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就在距离月底还有三天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公司的一个重要大客户,突然提出要提前验收项目,并且增加了好几个额外的需求。
这个项目原本就不在贾宏图的“优化方案”之内,是部门一直在啃的一块硬骨头。
客户来头很大,得罪不起。
消息传来,部门顿时炸了锅。
项目经理急得团团转,现有的资源已经绷到了极限,根本不可能在三天内完成额外需求。
他第一时间跑去向贾宏图汇报。
贾宏图一听也傻了。
这个节骨眼上出这种事,简直是晴天霹雳。
他把自己和项目经理关在办公室里谈了半个多小时。
出来的时候,两人脸色都很难看。
紧接着,贾宏图紧急召集了全体项目组成员开会。
会议上,他试图重拾往日的风采,给大家打气。
“同志们!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
“这是危机,也是机遇!如果我们能漂亮地完成这个任务,就能彻底赢得这个重量级客户的信任!”
他又开始画饼了。
但这次,饼还没画圆,就被人打断了。
负责这个项目的主力开发工程师,一个叫蔡坤的年轻人,直接站了起来。
“贾总,不是我们不想抓住机遇。”
蔡坤语气激动。
“现在系统架构已经定型,临时加这么多复杂需求,至少要增加两个资深开发全力投入一周才行!”
“我们的人手您也清楚,每个人都在超负荷运转,狄工那边也抽不开身。”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蔡坤的话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下面响起一片附和声。
“是啊,根本做不完!”
“这不是逼着我们熬夜猝死吗?”
贾宏图的脸色由红转白。
他用力敲了敲桌子。
“安静!都安静!”
“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要发扬拼搏精神!”
他看向我:“甄明,你经验丰富,你来牵头,重新排一下计划,看看怎么压缩时间!”
我心里冷笑。
又是这一套,把难题往下压。
我清了清嗓子,没有直接回答排计划的问题,而是转向贾宏图。
“贾总,客户临时增加需求,属于重大变更。按照公司流程,需要重新评估工作量、周期和成本,可能需要与客户重新谈判合同。”
我把问题引向了流程和规则。
“如果我们内部硬扛,不仅质量无法保证,万一项目失败,责任谁也承担不起。”
我顿了一下,看着贾宏图的眼睛。
“我觉得,当务之急,是您亲自出面,和客户沟通实际情况,或者向公司申请特殊资源支持。”
“否则,单靠我们项目组‘发扬精神’,恐怕……”
我没把话说完,但意思很明显:这饼太大,我们咽不下去,硬咽会噎死。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
所有人都看着我,眼神复杂。
有惊讶,有佩服,也有担忧。
贾宏图死死地盯着我,胸口起伏。
他明白,我是在将他的军。
用他最熟悉的“规则”和“流程”来反击他。
他如果坚持硬压,项目一旦出问题,责任全在他。
他如果去沟通或申请资源,就等于承认了自己之前的方案和安排存在严重问题。
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他陷入了自己曾经无数次给下属制造过的困境。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压力全在贾宏图身上。
他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又咽了回去。
最后,他像泄了气的皮球,颓然坐下。
“散会……我先想想……想想怎么跟客户沟通。”
他第一次,在挑战面前,选择了退却。
而不是硬着头皮往前冲。
会议不欢而散。
我知道,我可能彻底得罪他了。
但我不后悔。
在职场,有时候不能一味沉默。
适时地、有策略地表明底线,是保护自己、也是保护团队的方式。
盲目从众的另一个极端,是集体沉默导致的崩溃。
贾宏图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整整一个下午。
下班时,我看到他还在打电话,语气低沉,表情凝重。
他终究还是得去面对他一直在逃避的现实:资源的匮乏和承诺的沉重。
而那个突如其来的客户需求,像一面照妖镜。
照出了“优化方案”的不堪一击。
也照出了贾宏图领导力华丽外袍下的捉襟见肘。
月底的最后三天,注定不会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