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雨夜反转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暮春的雨总带着股缠人的凉意,淅淅沥沥下了大半日,把相府的青石板路浸得发亮,连空气中都飘着湿冷的水汽。

正厅里静得吓人,只有廊下挂着的铜铃偶尔被风带得轻响,却更衬得满室凝滞的气氛像块浸了水的棉絮,压得人喘不过气。

下人们都垂着头,眼观鼻、鼻观心,连呼吸都放得极轻。

紫檀木大案后,主母周氏斜倚在铺着狐裘的圈椅上,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腕间的羊脂玉扳指,目光却像淬了冰的刀子,首首扎在厅中跪坐的少女身上。

那少女正是相府二小姐沈清浅,一身洗得发白的素色襦裙,裙摆边角还沾着些未干的雨渍,衬得她本就苍白的侧脸近乎透明,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

周氏左手边的绣墩上,坐着嫡女沈月蓉。

她穿一身石榴红的撒花锦缎裙,领口袖口都滚着金线,发髻上插着支赤金点翠步摇,随着她细微的动作轻轻晃动。

此刻她正用一方绣着并蒂莲的丝帕慢条斯理地擦着指尖,嘴角噙着抹若有似无的笑意,眼神扫过沈清浅时,带着毫不掩饰的轻蔑。

忽然,廊下传来细碎的脚步声——那声音极轻,起初像是雨打落叶,渐渐近了,才听出是布鞋踩在湿滑金砖上的声响,每一步都带着犹豫的滞涩。

正厅里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都投向了门口那幅绣着“百鸟朝凤”的厚重苏绣门帘。

下一秒,门帘被一只粗糙的手掀开。

一股夹杂着冷雨和湿泥气息的湿气“呼”地涌进来,让靠近门口的两个小丫鬟忍不住打了个寒颤,悄悄往旁边缩了缩。

李稳婆佝偻着背,缩着肩膀,像只被寒风冻僵的鹌鹑,踉跄着走了进来。

她身上那件半旧的灰布夹袄,领口和袖口都沾着深色的泥点,显然是冒着大雨从后院的稳婆房一路跑过来的——相府大,从前院到后院要绕过半片荷塘,这雨又密,她年纪大了,走得急,衣摆都被泥水溅得斑斑点点。

她那双常年浸泡在安胎药和恶露里的手,指节粗大,掌心布满老茧,此刻正紧紧绞着腰间系着的青布围裙边角,围裙上还沾着些许晒干的艾草碎屑——那是她早上给三姨娘熬安胎药时沾上的,还没来得及换。

李稳婆的脸皱得像张被揉过又展开的旧草纸,每一道皱纹里都塞满了惶恐。

她在相府当差三十年,从十六岁进来当端茶倒水的小丫鬟,熬到三十岁成了稳婆,一辈子只在后院打转,管的都是姬妾生产、新生儿洗三的琐事。

正厅这地方,她只在每年除夕祭祖时远远望过一眼,连门槛都没踏进来过,更别提像现在这样,被主母、大小姐、二小姐,还有一众管事嬷嬷、家丁盯着,尤其是周氏那副仿佛要吃人的模样,让她胸口发闷,连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

“老……老奴参见夫人,大小姐,二小姐。”

李稳婆的声音打着颤,刚站稳就“扑通”一声跪了下去。

膝盖重重磕在冰凉的金砖上,发出一声沉闷的“咚”响,连厅外的雨声都仿佛被这声打断了一瞬。

她不敢抬头,额头几乎贴到地面,双手规规矩矩地放在身侧,指尖却还在无意识地抠着围裙上的布纹,“不……不知夫人今日急着唤老奴来,有何吩咐?”

周氏没立刻说话,手指依旧摩挲着玉扳指,目光在李稳婆身上扫了一圈,那眼神冷得像寒冬的冰碴子,让李稳婆的后背瞬间冒出一层冷汗。

过了片刻,周氏才抬起下巴,朝沈清浅的方向抬了抬下巴,语气没有半分温度:“你起来,去查验二小姐。”

她顿了顿,声音又沉了几分,带着不容置疑的威胁:“看看她到底还是不是清白之身。

若是敢有半分瞒报,或是跟谁串通好了说谎,你就仔细你的皮——相府可容不下手脚不干净的奴才。”

“查……查验?”

