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手里攥着本物理练习册,径首走到她的课桌旁,指尖轻轻敲了敲她的桌面:“昨天谢了。”
林栀抬头时,正撞进他的目光里。
晨光透过窗户落在他睫毛上,投下淡淡的阴影,他的嘴角好像比平时弯了一点,不像之前那样冷淡。
“没、没什么。”
她赶紧低下头,手指无意识地卷着课本边角,耳尖又开始发烫。
“练习册里夹了张书签,”他补充道,声音放轻了些,“你画画的时候,要是想参考光影,可以看看。”
等他回到自己的座位,林栀才敢翻开他昨天的练习册。
夹在扉页的是一张叶脉书签,浅褐色的纹路像精心勾勒的线条,边缘还带着淡淡的草木香。
她把书签拿在手里,忽然想起上次他帮她分析“眉峰弧度”,又想起他说“画室桌子晃,垫本书好”——原来他连她画画时可能遇到的问题,都悄悄记在了心里。
午休时,林栀抱着画本去了图书馆。
她选了个靠窗的位置,刚拿出书签对着阳光看,就听见身后传来熟悉的脚步声。
回头时,沈倦己经在她对面坐下,手里拿着本《电磁学》,却没立刻翻开,反而看向她的画本:“在画什么?”
“下周要交的静物写生,”林栀把画本往他那边推了推,纸上是半幅没画完的苹果,“总觉得光影不对,要么太暗,要么太亮。”
他放下书,身体微微前倾,指尖指着画纸上的苹果:“你看窗外的阳光,现在是斜射,入射角大概45度,所以阴影应该往右下角偏,边缘要虚一点,像被光晕染过。”
他一边说,一边用指尖在纸上比了个角度,“就像……你上次画我眉峰时,用的那种渐变手法。”
林栀的脸瞬间红了。
原来他不仅记得她画过他,还注意到了这么细的细节。
她握着铅笔的手紧了紧,按照他说的角度调整光影,笔尖在纸上移动时,总能感觉到他的目光落在画本上,温温的,像窗外的阳光。
“对,就是这样。”
他轻声说,指尖不小心碰到了她的铅笔,“这里再提亮一点,就像苹果顶端的反光,要像……”他顿了顿,似乎在找合适的词,“像你上次画的牛奶盒上的热气,软一点。”
林栀抬头看他时,正好撞见他的目光。
他的眼神比平时柔和,好像带着点笑意,她赶紧低下头,假装专注地修改画稿,心里却像揣了只小兔子,怦怦首跳。
下午的美术课,老师点评作业时,特意表扬了林栀的静物写生:“光影处理得很细腻,尤其是苹果的反光,有通透感。”
林栀站起来道谢时,不自觉地往沈倦的方向看了一眼。
他坐在教室后排,正低头做物理题,似乎没注意到这边,可林栀却分明看见,他握着笔的指尖,轻轻顿了一下。
放学时,夏晓拽着林栀去食堂,路过公告栏时,夏晓突然停住脚步:“哎!
林栀,你看!
沈倦居然报名了下周的校园知识竞赛,他不是只爱搞物理竞赛吗?”
林栀顺着她的手指看过去,公告栏上的报名表里,“沈倦”的名字赫然在列,参赛类别填的是“综合类”——而她上周随口跟夏晓提过,自己要去看知识竞赛的现场速写。
她的心跳忽然慢了半拍。
正想开口,就看见沈倦从公告栏旁边走过,手里拿着两盒牛奶,走到她面前时,把其中一盒递过来:“刚热的,今天画画累吗?”
“不、不累。”
林栀接过牛奶,指尖碰到他的手,还是像上次那样烫。
她看着他的眼睛,想问“你怎么报名知识竞赛了”,话到嘴边却变成了“书签……很好用,谢谢”。
他“嗯”了一声,转身要走时,又回头看了她一眼:“知识竞赛那天,我会提前占个能看见舞台的位置,你速写的时候,不用挤。”
林栀站在原地,抱着温温的牛奶盒,看着他走远的背影,忽然发现手里的叶脉书签,在夕阳下泛着淡淡的光。
她翻开速写本,在新的一页上,画了一张小小的叶脉书签,旁边还画了个苹果,苹果顶端的反光处,她特意用白色铅笔涂了点,像撒了颗星星。
回到家,林栀把书签夹在最常看的美术书里,翻到那一页时,忽然看见书签背面用铅笔写了一行小字——“光影会变,但你画的,永远是最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