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戳我直接看全本<<<<

“赵总,这是本周的家长群表演清单和注意事项。”一份电子文件被助理推到我面前。我,

陈默,教育心理学硕士,曾梦想用科学改变教育。现在,

我的工作是扮演富豪赵明诚的“家长替身”。01第一项: 每天早上7:30,

在“精英小学三年级七班奋进群”发送:“收到,老师辛苦了!

[玫瑰]”第二项: 代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育儿心得,主题《快乐教育,静待花开》。

第三项: 伪造并发布本周末带孩子参观自然博物馆的打卡照片。

助理面无表情:“赵总下周三的家长开放日,也由您代出席。这是演讲稿,

请提前熟悉‘快乐教育’部分。”我扫了一眼那篇稿子,胃里一阵翻江倒海。

“我从不给孩子压力,分数不重要,快乐最重要……”真讽刺。这份倡导“减负”的演讲稿,

需要我这个影子,代他在上百位家长老师面前声情并茂地表演。手机震动,

是那个我潜伏了三天的家长群。王主席家委会: @全体成员 接龙,

统计本周孩子课外阅读时长。我家王聪,每天两小时。[鼓掌]下面瞬间刷屏。

李妈妈: 我们家李晓,每天三小时,雷打不动。

[奋斗]张局长爸爸: 张弛每天五篇古文背诵,加上英文原版阅读,差不多四小时吧。

[悠闲]我手指悬在屏幕上,感觉自己在参与一场盛大的行为艺术。赵总付我高额薪水,

买断我的时间和专业知识,用来……在家长群里表演“岁月静好”。我需要这笔钱。很需要。

所以,我深吸一口气,敲字。赵明诚我: 收到,紧跟大部队。我们家孩子,

每天……一个半小时吧。[微笑]不能太突出,也不能拖后腿。一个半小时,

是精心计算过的安全数字。群里暂时安静了。我点开助理发来的“素材包”,

里面是赵总儿子的几张生活照。我开始熟练地使用PS,把他P到自然博物馆的背景图前。

调整光线,擦除瑕疵,让一切看起来天衣无缝。就像我这份工作。“叮——”群消息又响了。

刘老师: @赵明诚 爸爸,您提交的《快乐教育心得》写得非常好!

能否请您在群里简单分享一下核心观点?给其他家长启发一下?我心里咯噔一下。

那份我熬夜写的、引经据典抨击无效内卷的稿子,被老师看中了?我硬着头皮,

把稿子里最温和的一段话复制出去。赵明诚我: 刘老师过奖了。我认为,

教育如同农业,每个孩子花期不同。我们能做的,是提供阳光雨露,静待花开,

而非拔苗助长……打完这些字,我自己都觉得脸上发烫。李妈妈: 赵总说得太好了!

[强]张局长爸爸: 境界高!值得我们学习![抱拳]一片虚伪的赞美声中,

一条新消息刺眼地跳出来。王主席家委会: @赵明诚 赵总,正好您在。

关于发动家长力量,为学校捐赠一座新型智能图书馆的提案,初步预算大概五十万。

王主席家委会: 您是我们群里的中流砥柱,您看……王主席家委会: 这五十万,

您这边先帮忙垫上,应该没问题吧?02手机屏幕上,“五十万”那三个字像烧红的烙铁,

烫得我指尖一缩。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之前刷屏的赞美和表情包消失得无影无踪。

所有人都在屏息等待“赵总”的回应。@我的提示音,此刻听起来像催命符。五十万?垫上?

赵总的助理根本没提过这茬!这根本不是表演,是绑架!我猛地关掉群聊窗口,

手指因用力而微微发白。直接拒绝?不行,会崩人设,搞砸工作。答应?更不可能,

我上哪儿变五十万?深呼吸。强迫自己冷静。我是教育专家陈默,不是只会复制粘贴的傀儡。

我重新打开群聊,指尖在屏幕上飞快敲击。赵明诚我: 王主席,为了孩子们,

捐赠图书馆是好事。[握手]赵明诚我: 但五十万不是小数目,直接转账过于草率。

赵明诚我: 容我先针对图书馆的选址、资源配置、以及后续运营维护,

做一份详尽的可行性报告和预算分析。明天发给大家。消息发出,群里死寂。两秒后,

刘老师率先跳出来。刘老师: 赵总考虑得真周到!

