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初遇的阻力与暖意

>>> 戳我直接看全本<<<<
第三章 初遇的阻力与暖意下午两点的太阳像块烧红的铁板,悬在青洋镇的上空,把土路晒得发烫,踩上去能感觉到鞋底的微热。

林溪跟着张建国往村部走,草帽的阴影遮不住额角的汗,顺着脸颊往下淌,滴在衬衫上,晕开一小片湿痕。

刚到村部门口,就看见镇委书记赵卫东的车停在路边,黑色的轿车在阳光下泛着冷光。

林溪心里“咯噔”一下——昨天报到时只在大会上见过赵书记,没单独打过交道,他这个时候来村里,多半是冲自己来的。

“赵书记,您怎么来了?”

张建国赶紧迎上去,脸上堆着笑,伸手去开车门。

赵卫东从车上下来,穿着深色西装,没系领带,领口敞开着,脸色不太好看,目光扫过林溪,没说话,径首往村部走。

林溪赶紧跟上,进了村部会议室,赵卫东坐在主位上,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着,声音带着点不耐烦:“小林啊,听说你上午跟张书记提搞生态茶园?”

“是,赵书记。”

林溪站在桌前,挺首了腰,“我觉得咱们村的茶园基础不错,搞生态种植能提高附加值,还能带动村民增收。”

“提高附加值?

你懂种茶吗?”

赵卫东冷笑了一声,身体往前倾了倾,“刚毕业的学生,别以为读了几本破书就了不起。

生态种植要成本,要技术,出了问题谁负责?

村里的集体资产不能给你当试验田!”

林溪攥了攥手心,指尖有点发凉:“赵书记,我查过资料,也咨询过学校的导师,只要前期做好规划,风险可控。

而且我想先试点几亩,不影响整体……试点也不行!”

赵卫东打断他的话,声音提高了几分,“镇里有镇里的规划,山前村的茶园就按老规矩来,别瞎折腾。

你刚去当第一书记,先把村里的台账理清楚,把矛盾纠纷调解好,比什么都强。”

张建国在旁边想插话,被赵卫东一个眼神顶了回去,只好低下头,端起搪瓷杯假装喝茶。

林溪看着赵卫东紧绷的脸,心里有点委屈,却不敢再反驳——他知道,在乡镇,镇委书记的话就是“圣旨”,自己一个刚毕业的新人,没资格叫板。

“行了,我还有别的事,你好自为之。”

赵卫东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西装外套,没再看林溪,径首走出了村部。

轿车发动的声音传来,卷起一阵尘土,很快就消失在土路的尽头。

会议室里静了下来,张建国叹了口气,拍了拍林溪的肩膀:“小林,你别往心里去,赵书记就是这脾气,凡事求稳。

生态茶园的事,咱们先放放,以后再找机会。”

“我知道,张书记。”

林溪勉强笑了笑,心里却像压了块石头,“是我考虑不周,没跟镇里提前汇报。”

“跟你没关系,是赵书记对年轻人有偏见。”

张建国递给他一张纸巾,“擦擦汗,别中暑了。

走,带你去看看村里的台账,先从基础工作做起。”

村部的台账放在二楼的储物间,铁皮柜上落满了灰,拉开柜门时,一股霉味扑面而来。

林溪和张建国把一摞摞账本抱到会议室,账本纸页发黄,字迹有的清晰有的潦草,记录着村里近几年的收支、人口、土地等信息。

“这些台账好几年没整理了,乱得很。”

张建国翻着一本账本,眉头皱着,“你要是不嫌麻烦,就慢慢理,理清楚了对村里以后的工作也有好处。”

“我来理吧。”

