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雨声像砂纸凌晨两点零七分,北环高架匝道像被扭断的筷子,混凝土咬着钢筋,
车灯在半空里眨着最后一口气。周则站在警戒线内,用对讲机压着嗓子:“一组从东端钻,
二组三角支撑。简支顶到位前,不许多嘴。”他眼睛红,可语气冷,像把刀刃贴在雨面上。
雨顺着头盔檐往下砸,路面的积水像黑色的镜子。他把手套往上一拽,胶皮卡住指节,
疼得清醒。“值长,媒体想跟拍。”年轻队员抬手。“拒绝。”周则只看了他一眼,
“今天谁都不能比被困者更重要。”他刚说完,警戒线外传来一声突兀的喊。
“周则——”女人的声音被雨钉在空中。队员们下意识回头,他没回,
手里的白板笔继续在图上勾线路。线条利落,像他整个人。“值长,要不要清场?”有人问。
“让城管协助。先封北口。”周则把白板递给副手,“三分钟后我进洞口。
”声音又近了一步,带着湿气和喘息:“周则,看我一眼。”他抬眼,目光擦过雨幕,
落在那张记忆里被他藏到最远处的脸上。她披着急救毯,裙摆脏得像被车胎碾过。
湿发贴在脸侧,眼睛亮得狼狈。她叫孟砚。三年前婚礼上,她牵着别人走了,
留给全场一个“我选错人”的背影。现在,她站在警戒线外,像一只丢了路的猫,
颤着腿往前挪。“女士,请后退警戒线,不要影响处置。”他先看她,又从她身上挪开,
落到警戒带上。她咽了一下,笑意勉强,像被雨冲淡的口红。“我不是女士。”她说,
“我是你老婆。”周则像被什么刺了一下,但动作没停。他把对讲机往肩上一扣,
向现场总值签了字。“证件呢?”他问。她怔住,像没听懂。“你主张的是配偶关系。
”他声音低,“请出示相应证件。否则我只能按围观处理。”周围的闪光灯“咔咔”响,
雨和光一起砸在两个人身上。她吸气,胸口起伏得厉害:“我……没证。你知道的,
那天我……”“知道。”他收回目光,“所以现在,请后退。”她没动,手捏得发白。
指节冒出一截细细的伤口,被雨一冲,红得刺眼。她又往前一步,语速快了:“我来是道歉,
是求你给我一次机会。周则,我真的看错了人,我——”“值长,洞口内回音稳定,可以下。
”副手扯了扯他袖子。“收到。”他把头盔紧了紧,扣带“咔哒”一声。他侧身,刚要走,
孟砚的声音狠狠拽住他。“你就这么冷吗?”他停半秒,像给自己一个呼吸的机会。
“我没冷,”他说,“我在工作。”她的眼睫一直在抖:“我现在也在工作,我在挽回。
”他目光短促地落在她脸上,那种疲惫多过愤怒的看法,让她更慌。“周则,
你骂我一顿也好,别这样。”她声音发抖,“我知道***药费是我退回去的,
我——”“那些账,财务都有记录。”他把对讲机从肩上解下来,“个人情绪不进入流程。
”她像被这句话哽住,一时无话。“值长,时间到了。”副手催。“走。”他抬手,
做了个前探手势。三人一组进洞。钢钎撑起临时通道,泥水没过脚踝,
他的靴子在斜面上打滑,膝盖狠狠撞到混凝土边。疼让人清醒,他喜欢这种清醒,
因为它没有立场。“右边一米五,听到敲击。”对讲机里有人声嘶力竭。“静音三秒,
确认来源。”他道。雨声被人群的呼吸吞掉一瞬。远处“当、当、当”,像被困者的心跳。
“二组顶住!稳住,不许逞能。”他压着嗓门,眼睛却亮了一格。外面,孟砚抓着警戒线,
指尖把塑料带压出一道白痕。她从来没见过他这样。
以前她认识的是会在便利店挑最便宜矿泉水的人,
