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尝青春甜九月的风还裹着夏末的余温,林晓星抱着崭新的小熊铁皮糖罐,
指尖轻轻划过罐身 —— 圆滚滚的棕熊前爪抱着蜜黄色的蜂蜜罐,
边缘镀着一层淡淡的奶白,阳光落在上面,竟像撒了把细碎的糖粒。
这是妈妈送她的高一开学礼。昨晚妈妈把糖罐塞进她书包时,
指尖还带着厨房的暖:“把开心的事都藏进去,等你长大再看,全是宝贝。
” 林晓星当时似懂非懂,只觉得这罐子好看,连带着对 “高中” 的期待,
都多了几分甜意。开学第一天的运动会,成了糖罐里的第一份 “宝贝”。
林晓星报了 800 米,跑到最后一圈时,腿像灌了铅,喉咙里全是火烧的疼。
她正想放弃,忽然听见观众席有人喊她名字 —— 是隔壁班不认识的女生,
举着加油牌挥得用力。那瞬间,林晓星忽然有了劲,咬着牙冲过了终点线。下场时,
同班的女生塞给她一颗橘子硬糖:“补充点甜的!” 林晓星剥糖纸时,糖渣粘在指尖,
甜香却顺着风飘进心里。她忽然想起书包里的小熊糖罐,偷偷摸出罐子,
把剥干净的橘子硬糖放进去,又从笔记本上撕了张便签,
一笔一画写:“运动会跑 800 米,有人喊我名字啦!橘子糖好甜。”那时她总觉得,
青春的甜该是独自珍藏的秘密,像糖罐里的糖,得捂紧了才不会化。直到周三的课间,
这想法悄悄变了。林晓星趴在桌上,手指轻轻摩挲着糖罐,
罐身的小熊图案被她摸得泛出了光泽,忽然有只手轻轻戳了戳她的后背。她回头,
看见后座的女生举着一颗草莓牛奶糖笑,马尾辫上的粉色发绳晃得可爱:“我叫苏晓,
这糖我妈给的,太甜了,换你一颗橘子糖吃呗?”林晓星愣了愣,手指无意识地摸向糖罐,
轻轻打开盖子,倒出一颗裹着透明糖纸的橘子硬糖。苏晓立刻把草莓牛奶糖塞到她手里,
糖纸是粉白相间的,印着小小的草莓图案。两人交换糖果时,指尖不小心碰到一起,都笑了。
那天放学,林晓星把草莓牛奶糖的糖纸压得平平整整,放进糖罐,
又在便签本上写:“和苏晓换了糖,她笑起来像草莓酱。” 笔尖顿了顿,
她又添了句:“两个人分的糖,好像比自己吃更甜。”真正让她觉得 “甜不止一种”,
是遇见陈阳的那天。体育课自由活动时,林晓星去捡羽毛球,没注意台阶,摔了个趔趄,
膝盖也蹭破了皮。她蹲在地上,轻轻揉着膝盖,眼眶微微泛红,
忽然有双洁白的球鞋停在她面前,接着一只手递来一张创可贴,
还有一颗裹着绿色糖纸的薄荷糖。“摔了别皱眉,吃颗糖就不疼啦。” 男生的声音有点闷,
林晓星抬头,看见一个穿蓝色运动服的男生,耳朵尖有点红,
手里还攥着个羽毛球拍 —— 是隔壁班的陈阳,她之前在操场见过他打篮球。
林晓星接过创可贴和薄荷糖,小声说 “谢谢”。薄荷糖放进嘴里时,
凉丝丝的味道瞬间驱散了膝盖的疼,连带着心里的委屈都淡了。
后来她把薄荷糖的糖纸叠成小方块,放进糖罐,便签上多了行字:“陈阳的薄荷糖,
有点凉但很暖。原来除了橘子糖的甜、草莓糖的甜,还有薄荷糖的甜。”那天晚上,
林晓星躺在床上,把小熊糖罐抱在怀里。罐子里藏着三颗糖的糖纸,
还有三张写满心事的便签,轻轻一晃,便能听见纸页摩擦的细碎声响。
她忽然想起妈妈说的 “宝贝”,原来青春的宝贝,不只是自己的开心,
还有别人递来的糖、笑着交换的甜、带着凉意的安慰。月光透过窗帘缝,落在罐身的小熊上。
林晓星轻轻拧上罐盖,心里悄悄盼着:以后的高中时光,能攒下更多这样的 “甜”。
2 柠檬糖的酸高二下学期的春风里,似乎飘着一股躁动的甜。
班主任把林晓星、苏晓和陈阳叫到办公室时,
窗外的玉兰花正开得热闹 ——“学校要办文艺汇演,你们三个组队排个小品,
主题就叫‘校园里的小温暖’。”林晓星攥着剧本走出办公室时,
心里满是 “要做到最好” 的紧绷。她想起高一藏在糖罐里的橘子糖,
那时总觉得‘甜’要靠自己攥紧,连带着做事都习惯盯着结果:台词要背得一字不落,
动作要练得分毫不差,连小品里的笑点都得掐准时机。第一次排练定在放学后的空教室。
苏晓抱着笔记本电脑来,屏幕上是她画的简易分镜,边说边笑:“你看这里,
晓星你演值日生,陈阳演忘记关灯的同学,我们可以加个‘摸黑找开关’的笑点!
