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归正题,一般学校九月开学,我的学校8月13就开学,最离谱的是,我收到的是中医药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但却要去另一个大学报道,这是为什么,我不知道,家里就没有人知道。十几年后的今天,我们倒可以用个不明觉厉来总结,但是当年嘛,难道人家外省学校都这样?大家最后得到了这样的结论来自我CPU。在大家贫瘠的认识里,同一个城市里另一个以航空航天出名的工大倒是怪有名,这个工程大是什么鬼?但不明觉厉嘛,这都不重要,收拾东西去报道呗。爸爸老王种地不是个好把式,但作为98下岗潮里随大流的技术工,实在无法靠种地来抚养两个大学生了,只能背井离乡外出打工赚钱,所以是我妈和我姐一起送我去上的学。十几年前还没有高铁,动车都稀少且紧缺,绿皮火车满地跑,K、T开头的都是高档车,值此开学季,从来没出过家门的小琥惊呆了,真是人山人海呀,每一个缝隙都能坐满人,经验丰富的有小马扎,没经验但运气好的可以坐个皮箱,最多最剽悍的还得是南方的学生,背着大大的书包,面不改色的站在那里看手机。那时车马虽不慢,却也远不如现在快,购票渠道远不如现在丰富,票都要去售票厅排队买,千里之外的学子往返动辄20几个小时甚至50几个小时,而且大多没座。各位看官可能要说了,能玩手机也不错,刷刷视频也就过去了,然而……那是十几年前,与现在间隔不久的样子,却恍如隔世。那时流量还很贵,手机还是诺基亚的天下,联系靠 qq和短信,微信还得有个几年才问世,时髦点的娱乐无非也就是偷个菜、看个网文,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南方的同学们背着大书包一站30几个小时着实令人震惊且敬佩。有点小聪明但更多是懒骨头的北方村妞王小琥终于明白了家乡人每每说起南方人吃苦耐劳会挣钱时那种微妙的表情了,那是沉溺于自己小富即安却无法自拔的懒惰,但又挡不住对更努力的人的羡慕和敬佩。作为一个不善思考,更善于囫囵吞枣都记下来再说的人类,我当时满脑子想的都是人比人得扔啊,和人家比起来自己简直一无是处。很显然,我妈和我姐也是这么想的,尤其是看到人家自己跑上跑下的报道,而我连动都不敢动一步的时候,那种恨铁不成刚的眼神呦。
总之,当经历了三个小时人挤人的火车历险记后,小琥、小琥妈、小琥姐和两个行李箱顺利的到达了出站口,并顺利的与迎新的大学学长们交接啦,坐上迎新专用车,看着和大城市比空旷不少的省会,经过一个个仓买、防空洞改的地下建筑,虽然同属DB,但风貌人情全然不同,小琥新奇里又充满了恐惧,这里的生活能适应吗?这七年要怎么过?会一切顺利吗?除了学习其他的事都不会,离家又这么远,想家了怎么办?在上个世纪以避暑闻名的省会,少了家乡习以为常的海风,空气燥热的没有一丝空隙,小琥却出了一身冷汗,体验感严重匮乏的小琥,在自己的脑子里设想着总总不如意,并抗拒新的变化,然而,事已至此,已经没有一个叫学习的壳子能让自己躲进去逃避,该来的总会来,该面对的总要面对,不管怎么样,H市,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