会在她说“太累了”时替她打车又走回去值夜的人。
她以为这些“省”和“忍”是穷人的自我安慰。直到她跟着那张写着“轻松”的车票走了,
才知道轻松也会塌。她把一个保温桶塞到志愿者手里:“值长组的。热汤。
”志愿者看了她一眼:“你是家属?”她张了张口,不知道该说什么。“不是。
”她硬着头皮,“是朋友。”这个词烫得她有点想哭。洞里传来短促的欢呼,
一个年轻队员的声音在对讲里炸开:“找到了!还活着!”“别喊。”周则低喝,“稳住,
让我来。”他俯身,头灯照出一张灰得看不清年龄的脸。那人睁着眼,嘴唇哆嗦。“别动,
我是救援。”他把手伸过去,“先握住我。”那人的手指像捞空气一样抓了两下,
才碰到他的手套。“好。”他用尽量平和的语气,“我数三下,带你出来。
记得跟着我的呼吸。”“值长。”后方提醒,“有二次坍塌风险。”“看到。”他抬眼,
看见裂缝像一条不讲道理的蛇。他深吸一口气,把那人的手往自己这边带,
臂肌拉成一根绷紧的绳子。外头的雨突然更密,像有人把天上的阀门拧了一圈。孟砚抬头,
看见水线从匝道断口一寸寸抹下来。她缩了一下,保温桶的盖子在她怀里轻轻一响。
“他出来了吗?”她问身边的志愿者。“快了。”志愿者说,“他们值长很稳。
”她“嗯”了一声,嘴角蜷着,像怕疼的孩子。两分钟后,担架从洞口抬出来,
包着生的气息。人群涌动,欢呼像霰弹乱飞。周则最后出来,身上全是泥,
眼睛里有一条细细的红血丝。他抬头,就是她的脸。她把保温桶抱得很紧,
像抱着过去所有的道歉。“喝点吧。”她小心地伸过去,“姜汤,能暖——”他没接,
把目光落在桶盖上的一圈刮痕。“交给志愿者。”他说。
她手抖了一下:“我想亲手——”“我在执行任务,不接私人递交。”他声音平,
“这是原则。”她咬住嘴唇,像要把所有辩解吞回去。“周则。”她还是喊了他的名字,
“你能不能……把我当个人看。”他听见了,眼神却从她脸上移开,
看向远处尚未清空的车体。“你一直是人。”他说,“从来不是流程。”她愣住,
不知道他是在安慰,还是在判决。“值长,第二波加固到位。”有人跑来报告。“好。
”他转身,像从她所在的世界后退一步。她看着他的背影,突然就跪了下去。不是戏剧,
是腿软,是撑不住。雨打在膝盖上,冰凉刺骨。她抬头,眼泪和雨水混在一起,嗓子哑了。
“周则,我错了。”他停一下。只是一下。然后继续走。
副手压低声音:“要不要把那位请走?”“不用。”他说,“她会自己走。”他走回雨里,
把自己交给钢筋、泥水和数字。他的世界里有太多具体的东西,比“原谅”更需要他。
又一辆救护车开走,警灯在雨中旋出一朵红蓝的花。孟砚慢慢站起来,腿麻得像不是自己的。
她把保温桶重新递给志愿者,语气尽量平常。“麻烦你们了。”志愿者点头:“他会喝的。
”她笑了一下,没反驳。她知道他不会当面喝。
他从来舍不得把任何“私人”的东西带进公事里,哪怕那私人曾经是她。她挪到警戒线边,
远远望着他。那些年她以为他冷,其实不过是他把温度交给了别人。雨还在下,
像砂纸在夜里来回磨,把光磨得发哑。她在警戒线外学着闭嘴,学着等,
学着不把自己的遗憾堵到别人的呼吸上。而他在警戒线内,像一根被拉直的弦,不抖,
也不弹,只稳稳地撑着现场。凌晨三点二十六分,风向变了,雨势稍歇。
应急指挥车内的屏幕显示“风险等级:中”,旁边的计时器跳到“01:19:34”。
