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凌昊的赠礼
她渐渐不再是家中体弱的“拖油瓶”,反而成为了家庭的核心支柱。
一个夜晚,一家人围坐在屋中,吃着唐瑶亲手做的蒸土豆和野菜粥。
唐林忍不住感叹道:“自从阿瑶醒来后,我们家的日子好像真的越来越好了。”
林氏听到这话,慈爱的目光落在唐瑶身上,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都是阿瑶辛苦,我们才有这么好的日子。”
唐瑶笑了笑,轻轻说道:“娘,以后咱们会过得更好。
我打算明年在地里种些蔬菜,除了土豆外,白菜、萝卜也可以试试看。”
一家人愣了愣,彼此交换了一个惊讶的眼神。
在村里种菜并不常见,更多人依靠打猎、采集为生,唐瑶的提议无疑是一种大胆的尝试。
“阿瑶,只要你觉得可行,哥就陪你一起种!”
唐林拍了拍胸脯。
一家人欢声笑语中,唐瑶心中更坚定了自己的选择——只要坚持走下去,他们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
冬天即将来临,唐瑶开始忙碌地准备过冬物资。
她知道冬天农作物难以生长,生活可能会变得更艰难。
为应对冬季的寒冷,她带领家人储存土豆、红薯和野菜,还通过晾晒和风干的方式保存食物。
村子里的老人们对此颇为赞赏,纷纷夸她头脑灵活。
为了更高效地准备过冬,唐瑶带领家人分工合作。
她负责挑选和晾晒野菜,林氏则在她的指导下尝试腌制白菜、萝卜等蔬菜,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冬天的饮食,也能在来年节省购买粮食的花销。
唐林则带着弟妹们上山打柴、采集干草,为冬季取暖做准备。
“阿瑶,这样做真的能保存多久吗?”
林氏有些担心地看着自己腌制好的白菜。
唐瑶微微一笑,耐心解释道:“娘,放心吧,这些方法我都试过,等过几天发酵好,白菜会更脆爽,还带点酸味。
到时候既能下饭,也能帮助消化。”
林氏半信半疑地点了点头,但看到唐瑶的信心,也不再质疑。
家人分工合作井然有序,每天早晚在简陋的厨房中忙碌,整个小屋都洋溢着一种温暖的烟火气息。
就在唐瑶一家忙碌备冬之际,某天傍晚,她在院子里翻晒干草,忽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
抬头一看,是凌昊正提着一个布包,走进她家的院子。
“凌大哥,你怎么来了?”
唐瑶擦了擦额头的汗,惊喜地迎了上去。
凌昊微微点头,将布包递给她,语气平淡却透着一丝关切:“天冷了,山上有些腊肉和干蘑菇,带来给你们冬天备用。”
唐瑶接过布包,心中暖意渐浓。
打开一看,里面不仅有几条熏得油光发亮的腊肉,还混合了些风干的蘑菇和山野干果。
她感激地说道:“多谢你了,凌大哥。
这些干货可是山里难得的东西,你给我们送来,我真是无以为报。”
凌昊目光微微闪烁,平静地说道:“举手之劳。
况且……有些东西冬天不易保存,与其浪费,不如送人。”
唐瑶笑了笑,略带调侃地说道:“你这话倒是让我不知该感谢还是该惭愧了。”
凌昊眼中流露出一丝笑意,低声道:“有事随时找我。”
说完,转身就往山路上走去,背影消失在夜色中。
唐瑶看着他的背影,心中忍不住泛起些许涟漪。
她明白,这个外表冷峻的猎户,其实心地善良,关心着她和家人。
冬天终于降临,北风呼啸,村子上空灰云密布,家家户户都在做最后的准备。
唐瑶将收成分成几份,最大的一部分留作口粮,另外一小部分则藏在储藏室,作为种子留到来年。
寒夜里,唐瑶一家人围坐在火塘旁,火光将他们的影子映在墙上,摇曳的光影给小屋增添了几分温馨。
林氏给他们分发煮熟的土豆,唐林则悄悄掏出一小把盐,撒在土豆上,带着神秘地笑道:“是上次换来的,娘和阿瑶没吃过,今天尝个鲜。”
“真是难得的好东西,阿林你倒是会惦记!”
林氏虽然口头责怪,但脸上却露出笑容。
唐瑶拿起一块热腾腾的土豆,轻轻咬了一口,咸香的味道立刻在嘴里扩散。
她笑着说道:“哥哥的确细心,有这样的人在家中,真是我们的福气。”
林氏在一旁听着,眼里闪烁着泪光,她拉着唐瑶和唐林的手,声音有些哽咽地说道:“有你们娘己经心满意足了,以后我们一家人也要这样相扶相守下去。”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说着平凡却温暖的家常话,窗外的寒风与屋内的温暖形成了鲜明对比。
唐瑶在这小小的家中,感受到了真正的幸福。
寒冬漫长而安静,唐瑶利用这段时间进一步钻研种植方法。
她不断回忆现代的农业知识,翻找着一些自己熟悉的技术,绘制出一些简单的种植图示,讲解给家人听,耐心地教他们认识不同的作物和它们的生长周期。
唐瑶决定,在来年的春天,她将尝试种植白菜、萝卜和一些易于生长的豆类。
这些作物不仅耐寒耐旱,还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收成,是村子里常见的蔬菜。
她详细地向家人解释每种作物的种植方式、合适的种植时间以及如何管理土壤。
“阿哥,萝卜的种子埋得浅一些,水别浇太多,否则容易腐烂。”
她一边讲解,一边用树枝在地上画了简单的图示。
唐林听得很认真,点点头道:“阿瑶,你真是有办法,以前我种地从没注意这些细节。”
唐瑶微笑着说道:“种地讲究科学,只要我们用心,地里的收成一定会越来越好。”
她还开始规划作物的轮作和间作,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改良土壤,增加土壤肥力。
虽然在古代无法使用现代化的肥料,但她尽量利用自然的力量,让土地能长久地维持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