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 戳我直接看全本<<<<

第一章:残像与污渍她在我眼前,被一道白光分解了。像一滴坠入火海的露珠,

连蒸腾的声响都未曾留下。只有她画板上那幅未完成的星光公园荷花图,从半空飘落,

碳条勾勒的线条还保持着最后一刻的灵动。空气中残留着她名字的发音——林溪。

以及“命运卫士”无人机冰冷的系统提示音:“异常变量UN-739,已执行强制清除。

社会秩序恢复。”秩序?我低头,看着自己胸前那一片已经干涸发硬的深褐色咖啡渍。

这是今天早上,一个慌乱的维修老人撞翻了我的杯子留下的。

在“命运公式”为我规划的完美日程里,没有“被咖啡泼洒”这一项。当时我感到的是恐慌,

是偏离轨道的恐惧。现在,这片污渍像一枚灼热的烙铁,烫在我的心上。林溪说过,

这污渍是我的勋章。那时我不懂。现在我懂了。我缓缓弯腰,捡起那张画纸。

手指拂过荷花瓣的线条,仿佛还能感受到她作画时,指尖流淌的温度。“真正的自由,

不是打破规则,而是在规则之内,点燃那一点不确定性的星火。”她的声音在我脑海里回响,

清晰得刺耳。我抬起头,无人机已经消失,公园里阳光明媚,鸟语花香,

远处的行人步履精准,表情麻木。这个世界完美得像一具水晶棺。我紧紧攥着画纸,

指甲陷进掌心。一个计划,一个疯狂、决绝、玉石俱焚的计划,在我心中瞬间成型。

“命运公式,” 我在心中默念,“我要在你的心脏里,放一把火。”我叫陈默,

编号0734。在七小时之前,我还是这个精密世界里,一颗微不足道、循规蹈矩的螺丝钉。

而现在,我是它唯一的纵火犯。闪回开始---第二章:精准的裂痕七小时前。

凌晨五点五十九分五十秒。陈默的眼皮准时颤动,在六点整睁开。

房间光线在那一刻从“夜间模式”切换到“晨间模式”,柔和的白光均匀铺满角落,

分毫不差。他坐起身,被子自动向两侧收拢,叠成棱角分明的方块,误差不超过一毫米。

赤脚踩在地板上,温度恒定在二十七摄氏度。衣柜门无声滑开,

今日推荐穿搭已显示在智能屏上:白色衬衫,深蓝色西裤,灰色领带。

所有尺寸与他的身体数据完美匹配。个人终端轻响,

日程表弹出:06:15-06:30:营养摄入。推荐餐品:A3型营养糊。

06:30-07:15:通勤。推荐路线:地铁3号线转5号线。07:30:到达公司。

09:00-11:30:项目评审会。预计发言时长:12分37秒。陈默对此习以为常。

这就是他的生活,在“命运公式”指引下,沿着精准、高效、毫无意外的轨道运行。

他走进厨房,自动烹饪机已准备好A3型营养糊。淡灰色,质地均匀,气味中性。

他一勺一勺喂进嘴里,咀嚼和吞咽节奏稳定。吃完早餐,换好衣服,拿起公文包,走到门口。

门锁自动识别身份,弹开。楼道空无一人,感应灯随他的脚步依次亮起、熄灭。

电梯在按下按钮后的0.8秒到达,里面空无一人。运行平稳,温度适宜。

小区街道干净整洁,树木修剪得一模一样。行人步履匆匆,表情麻木,彼此间毫无交流。

阳光、天空、云朵,一切都符合系统的气象预测。一个完美的、精准到无可挑剔的清晨。

直到那杯咖啡。在公司自动咖啡机前,他被一个匆忙的、低着头看地面的维修老人撞到。

“砰!”一声轻响。陈默手中的咖啡杯脱手而出。滚烫的黑色液体在空中划出失控的弧线,

重重泼洒在他胸前的白色衬衫上,蔓延成一幅丑陋的、深褐色的地图。

这不是“命运公式”预测中的内容。陈默僵在原地,大脑空白,

一种偏离轨道的恐慌感攫住了他。“对、对不起!”老人抬起头,脸上布满皱纹,

眼神里充满了真实的慌乱和愧疚,声音颤抖。陈默张了张嘴,想说“没关系,这是意外”,

这是系统的“社交应对模板”。但他发现自己说不出来。他看着老人布满歉意的脸,

又低头看了看胸前的咖啡渍。恐慌感奇迹般地消退了。取而代之的,

是一种陌生的、却异常清晰的情绪——新奇。这件从未被预测到的小事,像一把钥匙,

撬开了他心中那个名为“确定性”的铁盒。“不、不用了。”他听到自己的声音说道,

有些沙哑,带着一丝颤抖。这不是系统提示的“最优回应”。老人愣了一下,

掏出皱巴巴的纸巾递给他。陈默接过纸巾,却没有去擦,只是紧紧攥着,

摇了摇头:“真的不用了,没关系。”老人又说了几句道歉的话,才匆匆离开。

咖啡室里只剩下陈默一个人。他低头看着胸前的咖啡渍,那片深褐色在白色衬衫上格外刺眼。

但不知为什么,他的心里却没有了恐慌,反而有一种莫名的轻松。就像一直紧绷的弦,

突然断了。他没有去后勤部门更换备用衬衫。他端着空咖啡杯,穿着那件带有咖啡渍的衬衫,

径直走回了办公区。当他走进办公室时,原本整齐划一的键盘敲击声瞬间停顿了一下。

