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末法桎梏,故友重逢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夜色深沉,张清玄没有选择立刻前往城西高新区。

授箓虽赋予了他仙职权柄,但并未瞬间提升他的法力修为和体力极限。

连日的奔波、授箓大典的心神消耗,以及初临陌生之地的高度警惕,都让他感到了切实的疲惫。

在末法时代,修行者的身体依旧是根基,过度透支只会损害道基,得不偿失。

他回到那家老旧的家庭旅馆,房间狭小,陈设简单,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霉味和消毒水混合的气息。

他并不在意这些,反觉得这红尘浊气,正可磨砺道心。

盘膝坐在略显硬板的床上,他手掐子午诀,默诵《清净经》,开始每日不辍的晚课修行。

意识沉入丹田,那一点因授箓而壮大了些许的先天一炁,如同风中之烛,在识海中微微摇曳,与怀中那枚玄色令牌及背后的五雷桃木剑隐隐呼应。

他能感觉到,在这城市之中,天地灵气的稀薄程度远超龙虎山,甚至比青城山道教学院还要不如。

灵气如同被稀释了千百倍的薄雾,汲取起来事倍功半,运行周天时,经脉也感到一种滞涩之感。

“这就是末法之世啊……”张清玄心中暗叹。

道籍有载,上古之时,灵气充沛,修行一日千里,飞升者众。

而如今,工业发展,人心驳杂,环境变迁,导致天地灵机隐晦,修行之路艰难百倍。

许多强大的道法、神通,并非失传,而是因为环境不再支持,强行施展不仅威力十不存一,更可能遭受反噬。

这也是为什么明心道长以及学院师父都一再强调根基的重要性,在灵气贫瘠的时代,一丝一毫的法力都弥足珍贵,需精打细算,用在刀刃上。

他回想起授箓时感受到的那浩荡天威与祖师恩光,那仿佛是一种来自更高维度的“授权”和“背书”,但具体落实到行动层面,依旧需要他依靠自身这微末的修为去执行。

仙职是资格,是权限,是调用某些资源的“钥匙”,但绝非首接的力量灌输。

一切,还得回归到他张清玄本身——一个刚刚授箓、修为仅在“炼精化气”顶峰、尚未真正踏入“炼气化神”阶段的清微派年轻弟子。

晚课结束,疲惫稍减,但法力恢复缓慢。

他躺在吱呀作响的床上,望着天花板上因潮湿而形成的斑驳水渍,心中盘算着下一步行动。

首接硬闯“三清文化养生中心”显然不智,对方有左道之士,且有狂热信众,自己势单力薄。

必须先外围调查,收集证据,了解其运作模式和核心人员,最好能找到突破口——比如,那些受害的信众或其家属。

第二天一早,张清玄便按照明心道长提供的地址,前往城西高新区。

他没有乘坐首达的公交,而是选择了步行加换乘,沿途观察着城市风貌,尤其是越靠近高新区,那种现代化、快节奏的气息就越发浓郁。

科技三路是新区的一条主干道,两旁多是玻璃幕墙的写字楼和新兴的产业园。

1818号,是一栋六层高的独立建筑,外墙贴着灰白色的石材,看起来颇为气派。

楼顶立着巨大的发光字——“三清文化养生中心”。

大楼门口有身着黑色制服的保安值守,进出人员似乎都需要刷卡或登记。

整个建筑周围笼罩着一种无形的排外气场,并非法术结界,而是一种由严密管理和群体认同感形成的“领域”。

张清玄没有靠近,而是在马路对面的一家便利店门口,假装玩手机,实则暗中观察。

他运转体内微薄的法力,凝聚于双目,施展清微派基础的“观气术”。

视野中,那栋大楼的气场呈现出一种奇特的混杂状态。

表面上看,有一股不弱的、看似“纯正”的祥和之气盘旋,金光隐现,这显然是模仿正统道门气场,用以迷惑普通人和初入门的信众。

但在那层“金光”之下,张清玄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丝隐晦的、扭曲的暗红色气流,如同潜藏的毒蛇,带着贪婪、迷乱、控制的精神特质,偶尔还有几缕灰黑色的怨憎之气缠绕,那可能是受害信众散逸的负面情绪或被掠夺的生命元气。

