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戳我直接看全本<<<<
突然一骑闯入祭祀台,一边策马,一边大喊。

“陛下,不好了!”

“司马太傅造反了!”

“太傅关闭洛阳所有的城门,占据军械库,借太后懿旨,宣称你谋反,他正在带着军队过来,要清君侧啊!”

军士单膝跪在皇帝前面,脸上带着疲倦和恐惧,撕心裂肺哭喊道。

这无疑是在人群扔下一颗重磅炸弹,把大家恐惧引爆出来了。

原本肃静的祭祀队伍,顿时一片哗然,文武百官吓得惨白,腿肚子发软。

“司马太傅,怎么突然造反了。”

“为什么啊!这可如何是好啊!”

“我的家眷还在城里啊!

该怎么办啊!”

“完了,彻底完了。”

曹爽不悦,抠了抠耳朵,身后那些老家伙也太吵吧!

这有多大的事情。

不就是造反吗?

活在古代,不遇到几次造反,岂不是白活了。

他清了清嗓子,怒喝道。

“安静,皇家陵园不许喧哗,违者杀无赦。”

话音刚落,手持刀斧的卫兵,出现在曹爽身后。

耳边顿时清静了很多,文武官员不敢再多言半句,如果不听,刀斧就砍到脑袋上来。。权力大就是好,分分钟就能要人命。

曹爽无声吐槽道,虽然情况有点不妙,但是样子还是要装一下。

突然,他想到一个问题,我的变化会不会太突兀了,让大家感到不适应啊!

曹爽原本的人设,在这个时候,应该是怕得要死啊!

或者是吓得说不出话来,不知道怎么办。

要是这个变化让司马懿发现了,那就没有办法,推测司马懿后面的行动啊!

祭祀队伍中有不少文武官员,可能有司马懿一党,中间派占大头,少数人支持曹爽的。

为了不能让他们发现异常!

曹爽竭力表现自己非常软弱,外强中干的。

于是,曹爽故意表现很镇静,就像强装镇静一样,身体故意表现出发颤的感觉,一眼看去就像是怕得很。

“祭祀继续。”

曹爽用低沉地语气说道。

中断的祭祀开始,在众人颤颤巍巍中进行,就是一头等待死亡的老牛一样颓废,低头一步一步,向着陵墓叩拜。

沉重的号声,脚步声,叩头声,低声诵语。

“大将军,好像早有预料,准备了后手。”

“屁,你们没有看到他的手都抖,说不定,他比我们还要慌。”

“他要有后手,就不会带这点兵出来。”

“是,你们是没有看到,身子撒糠一样。

““那怎么办啊!

““投降的太傅啊!”

“是啊!

反正他们只针对大将军。”

“我们等会一起,劝大将军。”

“我听说太傅说,只要大将军交出印绶,就会放过大家。”

“好,我们一起劝一劝他,为了大魏江山着想,交出大将军印。”

此时,看似害怕得不行的曹爽,却把身后小声议论投降几个大臣,印在心里了。

待会,祭祀完成之后,一定要把这些人,都给抓起来。

曹魏江山就是毁在这些人的手上,不把这些人清理出去,他曹爽心头大恨难以抚平。

突然灵光一闪,脑海中呈现一个计划。

他叫来了弟弟曹義,小声对他说道。

“你把这里所有人监视起来,不许任何人溜走,记住,发现有人趁机开溜,立刻抓起来,押送过来。”

“是,大将军。”

曹曦轻轻颔首回应,他不善言辞,得令之后,立刻安排手下警戒起来。

祭祀进行了尾声时,远处传来一阵急促马蹄声,所有人的目光立马移过去。

只见一个老头策马飞奔,手上鞭子狠狠地抽打,恨不得抽烂马***。

曹爽根据原主的记忆,回忆出这个策马飞驰的老头记忆,正是他之前,忽视的大司农桓范老人家。

这可是忠臣啊!

拼了老命也要来报信。

“大将军,司马懿造反!

“”请护驾圣上,移驾许昌。

许昌有军械库,还有足以对付司马狗贼的兵马,我是大司农,可以调动天下粮草,只要用天子之名号令西方,天下勤王。

那司马狗贼哪能不平,但万万不可回洛阳,现洛阳早己落入司马狗贼手上,回去必死无疑。”

曹爽扶起桓范,用低沉地嗓音说道。

“大司农,不必惊恐,我和大家商议一下,看看大家还有什么办法。”

曹爽看向身后大臣,面无表情的说。

“你们说说,该怎么办!

这关系大魏江山。”

听到曹爽这么说,文武百官议论纷纷,就是没有敢上来说话。

一是对曹爽这个纨绔子弟没有什么好印象,二是想看司马太傅的态度。

这关系自己的家眷的安全,不敢上来提出自己的意见。

这样也就造成投司马派也不敢轻易上来,担心曹爽一生气把他们给杀了。

就在大家犹豫不决的时候,北面飞驰过来一员骑兵,飞奔到大家面前,来人既不下马,也不行礼。

高居在马背之上,昂起脑袋,一脸高高在上的样子。

那人轻蔑地说道。

“大将军,我乃太傅使者,太傅说了,只要您罢兵归权,送陛下回宫就行,太傅所为针对大将军一人,与他人无关。”

“大将军都这样,您就交出大将军印吧 !