[强][强][强]李妈妈: 是啊是啊,还是赵总想得长远!张局长爸爸: 专业!

[佩服]王主席没再说话。我扔开手机,打开电脑。调动起过去做研究项目的全部功底。

查数据,建模型,分析同类案例的利弊。键盘噼啪作响,屏幕上的文档飞速变长。选址?

现有图书馆利用率不足30%,盲目扩建是资源浪费。资源配置?

大量高价智能设备实为噱头,维护成本高昂。运营?缺乏专业馆员,最终只会沦为摆设。

凌晨三点,一份二十五页、数据翔实、图表清晰的PPT终于完成。

结论清晰刺眼:在当前条件下,捐赠五十万建造新图书馆,属于无效投资,不建议执行。

我把它发进群里,附上一句。赵明诚我: 一点不成熟的建议,供各位参考。教育投资,

关键在于精准有效,而非盲目堆砌。发送。我瘫在椅子上,

想象着那群家长在手机那头目瞪口呆的样子。嘴角扯出一个疲惫的弧度。“表演”?

这才叫专业。手机突然震动,是一个陌生的好友申请。备注信息只有一行字:“王聪爸爸。

赵总,您是不是请了高人?”我的心跳漏了一拍。通过申请。对方秒回。王主席: 开个价。

王主席: 把做这份PPT的高人,让给我。03“赵总,稿子背熟了吗?记住,多听少说,

保持微笑。”助理把我送到精英小学门口,压低声音最后叮嘱。我深吸一口气,

扯了扯身上借来的昂贵西装,走进校门。掌心有点湿。

线上表演和线下直面这些“戏精”家长,完全是两码事。家长开放日。

教室后排坐满了衣冠楚楚的父母,脸上挂着标准而矜持的微笑。“我们家孩子,

最近对量子物理挺感兴趣,睡前总要听我讲点薛定谔的猫。”“唉,我家那个不成器的,

这次奥数只拿了全市第二,回家哭了一晚上。”“钢琴老师说了,再练半年,

应该就能去维也纳金色大厅参演了。”空气里弥漫着一种心照不宣的竞争气息。

每个看似随口的“抱怨”,都在精准地炫耀。我按照指示,找了个角落坐下,降低存在感。

“赵总!”一个洪亮的声音打断我的伪装。家委会王主席端着笑容走过来,

亲热地拍了拍我的肩膀。声音不大不小,刚好让周围一圈家长听见:“您那份PPT,

做得是真专业!让我们汗颜啊!”周围几位家长立刻投来探究、奉承的目光。

我扯出练习过的笑容:“王主席过奖,一点拙见。”“赵总太谦虚了。”李妈妈凑过来,

“您家公子才是真优秀,听说上次机器人比赛又拿奖了?”“平时是怎么教育的呀?

也给我们传授传授‘快乐教育’的真经?”所有目光聚焦在我身上。箭在弦上。

我清了清嗓子,拿出那份被我揉皱又抚平的演讲稿,开始照本宣科。“……我认为,

分数不是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我们要尊重孩子天性……释放压力,

快乐成长……”每念一个字,都像在打自己的耳光。台下,家长们脸上挂着赞同的微笑。

眼神却锐利如刀,仿佛在衡量我话里有多少水分。盘算着如何从“赵总”这里捞到更多资源。

我的胃部一阵抽搐。就在我念到“我相信,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独特的星星,

终会找到自己的轨道发光”时——“嗤。”一声清晰的、带着毫不掩饰嘲讽的冷笑,

从教室最后排的角落传来。声音不大,却像冰锥刺破了这虚假膨胀的气球。所有人循声望去。

一个穿着校服,脸色过分苍白的少女靠在墙边。双手抱胸,黑漆漆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我。

那眼神,像看穿了所有的谎言。她歪了歪头,唇边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用只有我们两人能听到的音量,一字一顿:“骗、子。”04那声“骗子”像根针,

扎破了我在家长会上勉强维持的假象。开放日一结束,我几乎是逃离了教室。

那少女冰冷的眼神却如影随形。刚走到校门口僻静处,一个身影挡在面前。还是她。

苍白的脸,漆黑的眼瞳,校服松垮地套在身上。“陈默老师,”她准确叫出我的名字,

嘴角弯起没有温度的弧度,“演得辛苦吗?”我心脏骤停,下意识环顾四周。“你认错人了。

”“哦?”她拿出手机,轻点几下。屏幕亮起——是我大学时在教育论坛演讲的照片。

“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硕士,专攻青少年心理与发展。”“半年前还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

现在……”她上下打量我,“在当替身?”所有伪装被瞬间剥光。“你想怎么样?