” 陈阳坐在课桌上晃着腿,手里转着笔,笑道:“行啊,不过我记性差,
台词可能得多练几遍。”可真正排起来,“完美” 的计划很快就乱了。
陈阳总把 “值日生忘关灯” 说成 “值日生忘吃饭”,苏晓每次听到都笑得直拍桌子,
眼泪都快飙出来,连手里的剧本都散了页。林晓星站在一旁,看着两人没心没肺的模样,
心里的弦却没松下来 —— 她偷偷在心里改着台词,琢磨着怎么才能让小品更‘出彩’,
连苏晓递来的柠檬糖都忘了接。“晓星,你发什么呆呀?” 苏晓把柠檬糖塞进她手里,
糖纸是鲜黄色的,像把小太阳,“练累了吧?吃颗酸的提提神,我妈说柠檬糖能让人清醒。
” 林晓星剥开糖纸,酸意瞬间漫开舌尖,她忽然看见苏晓嘴角挂着笑意,
陈阳正蹲在地上帮苏晓捡起散落的剧本,阳光透过窗户,将两人的影子交织在一起,
温暖得如同罐中的旧糖纸。那瞬间,
林晓星忽然懂了:原来 “温暖” 从来不是精准的台词和完美的动作,
是苏晓笑得直不起腰的模样,是陈阳笨手笨脚捡剧本的样子,是三个人挤在小教室里,
哪怕乱成一团也觉得开心的氛围。她咬着柠檬糖,酸意中渐渐泛起甜意,
心中的紧绷终于得以舒缓。后来的排练,林晓星不再盯着 “完美”。陈阳忘词时,
她会跟着苏晓一起笑,还帮着编即兴台词;苏晓想加些幼稚的小互动,她也会点头说好,
甚至跟着一起比划。有天排练到天黑,教室的灯忽然忽明忽暗,
电流发出 “滋滋” 的声响,苏晓吓得躲到林晓星身后,声音都发颤:“这灯不会坏了吧?
”陈阳却突然清了清嗓子,学着小熊糖罐上棕熊的模样,把两只手举在脸边当耳朵,
还故意压低声音学熊叫:“别怕别怕,本熊来保护你们!” 林晓星看着他憨乎乎的样子,
忍不住笑出了声,苏晓也跟着笑,刚才的害怕早没了踪影。黑暗里,三人的笑声在教室回响,
裹着柠檬糖的酸香,成了排练室里最甜的声音。那天离开教室时,
林晓星将吃剩的柠檬糖糖纸仔细叠成小方块,轻轻放进小熊糖罐。她从书包里翻出便签本,
借着路灯的光写下:“以前总觉得糖罐是‘我的’秘密盒,要把甜都自己藏着。
可今天才明白,青春的甜要与人共攒 —— 苏晓的笑容、陈阳的憨态,
还有一起在暗教室里等灯亮的时光,都比柠檬糖更令人难忘。原来成长,
就是把‘我’变成‘我们’。”汇演当天,三人穿着洗得发白的校服上场。
聚光灯打在身上时,林晓星看见台下黑压压的人,忽然有点慌,
手不自觉地摸向口袋 —— 那里没装糖,
却好像装着排练室的柠檬香、苏晓的笑声、陈阳的熊叫,心里忽然就踏实了。果然,
陈阳又忘词了。他站在台上愣了两秒,随即看向林晓星和苏晓,笑道:“其实我没忘词,
只是想告诉大家,我们一起把温暖积攒起来,就像攒糖一样,越攒越多,越攒越甜。
” 话音刚落,台下的掌声就像潮水般涌来,林晓星看着身边笑得灿烂的苏晓和陈阳,
忽然想起糖罐里那些新旧交织的糖纸 —— 原来最好的 “温暖”,
从来不是提前写好的剧本,而是三个人一起,把不完美的瞬间,都酿成了甜。谢幕时,
林晓星对着台下鞠躬,心里悄悄泛起期待:往后的日子里,能和他们一起,
将更多“不完美却很甜”的回忆,装进小熊糖罐,也藏进心里。而她不知道的是,
接下来的高三,还有一场带着眼泪的 “甜”,正等着他们一起面对。
3 棉花糖的暖高三的风似乎比往日更沉,裹挟着试卷的油墨味,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课桌上的习题册堆得老高,黑板右上角的倒计时牌数字逐日递减,
连课间都少了欢声笑语 —— 只有林晓星偶尔摸出小熊糖罐,指尖轻触罐身的小熊图案时,
才会忆起高二排练室里,柠檬糖的酸涩与笑声的甜美。第一次模拟考如期而至。
林晓星面对数学试卷,指尖捏着笔杆都泛了白,那些曾经熟悉的公式仿佛生了锈,
最后交卷时,她望着空白的最后两道大题,心底早已有了预感。成绩出来那天,
数学老师将她叫到办公室,红笔圈出的分数刺得她眼睛生疼 —— 比平时低了三十分。
“你平时挺稳的,这次怎么回事?”老师的话如一根细针,扎在她紧绷的心弦上。