他出洞,摘下手套,把那只被混凝土撞青的膝盖活动了一下,疼得他吸了口凉气。
他看了一眼人群。她还在,像一枚钉在雨里的影子。他别过脸,重新戴上手套。
“二十分钟后,清桩。”他说。谁也没听出他那句“知道了”的后半截,在他喉咙里,
没被放出来。1 热搜把人推到墙上天微亮,雨像缩回去的线,救援车一辆辆撤离,
地面留下厚一层泥。周则揉了一下膝盖,疼得眼角抽了一下。他抬头,
看见云底被朝霞扯开一指宽。“值长,热搜了。”副手把手机递过来,
屏幕上那行字刺眼——“前妻跪警戒线求复合”。他没接,看了眼就移开。
“公关说要不要统一口径。”副手压低声音,“怕影响队伍形象。”“口径很简单。
”他把手套摘下折好塞进兜里,“现场处置,依法依规。私人生活不对外。
”“可网友骂得挺狠。”副手瞳仁里有一点担忧,“骂你冷血,也骂她作秀。
”“都不是事实。”他拧开矿泉水,咽了一口,“但事实不用解释给情绪听。
”有小贩推着箱子靠过来,嗓子喊哑:“热水,热咖啡,便宜卖给你们救援的!
”城管挥手要赶。小贩急了:“哥们儿,别赶我,我也一夜没睡,压了货。”周则走过去,
把警戒带抬起一点,让他退回线外。“线外摆。”他说,“统一结算,志愿者有单。别喊,
影响信息判断。”小贩“哦哦”地点头,连声说谢谢,退到线外老老实实摆开。
“你也太讲规矩了。”副手笑了一下,“这人要是都像你这样……也没热搜了。
”“热搜不是因为我。”他把矿泉水拧紧,“是因为‘看热闹’。”他把对讲调到低功率,
挨个确认伤员转运,最后在记录本上写上“清桩完成”,字一笔一划,
像在给自己签一份不后悔的保证。孟砚站在人群后,志愿者给她发了一件一次性雨披。
她把姜汤桶空了,盖子扣紧,手指冻得发白。“你回去休息吧。”志愿者说,
“接下来是清理,没你能帮的。”“我去买雨披。”她说,“线外摆摊那家有。你们人多,
容易着凉。”她跑过去,问价,掏钱,拎回来一大捆,笨拙地拆包装,
一件件递给人群里最冷的那几个。有人接过,说了声“谢谢大姐”。她僵了一下,
笑了笑:“不客气,我……朋友在里头。”她没有再往前挤。她学会了在这条线外喘气。
她打开手机,推送像弹壳一样往外蹦。热搜、评论、私信,熟悉的词汇又开始长出刺。
她点开母亲的消息,只有一句:“别再丢人现眼。”她盯了很久,回过去:“我知道。
”她把手机关了静音,抬头时看见他从指挥车下来,步子稳,背直。
她想起三年前也见过他穿正装走向自己,手心有汗,笑得笨笨的。
她那时站在灯光最亮的地方,觉得他身上那点汗代表“拮据”,而不是“在乎”。
她把下巴埋进雨披,吸了口凉气。“小姐,你东西。”小贩追上来,把找零塞给她,
“你多给了。”她愣了一下,接过,点头道谢。“那个周值长啊,”小贩朝里面努了下嘴,
“是个实在人,你跟他熟?”“算是。”她声音很小,“以前。”小贩“哦”了一声,
没再问。人群里,告别与八卦一线之隔,谁都不想踩过去。九点整,
临时复盘会在指挥车内开。屏幕上回放通宵的画面,每一次指令的时间戳精确到秒。
有人提到现场秩序被围观影响的几点风险,顺带一提热搜。“请示下来,要注意舆情。
”信息科的同事说,“有人在剪你们的特写做情绪引导。”“发现场权威通稿,别带人名。
”周则说,“能打码的打码。队伍不出镜,不讲故事。”“可公众需要‘故事’。
”信息科苦笑,“否则传播不过去。”“那就讲‘流程’。”他回答得很快,