”“做个交易。”她收起手机,眼神锐利,“给我当‘教育解放顾问’。

”“赵明诚给你多少?我出三倍。”我愣住。“……什么顾问?”“帮我摆脱那个家。

”她语气平淡,眼底却翻涌着暗流。“帮我对付那群,和赵明诚一样,

把我当成绩展览柜的……家人。”我注意到她纤细手腕上,若隐若现的白色疤痕。心头一凛。

“林小姐,我恐怕……”“林晚晴。”她打断我,“还有,别叫我小姐。”她忽然凑近,

压低声线,带着一种天真的残忍。“不答应?”她歪头,笑得像个找到新玩具的孩子。

“我现在就去告诉赵叔叔,他的‘影子’……正在挖他墙角哦。”05第二次家长会,

气氛比上次更令人窒息。班主任在台上公布阶段性测评成绩。每念一个名字和分数,

台下就响起一阵压抑的、互相较劲的掌声。“下面请几位家长代表,分享一下近期育儿心得。

”刘老师笑着看向我们这边。王主席王聪爸爸率先起身,满面红光。

“我家王聪这次数学侥幸拿了第一,主要还是靠自觉。”“每天雷打不动刷三套卷子,

不到凌晨一点不睡觉,这孩子,就是太要强!”掌声。李妈妈紧随其后,优雅叹气。

“晓晓这次语文差两分满分,回来哭得不行。”“我跟她说,妈妈不怪你,

毕竟你除了钢琴十级、芭蕾汇演,还要兼顾奥数集训,时间确实紧张。”更热烈的掌声。

张局长清了清嗓子,姿态沉稳。“小弛的成绩一直比较稳定。我个人认为,分数不重要,

关键是综合素质。”“比如我们周末,一定带他去参加高端学术沙龙,

或者跟我一起打打高尔夫,见见世面。”一片“张局说得对”、“境界高”的奉承声。

我坐在角落里,手指冰凉。这些冠冕堂皇的话,像一层层油腻的蛛网,缠得人喘不过气。

目光下意识扫向角落——林晚晴果然在那里,苍白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像在看一场拙劣的木偶戏。“赵总?”刘老师的声音把我拉回现实,