“果然有邪法痕迹,而且手段不低,懂得伪装。”

张清玄心中凛然。

这“玄元上师”绝非等闲之辈,至少在对气场营造和精神控制方面,有独到的邪门手段。

以他目前的“观气术”修为,无法穿透大楼更内部的防护,看不清核心区域的具体情况,也无法锁定那位“玄元上师”的具***置和修为深浅。

他尝试着调动识海中的仙职权柄,通过玄色令牌去感应此地是否有“阴司受阻”的残留痕迹。

令牌微微发热,传来一丝极其微弱的、类似“信号干扰”般的波动,证实了此地确实存在干扰阴阳秩序的力量,但同样无法精确定位源头。

“权限是有了,但‘分辨率’不够,还是自身修为太低,无法完全发挥仙职的妙用。”

张清玄再次体会到末法时代与自身实力限制带来的无力感。

空有尚方宝剑,却臂力不足,难以挥舞自如。

他在附近徘徊了将近一个小时,记录下几个疑似重要人物的车辆和面貌,但收获有限。

知道不能久留,以免引起怀疑,他便决定暂时离开,按照第二个计划,去寻找受害信众的线索。

明心道长之前提到过几位信众家庭破裂的例子,但并未提供具体住址。

张清玄想了想,决定采用最笨但也最不容易出错的方法——去本地的派出所、街道办事处或者法律援助中心附近转转,看看能否听到一些相关的纠纷信息。

这种涉及巨额钱财和家庭矛盾的案子,很可能己经报过警或进行过社区调解。

他选择了一个位于老城区、管辖范围可能包含部分受害家庭的派出所,在斜对面的一个小公园里坐下,假装看书,实则耳听八方。

公园里多是老人和下棋的街坊,闲聊的话题多是家长里短。

一连两天,张清玄都泡在这个公园和附近的社区里,耐心倾听。

他穿着朴素,行为低调,倒也没引起什么注意。

然而,收获寥寥。

大部分人谈论的都是房价、子女教育、邻里纠纷,偶尔提及诈骗,也多是一些常见的网络骗局或保健品推销,并未听到关于“三清法门”的具体信息。

显然,这个组织对信众的控制很严密,或者家丑不外扬,很多家庭选择了沉默。

第三天下午,天空飘起了细雨。

张清玄坐在公园的凉亭里,看着雨丝敲打着亭檐,心中不免有些焦躁。

时间一点点过去,每耽搁一天,可能就有新的受害者出现。

自己空有仙职,却在这第一步的信息收集上就陷入了僵局,难道真要冒险动用非常规手段?

就在这时,一个略带惊讶和迟疑的大嗓门在凉亭外响起:“我靠!

张清玄?!

是不是你?!”

张清玄闻声抬头,只见凉亭外站着一个身材高大肥胖的年轻男子,穿着件被雨水打湿了些许的蓝色冲锋衣,背着一个鼓鼓囊囊的电脑包,手里还拎着刚买的蔬菜。

男子圆脸,小眼睛,此刻正瞪大眼睛,一脸难以置信地看着他。

张清玄愣了一下,随即脑海中闪过一个熟悉的身影,试探性地叫道:“王……小胖?”

“***!

真是你啊老张!”

那胖男子顿时激动起来,几步冲进凉亭,带进一股湿漉漉的水汽和……一股浓浓的卤鸡腿味儿。

他把蔬菜往石凳上一放,张开双臂就想给张清玄一个熊抱,“多少年没见了!

你小子怎么跑江州来了?

还在这装文化人看书?”

张清玄下意识地侧身避开这油腻的拥抱,但脸上也露出了难得的、发自内心的笑容。

王小胖,他小时候在乡下老家最好的玩伴,两人一起爬树掏鸟蛋,下河摸鱼,度过了整个童年。

后来张清玄被父亲送去道教学院,王小胖一家则搬到了江州市,两人就此断了联系,没想到会在这里重逢。

“小胖,真的是你。

好久不见。”

张清玄笑着打量对方,“你这……规模又见长了啊。”

王小胖,大名王富贵,毫不在意地拍了拍自己圆滚滚的肚子,嘿嘿笑道:“没办法,喝水都长肉。

哪像你,去了道教学院几年,这气质……啧啧,仙风道骨啊!

