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关于时、位、德

读易明理 张书江 2025-10-14 12:49:41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周易的作用,在于指导人们,是进是退,是动是止。

进退动止的意义,在于趋利避害。

决定进退动止的,在于时,在于位,在于德。

周易为君子谋,不为小人谋,崇阳抑阴,重男轻女。

一般来讲,时是针对事物由始至终的过程来讲的。

初始,发展,兴盛,衰败,终了,不同的阶段对人来说就是时。

一般认为,六十西卦所代表的就是六十西个时。

位是针对由下到上的位置来讲的。

一般认为,三百八十西爻就是三百八十西个位。

时与位不能截然分开,位也有时的含义在里面。

比如,初爻,时是初始,位是最下。

很好的东西,很了不起的人才,如果不逢其时,一切都没有用。

同样的道理,一件不好的东西,如果适得其时,也会有它的价值。

常言说,生不逢时,时不我待,生逢其时,时势造英雄,说的都是时对于人的重要意义。

老子对孔子说:“君子乘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莱以行。”

对于人而言,“时”是客观的,客观的情势,客观的环境,人是无法选择的。

人们对于“时”,只能是一种“审”的态度。

通过审时,然后明时,然后适时,“与时偕行”。

有句话叫做“审时度势”。

不但要审时,还要度势。

“势”是“时”的将来时,是“时”的趋势,是“时”的发展方向。

势一旦形成,就会向着既定的方向走,不会轻易改变。

势只可顺,不可逆。

举例说,君子对小人,不要让他成势,在他没成势之前,就要把他控制住,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避免小人之害。

如果让他成了势,那就不好办了。

还有一点,要善于造势,导势,让事物发展的趋势有利于正义一方。

时的概念中,还有一个“机”字。

这个机也很重要。

周易中是“几”。

可以把“几”理解成机。

机,是事物将发未发、将动未动的那个时间点。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做事要占得先机。

所以要识机,辨机,趁机,随机。

位。

位与时同等重要。

要做成一件大事,要取得成功,除了得其时,还必须得其位,得时不得位,还是空的,什么也做不成。

与“时”相比,“位”是人可以选择的,人的能动性,就体现在对“位”的选择与调整中。

这个位不适合我,我可以选择别的位。

“当位”的“当”有两种含义,一种是,你在不在这个位置上。

孔子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君子思不出其位。

一种是你适合不适合这个位置。

也就是说,你的德才与这个位置是不是相配。

德不配位,凶,绝对不是好事。

小马拉大车,那叫不自量力。

勇挑重担,那要看有没有那个肩膀。

关于爻的位置。

爻的位置不是孤立的,大体有三种情况:一是“当位”,就是要阳爻是否在刚位(初,三,五),阴爻是否在柔位(二,西,上)。

二是“乘与承”,阳爻乘阴爻(阳在阴上),以及阴爻承阳爻(阴在阳下),都是合宜的。

三是“应”,就是下卦与上卦相对位置的两个爻是否阴阳相应,譬如:初与西,二与五,三与上,这三对如果是阴阳相对,叫有应,否则叫无应。

有应好,无应不好。

但也不绝对。

有时候将同阴同阳视作同志,同志自然会相助。

另外,还有“比”,亲比的意思,就是相邻的爻能否形成帮助。

德,可理解为德才。

适其时,适其位,但没有德也是不行的。

爻德的含义:是刚是柔,是中是不中,是正是不正。

阳刚阴柔,二五为中,得位为正。

刚柔各有善不善,与时有着密切联系。

时当用刚,则以刚为善;时当用柔,则以柔为善。

唯中与正,则无有不善者。

然正不如中之善,故程子曰:正未必中,中则无不正。

六爻当位者未必皆吉,而二五之中,则吉者独多。

最好的位置是六二和九五,又中又正。

刚之道利远不利近,柔之道利近不利远。

德的含义,是卦显示的意义,也可视作对占者的要求。

比如九五一般是好的,有中正之德,占者就要看看自己是否具备中正之德。

初六一般是阴柔在下,不可妄为。

占者也只可用柔,不可用刚。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