“流程是每个人都能受益的‘故事’。”会议结束,大家散出来,阳光从云缝里探了一下脸。
风吹过,泥里有股铁锈味。副手追上他:“医院那边通知,有个老人的复诊改下午了。
阿姨的药你今天还能腾出时间去拿吗?”周则“嗯”了一声:“午休去取。
”“要不要我去送?”“我自己去。”他掸了掸衣服上的泥点,“她不喜欢陌生人去。
”副手看他一眼,没再多嘴。中午,社区医院的走廊窄,墙面淡绿,消毒水的味道裹着热气。
老人们坐一排,轮到谁谁就把化验单塞进去,护士脸上笑意薄薄的,效率却高。
周则推门进去,把取药单、医保卡、日历本摊在桌上,动作流畅,
像一段练习过无数次的手势舞。“周老师。”医生认出他,“最近还夜班?”“嗯。
”他把膝盖弯了弯,疼意翻上来,脸色没变。“别逞强。”医生一边敲键盘一边嘟囔,
“你们这行,熬人。”“有分工。”他淡淡一笑,“有人熬夜才有人睡觉。
”门外有人低低说话,像在练习勇气。他回头,看到孟砚站在门口,手里拎着一兜水果,
表皮擦得发亮,像刻意证明用心。“你怎么来了。”他开口,语气像问天气。
“我来给阿姨送药单。”她把袋子往上提了提,“顺便……看她。”“她不见你。”他说,
“你把东西放门外,护士会转交。”她抬眼:“我至少能打个招呼。”“不能。
”他顿了一下,“她心率不稳,***对她不好。”她喉咙里滚了一下:“那我等你。
”“不用。”他把药单递给医生,“你回去吧。”她没动,像一面被风撑开的旗,
又像下一秒就要塌。“我知道今天的热搜。”她低声,“我也知道你不喜欢。那是我跪了,
不是我想炒作。我只是……”“不要解释。”他打断,“解释会让你以为自己被理解。
”她怔怔地看着他:“你就没有什么要对我说的吗?”他看着她两秒,像在找一个字眼。
“有。”他说,“别在我母亲面前出现。这是底线。”她的眼圈一下就红了:“我知道。
”“谢谢。”他说。护士把药装好,递过来。他接过,确认清单,一样不少。
“阿姨今天就绪不错。”医生补一句,“回去让她多休息。”“好。”他拿起药袋,绕过她。
她没再拦,只在他走过时轻轻说了一句。“我会在外面等你,不进门。”他没回头,
只抬了抬手,像是听见了。他走进病房,里头很安静,窗外的银杏叶泛黄,
阳光打在地面上像一块块碎金。床上的老人睁开眼,眼神很亮。“回来啦?”老人笑,
“腿怎么了?”“磕了一下。”他放轻动作,把药一包包摆好,“没事。
”“电视里说你上热搜。”老人眯眼,“你别理那些,救人就好。”“我没理。
”他把水倒好,“您也别看。”“我看。”老人偏要笑,“你小时候也上过‘热搜’。
”“哪门子的热搜。”“年级里。”老人得意洋洋,“你考第一,黑板报写你名字。
那是我这一辈子第一次觉得,‘看热闹’也能让我骄傲。”他低头,
笑了一下:“黑板报不算热搜。”“都一样。”老人抓住他的手,“别把自己拧太紧,
你会断的。”门外走廊里,有脚步声靠近又停住。孟砚靠在墙,手指捏着水果袋的把手,
手心渗出薄汗。她没再往里看一眼。她把袋子重新拎好,走到护士站前,把水果放下。
“给阿姨。”她说,“请帮我洗一洗,切小块。”护士抬头:“家属吗?”“朋友。”她说,
“远一点的那种。”她笑了一下,笑意里有疲惫,也有一点倔。她知道自己不该出现,
但她也知道,退并不等于消失。手机在兜里震了一下。是一个陌生号码。她接起来,
嗓子压低:“喂?”“孟小姐?”对面是个公关公司的人,“我们可以帮你做危机处理,
