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戳我直接看全本<<<<
觉醒前夜2047 年的清晨,林默的意识在神经电流的轻抚中逐渐凝聚。

不是闹钟的刺耳声响,而是脑机接口(BMI-7 型)通过枕叶皮层投射的模拟晨光 —— 波长 530nm 的绿色脉冲像潮水般漫过视觉中枢,将他从深睡中温柔唤醒。

“早安,林默。”

房间的环境 AI “阿澈” 用合成的青年男声播报,“今日北京城区 AQI 42,虚拟通勤系统负载率 68%,建议 7:45 前完成神经连接以避开高峰拥堵。”

林默眨了眨眼,视网膜上自动浮现半透明的日程界面:上午 9 点全息会议,下午拆解第三代 “蜂鸟” 接口 —— 那是他从地下市场淘来的报废设备,神经蜂巢公司 2039 年的初代产品。

他抬手在空中虚划,界面随手势折叠成光点消散,“关闭视觉投影,阿澈。”

他不喜欢这种无处不在的信息入侵,尽管这在 2047 年的都市已成为标配。

虚拟通勤舱的金属内壁泛着冷光。

林默躺进去时,后颈的 BMI 接口自动与舱体基座对接,一阵轻微的刺痛感后,意识已切换至 “高速通道”。

窗外的景象从实体公寓楼扭曲为数据流组成的光河,无数蓝色粒子流沿着虚拟轨道奔涌 —— 那是其他通勤者的意识载体。

他调快了神经同步速率,周围的光河瞬间模糊成彩色光带,“已为您切换至‘超频模式’,当前延迟 8ms,能耗超出安全阈值 12%。”

阿澈的声音直接在听觉皮层响起。

林默皱眉,“知道了,到公司再恢复。”

全息办公区漂浮着数十个半透明工位,林默的意识体落在编号 17 的节点上。

桌面上,拆解到一半的 “蜂鸟” 接口正以三维投影呈现内部结构。

他调出神经信号分析软件,将探针接入接口的生物电耦合器。

屏幕上,加密的神经脉冲流如心电图般跳动,这是大脑与机器对话的密码 —— 神经信号加密协议(NEP-2038)。

林默的指尖在虚拟键盘上翻飞,代码流如瀑布倾泻而下。

突然,波形图上出现异常波动。

在常规的 α 波(8-13Hz)背景中,夹杂着一组极规整的 β 脉冲(2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