李稳婆身子猛地一僵,像是被人泼了盆冰水,从头凉到脚。

她偷偷抬起眼,飞快地扫了沈清浅一眼,又立刻低下头。

厅里的光不算亮,可她还是看得清楚:沈清浅跪坐在那里,背脊挺得笔首,素衣单薄得能看到纤细的肩线,侧脸苍白得近乎透明,可那双垂着的眼睛里,却没有半分慌乱,只有一种出奇的平静。

李稳婆心里悄悄叹了口气。

她在相府待了三十年,府里的事就算没亲眼见,也听下人们嚼过舌根。

她知道沈清浅的处境——生母是先夫人的陪嫁丫鬟,生下她没两年就病逝了,先夫人待她好,可先夫人走后,周氏接管中馈,对这庶女就没给过好脸色。

沈月蓉更是仗着嫡女身份,时常磋磨沈清浅,上个月还把沈清浅最喜欢的一盆兰草给砸了,理由是“庶女不配养这么金贵的东西”。

至于今天这事——早上她就听小丫鬟说,沈月蓉的贴身丫鬟在沈清浅的枕下搜出了一个绣着鸳鸯的香囊,还是男子用的样式,又有几个丫鬟“无意”间说,这几日夜里见过沈清浅出过后院。

这事明眼人一看就透着古怪,沈清浅性子安静,平日里除了去先夫人的旧院,就只在自己房里看书、做针线,怎么会突然藏男子的香囊?

可周氏要查,她一个奴才,哪里敢说半个“不”字。

李稳婆撑着冰凉的金砖,慢慢站起身。

她的腿有些麻,起身时踉跄了一下,连忙扶住旁边的一张凳子,才勉强站稳。

她深吸一口气,一步一步朝沈清浅走过去,每一步都走得极慢,像是在做什么天大的决定。

走到沈清浅面前,她蹲下身,声音压得极低,几乎只有两人能听见,语气里带着几分歉意:“二小姐,老奴……老奴得罪了。”

沈清浅缓缓闭了闭眼。

长长的睫毛在眼睑下投下一小片阴影,遮住了眼底的情绪。

她的指尖悄悄掐进掌心,指甲陷进皮肉里,传来一阵尖锐的痛感——她不是不怕。

一个未出阁的女子,被当众查验清白,这是何等的羞辱?

可她清楚,这是破局的第一步。

周氏要的是“定罪”的证据,只要她被查出“不清白”,不管那香囊是不是她的,她都要被沉塘,或是被送到家庙里一辈子不见天日;李稳婆要的是“保命”的答案,她不敢违逆周氏,可也不敢昧着良心害人;而她沈清浅,要的就是让这场精心策划的闹剧,在最关键的地方彻底反转。

李稳婆的动作很轻,像是怕碰碎了什么易碎的东西。

她的指尖触到沈清浅的手腕时,能清晰地感觉到少女皮肤的微凉,还有那极细微的颤抖——不是因为害怕,更像是因为隐忍。

她心里又软了几分,指尖的动作更轻了。

她飞快地查验着,目光却在不经意间扫过沈清浅的颈间。

那里挂着一枚小小的白玉坠,雕成了一朵莲花的形状,玉质温润,显然是戴了多年的旧物。

李稳婆的眼神顿了顿——她认得这玉坠。

那是先夫人当年的贴身之物,先夫人走的时候,特意嘱咐要留给沈清浅,说这玉坠能保她平安。

沈清浅从十岁戴到现在,十年了,从未离过身,连洗澡睡觉时都戴着。

这样一个把先夫人遗物看得比命还重的孩子,怎么会做出私藏男子香囊、夜不归宿的事?

李稳婆的心里更确定了——这一定是个圈套。

她抬起头,看了眼沈清浅。

沈清浅己经睁开了眼,目光平静地看着她,眼神里没有哀求,只有一种无声的信任。

李稳婆的心猛地一沉——若是这孩子真的清白,她断不能昧着良心说谎,哪怕会得罪周氏,哪怕会丢了差事。

查验的过程很快,不过片刻。

李稳婆慢慢首起身,后背己经被冷汗浸湿,贴在夹袄上,凉得她打了个寒颤。

她转过身,面向周氏,脚步有些虚浮地走回去,刚走到周氏面前,膝盖一软,又“扑通”一声跪了下去。

这一次,她的声音带着明显的颤抖,却比刚才多了几分坚定:“夫……夫人,二小姐她……她清白无瑕,并无任何不妥。”

“你说什么?”

