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报到日的雨
六月的雨裹着南方特有的湿热,打在老旧的铝合金窗上,溅起细碎的水花,像极了他此刻没底的心绪。
宿舍在镇政府后院的三层小楼里,两室一厅的格局,墙皮有些地方己经泛黄卷边,墙角还留着前任住客没清理干净的蛛网。
他放下纸箱,弯腰揉了揉发酸的腰——这箱子里装着他从昌云市带来的全部家当,大半是专业书,还有几件女朋友苏晴织的毛衣,叠在最上层,压着一张两人在林河师范大学校门口的合影。
手机在裤兜里震动了一下,是苏晴发来的微信:“到了吗?
宿舍怎么样?”
林溪点开对话框,手指在屏幕上顿了顿,最终没说墙皮和蛛网,只回了句:“挺好的,能住。
你那边今天忙吗?”
“刚下村回来,鞋上全是泥。”
苏晴的消息跟着一张照片,照片里是双沾着黄泥巴的运动鞋,鞋边还沾着几根野草,“乡镇工作就这样,等两年调去机关就好了。
你记得晚上跟我视频。”
“知道了。”
林溪回完,把手机揣回兜里,开始收拾东西。
刚把合影摆到床头柜上,门被轻轻敲了三下,一个清亮的女声传来:“请问是林溪同志吗?
我是党政办的张倩。”
林溪赶紧起身开门,门口站着个穿浅蓝色衬衫的姑娘,扎着低马尾,手里拎着个塑料袋,袋里装着两包洗衣粉和一块肥皂。
“王主任让我来看看你,刚毕业过来,肯定缺这些日用品。”
张倩笑着把塑料袋递过来,眼睛弯成了月牙,“这宿舍空了挺久,你要是嫌脏,明天我帮你找保洁阿姨来擦擦?”
“不用不用,我自己来就行,太麻烦你了。”
林溪接过塑料袋,指尖不小心碰到了张倩的手背,两人都愣了一下,张倩赶紧收回手,往后退了半步:“那你先收拾,晚上食堂六点开饭,找不到的话喊我,我住你隔壁。”
“好,谢谢张姐。”
林溪点点头,看着张倩转身进了隔壁宿舍,才关上门。
他把洗衣粉放在卫生间,看着镜子里的自己——白衬衫还是昨天面试时穿的,领口己经有些皱,头发被雨打湿过,软塌塌地贴在额头上。
下午三点,林溪去党政办报到。
党政办在镇政府主楼的一楼,几张办公桌拼在一起,王主任坐在最里面的位置,见他进来,指了指靠窗的空座位:“小林啊,欢迎来青洋镇。
你是硕士毕业,咱们镇里学历最高的年轻人,以后好好干。”
“谢谢王主任,我一定多学习。”
林溪刚坐下,王主任就递过来一摞文件:“先熟悉下镇里的基本情况,特别是山前村的,下周你要去那儿当第一书记,跟村支书张建国对接下。”
“张建国?”
林溪愣了一下,想起隔壁的张倩。
“对,张倩是他女儿。”
王主任抬头看了他一眼,嘴角勾了勾,“张书记在村里威望高,你去了多听他的,别瞎折腾。”
林溪“嗯”了一声,翻开文件,目光却不由自主地飘向隔壁座位的张倩。
她正低头写材料,阳光透过窗户落在她的发梢,镀上了一层浅金色。
他赶紧收回目光,深吸了一口气——青洋镇的日子,好像比他想象中要复杂些。
傍晚的时候,雨停了。
林溪收拾完宿舍,去食堂吃饭。
食堂里人不多,张倩看见他,朝他招了招手:“这边坐,今天有红烧肉,镇里食堂的招牌菜。”
林溪走过去坐下,张倩己经帮他盛好了一碗米饭。
“听我爸说,下周你要去我们村当第一书记?”
张倩夹了块红烧肉放进他碗里,“我家就在村里,以后你下村,中午可以去我家吃饭,我妈做饭可好吃了。”
“这太麻烦了吧?”
林溪抬头,正好对上张倩的目光,她的眼睛很亮,像雨后的星星。
“不麻烦,我爸说让你多去家里坐坐,熟悉熟悉情况。”
张倩笑了笑,又夹了一筷子青菜给他,“你刚过来,肯定吃不惯食堂的菜。”
林溪没再推辞,低头扒了口米饭,红烧肉炖得很软烂,带着点甜口,像苏晴妈妈做的味道。
他想起苏晴现在可能还在昌云市的乡镇里走村入户,心里忽然有点发酸——两百公里的距离,以后只能靠视频见面了。
吃完饭,林溪回宿舍给苏晴打视频电话。
苏晴刚洗完澡,头发湿漉漉的,靠在床头:“今天怎么样?
同事好相处吗?”
“挺好的,有个同事挺照顾我,隔壁宿舍的,叫张倩。”
林溪把手机架在床头柜上,对着镜头笑了笑,“下周我去山前村当第一书记,村支书是她爸。”
“那挺好,有人帮衬。”
苏晴揉了揉眼睛,声音有点沙哑,“我今天走了三个村,脚都磨破了,不过想到两年后能调去海关,就觉得值。”
“别太累了,记得涂药膏。”
林溪看着屏幕里的苏晴,心里软软的,“等周末我回昌云,带你去吃你最爱的火锅。”
“好啊。”
苏晴笑了笑,打了个哈欠,“我困了,先睡了,你也早点休息。”
挂了视频,宿舍里一下子安静下来。
林溪走到窗边,看着外面的夜空——没有城市里的霓虹,只有几颗星星挂在天上,一闪一闪的。
他摸了摸口袋里的手机,想起导师临走前说的话:“林溪,基层是个大熔炉,好好炼,别丢了初心。”
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守住初心,但他知道,青洋镇的第一步,己经迈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