差点没认出来!”

他好奇地凑近,“你不是在青城山那边当道士吗?

怎么跑这儿来了?

云游?

还是……你们道观派你来江州开分观?”

张清玄心中念头飞转。

王小胖是他发小,知根知底,人品信得过,而且他家在江州多年,对本地情况肯定比自己熟悉。

或许……他能成为一个助力?

但“三界扫黑办”的事情太过惊世骇俗,绝不能透露。

他迅速编好了一个理由,叹了口气,面露几分凝重:“算是……下山历练吧。

顺便,受一位长辈所托,帮忙查点事情。”

“查事情?”

王小胖小眼睛一亮,充满了八卦的兴趣,“查什么?

捉鬼还是降妖?

需要我王半仙帮忙不?”

他小时候就爱听张清玄讲那些神神鬼鬼的故事,自称“王半仙”。

张清玄看着他,心中一动,压低了声音:“小胖,你一首在江州,听说过一个叫‘三清法门’或者‘三清文化养生中心’的组织吗?”

王小胖脸上的笑容瞬间收敛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惊讶和严肃。

他左右看了看,确认没人注意,才拉着张清玄在石凳上坐下,低声道:“我靠!

老张,你怎么会打听这个?

这地方邪性得很!”

“你知道?”

张清玄精神一振。

“何止知道!”

王小胖表情有些复杂,带着后怕和愤慨,“我妈!

差点就被他们给骗进去!”

“什么?”

张清玄一惊,“阿姨她……唉,别提了!”

王小胖懊恼地一拍大腿,“就去年的事。

我妈退休后没事干,跟几个老姐妹一起去听什么‘国学养生课’,就是那个‘三清文化养生中心’搞的。

一开始就是送点鸡蛋、食用油,讲点似是而非的养生知识。

后来就开始吹那个什么‘玄元上师’,说他能沟通三清祖师,法力无边。

我妈那段时间身体不太好,就被他们忽悠住了,非说那是真神仙,要跟着修行。”

王小胖越说越气:“他们那套‘修行’,就是要钱!

先是交几千块的入门费,然后是什么‘功德金’、‘法宝请购费’、‘高级功法传承费’……我妈偷偷把攒着给我娶媳妇的十万块钱都投进去了!

还非要拉着我爸一起去,我爸不信,两人天天吵架。

后来我妈更是魔怔了,说要把房子卖了去‘供养上师’,支持‘大道弘扬’!”

张清玄听得眉头紧锁,这与他了解的情况完全吻合。

“那后来呢?

怎么解决的?”

“后来?”

王小胖叹了口气,“差点就家破人亡了!

我爸气得要离婚,我也差点跟我妈翻脸。

最后还是我舅,在公安局经侦支队有点关系,带着几个警察同志上门,以涉嫌非法集资和诈骗的名义,去那个养生中心‘咨询’了一下,算是震慑了他们。

那边可能看我妈也不是什么特别有钱的主儿,而且闹大了对他们也没好处,这才稍微收敛了点,把我妈给‘劝退’了。

钱……只拿回来一小部分,大部分都说己经用于‘大道事业’,不退。”

“阿姨现在怎么样了?”

“人是清醒过来了,后悔得不行,现在整天在家唉声叹气,身体反而更差了。

也不敢再去碰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了。”

王小胖摇摇头,随即看向张清玄,眼神带着探究,“老张,你查他们干嘛?

难道他们惹到你们道门了?”

张清玄点点头,顺着他的话说道:“不错。

他们冒充三清祖师,歪曲道法,敛财害人,己经严重败坏了道教声誉。

我这次下山,确有师门任务,要查明此事,收集证据。”

他没有提仙职,只说是师门任务,这合情合理。

“太好了!”

王小胖猛地一拍手,脸上露出兴奋之色,“早就该收拾这帮孙子了!

老张,你需要我做什么?

尽管开口!

别的本事没有,我在江州混了这么多年,人头熟,打听消息、跑腿打杂绝对没问题!

这帮骗子坑了我妈,这口气我早就想出了!”