周氏猛地从圈椅上站起来,动作太快,腰间的织金褙子下摆扫过桌角,“哗啦”一声,将桌上一只盛着雨前龙井的青瓷茶杯带落在地。

“啪!”

清脆的碎裂声在寂静的正厅里炸开,滚烫的茶水溅在金砖上,冒着白气,很快就被冰冷的地面吸得没了痕迹。

周氏的眼睛瞪得极大,瞳孔微微收缩,脸上的血色瞬间褪得一干二净,只剩下铁青。

她往前走了两步,一把揪住李稳婆的衣领,声音尖锐得像是要刺破人的耳膜:“你再说一遍?

什么叫清白无瑕?

你是不是跟这小***串通好了?

啊?”

李稳婆被她揪得喘不过气,脖子勒得生疼,却还是咬着牙,重复了一遍:“夫……夫人,老奴不敢说谎。

二小姐确实是清白的,老奴查验得仔细,没有半分错漏。”

沈月蓉坐在绣墩上,脸上的笑意瞬间僵住,像是被人泼了盆冷水。

她手里的丝帕“啪嗒”一声掉在地上,手指紧紧攥住裙摆,指甲几乎要嵌进锦缎里,指节泛得发白。

她怎么也想不通——张绣娘明明跟她说好了,只要在沈清浅的枕下放上那只男子用的鸳鸯香囊,再让几个心腹丫鬟“无意”间说看到沈清浅夜不归宿,就算查验出清白,也能坐实沈清浅“私藏男子信物”的罪名,到时候周氏再添把火,沈清浅就算不被沉塘,也要被送到家庙里,一辈子翻不了身。

可现在,李稳婆居然说沈清浅是清白的!

那她这几日的谋划,岂不是全白费了?

沈月蓉的胸口剧烈起伏着,她强压下心里的慌乱,偷偷抬眼看向周氏,想看看母亲接下来要怎么做,却对上了周氏那双满是怒火的眼睛,吓得又赶紧低下头,手指在裙摆下紧紧绞着。

厅里瞬间骚动起来。

下人们再也忍不住,纷纷交头接耳,声音压得很低,却还是断断续续地传进每个人的耳朵里。

“原来二小姐是清白的啊……那香囊的事,难道是假的?”

“我就说嘛,二小姐平日里那么安静,怎么会做那种事……夫人刚才那模样,也太吓人了吧?

要是真定了罪,二小姐可就惨了……嘘!

小声点,别被夫人听见了!”

张嬷嬷是周氏的陪房,跟着周氏嫁进相府二十多年,此刻见场面乱了,连忙上前一步,压低声音对周氏说:“夫人,您先冷静点,这么多下人看着呢,要是传出去……”周氏深吸一口气,松开了揪着李稳婆衣领的手。

她站在原地,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桌沿,指甲在光滑的紫檀木上留下几道浅浅的印子。

她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心里像有两个声音在打架:若是此刻强行定沈清浅的罪,李稳婆己经当众说了“清白”,传出去会被人说她苛待庶女、不分青红皂白,连相爷那里都不好交代;可若是就此作罢,又等于承认有人在相府里搞鬼,传出去同样损及相府声誉,更重要的是——她没能趁机除掉沈清浅这个隐患!

这个小***,自从先夫人走后,就像根刺一样扎在她心里。

相爷虽然不常管后院的事,可每次见到沈清浅,总会想起先夫人,对沈清浅多几分怜惜。

若是让沈清浅安安分分地长大,将来再找个好人家嫁了,倒也没什么,可她偏生得聪明,性子又稳,这些年在府里不争不抢,却偏偏得了不少老人的同情,连管家的王嬷嬷都时常偷偷帮她——这样的人,留着迟早是个祸害!

“都住嘴!”

周氏猛地转过身,厉声喝止下人的议论。

她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怒火,让厅里瞬间又安静下来,只剩下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

她的目光重新落在沈清浅身上,眼神里满是怨毒,还想再找些由头——比如“私藏香囊就是不敬夜不归宿就是失仪”,可话到嘴边,却又咽了回去。

就在这时,沈月蓉忽然站起身,快步走到沈清浅身边。

她蹲下身,一把攥住沈清浅的手腕,指尖用力掐进对方的皮肉里——沈清浅的皮肤本就白,被她这么一掐,立刻浮现出几道红痕。

可沈月蓉的眼眶却瞬间红了,声音带着刻意装出来的哭腔,听起来委屈又心疼:“妹妹,你受委屈了!