走澄清路线。采访、声明、律师函——”“谢谢,不需要。”她挂断,关机。
她学会了把“解释”的冲动压下去,像把滚开的水关小火。下午四点,市里临时通报会要开。
信息科发来提醒:“值长,可能会有人提问‘热搜’。”周则回了两个字:“不答。
”他把药袋收好,扶老人躺下,掖好被角。老人抓住他的手,轻轻拍两下。“去忙吧。
”老人说,“别因为我耽误。”“不会。”他弯腰,“晚上我再来。”他出病房,
走廊的尽头有一块落地窗,夕光温暖。他看见孟砚背着光站起来,
像在等一场不会发生的会面。他没有走向她,只抬手把口罩拉好,
步伐不快不慢地从她身边经过。她没说话,只往旁边挪半步,给他让出一条路。
他低声说了一句,只她能听见。“谢谢。”她看着他的背影,握紧了手里那张取号小票。
小票被汗浸湿,纸角卷起来。她把小票叠好,塞进口袋,像塞进一个不会再拿出来的念头。
楼下风大,银杏叶被吹得哗啦啦响。她抬头看了一眼天色,往公交站走去。
她知道今晚还有通报会,他会面对一屋子的摄像头和追问。她不准备去。她第一次明白,
真要追一个人,可能要先学会从所有镜头里消失。2 通报会上有人问爱情下午四点整,
通报会准点开始。会场的灯白得像拿尺子量过,桌上摆着整齐的矿泉水,标签朝外。
周则坐在第三排,信息科把发言要点递给他。他扫了一遍,点头。主持人开场,
各部门依次汇报。记者席里举手的手像一片林,红灯头一闪一闪。“现场秩序如何改进?
”第一问很正。“增设物理隔离、优化引导、加强协同。”他答。
“二次坍塌风险评估有没有延误?”第二问略尖。“没有。”他抬眼,
“全部按小时级滚动更新。”第三只手举起来,记者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周值长,
请问——你对‘前妻跪警戒线’怎么看?你是否过于冷漠?”会场静了一秒,
像有人把空调关了。他握笔的手指收了收,又放松。“这个问题不在今天通报范围内。
”他把麦往前推了推,“我们只回答与救援流程有关的问题。
”记者不死心:“可公众有知情权——”“公众的知情权在于公共安全。”他看过去,
语气平直,“我尊重每一位提问者,也希望被尊重。谢谢。”主持人接上:“下一位提问。
”气氛重新流动,像河里被石头挡了一下又绕开。会后,信息科凑过来,
神情半是庆幸半是担心。“你刚才那几句,容易被剪。”“就让他们剪流程。
”他把要点纸折好,“剪不出八卦来。”他拎起外套,手机震动。一个陌生号码打进来,
他接了。“周先生?”对面声音礼貌,“这里是祁氏集团公共关系部,祁总想和您见一面。
就在楼下车里,占用您五分钟。”他垂眼,答:“楼梯口见。”楼梯口风大。
黑色商务车停在路边,车窗落下一半,一个男人戴着金属边眼镜,笑容克制。“周先生。
”男人下车,撑伞,“我是祁骁。”“我认识你。”周则站在雨檐下,没伸手,“说事。
”“我来,不是为旧事。”祁骁语速温和,“她这些天情绪不稳,
麻烦你别再让她出现在媒体面前。我们可以出一份‘体面’的联合声明,保护你们双方。
钱不是问题。”“她出不出现媒体面前,不归我管。”他看着那把伞的伞骨,“也不归你。
”祁骁笑意顿了顿,又起:“那我换个说法。你要什么补偿,尽管开口。”“你认错对象了。
”周则转身要走,“我不是你们的公关项目。”“周先生。”祁骁抬声,“你真的不生气吗?