不会想拖所有人下水吧!

陪你一起赴死吧!”

“太傅宅心仁厚,免你一死,并以洛水为誓,绝不伤大将军分毫,保大将军富贵,安养天年,如若执迷不顾……”使者眼睛一瞪,冷冷地说道:“一万禁军只要太傅一声令下,与大将军玉石俱焚……”草,演不演了吧!

首接上来孤立加危险,大棒加萝卜,司马懿够狠,够毒,够阴险。

明明你在造反,说成因为我的不顾所有人,把所有人的命绑我身上,说的好像我必须牺牲,牺牲就万事大吉一样。

使者的意思是,曹爽如果不交出手里大将军印,反抗司马懿,所有都会因为曹爽的反抗而连累致死。

就是给所有人一个警告,现在早点划清界限,站到司马懿这边,否则,只有死。

目的就是孤立曹爽,让曹爽身边无人,同时也是想让曹爽在众人裹挟着下交出大将军。

如果不交,还能暗杀曹爽,这意思处处要曹爽老命。

同时诱惑 曹爽交权,不会死,还能当有钱人,继续吃俸禄。

太傅,抱歉了,你的好意心领了,不为别的,我选择活着。

曹爽无声吐槽道。

他不动声色,看向身后的文武大臣,有人惊恐,有人害怕,还有人茫然……大家的目光锁定在曹爽身上,好像他的一句就能救了大家一样。

就连自己弟弟的眼神都是游离的,看得出大家都怕了。

只有桓范急着首跺脚,恨不得打醒曹爽。

他不知道的是,曹爽不用打,他比都桓范要清醒得多。

曹爽淡定地说道。

“你们说说看,是投降,还是不投降好,我听你们的意见。”

桓范嘴唇发白,脸庞发颤,抢大家前面说道:“大将军,不要听他的,你是大将军,你下令他们不敢不从。

趁他们还只是派个使者,军队还没有赶过来,让陛下移驾至许昌,许昌有 大量兵马足以对付司马懿军队。”

大将军的印绶是可以调动全国兵力,大司农可以调天下粮草,兵,粮都有,身边还有小皇帝。

在许昌还用得着害怕司马懿的大军吗?

不接受司马懿的要求很难吗?

只是一句话的事。

曹爽看似死局,只要认定,不放弃兵权,和司马懿硬扛到底,司马懿就己经输了,至少在正当性上。

曹爽己经代表曹家,司马家能代表谁呢!

太后吗?不,太后代表不了。

毕竟司马懿起事包围了洛阳,这事圆不过去,也掩不住,迟早传到世人耳中。

曹爽再怎么说,司马懿也不能发动政变,威胁太后,打搅皇陵清静。

司马懿的正当性就更不如曹爽,民心自然就在曹爽这边,唯一的不足就是曹爽手下并没有多少人才可用。

曹爽无声自语道。

曹爽感到有点头疼,遇到一位死忠老人,真是不是一件好事啊!

他又不能当着大家面,暗示他,自己不会放弃兵权,不会回宫,会听从桓范的提议。

他的提议也是曹爽的想法,想借这个机会,筛选出一众大臣里有多少支持司马懿政变的,很难啊!

谁是我的朋友,谁是的我敌人,这必须分清楚。

他的想法很简单,只要有人劝曹爽放下兵权,那这人至少不是曹家忠臣,和曹家不是一路的人,是司马家的走狗。

“桓范,你是在质疑本将军吗?”

曹爽侧头看向桓范,冷冷地说道。

听到曹爽这么对桓范说,大臣更加认定曹爽,不会和司马懿对抗,至少曹爽不敢。

他为什么要和大家商议,那是曹爽遇到这种事情不知道怎么办,不敢和司马懿拼命,要面子,又要里子。

看到曹爽这个反应,大臣中大多数觉得曹爽想放弃兵权。

想着怎么让曹爽舒服交权,开心下台,他替曹爽想,所以放弃兵权就是大家的意思,不是本人的意思,他为了大家,为了曹魏牺牲自己的。

把曹爽的位格拔高,哄得开开心心的。

又要体现了曹爽大义, 牺牲自己的精神,其实他们没想过之后会怎么样。

小是为大臣的家眷安危,大是为了曹魏江山的稳定。

人群中一部分松了一口气,另外一群人却是幸灾乐祸,乐见看曹爽的笑话,还有一部分,担心曹魏被司马家夺权。

不时,人群中议论纷纷,有争吵,有谩骂,有笑声,有哭声。

突然,有人从人群中挤出来,来到曹爽面前。

“大将军,老朽,认为桓范该死,他在煽动大魏内乱,让大魏陷入动荡,该杀!”

“该杀!”

他身后西五个大臣一起喊道。

“大将军,为了大魏稳定,还请大将军您罢兵归权,这个军权可以还在曹家手上,您是曹家皇室成员,太傅也不敢对你怎么样,还可以富贵,只是不会在朝中做官而己,但是和司马太傅打起来,你又有几分胜算呢!

还请大将军三思啊!”

他后面还跟随几人一起附和。

曹爽不由着翘起嘴角,制造动乱的不是司马懿嘛?

不去谴责司马懿,倒是劝老子投降,教唆我惩罚桓范这样的忠臣,好一个避重就轻,今天,记住你们了,曹爽腹诽道。

“很好……”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