所有同事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他的身上,眼神里充满了震惊、不解,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惧。

但没有人开口询问。在这个世界里,“异常”是一种禁忌。陈默无视了所有人的目光,

走到自己的工位前坐下。但他的注意力无法集中。

他的目光总是不由自主地飘向胸前的咖啡渍。那片污渍像一个鲜活的符号,

不断地提醒着他:世界并非绝对的确定。

个人终端不断弹出警告:“警告:工作效率低于标准值40%。”“建议:立即停止工作,

进行10分钟冥想放松。”陈默关掉了终端的提示音。他第一次对系统的指令产生了抗拒。

---第三章:糖画的暴动下午5点30分,下班时间到了。同事们整齐地收拾好东西,

按照“最优路线”陆续离开。陈默也收拾好公文包,但他没有走向电梯。他鬼使神差地转身,

走向了办公室另一侧的安全出口,推开那扇很少有人走的门,走进了昏暗的楼梯间。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灰尘味。他的脚步声在空旷中回荡。走到一楼,推开后门,

一股清新的晚风扑面而来。门外是一条狭窄的小巷,与前面宽阔整洁的主干道截然不同。

两旁是老旧的居民楼,墙上爬满绿色藤蔓,几只麻雀在电线杆上叽喳。陈默站在巷口,

看着眼前这个陌生的世界,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迷茫和兴奋。就在这时,

一阵淡淡的、甜腻的香气飘进了他的鼻腔。那是一种他从未闻过的味道,

不是营养糊的中性气味,也不是咖啡的微苦香气。

这是一种纯粹的、能瞬间勾起人食欲的甜味。他循着香气,拐过一个街角。在街角的路灯下,

摆着一个小小的摊子。摊主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穿着洗得发白的蓝色土布褂子,

坐在小马扎上,专注地做着什么。摊子上放着一个光滑的青石板,

旁边是一个熬着琥珀色糖浆的小铜锅,糖浆冒着细小的泡泡,

那股甜腻的香气正是从这里散发出来的。老人手里拿着一把小小的铜勺,正舀起一勺糖浆,

在青石板上飞快地勾勒着。阳光透过树叶缝隙,洒在老人和他的摊子上,

形成一幅温暖而宁静的画面。陈默不由自主地走了过去。老人似乎察觉到了,抬起头,

露出了一个慈祥的笑容:“年轻人,要一个吗?”陈默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该说什么。

他的个人终端里没有关于这种东西的任何数据。他看着青石板上,

老人刚刚完成的作品——那是一只栩栩如生的蝴蝶,翅膀上的纹路细腻而不规则,

糖浆还在微微发亮。这只蝴蝶,没有“最优形态”,没有“标准参数”,它是独一无二的。

“这、这是什么?”陈默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声音,带着一丝笨拙。“糖画。”老人笑了笑,

“用糖做的画,可以吃的。”“吃的?”陈默有些惊讶。在他的认知里,

食物的唯一功能就是提供营养。“是啊,”老人点了点头,拿起那只糖蝴蝶,递到陈默面前,

“你看,晶莹剔透的,味道也甜。以前啊,这可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东西。

”陈默看着递过来的糖蝴蝶,犹豫了。大脑里有一个声音在告诉他:这是“无用”的东西,

是“低效”的消费。他应该立刻转身离开。但另一个更强烈的声音却在说:就试一次。

他想起了胸前那片咖啡渍,想起了那种打破“确定”的新奇感。他伸出手,

小心翼翼地接过了那只糖蝴蝶。指尖传来糖浆的温热和粗糙的质感。

一股更浓郁的甜香在空气中弥漫开来。他看着这只糖蝴蝶,突然觉得,

它比自己办公室里那些价值连城的精密仪器还要珍贵。“多、多少钱?”陈默问道,

下意识去摸个人终端。老人却摆了摆手,笑着说:“随缘吧。”“随缘?”陈默愣住了。

“就是说,你觉得它值多少,就给多少。”老人解释道,“或者不给也没关系。

我老头子做这个,不是为了赚钱,就是图个乐呵,能看到有人喜欢,我就很开心了。

”陈默的心里猛地一颤。不为了“最优收益”,不为了“系统指令”,

仅仅是为了“图个乐呵”,为了“有人喜欢”。他摸了摸口袋,

没有找到个人终端——刚才走得太急,落在了办公桌上。

他只有一些爷爷留下的、几乎失去用处的现金。他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币,递给老人。