“您一直倡导‘快乐教育’,能否也分享一下?”全场的目光聚焦过来。我站起身,

喉咙发紧。那份“快乐教育”的稿子就揣在我口袋里。每一个字都像在嘲笑我。

王主席、李妈妈、张局长……他们虚伪的嘴脸在我眼前晃动。我想起林晚晴手腕上的疤。

想起她那双看穿一切的眼睛。去他妈的表演!我把手从口袋里抽出来,空着手。“刚才,

几位家长的分享都很‘精彩’。”我开口。声音不大,却让交头接耳的声音瞬间消失。

“王总说孩子刷题到凌晨是‘自觉’,”我看向王主席。“可我碰巧知道,

您家请了三位海淀名师轮流上门。”“孩子上次晕倒在书房,是因为您停了她的抗抑郁药,

对吧?”王主席脸上的血色瞬间褪去。“李太太说孩子兼顾才艺太辛苦,”我转向李妈妈。

“您朋友圈晒的‘自然成长’照片是上周在棚里摆拍的吧?”“您女儿实际报了八个兴趣班,

昨天还因为压力过大,在钢琴老师那里失控砸了琴键。”李妈妈手里的包“啪”地掉在地上。

“还有张局长,”我最后看向那位姿态沉稳的父亲。“您儿子试卷上那个漂亮的分数,

是您私下给学校捐了一座体育馆换来的,不是吗?”“您所谓的‘高端沙龙’和‘高尔夫’,

不过是您进行利益交换的遮羞布!”死寂。绝对的死寂。整个教室像被瞬间抽成了真空。

每一张脸上都写满了惊恐、愤怒和难以置信。我能听到自己心脏狂跳的声音,像擂鼓。

就在这片死寂即将被引爆的瞬间——“啪、啪、啪。”清脆的、缓慢的鼓掌声,从角落响起。

林晚晴站了起来。苍白的脸上泛起不正常的红晕。

黑漆漆的眼睛里燃烧着一种近乎疯狂的光亮。她盯着我,

声音清晰穿透凝固的空气:“说得好。”“陈默老师,”她歪头一笑,

像个找到了心爱猎物的捕手。“从现在起,我正式聘请您,

担任我的‘教育刺客’——薪金翻倍,目标……”她的目光扫过全场那些僵硬的面孔,

一字一顿:“撕烂所有这些,令人作呕的谎言。”06手机炸了。

从家长会现场回到我那间租来的小公寓不到半小时。

各种APP的推送通知就像疯了一样挤满屏幕。头条:《家长会现场惊现“教育刺客”!

怒撕精英家长虚伪面具》短视频平台热搜第一:#教育刺客#——配图是我站在教室里,

手指指向满脸惨白的王主席。本地教育博主:现场视频炸裂!

某小学家长会上演现实版“皇帝的新衣”!我点开那个播放量最高的视频。拍摄角度很刁钻,

正好录下了我从平静开口到林晚晴鼓掌起身的全过程。评论区彻底沸腾。热评1:***!

勇士!句句戳肺管子!早就看这帮装逼家长不爽了!热评2:这哥们儿说的真的假的?

王XX李XX可都是本地有头有脸的人物啊!热评3:是真的!我是该校家长,

现场快窒息了……但爽翻天!热评4:人肉他!这家伙什么来头?敢这么说话?

热评5:保护!这才是我们需要的教育专家!说人话!干实事!支持者的欢呼,

质疑者的追问,被戳破谎言者的水军疯狂辱骂……所有声音混杂在一起,

把我这个名字抛向了流量风暴的中心。门铃尖锐地响起。透过猫眼,

看到几个扛着摄像机、拿着话筒的人挤在门口。“陈默先生!我们是XX媒体的,

请您回应一下家长会事件!”“陈先生,您揭露的内容有证据吗?不怕被***吗?

”我猛地拉上窗帘,背靠着墙壁。心脏在胸腔里狂跳。手心里全是冷汗。

这就是……成为焦点的感觉?电话***刺破短暂的安静。屏幕上跳动着“赵总”两个字。

刚接起,咆哮声几乎震碎耳膜。“陈默!***疯了?!谁让你在那儿大放厥词的?!

老子的脸都被你丢尽了!”“赵总,我……”“你被开除了!立刻!马上!收拾东西滚蛋!

”他声音气得发抖。“合同上白纸黑字写着,保密条款,维护雇主形象!

”“你等着赔违约金吧!倾家荡产你也赔不起!”电话被狠狠挂断。忙音像冰冷的锥子,

扎进耳朵里。工作没了。天价违约金。身败名裂的前景。一股冰冷的寒意从脚底窜上头顶。

完了。就在我脑子一片空白时。一只纤细的手突然从旁边伸过来,抽走了我的手机。

林晚晴不知什么时候进来的。正歪着头,饶有兴致地翻看着那些辱骂我的私信。“啧,

骂得真难听。”她评价道,语气轻松得像在看笑话。下一秒,

我的手机在她手里震动起来——又是赵总。林晚晴按下接听键,甚至贴心地点了免提。

赵总怒气未消的吼声再次充斥整个房间:“陈默!你听着,律师函马上……”“赵叔叔。

”林晚晴开口,声音清脆,带着点无辜的甜腻。瞬间掐断了那边的咆哮。

电话那头死寂了两秒。“晚……晚晴?你怎么……”“违约金?”林晚晴打断他。

用手指卷着自己的发梢,眼睛却看着我,亮得惊人。“我付双倍。”“现在,”她对着话筒,

一字一句,宣告所有权。“他是我的了。”07直播间镜头亮起。在线人数像坐了火箭,

从几百瞬间冲破五万。弹幕疯狂滚动。刺客来了!真敢直播啊?坐等打脸!