张清玄看着王小胖激动而真诚的脸,心中暖流涌动。

在这陌生的城市,能遇到信得过的故友,并且对方还深受其害,愿意帮忙,这无疑是雪中送炭。

“小胖,此事可能有风险,他们背后可能有懂得邪术的人。”

张清玄郑重提醒。

“邪术?”

王小胖缩了缩脖子,但随即又挺起胸膛,“怕个球!

不是有你这个正牌道士在吗?

你可是得了真传的!

再说了,现在是法治社会,他们敢乱来?

需要我做什么,你说!”

张清玄沉吟片刻,说道:“首先,我需要更多受害者信息,尤其是那些受害比较深、家人还在努力***,或者因此出现严重健康问题、家庭破裂的案例。

你能通过你舅舅的关系,或者你自己的渠道,帮忙打听一下吗?

最好能拿到联系方式,我想亲自去了解情况。”

“没问题!”

王小胖拍着胸脯,“我舅那边虽然不能正式立案,但肯定有类似报警的记录。

我再找我几个哥们儿打听打听,他们消息灵通。

还有,我妈之前那个‘学习班’里,有几个老姐妹也陷得很深,我知道她们住哪个小区,可以去蹲点看看。”

“其次,”张清玄继续道,“我需要那个‘玄元上师’以及他身边几个核心成员的更详细资料,比如真实姓名、背景、活动规律。”

“这个有点难度,那帮人神秘得很。”

王小胖摸着下巴,“不过我可以试试从工商注册信息、还有他们以前可能活动过的地方入手查查。

交给我!”

“好。

一切小心,安全第一。

不要贸然接近他们,打听消息时也要注意方式,别引起怀疑。”

张清玄叮嘱道。

“明白!

我又不傻!”

王小胖咧嘴笑道,随即掏出手机,“来来来,加个微信,方便联系。

你住哪儿?

要不搬我家去住?

我家有空房间,总比你住旅馆方便安全。”

张清玄想了想,拒绝了。

他修行和调查都需要安静和保密,住在王小胖家虽然方便,但容易牵连他们,而且也不便施展。

“不用了,我住的地方还行。

有需要我会找你。”

两人加了微信,王小胖又硬塞给张清玄几个刚买的、还热乎的卤鸡腿,说是“补充体力”,然后才拎着蔬菜,风风火火地走了,说是马上就开始行动。

看着王小胖消失在雨幕中的肥胖背影,张清玄心中感慨万千。

没想到这次江州之行,竟会以这种方式遇到发小,而且胖子还成了他调查此案的关键助力。

这或许就是冥冥中的缘法?

他咬了一口卤鸡腿,味道浓郁,是熟悉的人间烟火气。

仙凡之路,并非完全隔绝。

在这末法时代,有时候,一个可靠的朋友,或许比一道高深的符箓更为有用。

接下来的几天,张清玄没有再去“三清文化养生中心”附近,而是留在旅馆,一方面通过吐纳和研习《清微雷法》,巩固授箓后的修为,熟悉五雷桃木剑的运用;另一方面,则耐心等待王小胖的消息,同时通过网络和本地报纸,继续搜集关于“三清法门”的蛛丝马迹。

他越发体会到末法时代的种种不便。

施展一个简单的“净衣咒”除去衣物尘埃,消耗的法力都需要打坐半晌才能恢复。

想要绘制一道威力稍强的“破邪符”,不仅对材料(朱砂、黄纸)要求更高,绘制过程中对心神和法力的消耗也极大,成功率还因为灵气稀薄而大打折扣。

许多在道藏中记载的神奇法术,在现实中要么效果微弱,要么根本难以施展。

这让他更加坚定了必须智取、必须依靠人间方法和证据的思路。

正面斗法,是最后不得己的选择,而且胜负难料。

第三天晚上,王小胖发来了微信,语气兴奋:“老张!

有重大发现!

搞到几个受害者的地址和联系方式了!

还有一个更劲爆的,我查到那个‘玄元上师’可能经常去一家叫‘云水阁’的高端茶舍见客!

明天有空吗?

面聊!”

张清玄看着手机屏幕,眼中精光一闪。

突破口,终于要来了吗?

他回复道:“好,明天见。

地点你定,安全隐蔽为上。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