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旧书与新约

晚灯织夏 梓桦川 2025-11-06 21:55:58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晨光刚漫过巷口的梧桐树梢,温知夏就抱着刚到的旧书箱推开了书店门。

木箱上还沾着些旅途的尘埃,她蹲在地上开箱时,指尖忽然触到片干枯的枫叶——正是昨天和苏晚提起的那本《边城》,扉页里的标本被岁月染成深褐,叶脉却依旧清晰,像把多年前的秋意悄悄藏进了纸页。

她刚把书摆上书架,就听见木门“吱呀”一声响。

苏晚站在门口,帆布包里露出半袋蔓越莓桂花糕,颈间的星星银链随着呼吸轻轻晃动:“我猜你肯定早就来了,特意让老板留了热乎的。”

话音刚落,她就看见书架上的《边城》,脚步立刻轻快起来,指尖刚碰到书脊,就被温知夏递来的手套拦住:“旧书纸脆,戴这个翻不容易伤页。”

浅灰色的棉线手套带着温知夏掌心的温度,苏晚翻开扉页时,枫叶标本轻轻落在掌心。

两人凑在一起看,忽然发现叶片背面用铅笔写着行小字:“愿有人陪你看边城烟雨,等岁月白头。”

字迹己经有些模糊,却让空气里的墨香都添了几分温柔。

“以前总觉得旧书里藏着别人的故事,”苏晚指尖拂过字迹,“现在倒觉得,我们也在给这本书写新的情节。”

温知夏忽然从柜台下拿出个牛皮本,封面写着“知夏书店·故事集”:“我想把来店里的人的故事记下来,昨天看到你,就想把我们的也写进去。”

她翻开本子,第一页画着两颗交叠的星星,旁边写着“2023年秋,与苏晚重逢,始于一张纸条”。

苏晚接过笔,在旁边补了句:“其实早在高中图书馆,故事就己经开始。”

整理旧书时,苏晚忽然翻到本《诗经》,书页间夹着张泛黄的信纸,是封没寄出的情书,字里行间满是青涩的欢喜。

“你看,”苏晚把信递给温知夏,“以前的人连喜欢都要写得这么含蓄,不像我们,兜兜转转这么久才敢说出口。”

温知夏读着信,忽然笑了:“可我们的纸条,不也和这封信一样吗?

把心意藏在字里行间,等着对方发现。”

临近中午,巷口的面馆飘来番茄牛腩的香气。

两人收拾好书店,手牵手往面馆走,阳光穿过梧桐叶的缝隙,在地上洒下斑驳的光影。

苏晚点单时特意多加了份萝卜,记得温知夏昨天说过喜欢炖得软烂的萝卜;温知夏则要了微辣,知道苏晚不能吃太辣。

面端上来时,热气裹着香气扑面而来,两人看着对方碗里熟悉的配料,都忍不住笑了——原来不知不觉间,己经把对方的喜好记在了心里。

“对了,”苏晚咬着牛腩忽然抬头,“下周我们去图书馆好不好?

就去高中时的那个,我想带你看看我以前坐的位置,窗外能看到几棵桂花树,秋天特别香。”

温知夏刚点头,就看见苏晚从包里拿出张浅青色纸条,上面画着图书馆的路线图,末尾依旧是颗星星:“就像以前给你写解题思路一样,这次给你画去回忆的路线。”

午后的阳光斜照进书店,温知夏在整理柜台时,发现苏晚落在桌角的草稿本。

翻开一看,里面画满了星星——有别在领口的星星别针,有银链上的星星吊坠,还有纸条上的星星,最后一页画着两个女生手牵手站在书店门口,旁边写着:“找到你,就像找到遗失多年的星星。”

她刚把草稿本收好,就听见苏晚的声音从门口传来:“我回来拿……”话没说完,就看见温知夏举着本子笑。

苏晚的耳朵瞬间红了,伸手想去抢,却被温知夏拉住:“我要把这个夹在故事集里,作为我们的‘证据’。”

说着,她翻开故事集,把草稿本里的画一一临摹上去,苏晚则在旁边写注解,偶尔凑在一起讨论细节,笑声混着窗外的鸟鸣,格外惬意。

傍晚时分,有个老奶奶来书店找《本草纲目》,说要给老伴找治失眠的药方。

温知夏帮着找书时,老奶奶看着两人相握的手,笑着说:“真好啊,能有个人陪你守着这么好的书店,我和我家老头子年轻时,也总在书店约会。”

老奶奶走后,苏晚靠在温知夏肩上:“以后我们老了,也要像老奶奶他们一样,守着书店,看遍西季的风景。”

温知夏握紧苏晚的手,指腹轻轻摩挲着她的指尖:“我早就想好了,等以后,我们把书店的二楼改成小阁楼,摆上一张小床,晚上就能看着窗外的星星睡觉。”

苏晚抬头,正好看见温知夏眼里的星光,和颈间的银链一样亮:“还要在阁楼放个小煮锅,冬天煮姜枣茶,夏天煮绿豆汤,就像现在这样。”

关店时,温知夏在门口挂了块新牌子,上面写着:“本店不仅售书,亦收故事,若你有未完的心意,不妨留下,或许会有意外的重逢。”

苏晚看着牌子,忽然从包里拿出张浅青色纸条,写下:“愿每个藏在字里行间的心意,都能等到属于它的回应。”

贴在牌子旁边。

两人并肩走在回家的路上,晚风带着桂花的香气,颈间的星星银链偶尔轻轻碰撞,发出细碎的声响。

“你说,”苏晚忽然停下脚步,看着温知夏的眼睛,“我们的故事,会不会也被别人写进旧书里?”

温知夏笑着摇头,伸手把苏晚颊边的碎发别到耳后:“不用别人写,我们自己就能把故事写得很长,从现在,到以后的每一个秋天。”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