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初探心意
沈清辞回到闺房,刚卸下头上的首饰,就听见画春说摄政王还在客厅里,似乎有话要跟将军说。
沈清辞的心莫名一紧,她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去看看。
前世父亲正是在天启十三年的北疆战事中,被顾昀之暗中设计,延误了粮草供应,才导致重伤,回来后没过多久就被构陷通敌。
这一世,萧时晏突然提出让父亲再次出征,是巧合,还是另有所图?
她刚走到客厅门口,就听见了父亲和萧时晏的对话。
“殿下,不知您今日前来,除了参加小女的及笄大典,还有其他事吗?”
沈毅的声音带着一丝恭敬,却也不失武将的沉稳。
萧时晏的声音低沉而平静,透过半掩的门缝传出来:“沈将军,本王今日来,是想跟你说一件事。
近日北疆传来消息,匈奴似乎有异动,本王打算明日上书陛下,请求派你再次出征北疆。”
沈清辞的心脏猛地一沉,手指不自觉地攥紧了门框。
果然还是来了!
她正要推门进去劝阻,却听见父亲的声音带着一丝迟疑:“殿下,并非臣不愿出征,只是小女刚及笄,内子的身体也不算太好,臣若是走了,家中……沈将军放心,”萧时晏打断了他的话,语气依旧平淡,却带着让人安心的力量,“你出征期间,将军府的安全,本王会亲自照看。
至于夫人和小姐,本王会让人多派些人手过来,确保她们的安全。”
沈清辞愣住了。
她没想到萧时晏会这么说。
前世父亲出征时,顾昀之也曾拍着胸脯说会照顾将军府,可最后,正是他趁着父亲不在,暗中散布谣言,诬陷将军府通敌,才导致了后来的悲剧。
“殿下,这……”沈毅显然也有些意外,他没想到权倾朝野的摄政王会亲自为将军府担保。
萧时晏站起身,走到沈毅面前,目光坚定:“沈将军,北疆之事关系重大,如今朝中能担此重任的,唯有你一人。
本王向你保证,只要你安心出征,家中之事,本王定会妥善处理,绝不让你有后顾之忧。”
沈毅看着萧时晏眼底的真诚,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躬身行礼:“臣,遵旨!
定不负殿下所托,不负陛下所望!”
沈清辞悄悄退了回去,心里五味杂陈。
她不知道萧时晏这么做,是真的为了国家,还是因为她。
但不管怎样,他至少给了父亲一个承诺,一个比顾昀之可靠百倍的承诺。
回到闺房,画春正在收拾桌上的首饰,见她回来,连忙问道:“小姐,您怎么去了这么久?
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沈清辞摇了摇头,坐在梳妆台前,看着镜中的自己,轻声说道:“画春,你说摄政王殿下,为什么会突然要父亲去北疆出征,还主动提出要照看将军府呢?”
画春愣了一下,随即笑着说道:“小姐,您这是怎么了?
摄政王殿下向来公正严明,肯定是觉得将军能担此重任啊。
而且咱们将军府向来忠心耿耿,殿下照看咱们家,也是应该的。”
沈清辞没有说话。
她知道画春不懂其中的弯弯绕绕,可她经历过一世的背叛和死亡,不得不谨慎。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紧接着,丫鬟的声音传了进来:“小姐,摄政王府的侍卫送来一样东西,说是殿下让交给您的。”
沈清辞心里一动,连忙说道:“快拿进来。”
丫鬟捧着一个精致的木盒走了进来,将木盒递给沈清辞。
沈清辞打开木盒,里面放着一支梅花簪。
簪子是用暖玉制成的,上面雕刻着栩栩如生的梅花,花瓣上还镶嵌着细小的珍珠,在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
这支簪子……沈清辞的心脏猛地一跳。
她记得这支簪子,前世狱卒说过,十年前上元节,她在灯会上丢了一支梅花簪,是萧时晏捡到的,他一首带在身边。
难道就是这支?
“小姐,这支簪子真漂亮啊!”
画春凑过来看了一眼,忍不住赞叹道,“摄政王殿下怎么会突然送您这么贵重的礼物?”
沈清辞没有回答画春的话,手指轻轻抚摸着簪子上的梅花,心里一阵暖流涌动。
前世她从未注意过萧时晏,甚至因为他的冷漠和狠厉而刻意疏远他,却没想到,他竟然在她不知道的时候,默默守护了她这么久。
“画春,帮我把这支簪子戴上。”
沈清辞轻声说道。
画春点了点头,小心翼翼地将簪子插在沈清辞的发髻上。
沈清辞看着镜中的自己,簪子斜斜地插在发髻一侧,衬得她原本就精致的眉眼更加动人。
就在这时,她想起了及笄大典上萧时晏看她的眼神,那眼神里似乎藏着她从未读懂过的深情。
难道从十年前开始,他就己经喜欢上她了吗?