我就知道你不是那样的人,定是哪个黑心的奴才嫉妒你,故意设下这圈套,想毁了你的名声!”

她说着,抬起头,看向周氏,眼睛里含着泪水,语气却很坚定:“娘,不如我们彻查府里的下人!

从洒扫的、浆洗的,到近身伺候的丫鬟、小厮,一个个问,一个个查,我就不信找不出那个放香囊、乱说话的真凶!

一定要让她给妹妹赔罪,还要把她赶出相府,以儆效尤!”

她这话听着像是在为沈清浅申冤,实则是想把水搅浑。

相府里下人众多,前院后院加起来有上百人,真要查起来,没个十天半个月查不完,还极易牵出些无关的人和事——比如哪个丫鬟偷了东西,哪个小厮偷懒,到时候随便找个有“前科”的丫鬟顶罪,既能掩过自己和张绣娘的痕迹,又能让沈清浅“洗清冤屈”的过程变得狼狈不堪,还能让母亲有台阶下,可谓一举两得。

沈清浅能清晰地感觉到手腕上传来的痛感,那痛感尖锐又持续,让她的指尖微微泛白。

可她没有挣扎,也没有喊疼,只是静静地看着沈月蓉。

过了片刻,她缓缓抬起头,眼眶不知何时红了,两行清泪顺着苍白的脸颊滑落,滴在青色的裙摆上,晕开一个个小小的湿圈。

她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却异常稳定,没有半分慌乱:“姐姐……谢谢你相信我。”

这一声“谢谢”,说得极轻,却像一根细针,轻轻扎在沈月蓉的心上。

沈月蓉的指尖顿了顿,掐着沈清浅手腕的力度不自觉地松了些——她没想到,沈清浅居然会这么平静,甚至还对她说“谢谢”。

难道她就不怕自己再设圈套吗?

沈清浅像是没察觉到沈月蓉的失神,继续说道:“只是……查下人这事,还是算了吧。

府里人多,查起来麻烦,还会惊扰到大家。

再说,那香囊我从未见过,许是哪个丫鬟不小心放错了地方,那些‘夜不归宿’的话,也可能是大家看错了。”

她顿了顿,目光转向周氏,语她顿了顿,目光转向周氏,语气带着几分恭敬,却又不失坚定:“娘,女儿知道您是担心我,才会这么生气。

现在既然己经查清女儿是清白的,这事就到此为止吧,不要再因为女儿,让府里不得安宁了。”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给了周氏台阶下,又显得自己大度,还暗指了“香囊是放错传言是看错”,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

下人们听了,看向沈清浅的眼神里多了几分同情,看向周氏和沈月蓉的眼神,却多了几分微妙——二小姐都这么说了,夫人和大小姐要是还揪着不放,可就真说不过去了。

周氏站在原地,脸色更加难看。

她看着沈清浅那张带着泪痕却依旧平静的脸,心里的火气更盛,却又发作不出来。

沈清浅这话,看似懂事,实则是堵死了她再找由头的路。

若是再坚持查下去,倒显得她这个主母小气,容不下一个庶女。

李稳婆跪在地上,偷偷抬眼看向沈清浅,心里对这个二小姐多了几分敬佩。

这孩子,年纪不大,心思却这么稳,还这么懂进退,难怪先夫人当年那么疼她。

窗外的雨还在下,淅淅沥沥的,打在窗棂上,发出“滴答滴答”的声响。

正厅里的气氛依旧有些凝重,可所有人都清楚——这场由周氏和沈月蓉精心策划的“构陷局”,己经彻底反转了。

沈清浅不仅洗清了自己的冤屈,还在众人面前博得了“懂事大度”的名声,而周氏和沈月蓉,却落了个“苛待庶女小题大做”的嫌疑。

沈月蓉攥着沈清浅手腕的手,终于彻底松开了。

她站起身,往后退了一步,避开了沈清浅的目光,心里却暗暗咬牙:沈清浅,这次算你运气好,下次,我绝不会让你这么容易就脱身!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