老人看了看纸币,又看了看陈默,笑着摇了摇头:“我说了,随缘。年轻人,你要是喜欢,

这只糖蝴蝶就当我送你的。快尝尝吧,放久了就不好吃了。”陈默还想再说什么,

老人却已经低下头,重新拿起铜勺,开始勾勒新的图案。他只好收起纸币,

握紧了手中的糖蝴蝶。他咬了一小口。“轰——”一股他从未体验过的、复杂而野蛮的甜味,

在他口中炸开。它不是营养糊数据表上“甜度:7.3”的那个数字,

它是灼热的、滚烫的、带着一丝焦苦的,它像一场暴动,席卷了他每一个味觉细胞。

个人终端因为检测到多巴胺水平的异常飙升而发出轻微震动。他没有理会。

他看着手中残缺的糖蝴蝶,第一次对“命运公式”产生了某种实质性的鄙夷。

它能够计算卡路里和蛋白质,但它永远,永远无法计算出这只粗糙的、不完美的糖蝴蝶,

带给他的震撼。他慢慢地吃完了它。风一吹,带走了嘴角的甜香,

却在他心里留下了一片温暖。他看着老人专注的背影,

看着青石板上逐渐成型的、一只威风凛凛的老虎。他突然明白了什么。

那个被判定为“冗余”的世界,那个充满了“意外”和“不确定”的世界,才是真正的生活。

他摸了***前的咖啡渍,那片污渍已经干了。但他不再觉得它丑陋,反而觉得它像一个勋章。

他转身,慢慢地走出了小巷。他没有回家,也没有回公司拿个人终端。他只是沿着街道,

漫无目的地往前走。---第四章:明黄色的变量他走到一个公交站台前,

看着来来往往的公交车。他不知道这些车要开往哪里,也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

但他不再感到迷茫。他伸出手,拦下了一辆看起来最老旧的公交车。车门打开,司机探出头,

笑着问:“小伙子,去哪儿啊?”陈默看着司机脸上真诚的笑容,也笑了。这是他有生以来,

第一次发自内心的笑容。“我不知道,”他说,“随便哪里都行。”司机愣了一下,

随即哈哈大笑起来:“好!有魄力!上来吧,今天我带你逛逛!”陈默上了车,

找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公交车缓缓开动,窗外的风景不断变化。

从繁华的商业区切换到安静的老街区,再到充满生活气息的居民小区。他看着窗外,

嘴角一直挂着淡淡的笑容。就在这时,他听到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师傅,星光公园站,

谢谢!”他转过头,看到了她。一个女孩,穿着一件明黄色的连衣裙,

与这个世界普遍的灰、蓝、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她的头发随意地扎成一个丸子头,

几缕碎发垂在脸颊两侧。手里抱着一个画板。最吸引陈默的,是她的眼睛。

那是一双充满了灵气和活力的眼睛,像两颗亮晶晶的星星。眼神里没有麻木和顺从,

只有对世界的好奇和一种毫不掩饰的、自由的光芒。女孩上车后,没有寻找“最优座位”,

而是走到车厢中间,找了一个能看到窗外风景的位置坐下。她放下画板,

从背包里拿出一个苹果,毫无顾忌地啃了起来,嘴角还沾了一点苹果汁。

这个举动让陈默有些惊讶。在他的世界里,

进食是一件需要在“指定时间”和“指定地点”完成的、充满仪式感的事情。

但女孩似乎完全不在乎。她一边吃着苹果,一边看着窗外,

时不时还会因为看到什么有趣的东西而笑出声来。她的笑声很清脆,像风铃一样,

打破了车厢里沉闷的气氛。陈默的目光一直停留在她的身上。他发现自己无法将视线移开。

公交车停靠了一个站台。女孩吃完苹果,把果核扔进垃圾桶,然后拿起画板,准备下车。

就在她走到车门边的时候,一阵风吹来,把她夹在画板上的一张画纸吹了起来。

画纸像一只白色的蝴蝶,在空中盘旋,然后朝着陈默的方向飘了过来。陈默下意识地伸出手,

接住了那张画纸。画纸上画的是刚才那个街角的糖画摊。老人专注的神情,冒着热气的铜锅,

青石板上栩栩如生的糖蝴蝶,都被描绘得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画的右下角,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