三年前那一幕——”“生气。”他头也不回,“但怒气不是用来交易的。”祁骁沉默两秒,
把伞往上送了送,像想把人留在伞下:“她毕竟是个女孩子,面子上——”“她成年。
”周则停下,“成年人为选择负责。这句话,你也记一下。”他迈下台阶,雨点劈头盖脸。
口袋里的电话再次震动,是医院通知:“病区氧气报警触发,请家属暂缓探视。
”他脚下顿了顿,回拨,确认具体楼层。祁骁侧头:“需要送你?”“不用。
”他快步走向路边,拦了一辆出租,关门前只留下一句:“雨里慢点。”医院七楼,
走廊灯光黄,空气里有一股刺鼻的气味。护士正在疏散病人,移动氧气瓶,
病房门一扇扇打开。广播提示反复播放:“请保持冷静,往安全出口有序撤离。
”他抬手亮出工作证:“应急指挥中心,给我一张病区平面图。”护士长眼神一亮,
把图塞到他手里:“氧气房在尽头,报警点位在705、709。”他边走边看图,
声音压低:“关半区阀门,保留重症供氧。非必要插电设备全部拔掉,禁烟禁打火机。
窗开一道缝,别对着走廊开。”“听他的。”护士长朝同事喊。他拐进705,
闻到更重的气味,氧气表微微抖,像一个恐慌的小动物。“遮蔽火源。”他确认环境,
手背试探门缝温度,正常。他蹲下,顺着管路追过去,
看见接头处有细小的白雾在“嘶嘶”吐。“夹具。”他伸手。“在。
”后面有人把工具盒递来,声音熟悉却压得很低。他回头,看见孟砚戴着一次性口罩,
眼神发紧。“你怎么在这儿。”他没抬音量。“送水果。”她只说了三个字,“正好遇上。
”“出去。”他没时间分心。“我会夹。”她举起手里的U形夹,动作不稳,却没再多话。
他接过,固定住管路,另一只手把阀门往回关。嘶嘶声渐小,
空气里那股“甜”的危险味道散了一点。他目光扫过墙上的指示,确认房内没有可燃物敞开。
“通知电工,把这段线路先拉闸。”他说。“收到。”护士长在对讲里回。
祁骁这时从电梯口冒出来,西装没来得及换,鞋跟在地上“哒哒”响。“孟砚!”他喊,
“你跟我走,这里危险!”孟砚没回头,只朝周则抬了抬下巴:“阀门还需要再关一点?
”“再四分之一。”他盯着表针,声音稳得像在开会。祁骁站在门口,
焦躁和恐惧在脸上来回换频。他试图上前,却被护士挡住。“不要乱动!”护士喝止,
“你会引发静电。”他愣在原地,眼神飘到屋里两个并肩的人。一个低头拧阀,
一个稳住夹具,手指用力到发白。雨后阳光斜着照进来,落在他们肩背上,
像一条无声的缝合线。表针回到安全区。他慢慢松力,确认没有再冒雾。“把门开一条缝,
通风。”他起身,“所有病人先撤到电梯厅对面的安全区。动作轻。”他走出705,
步速快起来。膝盖的伤在这会儿冒出来,像有人往骨缝里塞了砂子。他吸一口气,
不让疼攥住呼吸。“周先生。”祁骁拦他,“刚才——谢谢。”“客气。”他不看他,
“让路。”祁骁侧身,忍不住压低声:“你真的不后悔吗?