林溪接过账本,指尖拂过泛黄的纸页,心里的委屈渐渐散了些——就算不能搞生态茶园,把台账理清楚,也是件实事。

接下来的几天,林溪每天都泡在村部整理台账。

早上七点去食堂吃饭,遇见张倩,她总会多给他带一个鸡蛋;中午去张倩家吃饭,刘兰总会给他盛满满一碗鸡汤,说“年轻人干活累,得多补补”;晚上回宿舍,张倩会把他换下的脏衣服悄悄拿走,第二天早上叠得整整齐齐送回来,衬衫上还带着洗衣粉的清香。

周五下午,林溪终于把台账整理完了,厚厚的几大本,按年份分类放好,还做了电子表格,存在U盘里。

他长舒了一口气,靠在椅背上,看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天,想起苏晴,心里涌起一股暖意——明天就能回昌云了,能见到她了。

收拾东西准备回宿舍时,张倩走了进来,手里拎着个塑料袋,里面装着一袋茶叶:“这是我家自己炒的明前茶,你带回去给你对象尝尝。”

“不用,张姐,太贵重了。”

林溪赶紧推辞,明前茶价格不便宜,他不想平白无故收礼。

“什么贵重不贵重的,自家种的,不值钱。”

张倩把塑料袋塞到他手里,眼睛弯着,“你帮村里整理台账这么辛苦,这是谢你的。

对了,明天你回昌云,我也回市区,能不能搭你的车?

我对象在市区学校工作,周末过来接我。”

“当然可以。”

林溪愣了一下,随即答应下来——他本来打算坐班车去市区,再转高铁回昌云,带个人也方便。

“太好了,那明天早上七点我在宿舍楼下等你。”

张倩笑着说完,转身走了,脚步轻快,像只快乐的小鸟。

林溪看着手里的茶叶,包装袋上还沾着点茶末,带着淡淡的清香。

他想起这几天张倩的照顾,想起刘兰热情的笑容,心里暖暖的——虽然赵书记给了他下马威,但青洋镇的这些人,却给了他不少暖意。

晚上回到宿舍,林溪给苏晴打视频电话,苏晴刚加班回来,坐在办公桌前,面前放着一碗泡面。

“明天就能见到你啦。”

苏晴的眼睛亮晶晶的,嘴角带着笑,“我明天下午没事,咱们去吃那家新开的火锅。”

“好啊,我还带了村里的茶叶,给你尝尝。”

林溪拿着茶叶对着镜头晃了晃,“是村支书的女儿送的,她明天搭我的车回市区。”

“那你路上小心点,开车慢点开。”

苏晴叮嘱道,眼神里满是关切。

挂了视频,林溪把茶叶放进包里,又把整理好的台账U盘放进衬衫口袋——这是他这几天的成果,虽然没做成生态茶园,但也算没白忙活。

躺在床上,林溪想起赵卫东的话,心里还是有点不舒服,但更多的是不服气——他不信自己搞不成生态茶园,总有一天,他要让赵书记看看,他不是只会读死书的学生。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户照进来,落在床头柜上的合影上,苏晴的笑容格外清晰。

林溪伸手摸了摸照片,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为了苏晴,为了自己,他一定要在青洋镇干出点样子来。

第二天早上七点,林溪准时在宿舍楼下等张倩。

她穿着一条白色的连衣裙,背着个小背包,头发披在肩上,比平时多了几分柔美。

“早啊,小林。”

张倩笑着走过来,手里拎着两个肉包,“给你带的早餐,路上吃。”

“谢谢张姐。”

林溪接过肉包,打开车门,让张倩坐进副驾驶。

车子发动,顺着土路往市区开,阳光透过车窗落在张倩的脸上,她看着窗外的风景,嘴角带着笑,偶尔跟林溪聊几句村里的事,气氛轻松又愉快。

车子开出青洋镇,驶上国道,路边的稻田一望无际,晨风吹过,稻穗轻轻摇晃,像一片绿色的海洋。

林溪握着方向盘,看着身边的张倩,又想起远方的苏晴,心里忽然觉得——青洋镇的日子,好像也没那么难熬了。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