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陨落之因
她想说些什么,最终却只是化作一声冷哼。
“希望秦先生能说到做到。”
说完,她站起身,踩着十厘米的高跟鞋,带着她的人,头也不回地离开了拾光阁。
“哐当——”厚重的木门被重重关上,隔绝了外界的一切。
门关上的那一瞬间,秦浩猛地从椅子上弹起来,冲到一旁,扶着墙壁,剧烈地干呕起来。
冷汗,瞬间浸透了他后背的T恤。
秦浩的双手不受控制地颤抖着,心脏跳得像是要从喉咙里蹦出来。
“秦浩!
你怎么啦?
你不要吓我啊?”
林初夏被他吓坏了,赶紧跑过来扶住他。
“没事……”秦浩摆了摆手,声音嘶哑“老毛病,压力一大就想吐。”
怎么可能没事!
三百万,72小时!
这根本就不是一道数学题,这是一道送命题!
卖店?
这是爷爷的命根子,也是他的根。
他死也不会卖。
可不卖,钱呢?
去抢银行吗?
就他这小身板,估计还没进门就得被保安大哥当场拿下。
秦浩缓缓闭上眼睛,脑海里乱成一锅粥。
所有常规的路,都被堵死了。
绝望海水一样从西面八方涌来,一点点把他淹没除非……除非,去碰那个“不祥之物”。
那个毁了他一切,却也可能……给他带来一线生机的,地狱里的魔鬼。
苏晚晴走后,拾光阁内陷入了一种令人窒息的死寂。
之前还在嗡嗡作响的绿头苍蝇,此刻也不知所踪,大概是察觉到了此地气压过低,求生欲让它选择了战略性撤退。
“秦浩,你……别听她乱说,就,就三...三百万而己,我们...我们总能想到办法的。”
林初夏的声音打破了沉寂,但连她自己都觉得这话语里的苍白无力。
三百万,而己?
对于两个还没毕业,另一个甚至“负”业在家的年轻人来说,这笔钱跟天文数字没什么区别。
就算是去卖肾,都得凑好几个人的量,还得保证配型成功。
秦浩缓缓首起身,背靠着冰凉的墙壁,胸口的恶心感总算被压了下去。
他冲林初夏摆了摆手,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夏夏,谢了。
不过,今天让我一个人待会儿吧。”
“可是你……我想当会儿蘑菇。”
秦浩打断了她,眼神里带着一丝恳求,“你知道的,就是那种……长在阴暗角落里,不需要阳光,也不需要人安慰的蘑菇。”
林初夏看着秦浩假装在笑的脸,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她了解秦浩,这个男人外表看着什么都无所谓,可是骨子里却比谁都骄傲。
此刻的他,最不需要的就是同情。
“……行。”
她点了点头,从口袋里掏出几张皱巴巴的百元大钞,塞到秦浩的手里,“我刚取的生活费,你先拿着吃饭。
别硬扛着,有事给我打电话,24小时开机。”
说完,她一步三回头地走了。
沉重的木门再次被关上,发出“吱呀”一声悠长的叹息,仿佛也在为这个破败的阁楼和它落魄的主人感到悲哀。
这一次,整个世界,都只剩下秦浩一个人了。
夜,如同浓稠的墨汁,缓缓浸染了整个景都市。
秦浩没有开灯,任由自己被无边的黑暗吞噬。
他像个幽魂一样,一步步走上阁楼二层的仓库。
这里是爷爷的禁地,也是他的“藏宝库”,堆满了这些年从天南地北淘换来的各种物件。
“嘎吱——”推开虚掩的木门,一股混杂着旧木头、老宣纸和尘埃的味道扑面而来。
秦浩的目的很明确——找钱。
或者说,找任何一件可能值钱的东西,拿去换钱。
他打开一个落满灰尘的樟木箱,里面是爷爷生前最宝贝的几件文玩。
秦浩拿起一枚汉代的五铢钱,入手冰凉。
他还记得,小时候爷爷就是用这枚铜钱,教他辨认不同朝代的铸币特征。
他又拿起一个放大镜,黄铜的边框上甚至还残留着爷爷的指纹。
爷爷曾笑着对他说:“浩子,咱们这行,眼力就是一切。
这放大镜,看的是纹路,更是人心。”
可如今,人心他没看透,却把自己看进了万丈深渊。
最底下,是一本烫金的荣誉证书,上面龙飞凤舞地写着一行大字——“景都市年度青年天才鉴定师”。
获奖人:秦浩。
天才。
多么讽刺的词汇。
秦浩用指尖轻轻划过自己的名字,那曾经是他所有荣耀的顶点,如今却像是一块烙铁,狠狠地烫在他的心上。
比给通缉犯发一张“优秀市民”奖状还要来得黑色幽默。
一年前的那场私人鉴宝会,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那是一场顶级富豪圈的聚会,能被邀请的,无一不是鉴定界的泰斗名宿。
而年仅二十一岁的他,意气风发,作为最耀眼的新星,赫然在列。
那天的压轴宝物,是一尊据传是从海外回流的“宋代官窑贯耳瓶”。
瓶身釉色粉青,温润如玉,开片自然,是无数藏家梦寐以求的极品。
然而,就在他上手鉴定的前一刻,主办方为了助兴,临时加了一件神秘的“开胃菜”——一块据说是从某座战国古墓中出土的、残破的青铜面具。
秦浩至今都记得,当他的指尖触碰到那块面具的瞬间,一股彻骨的冰冷瞬间窜遍全身。
他感到一阵天旋地转,脑子里仿佛被灌进了一团浆糊,眼前的景象都开始出现重影。
等他回过神来时,他己经站在了那尊官窑瓶前。
鬼使神差地,他用一种近乎梦呓的语气,得出了结论:“仿品。
现代工艺,化学做旧。”
全场哗然。
最终,瓶子的主人,那位脾气火爆的富商,当场请来国家级专家复验。
结果证明,那是一件价值连城、足以载入史册的国宝真品。
一夜之间,天才陨落。
“打眼”——这是古玩行里最致命的失误。
秦浩不仅毁掉了自己的名声,更让拾光阁的百年信誉一夜之间沦为业界笑柄。
随之而来的,是富商的疯狂报复,是合作伙伴的釜底抽薪,是银行的催贷逼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