如果当年她没走——”“如果不救人,我们现在在参加追悼会。”他回头看了他一眼,
“你问错时间了。”祁骁噎住,脸上那点自信像被雨打灭。“你照顾她?”周则又问。
“我——”“别在病区大声说话。”他转开视线,“她有手有脚。”他去到709,
重复一次动作。十五分钟后,报警解除,护士在对讲里松了口气。“多谢。
”护士长对他弯腰,“要不留下登记个名字?”“不用。”他看了一眼走廊尽头,
“流程里有。”他这才打电话给病房,确认老人已被安置到安全区,心率平稳。
他抬脚往那边走,经过楼梯口,听见一个压得很低的声音。“对不起。”孟砚站在墙根,
口罩摘了一半,露出被汗水打湿的下巴,“刚才我不该自作主张。”“刚才你没添乱。
”他停住,“谢谢。”她怔了一下,像被从冰水里拎出来。“我可以,偶尔,
做些‘不添乱’的事吗?”她眼神很慎重,“比如送雨披,比如递夹具,
比如——站在远一点的地方。”他看着她,沉默三秒。“可以。”他点头,
“但别在我母亲面前出现。”她吸气,点头:“我记住。”“再见。”他说。
她“嗯”了一声,往后退了半步,给他让出路。他走向安全区,老人坐在折叠椅上,
脸色正常,见他来,让人放心地笑。“你又当英雄了?”老人眯眼。“只是刚好会拧阀门。
”他把外套搭在老人腿上,“风大,别着凉。”“刚才那姑娘……”老人话头轻轻一挑。
他抬眼,看见玻璃门外有一个熟悉的影子,一秒就没了。“朋友。”他说,“路过的那种。
”老人看他两秒,没戳破,反倒笑:“那就让朋友路过吧。”“嗯。”手机又震了一下。
信息科发来短讯:“有账号在发你‘拒绝跪求’的合集,节选了你在通报会的回答,
标题很刺眼。”他回:“不用处理。发流程科普。”他把手机收回去,
推着老人慢慢往病房走。走廊尽头的窗外,云被风撕开,阳光落在城市的天台上一块一块。
楼下有救护车驶过,警笛声短,像提醒,又像倒计时。他想起祁骁的伞骨,
想起孟砚手里的U形夹,想起记者问的“冷漠”。他知道自己并不冷,
他只是把热留给了需要的人——这不高尚,只是选择。转角处,祁骁靠着墙,
姿势像临时丢了地图的人。他们擦肩而过。“周先生。”祁骁低声,“她不会放弃的。
”“她放弃不放弃,是她的课题。”周则说,“我的不是。”祁骁怔住,像头一次听懂这句。
病房门“咔哒”一声合上。外面走廊安静,只有风从长窗里钻进来,
吹动走廊尽头那张告示——“请为家属让路”。阳光把这几个字照得发亮。
周则把药一包包放回抽屉,动作慢,像在把一件件混乱归位。有人在门外敲了两下,又停住,
像改变了主意。脚步声后来,渐行渐远。他没去看。他知道有些敲门,不该在今天开。
3 摄像头不会照顾人第二天早会,内控复盘室的灯白得有点冷。
墙上投影定格在一个画面——705病房门口,周则蹲在管路旁,
身后有个戴一次性口罩的女人伸手递过U形夹。“这是谁?”监察科的人问。“围观者。
”周则答,“递了个夹具,未进入危险区。指令与操作责任在我。”“流程里,
没有‘借手’条款。”对面翻着规章,“允许无证人员接触设备,怎么解释?”“临机处置。
”他盯着投影,“我判断风险可控,且能缩短处置时长。”“判断错了呢?”“由我承担。
”屋里安静了一拍,像空气被拧了一下。“先按‘通报批评’拟定。
”主任把笔在纸上点了点,“具体处分等书面说明和当值全链路记录核完再议。”“收到。
”他点头。会散,信息科追上来:“你要不要发个说明?怕舆情又炒。”“不发。”他说,
“发流程科普。”“那姑娘是谁?”信息科忍不住八卦,
“网上有人说是你——”“与公事无关。”他打断,“别在文件里写‘姑娘’两个字。
”信息科“哦”了一声,识趣闭嘴。走廊尽头,护士长小跑过来,压低声:“对不起,
是我写了‘感谢那位递夹具的姑娘’,没想到有人把感言截了图。”“不是你的错。
