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日子里,青禾村后山时常能看见少年执着的身影。
起初,他对先生那些不循常理的招式困惑不己,手中短棍挥舞得杂乱无章,常常练得满头大汗却不得要领。
先生也不着急,只是带着他***溪边,看流水如何绕过顽石;或是立于山巅,观狂风怎样卷动落叶。
“武学之道,在于顺应自然。”
先生总是这样说。
渐渐地,林羽开始懂得收敛锋芒。
他尝试将周身真元如流水般运转,不再追求刚猛的力道,而是学着借势、化势。
每日天还未亮,他便揣着母亲准备的干粮,踩着露水往山洞赶。
一路上,他会不自觉地观察晨雾如何在林间流淌,野鹿怎样灵巧地穿越荆棘,将这些自然之景都化作心中的武学感悟。
然而,平静的日子被一丝不安的气息打破。
这些天,村民们在劳作时常常交头接耳,脸上带着忧虑之色。
林羽隐约听到他们谈论后山出现了陌生的脚印,还有人在深夜看到黑影闪过。
他将这些消息告诉先生时,对方只是微微皱眉,叮嘱他多加小心,却也没有停下教导的步伐。
这天,林羽正全神贯注地按先生要求练习 “化劲”—— 将周身真元如流水般运转,借对方力道反制。
他对着一棵枯树反复比划,汗水浸透粗布短打。
突然,洞外传来急促脚步声,还伴着金属碰撞声。
林羽心中一紧,扒开藤蔓望去,只见三名黑衣蒙面人正持剑围攻一位凌云宗弟子,那人白衣染血,剑光却依旧凌厉。
“是云宗的师兄!”
林羽握紧拳头。
先生曾告诫他不可随意暴露行踪,但眼前情景让他想起父亲常说的 “见义不为,无勇也”,更想起这三个月来先生教导的侠义之道。
他摸出腰间先生给的短棍,深吸一口气冲进战圈。
“住手!”
林羽大喊着挥棍横扫。
为首的黑衣人冷笑一声,长剑斜劈而下。
林羽下意识侧身,短棍顺着对方剑势轻挑,这本是先生教的卸力技巧,却因慌乱用力过猛,竟将黑衣人手中长剑震飞。
其余两人见状,怒喝着从左右包抄。
林羽心跳如雷,脑海中突然闪过先生的话:“无拳胜有拳,无形胜有形。”
他不再主动出击,而是随着两人攻击节奏旋转腾挪,短棍看似随意挥动,却总能精准点在对方手腕、膝盖等要害。
片刻间,三人捂着伤处退开,惊疑不定地盯着这个突然冒出的少年。
“你使的是…… 什么邪门功夫?”
为首黑衣人咬牙问道。
林羽还未回答,身后传来熟悉的咳嗽声。
先生不知何时己站在洞口,苍白的脸上浮现一丝笑意:“小友,倒让我发现了璞玉。”
他看向黑衣人,浑浊的眼中闪过一抹寒芒,“灵霄界何时容得下幽冥殿的杂碎在此撒野?”
黑衣人脸色骤变,交换一个眼神后转身逃窜。
受伤的凌云宗弟子挣扎着起身,对着先生抱拳行礼:“前辈救我性命,不知可否……” 话未说完,先生己转身进洞,只留下一句:“带着你的人速离,莫再来此。”
林羽搀扶着师兄到溪边清洗伤口,对方目光始终盯着他手中短棍:“小友的招式…… 不似我凌云宗剑法,却透着一股自然之妙。
可否告知师从何处?”
林羽想起先生叮嘱,含糊道:“只是自己胡乱比划。”
但师兄眼中的怀疑与好奇,让他隐隐不安。
当晚,先生难得多喝了几口林羽带来的米酒,望着洞外明月缓缓开口:“今日那番交手,你无意间暗合无拳道‘以虚御实’之理。”
林羽还未从震惊中缓过神,就见先生抬手点在他眉心。
一股温热的气息瞬间涌入脑海,无数晦涩的文字与画面在意识中炸开,正是完整的无拳道心法论。
还没等林羽反应过来,先生又取出半块玉佩,与他颈间的碎片严丝合缝。
玉佩刚一拼接完整,便散发出柔和的光晕,林羽只觉西周的天地元气如潮水般涌来,疯狂地钻进他的经脉。
“此玉名为‘混元珏’,能助你快速吸纳天地元气。”
先生解释道,“不过,无拳道博大精深,以你如今的修为,还难以参透其中万一。”
林羽只觉脑袋像是被塞满了东西,胀痛无比,那些心法论中的字句在脑海中不断盘旋,却怎么也抓不住要领。
他望着手中散发微光的玉佩,又看看闭目养神的先生,心中满是疑惑与忐忑。
三日后就要去参加凌云宗大比,等待他的究竟会是什么?
而这突然揭开的身世之谜与神秘武学,又将把他带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