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百年僵尸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散尽,屋内恢复了寂静。

陆归守在灯下,脑中回响着父亲那句“因为你”。

他把《守灯录》翻到最后一页,盯着那张复杂的“封门符”,心中忽然生出一丝明悟。

他起身走到供桌前,仔细观察桌腿上的几道划痕。

这是一种古老的“折文”。

陆归对照着《守灯录》后面的符号表,试着破译。

“三、一、西、……七、二。”

他将数字按顺序记下来,脑海中浮现出村口那棵老槐树的年轮。

“槐爷说过,村里每十年换一次灯芯,每次都要在槐树洞里刻下一道痕。”

陆归喃喃自语,“这会不会就是记录换灯芯的年份?”

他将数字一一对照,发现最后一组数字正好指向今年——中元之夜。

“今年,灯必须换,而且是百年一遇的大换。”

陆归心中了然。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归子,开门!”

是槐爷的声音。

陆归打开门,老槐神色凝重地走进来,手中拿着一根旧得发黄的麻绳。

“你奶奶走前,让我交给你。”

老槐把麻绳递给陆归,“她说,到了该知道的时候,你自然会明白。”

陆归接过麻绳,发现上面每隔一段就打了一个结,有的结大,有的结小,还有的结上缠着不同颜色的细线。

“这是‘年索’。”

老槐解释道,“我们村每百年,都要举行一次‘换灯’大典。

每十年打一个小结,五十年打一个中结,百年打一个大结。

颜色代表当年的‘灯相’——青、白、红、黑、黄,对应木、金、火、水、土。”

陆归顺着年索数下去,发现最后一个大结正是奶奶打的,颜色是红色。

“火相之年。”

陆归心头一震,“难怪今年阴气这么重。”

“你奶奶还说,‘灯不灭,人不回头’不是空话。”

老槐压低声音,“这灯,连着村子的命脉。

灯一灭,百邪生。”

陆归忽然想到什么,从怀里掏出那块从小戴到大的玉佩。

玉佩背面刻着一个奇怪的符号,他一首以为只是装饰。

“这个符号,你认识吗?”

陆归把玉佩递给老槐。

老槐接过玉佩,脸色骤变:“这是‘灯印’!

只有守灯人的血脉才能佩戴。

你奶奶……她早就知道你会走上这条路。”

陆归沉默了。

他将年索和玉佩放在供桌上,目光在两者之间来回移动。

年索上的结,玉佩上的印,供桌腿上的折文,还有《守灯录》里的符图……它们之间似乎存在着某种联系。

“槐爷,村里有没有一个地方,藏着关于‘百年换灯’的记录?”

陆归问。

老槐犹豫了一下,道:“祠堂后殿,有一口封了百年的古井。

井盖上刻着‘百年一开’。

但那地方阴气极重,我劝你不要去。”

“我必须去。”

陆归坚定地说。

老槐看着他,最终叹了口气:“好吧。

但你要记住,灯灭不回头。”

夜深了,陆归和老槐悄悄来到祠堂。

祠堂后殿的井盖上,刻着密密麻麻的符号,正中央是西个大字:“百年一开”。

井盖边缘,有一圈细小的凹槽,凹槽里刻着十个数字,排列成一个奇怪的顺序。

“这是‘百年密码’。”

老槐低声道,“必须按正确的顺序拨动数字,井盖才会打开。

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陆归深吸一口气,从怀里取出年索、玉佩和《守灯录》,将它们一一摆在井盖上。

他将年索上的结按颜色和大小一一对应到凹槽的数字上,又将玉佩背面的“灯印”对准了井盖中央的凹槽。

“三、一、西、一、五、九、二、六、五、三……”陆归一边默念着从供桌腿上破译出的折文,一边小心翼翼地拨动着井盖边缘的数字。

每拨动一次,井盖下就传来一阵低沉的“咔哒”声,像是某种古老的机关正在缓慢运转。

当最后一个数字归位时,井盖中央的“灯印”忽然亮起,一道柔和的光芒从凹槽中溢出。

紧接着,整个井盖轻轻一震,缓缓向一侧移开。

一股寒气从井中喷涌而出,带着陈年的腐臭和泥土的气息。

陆归下意识地后退一步,护住手中的油灯。

井中并非漆黑一片,而是有一圈圈微弱的蓝光,像水波纹一样从井底缓缓升起。

蓝光映照着井壁,上面刻着一幅幅古老的图案:有人举灯,有人祭河,有人与黑影搏斗,还有一个女人抱着婴儿,站在河边。

“那是……”陆归的心猛地一跳。

那女人的身影,与他记忆中母亲的轮廓,隐隐重合。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