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一节国语课

>>> 戳我直接看全本<<<<
阳光透过西式玻璃窗,在深色的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教室里弥漫着墨香和窗外栀子花的淡淡香气。

国语课上,沈玉容女士身着一身素雅的格子旗袍,手持一卷诗书,声音笃定而富有感情:“今日,我们研读革命先烈、鉴湖女侠秋瑾先生的《满江红·小住京华》。

此词既是文学绝唱,更是一位革命者以血泪写就的壮志宣言。”

“俗子胸襟谁识我?

英雄末路当磨折。”

沈女士逐句讲解,从词牌格律到时代背景,课堂气氛起初是惯常的肃穆。

但当讲到“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时,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台下青春而懵懂的面庞。

“秋瑾先生在此,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抗争,更是对旧时代压迫的控诉。

她不愿被囿于深闺,而要走向民族解放的大天地。

诸位同学,你们……可曾体会到这份革命者的胸怀?”

沈先生有意引导。

教室里一片寂静。

大多数同学低着头,或茫然,或沉思。

她们自幼所受的教育,与秋瑾所反抗的,本是同源。

一向文静的苏文纨小声说:“秋瑾先生为国捐躯,是我辈楷模……我们能安心读书,皆因有先烈披荆斩棘。”

这话代表了大多数人的想法,能坐在这个教室里,她们己是时代的幸运儿。

活泼的沈招弟则好奇地问:“先生,‘心却比,男儿烈’是说女子也能像男儿一样为国效力吗?”

沈先生微微一笑,正要回答,目光却落在了窗边的林昕唯身上。

只见她怔怔地望着黑板上的词句,神情专注,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彩。

与这个时代的人不同,林昕唯更能理解秋瑾那份跨越时代的革命***。

“林昕唯同学,”沈先生温和地点名,“你似乎有所思?”

所有目光瞬间聚焦于她。

林昕唯站起身,现代的灵魂让她对革命精神有着更深的理解。

“先生,各位同学,”她的声音清晰而坚定,“我读这首词,感受到的是一颗为民族、为革命燃烧的心。”

“秋瑾先生的不甘,不只是对个人命运的不平,更是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思。

她呐喊‘俗子胸襟谁识我’,呐喊的是救国之志无人理解的苦闷。”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同学们的脸:“但她没有止步于呐喊。

她用行动证明,女子同样可以为国牺牲。

而且,在这国家危难之际,每一个热血儿女,不论男女,都应当有这样的胸怀和志向!”

这番话,让同学们陷入沉思。

连沈女士也露出了惊异而赞赏的神情。

胆小的王淑仪轻声说:“可是我们只是女学生……淑仪,”林昕唯语气坚定,“秋瑾先生展现的,正是我辈青年应有的担当。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我们读书求学,不仅为个人前途,更要为民族振兴而努力。

这才是对先烈最好的告慰。”

她最后看向黑板,声音清朗:“秋瑾先生问‘莽红尘,何处觅知音?

’。

如果我们读了她的诗,懂了她的志向,并以此为激励,奋发向上,那我辈青年,便是她在尘世间的回响,是其革命精神的传承。”

话音落下,教室里鸦雀无声。

片刻后,沈先生率先鼓起掌来,眼中充满了光彩:“说得极好!

‘革命精神的传承’!

林同学此番见解,深得秋瑾烈士精神真谛!

诸君,诗词不在背诵,而在领悟其中蕴含的革命精神。

今日这堂课,因林昕唯同学而更加精彩了。”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