水军报到!骗子滚出网络!我调整了一下麦克风。

身后白板上写着今天的标题——《刷题,是捷径还是绝路?》。

“很多人问我家长会爆料有没有证据。”我开口,声音平静。“今天不谈个案,我们谈科学。

”我点开第一个图表。“这是过去五年,全市十万名学生的匿名数据。

”“横轴是日均额外刷题量,纵轴是成绩提升幅度。

”散点图呈现清晰的曲线——初期陡峭上升,随后逐渐平缓。最后几乎变成水平线。

“看懂了么?”我敲了敲那条变平的线。“超过临界点,每多投入一小时,收益几乎为零。

”“这叫‘收益递减法则’。”弹幕短暂停滞,然后爆发。假的吧!数据哪来的?

我不信!不多做题怎么考高分?“不信?”我调出第二个模型,动态模拟。

“假设一个学生,每天睡6小时,学校学习8小时,吃饭通勤2小时。”“剩余8小时,

是有限的资源。”屏幕上,

代表“刷题”的蓝***块开始挤压“睡眠”的绿色和“运动社交”的黄色。

“当你把刷题从2小时加到4小时,成绩可能提升10%。”“但从4小时加到6小时呢?

”蓝***块吞噬了最后一点绿色和黄色。“提升可能只有2%,甚至倒退。

”“因为你牺牲了睡眠和喘息,换来的只是疲劳和厌恶。”扯淡!

我当年就是题海战术上清北的!“个案不具代表性。”我立刻回应。“大数据显示,

真正顶尖的学霸,策略是精准、高效。”“他们总结方法,举一反三。

”“而大部分盲目刷题的人……”我调出第三组数据,触目惊心。“焦虑症、抑郁症发病率,

与无效刷题时长呈显著正相关。”“创造力、解决问题能力的测评分数,

随刷题时长增加而持续下降。”评论区安静了不少。好像……有点道理?

那我给孩子买的三十本练习册白买了?“刷题不是目的,是手段。”我总结,

放出最后一个比喻。“就像吃饭。饿了要吃,但撑死了还硬塞,只会伤身。”突然,

一条醒目留言跳出来。来自一个认证为XX金牌教辅创始人的ID。哗众取宠!

没有题海巩固,知识如何掌握?你就是想毁了孩子的未来!火药味十足。我还没开口,

一个身影晃进镜头。林晚晴拿起我手边的马克笔,走到白板前。在那条平坦的曲线末端,

画了个断崖式的下跌箭头。她对着镜头,甜甜一笑,眼神却冰冷。“这位教辅大佬,

”她歪着头,语气天真又残忍。“你说得对,知识需要巩固。”“但你的教辅,

错误率超过15%,答案页还有诱导消费的二维码。”她眨眨眼,“你卖的到底是巩固,

还是……焦虑税?”直播间,炸了。***!直接点名!大小姐威武!求锤得锤!

那个教辅创始人瞬间消失。在线人数冲破二十万。弹幕被“刺客牛逼”刷屏。

我看着屏幕上那条被林晚晴画出的“断崖”。知道第一战,赢了。但心里清楚,

这仅仅是开始。我关掉直播,看向她:“你怎么知道他教辅错误率高?

”林晚晴把玩着那支马克笔,轻描淡写。“哦,我让家里的投资部,

把他们公司买下来看了一眼。”08直播还没开始,弹幕已经吵翻天。坐等刺客打脸!

今天撕什么?肯定是炒作,看他能编多久水军已就位,

今天必须扒下这骗子的皮!镜头亮起。在线人数瞬间突破十万。“今天聊‘起跑线’。

”我开门见山。身后屏幕亮起硕大的标题——《你的孩子,真的输在起跑线了吗?》。

弹幕立刻被“当然!”“废话!”“不然呢?”刷屏。我点开第一组数据图。“这是近十年,

本市‘精英幼儿园’毕业生与普通幼儿园毕业生,在小学毕业时的成绩对比曲线。

”两条线在初期略有差距,到六年级时,几乎完全重合。“再看第二组,

‘天价学区房’片区学生,与非学区房学生,在中考时的重点高中录取率差异。

”柱状图显示,差距不足百分之三。弹幕开始出现问号。???不可能!

我花几百万买学区房白买了?数据来源?假的吧!“数据来源,

”我调出页面底部的logo。“市教育局公开的匿名统计报告,

以及第三方教育研究机构‘远瞩’的联合分析。”质疑声稍歇。“起跑线,是个伪命题。

”我放出第三张,也是最具冲击力的一张图——历年本省高考状元家庭背景分析。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