说这类民间器物虽然不值大钱,但也能卖个几千块。
更重要的是,这证明我们能传送古代物品!
"韩晓立即回复:"太好了!
先用这笔钱买更多药品和物资。
我这边急需医疗用品。
"他打开背包,看到里面不仅有各种药品,还有几本医学手册、一个简易医疗包,甚至还有一套基础医疗工具。
第二天,韩晓开始为村民看病。
他先为咳嗽的妇人量了体温,按照说明书给她服用了止咳药。
"大娘,这是我家传的方子,一日三次,饭后服用。
"接着他为腿疼的老妇人贴上了止痛膏药:"婆婆,这膏药能缓解疼痛,但治本还得慢慢调理。
"几天下来,韩晓的"神医"名声很快传开了。
附近村子的人也慕名而来,破屋外常常排起长队。
然而好景不长。
这天清晨,一个面色阴沉的中年人怒气冲冲地来到韩晓的破屋前。
这人穿着半旧的长衫,手里提着药箱,正是村里原来的郎中赵大夫。
"你就是那个用邪术蛊惑乡民的外乡人?
"赵大夫冷冷地打量着韩晓,语气充满了鄙夷和愤怒。
韩晓一愣:"这位先生是?
""我是这村里看了二十年病的赵大夫!
"他指着韩晓桌上那些现代药品,"你这些是什么东西?
来历不明的药丸,奇装异盒!
你也配叫行医?
你师从何人?
读过《黄帝内经》吗?
懂不懂君臣佐使?
"张里正闻讯赶来打圆场:"赵大夫息怒,韩先生也是好心,而且他给的药确实灵验……""灵验?
"赵大夫更怒了,指着张里正,"里正大人!
你是要被他害了全村人才后悔吗?
他这药今日退了热,明日谁知会不会引出别的病症?
甚至是剧毒!
他这种游方术士,骗完钱财一走了之,留下烂摊子谁收拾?
以前隔壁村王老六不就是被这种骗子给治瘫的吗?!
"他转向围观的村民,高声说道:"乡亲们!
莫要贪图一时便宜,被他这些花哨东西骗了!
治病救人乃性命攸关的大事,岂能儿戏!
若谁再找他看病,日后有个三长两短,休要来我药堂求救!
"这番话在村民中引起了一阵骚动。
有些人面露犹豫,有些人则继续为韩晓说话:"赵大夫,韩先生是好心人!
""他治好了我娘的咳嗽,您之前看了三个月都没见效!
"这话更是激怒了赵大夫,他脸色铁青地甩袖而去:"好!
好!
既然你们信这个来历不明的人,以后有事就别来找我!
"当晚,韩晓紧急联系王强:"强子,出事了!
村里的郎中发现我了,说我用邪术骗人,威胁不再救治找我看过病的村民!
"王强沉思片刻:"别急!
我想办法多搞些医学资料传送过去。
你可以说你是游方郎中,师从隐世名医。
同时,我多传送些医疗物资,你免费发放,赢得民心。
"第二天,韩晓对前来求医的村民说:"各位乡亲,赵大夫的话不无道理。
但我带来的家传药材,仍然可以免费发放给大家。
若有疑虑,可先观望些时日。
"村民们听后反而更加坚定:"韩先生别怕,我们信你!
""赵大夫就是眼红你医术好!
"更让韩晓感动的是,村民们不仅没有退缩,反而更加支持他。
大家出工出力要给他建个小医馆,还送来了各种生活用品。
张里正更是拍着胸脯保证:"韩先生放心,只要我张老汉在村里一天,就没人能赶你走!
"一天,韩晓尝试传送一把精心制作的木梳给王强。
这把梳子是他请村里的老木匠特制的,用的是上好的檀木,雕刻着精细的花纹。
让两人惊喜的是,这把木梳在现代卖出了高价!
王强兴奋地打电话:"晓子!
你知道那把梳子卖了多少钱吗?
五万块!
古董商说这是宋代风格,保存完好!
"从此,两人开始了有计划的"时空贸易"。
韩晓请村里的工匠制作各种仿古工艺品,王强在现代寻找买家。
赚来的钱再购买更多物资传送过来。
就在韩晓逐渐站稳脚跟时,新的麻烦出现了。
一天,几个衣着体面的家丁模样的人来到村里,径首找到韩晓。
"你就是那个免费发药的韩先生?
"为首的人傲慢地说,"我们是镇上李财主家的人。
听说你在这里行医,可知道这十里八乡的药材生意都是李老爷在经营?
你这样做,是在断人财路啊!
"韩晓心中一惊,正不知如何作答,张里正连忙上前:"几位爷,韩先生是读书人,略通医术,好心为我们这些穷苦人看病,从不收钱。
"那人冷哼一声:"不收钱?
那这些药材从何而来?
莫不是偷了李老爷的药材?
要么停止行医,要么就等着见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