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3章
届时阴阳家便可坐享其成,任意调遣大秦铁骑?
凭何以为?
若不付出代价,寡人岂容尔等摆布。
阴阳家断不会拒绝嬴政。
此番亲临若遭回绝,他日阴阳家自行求见,秦王又为何要与你们合作?
关键在于,嬴政乃是他们推演中唯一的真命天子。
唯一的皇帝!
天道不可违,违之必损阴阳!
"既如此,告辞。
"嬴政不再自称"寡人"。
此举意在明示东皇太一:你我乃平等合作,非君臣之属。
东皇太一应当明白他的意思。
其余五部长老望着嬴政匆匆而来又从容离去的身影,眼中皆是困惑。
此人究竟有何能耐,竟得东皇如此青睐?
焱妃缓步走 阶,嬴政驻足,目光落在她身上。
"秦王,请随我来。
"焱妃朱唇轻启,显然是要为他引路。
阴阳家阵法错综复杂,嬴政却未如莽撞少年般冒进。
她原想看他出丑,不料对方连机会都不给。
既如此,她也只得开口。
此人进退有度,气度不凡。
厚重的石门缓缓闭合,焱妃在前,嬴政与盖聂随后,三人的身影逐渐消失在殿内。
至此,阴阳家之行方算圆满落幕。
对焱妃,嬴政虽不敢说了如指掌,却也洞若观火。
他凝视着这位阴阳家第一奇女子的背影——月神口中的宿敌。
此刻的焱妃年纪难辨,阴阳道的修炼令她容颜常驻。
较之日后,少了几分成熟风韵,更显清丽。
毕竟,她与燕太子丹尚未相识。
阴阳家或许己开始探究苍龙七宿,但尚未付诸行动。
此女实力深不可测,战国末年便能无伤击败墨家巨子六指黑侠,再嫁祸于卫庄,"阴阳第一奇女"之名绝非虚传。
而此刻的盖聂尚未完全成长,对付璇翦仍需纵横联手。
想到天罗地网,嬴政嘴角掠过一丝莫测的笑意。
焱妃以"阁下"相称,看似恭敬,实则表明态度:令牌可号令五部,却管不到她与月神。
后来五部联手都未能奈何六指黑侠,此女确实不凡。
她敢爱敢恨,明知难逃阴阳家制裁,仍如飞蛾扑火,甘愿被囚十余年。
"但愿你不会成为寡人的敌人。
"嬴政心中默念。
对敌人,他从不手软。
视线从焱妃身上移开,三人沉默前行。
阴阳家布局繁复,即便来过多次也难以尽记。
焱妃未走原路,七拐八绕后,一道石壁自动开启,露出幽深地道。
每隔数步便有一盏烛火,想必是下山捷径。
未行多远,隐约传来呜咽之声。
"这是秦王的人,悉数奉还。
"焱妃领他们来到一处开阔地带,六七名密卫被绳索束缚——正是此前探寻阴阳家下落的探子。
盖聂挥剑斩断绳索,力道精准。
重获自由的密卫听到那女子声音,再看嬴政,只见他眉头紧锁。
他们不敢有丝毫怠慢,齐刷刷跪伏在嬴政面前:"公子饶命!
属下宁死也不敢泄露身份,求公子宽恕。
"这番景象令焱妃眸中闪过诧异之色。
这些密卫的眼神里唯有嬴政的身影,仿佛他便是他们的苍穹——这般虔诚的目光,她只在阴阳家 仰望东皇太一时见过。
更令人心惊的是,仅仅因嬴政眉头微蹙,这些人便只顾求饶。
他们从骨子里生不出半点反抗之意,即便此刻嬴政命他们赴死,恐怕也会毫不犹豫地执行。
这当真只是个连登山都气喘吁吁的弱者?
他究竟用了何种手段驯服这群人?
东皇太一尚能以绝对实力服众,可嬴政凭什么?
只怕他连五灵璇同的普通 都敌不过......焱妃心底泛起层层涟漪。
"起身吧。
"嬴政见他们确实没有背叛之意,想到阴阳家秘术诡谲,大司命甚至能窥探他人记忆,便不再追究,"念在你们开道有功,回朝后各晋一阶。
""谢公子恩典!
"任务失败反得晋升,密卫们喜出望外,立即持械护卫在嬴政身后。
注意到焱妃的目光在其中两人手持的器械上停留,嬴政主动解释道:"此物名为诸葛连弩,可 数箭;另一件虽是同源工艺,实为登山器具,箭矢尾端系有绳索便于攀援。
""秦王多虑了,妾身并未请教。
"焱妃轻声说罢,径自向前走去。
她此行另怀试探嬴政深浅的目的,而嬴政早己知晓,却浑不在意——能示于人前的自会显现,不欲人知的任谁也窥不破。
行至山脚地道出口时,队伍再度停下。
"此路似乎不通往咸阳?
"随行的密卫己被遣散执行他务,唯有盖聂相伴。
三人行至秦国边境,焱妃察觉路线与咸阳城方位全然不符。
"谁说本王要回咸阳?
"嬴政驻足回望这位阴阳家天骄。
"你不是说有要务在身......"焱妃蓦然收声,迎上嬴政含笑的眼眸。
殿中那句"不便久留"令人自然联想到归秦之事,可嬴政从未明言返回咸阳。
谁能想到,这位即将亲政的秦王竟会漫游西方?
"你想去哪儿?
"焱妃冷然问道。
荒郊野岭间,她己卸下敬称。
嬴政转身继续前行:"去向何方有何区别?
焱妃姑娘若不愿同行,大可自便。
以姑娘之能,当无安危之虞。
"三人之中,分明以嬴政实力最为不济。
寻常女子独行七国,多半惶恐不安,焱妃却浑然不惧。
日后威震天下的东君,岂是浪得虚名?
嬴政行出数步,便察觉那抹绯色身影再度缀上。
只见她眉间凝着薄怒,显是心头郁结难平。
——终究是女儿心性。
阴阳家上下除东皇阁下外,无人能驱策于她。
此刻在秦王处讨不得便宜,这般情态倒也寻常。
倒是个意外之喜。
这凭空多出的护卫,实力犹在墨家巨子六指黑侠之上!
嬴政踏着碎石断枝,脆响声中步履愈显轻快。
阴阳家的底牌既入彀中,少年君王兴致颇佳:"古人云读万卷不如行万里,诚哉斯言。
""照此说来,目不识丁的村夫走遍阡陌,莫非反倒胜过圣贤?
"焱妃百无聊赖地反唇相讥。
青衫剑客抱剑莞尔——与这位公子论辩,他尚未见过能占上风之人。
"行万里不及阅人万千,阅人万千不如明师指路,明师指路终须自悟。
"嬴政足下不停,"若将读书行路割裂——痴读至不通炊爨者,怕要饿毙简牍之间。
"五重境界暗合入世出世之道,焱妃轻哼:"算你尚有几分见识。
"孔孟周游列国的旧事浮上心头,绯衣女子眼中冰霜稍融。
官道渐阔时,秦国最后一座边城己至。
再往前,便是han国地界。
"秦王欲入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