”他摇头,“以后尽量写职位,不写人。”护士长点头,心虚地缩了缩肩。
电梯口有风灌进来,带着消毒水的味道。手机震了一下,
“请补充705房间处置过程:现场参与者含无证人员信息、风险评估依据、责任认定。
”他点开,开始写。每一个句号落下去,像钉在自己身上的钉子。他写到“无证人员”,
停了一秒,填上“围观者身份不详”,再补一句“未进入危险区,动作受控,
责任由当值值长全责承担”。发出后,他下楼,拐进医院旁边的小便利店,买了两瓶矿泉水。
门铃“叮”的一声,有人从货架后探出头。“我来道歉。”孟砚拎着一袋热粥,声音低,
“我害你被通报了。”“不是你害的。”他把找零塞进兜里,“是我决定的。
”“我可以去说明。”她追出来,“我说是我冲动,强行介入,让他们把处分给我。
”“处分是组织对流程的态度。”他看她,“不是情感判决。
”她被这句话噎住:“那我做什么,才不会越界?”“把正确的事做久一点。”他拧开水,
递给她一瓶,“比如别在媒体前出现。比如别靠近我母亲。”她接过水,点头:“记住了。
”“还有。”他停一下,“别再‘跪’了。对你,对我,都没用。
”她的手指在瓶身上缓慢摩挲,像在摸一块不能退货的旧伤。“我会站着。”她说。
外头有雨丝落下来,风把便利店门口的小广告吹得哗啦响。她看着他,
像在等一个多余的问题被问出。但他没问,只抬手按了按口罩,准备走。“周则。
”她叫住他,“祁骁说他能帮你把处分压下去。”“他帮不上。”他背对着她,
“也轮不到他帮。”“他想见你。”“昨天已经见过。”他迈下台阶,“不必再见。
”他走远,手机又震。祁骁发来一串字:“我们可以出‘共同维护公共安全’的联合声明,
顺便把你的人设做成‘铁面值长’。节奏我们来控。”他只回了三个字:“不参与。”下午,
母亲的病房里安静。老人戴着老花镜在看字谜,听见他推门,抬头笑了一下。“处分?
”老人问得很直接。“流程里的事。”他把水果洗好摆盘,“不会有问题。
”“你小时候从树上摔下来,我问疼不疼,你说不疼。”老人挑起眉,
“第二天发烧到三十九度,差点把人吓死。”“这回不发烧。”他笑。“她昨天在走廊里。
”老人看着他,“我没见,护士说带了水果。”他沉默一秒:“我让她别再出现。
”“你有你的界限。”老人点头,“但别让别人替你背锅。背锅不是爱,是愚蠢。
”他“嗯”了一声,把温水递过去。老人接过,手指碰住他的指尖,温度从皮肤慢慢往里渗。
门外有脚步声停了一下,又走远。老人在杯沿上吹气,像吹一面不能响的风铃。傍晚,
处分通知初稿下来了。条目很干:“考虑当值处置有效,未造成次生危害,
月绩效若干;同时责令值长周某某在全队范围内开展一次‘现场边界与公众协作’专题培训。
”他“收到”。把通知折好塞进胸口的内袋,像把一块石头安置回该在的位置。
信息科顺带发来活动策划:“既然要做培训,不如对外开放一期,做个科普直播?”“可以。
”他点头,“但不接受连麦,不答私人问题。”“懂了。”信息科秒回,
“开‘弹幕仅限提问流程’模式。”夜里,他回到指挥中心,打开储物柜。
最底层的工具箱还在,第一层放着绝缘手套,第二层有一枚旧戒指——三年前婚礼撤场后,
他把它塞在这里。昨天他把她那枚戒指交了仓库作废回收,这一枚,他一直没动。
他盯了几秒,伸手拿起,又放下。“作废。”他在自贴小纸条上写下两个字,
贴在戒指的小盒子上,然后把盒子推进柜子最里,把柜门“咔哒”一声锁上。手机震动,
是一条转账凭证截图——志愿者培训经费到账一万元,汇款人匿名,只备注“线外朋友”。
他没回,转手把钱交给账房登记,备注:“第三方公益捐赠,不能导向个人。
”窗外风把云翻了个面,月亮掀起一角,城市像刚被擦过的钢板,冷却却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