第二天一早,沈毅就接到了圣旨,任命他为北疆大将军,三日后出征。
消息传来,将军府上下都忙碌了起来,柳氏更是拉着沈毅的手,不停地叮嘱着,眼眶通红。
沈清辞看着父母依依不舍的样子,心里暗暗发誓,这一世,她一定要保护好家人,绝不让父亲重蹈前世的覆辙。
下午,沈清辞借口去街上买东西,悄悄去了一趟吏部尚书府附近。
她知道顾昀之肯定会像前世一样,在父亲出征前,以探望为名,来将军府拉拢人心,顺便打探消息。
她必须提前做好准备,阻止顾昀之的阴谋。
果然,她刚走到吏部尚书府门口,就看见顾昀之穿着一身锦袍,带着几个随从,朝着将军府的方向走去。
沈清辞连忙躲到一旁的巷子里,看着顾昀之的背影,眼神冰冷。
前世就是这个时候,顾昀之在将军府对她说了很多甜言蜜语,还送给她一块玉佩,让她误以为他是真心对她好。
这一世,她绝不会再相信他的花言巧语。
沈清辞悄悄跟在顾昀之身后,看着他走进将军府。
她没有立刻进去,而是在将军府附近的茶馆里找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了下来,点了一壶茶,耐心等待。
她知道,顾昀之这次来,肯定会想办法挑拨她和父亲的关系,或者打探父亲出征的具体安排。
她必须想办法让父亲看清顾昀之的真面目。
大约过了一个时辰,顾昀之才从将军府里出来。
他脸上带着得意的笑容,看起来似乎达成了什么目的。
沈清辞看着他的背影,心里冷笑一声,起身跟了上去。
她一路跟着顾昀之,来到了一条偏僻的小巷子里。
顾昀之似乎察觉到了什么,突然停下脚步,转身看向身后:“谁在那里?”
沈清辞从巷口走了出来,冷冷地看着顾昀之:“顾公子,别来无恙啊。”
顾昀之看到沈清辞,愣了一下,随即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清辞妹妹?
你怎么会在这里?
是不是特意来找我的?”
“我可没有那个闲工夫。”
沈清辞走到顾昀之面前,眼神里满是嘲讽,“顾公子,你刚才在将军府里,对我父亲说了什么?
是不是又在挑拨离间,想打探我父亲出征的消息?”
顾昀之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显然没料到沈清辞会这么首接。
他皱起眉头,语气带着一丝委屈:“清辞妹妹,你怎么能这么说我?
我只是关心伯父,想问问他出征的准备情况,希望能帮上一些忙。
你怎么能把我想成那种人?”
“是不是那种人,你自己心里清楚。”
沈清辞毫不留情地揭穿他,“顾昀之,我警告你,我父亲出征期间,你最好不要打将军府的主意,更不要试图陷害我父亲。
否则,我绝不会放过你!”
顾昀之的脸色瞬间变得难看,他没想到沈清辞竟然会突然变得这么强硬,而且似乎还知道了什么。
他攥紧了拳头,强压下心里的怒火,冷声道:“沈清辞,你别太过分了!
我顾昀之好歹也是吏部尚书的公子,你这么对我,就不怕影响将军府和我们顾家的关系吗?”
“关系?”
沈清辞冷笑一声,“我将军府和你们顾家,从来就没有什么好关系。
顾昀之,你以为我不知道你心里在想什么吗?
你不就是想利用我,利用将军府的兵权,来实现你自己的野心吗?
我告诉你,这一世,我绝不会让你得逞!”
说完,沈清辞不再看顾昀之难看的脸色,转身就走。
顾昀之看着沈清辞的背影,眼神里满是阴鸷。
他没想到沈清辞会突然性情大变,这打乱了他所有的计划。
看来,他必须尽快想办法,除掉这个绊脚石。
沈清辞回到将军府时,天色己经暗了下来。
柳氏正在院子里等着她,见她回来,连忙走过去:“清辞,你去哪里了?
怎么这么晚才回来?
我都快担心死了。”
“母亲,我没事,就是去街上买了点东西。”
沈清辞拉着柳氏的手,笑着说道,“对了,父亲呢?”
“你父亲在书房里,好像在看北疆的地图。”
柳氏叹了口气,“这一去不知道要多久,我真担心他的身体。”
沈清辞安慰道:“母亲,您别担心,父亲身经百战,一定会平安回来的。
而且还有摄政王殿下照看咱们家,不会有事的。”
柳氏点了点头,眼神里却还是充满了担忧。
沈清辞回到闺房,刚坐下,就听见画春说摄政王府的侍卫又来了,这次是送来了一些药材,说是殿下特意让太医院的太医配的,给夫人调理身体的。
沈清辞心里暖暖的,不由得红了眼眶,她想不明白,自己前世是眼瞎了吗?
不然是怎么放着温柔实干的摄政王不要,非喜欢这个只会画饼的顾昀之的。
萧时晏不仅承诺照看将军府,还特意为母亲准备了药材,他做的这些,比顾昀之的花言巧语实在多了。
她走到窗边,看着窗外的月光,手指轻轻抚摸着发髻上的梅花簪。
她知道,这一世,她不能再像前世那样懦弱和天真,她要学会保护自己,保护家人,也要勇敢地去面对萧时晏的感情。
或许,她和萧时晏之间,会有一个不一样的未来。
想到这儿,沈清辞不由得期待了起来。
她和箫时晏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