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生子当如方继番

>>> 戳我直接看全本<<<<
这次收购金丝楠木,一共28952根,也幸亏方家地方大,不然都没有地方放!

每根净赚88两,净赚2547776两!

当然,定金是退还的,但这么大的金额,几个商会一时间也没法凑齐,只能找到方家公子,用上好的良田三万余亩,各种珠宝玉器,抵了一百多万。

一时间方家少爷的名头,风头无两!

王金元作为这次楠木的操作人,对方继番的赞美不绝于口!

“真真是厉害啊,五千两,被他这么一操作,净赚了两百多万两银子,我王金元是服气了,真是厉害啊,生子,当如方继番”,当然各种版本在街头风靡起来。

这股风,也吹进了皇宫!

弘治皇帝坐在龙椅上,听着下面的小宦官在汇报民间异事,太子朱厚照则跪坐在一旁,“南和伯之子方继番,三日前,五千两定金收购金丝楠木两万余,转手净赚两百五十余万两!”

当听到这的时候,连弘治皇帝都不禁抬眉,毕竟每年的国库,不过两千万两!

这个方继番真是恐怖啊!

“朕,久居朕宫,但也从未听闻三日赚百万余两白银的事,莫不是强买强卖?”

弘治皇帝沉着脸,他可不是何不食肉糜的皇帝!

他对民间还是多有了解的。

“不敢,听闻各大商会会长,都去求着方继番,要全部卖给他们,一根不留呢”“真的是咄咄怪事!”

弘治皇帝自言自语了一番,随即不再过问,而是转头看向太子朱厚照。

“太子今日可有熟读孟子?”

“儿臣,儿臣。。。”

弘治皇帝瞬间拉下脸来,“罚抄十遍,别人家的孩子三日可以赚二百余万两白银,你是太子,以后要执掌神器,却连孟子都没有熟读,你是想将朕气死吗?”

“儿臣,儿臣不敢”,朱厚照也蒙了,这是哪跟哪啊?

有我什么事啊?

而此时此刻,方家。

方继番一身锦衣华服,头顶戴着玉罗针织帽。

腰间的玉佩比婴儿的拳头都要大!

“少爷少爷,民间传少爷这次尾巴要翘上天了,怕是***衣服,在府里跑来跑去!”

方富贵把各种民间的传言都讲给少爷听,当然,这是得了少爷的吩咐,不然他是不敢的!

方继番都气笑了,这才哪跟哪啊!

“去账房支取一百万两,捐给兵部,就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边关将士吃紧,方家世受国恩,誓与大明共进退!”

方继番是懂得,这个“税”是必须要交的,老方家的饭碗靠的是老朱家,只要老朱家不倒,我老方家吃定你了!

这么***裸的拍马屁,真的没事吗?

在大明,是君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士大夫是什么人啊?

那是读书人,都是要脸的。

读书都是之乎者也,君子不立危墙,云云!

方家世受国恩没问题,誓与大明共进退,这口号倒是新颖!

但是没人会这么说啊!

没准会引来读书人的一句“呸,臭不要脸”其实方继番是没想到,这个在后世烂大街的口号,在现在,就是***裸的跪舔!

当弘治皇帝听到这句话的时候也是一愣,“此子真是有意思,好一个匹夫有责”连着两天,弘治皇帝都听到了方继番的名字。

随后一句感慨“南和伯教子有方啊”“禀报陛下,高丽国使臣联琉球使臣觐见陛下”,这时一位小宦官急匆匆走进大殿!

高丽本就是附属国,现在鞑靼人屡犯边关,南有蛮夷,天气又十分异常。

正是内忧外患的时候,高丽琉球怕是不安好心。

“宣”弘治皇帝正襟危坐。

“拜见尊贵的大明皇帝陛下,”高丽琉球使者一起觐见,“小国听闻大明富有西海,本朝国主近日得一宝贝,想献给皇帝陛下”“呈上来”弘治皇帝脸色不变,都说伴君如伴虎,殊不知,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你不知道皇帝是喜是怒,不经意间得罪,很可能身首异处。

只见一个白色的圆球,被拿了上来。

高丽使者道“最贵的大明皇帝陛下,这个是我国国主新得的八宝琉璃球,外边又两个小孔,但内里边却有九九八十一道弯,听闻大明人杰地灵,所以前来寻找破解之法,如何将一根细线从中穿过”瞬时整个大殿炸开了锅,文臣为首的刘健“这怕是女红最精巧的绣女也无法从中穿过。”

而武将那边,威宁伯王越为人狂傲不羁,“老子一刀从中剁开,不就解开了?”

大明皇帝此时依旧没有动容,“不知这八宝琉璃球,解开如何,不解开又当如何?”

琉球使者放声大笑“若是解开,我琉球与高丽愿年年纳贡,岁岁称臣,若是解不开,大明自当向我们年年纳贡,岁岁称臣!”

“混账,看老子不一刀剁了你”王越气的胡子都竖起来了。

想当年,老子一把西瓜刀!

哦,不,一把战刀,从南砍到北!

何时受过这样的窝囊气!

“不知时限为何?”

弘治皇帝的脸己经慢慢冷了下来!

“三天,我们高丽的女宰相用了三天,只要大明在三天之内解开,便是大明胜,反之则是高丽胜!”

“好,传出去,凡是三天内解答此题者,赏万金,封子爵,现在朕与诸位爱卿为高丽琉球使臣设宴接风”弘治皇帝脸带笑容,仿佛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般。

而此时此刻的朱厚照则偷偷溜出了宫,最近总是无缘无故受到父皇责罚,现在想明白了缘由,都是这个方继番搞的鬼,看我不打死他!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