走出办公室时,走廊里的风灌进衣领,林晓星忽然红了眼眶,攥着皱巴巴的试卷,
脚步不由自主地走向操场。操场角落一排郁郁葱葱的香樟树,树荫能遮住大半个身子。
林晓星蹲下身,将脸埋进膝盖,泪水浸入校服裤腿缓缓流下。她想起妈妈每天早上热的牛奶,
想起自己熬夜刷的数学题,想起高二汇演时她以为 “成长就是做到最好”,可现在,
她连一张试卷都没做好。心里的委屈如涨潮的海水,
将之前藏在糖罐里的甜意也一并冲淡了 —— 她甚至想,若是把糖罐里的糖纸都倒出来,
是不是就能假装没那么狼狈?“晓星?你在这儿吗?” 熟悉的声音穿过树叶缝隙传来,
林晓星抬头,看见苏晓抱着个粉色的东西跑过来,马尾辫晃得急切。走近了才发现,
苏晓手里举着一个大大的棉花糖,粉嫩嫩的,像一朵云,边缘还挂着细细的糖丝。
“我让小卖部阿姨特意留的,你小时候不是最喜欢这个吗?” 苏晓蹲下来,
把棉花糖递到她嘴边,声音软乎乎的,“我看你没回教室,就猜你在这儿了。
”林晓星咬了一口棉花糖,甜丝丝的糖粒在舌尖化开,混着眼泪的咸味,竟不觉得怪。
正想说话,又听见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陈阳攥着一张皱巴巴的纸条跑过来,
额头上还冒着汗:“可算找到你了!苏晓说你可能在这儿,我特意从笔记本上抄了个冷笑话,
专治不开心!”他清了清嗓子,展开纸条念道:“为什么数学书总是很忧郁?
因为它有太多解不开的问题啦!” 念完还故意挤了挤眼睛,像演小品时那样。
林晓星被他认真又笨拙的模样逗得抽了抽鼻子,泪珠还挂在睫毛上,嘴角却忍不住上扬。
“你看,笑了吧?”陈阳把纸条塞给她,“一次考砸算啥,下次咱们一起刷题,我数学好,
包你进步!” 苏晓也点头,把棉花糖往她手里塞:“对呀,我们一起扛,
比你一个人难过好多了。”阳光透过香樟叶的缝隙,在地上洒下斑驳的光影。
林晓星手里攥着棉花糖,看着身边两个叽叽喳喳的人,
忽然明白:以前总以为 “坚强” 是不流泪,是把所有事都做好,可现在才懂,
成长里的坚强,是允许自己难过,也允许别人帮自己擦干眼泪。
苏晓的棉花糖、陈阳的冷笑话,
比任何鼓励的话都管用 —— 原来成长从来不是独自咬牙扛,而是知道有人在你身后,
你就敢面对所有难。那天晚上,林晓星坐在书桌前,台灯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
她拿出便签本,写下大大的 “加油”,字迹还有点抖,却比以前更有力。
然后她小心翼翼地把棉花糖的包装纸虽然沾着点黏黏的糖丝叠好,
放进小熊糖罐里 —— 罐子里的糖纸又多了一张,
有橘子糖的橙、草莓糖的粉、柠檬糖的黄,现在又多了棉花糖的浅粉,
像把青春的颜色都攒在了一起。她摸着罐身,忽然想起汇演时陈阳说的 “把温暖攒起来,
像攒糖一样”。原来那些难过的、开心的、忐忑的瞬间,只要有人并肩走过,便都化作了蜜。
林晓星轻轻拧上糖罐盖,心里悄悄盼着:高考快来吧,她想和苏晓、陈阳一起,将这场战役,
打得漂亮 —— 而她不知道,等高考结束那天,打开糖罐的瞬间,会有更重要的感悟,
等着她。4 糖罐里的回忆高考结束的铃声响起时,
林晓星合上笔盖的手顿了顿 —— 没有想象中的狂喜,
反而像心里悬了许久的石头悄然落地,
耳边只剩下考场里此起彼伏的翻页声、收拾文具的窸窣声,以及窗外蝉鸣编织的盛夏。
她走出考场,就看见苏晓举着冰镇汽水跑过来,额头上沾着汗,笑容却亮得像太阳:“晓星!
我们去奶茶店吧,陈阳已经在那儿等我们了!” 陈阳也从树影里走出来,手里拎着个纸袋,
里面装着三种口味的糖 —— 橘子硬糖、草莓牛奶糖,还有林晓星高三常吃的薄荷糖。
奶茶店的空调吹散了暑气,林晓星把一直放在书包侧兜的小熊糖罐抱在怀里。
罐身被她摸了两年,边缘的奶白色镀漆磨出了淡淡的包浆,小熊抱蜂蜜的图案却依旧清晰。
“我们打开看看吧?” 苏晓吸着珍珠奶茶,眼睛亮晶晶地盯着糖罐,“从高一到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