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老道掐指一算

神棍上山 老衲吉村 2024-12-09 05:52:26
>>> 戳我直接看全本<<<<
这也是习惯使然,平时去游水,和坤喊一声快脱衣服,他们马上就脱衣服跳下水,要不是在山上,根本就没人多问一句虽然今天的情节发展不大一样,但结果是一样的嘛!

和坤记得今天上山玩,但他没迟到,带着小伙伴们来这里打鸟。

在原本时空,他们离远就小心翼翼靠近过去,看到一群大鸟在悬崖上面栖息。

可能下面溪涧有鱼,或者附近有果林,容易找到吃的,所以经常有大鸟在这停留。

当时,他们有几人带着弹弓。

和坤是习惯用石子打鸟,而且打的还挺准,十有***都能打中目标。

几人摸到近处,准备一番后,不等鸟儿反而过来,和坤喊声“打”,几个人同时动手。

弹叉这次运气好,打中一只鸟儿的头,鸟儿当场掉下来不动了。

和坤出手更快,连打岀两块飞石都击中了,其中一只飞起的鸟儿掉下来,刚好掉到悬崖边滚了下去。

其他人去捡鸟,和坤则跑到悬崖张望,发现掉下去的鸟儿刚好被草丛托住,但离地面有二米多高。

一伙人聚在一起商量,都觉得有点可惜。

这鸟儿又大又肥,没八两也有半斤,不捡回来就浪费了。

所谓宁吃天上三两肉,不吃地下一斤肉,大家都不想放过这鸟肉。

于是和坤提议用衣服做绳子,放他下去捡鸟。

小伙伴们没想过这样干有多危险,反正下去的又不是他们。

男孩子们当场脱下上衣,将衣服绑成一条绳子状。

和坤将衣服绳子绑住手腕,手抓绳子顺着崖边滑爬下去。

几个男孩拉扯着衣服绳子另一头。

其实,和坤身体也没多重,操作得当的话也没啥危险,况且他是用脚借力踩着石壁爬下去。

不一会,和坤顺利捡到鸟儿,头顶着山边杂草爬上来。

大伙见事儿办成,顿时兴高采烈互相拍手。

庆祝过后,想着几只鸟儿还不够大家吃饱,于是打算去树林里掏些鸟蛋。

一伙人嘻嘻哈哈打闹着往山上走。

进树林掏鸟窝是和坤挺后悔的事,后来才知道遇到个老骗子。

不过,这老骗子还算有点良心,给过和坤一个改变人生的机会,可惜被和坤父亲一口拒绝了!

多年后,和坤才回过味来,怀疑这机会给得大有问题!

事情得从进树林掏鸟窝开始说……当时,他们掏鸟窝掏得正欢,收获不少鸟蛋,忽然,大家看到山上走下来一个老道长。

老道长身材高高瘦瘦,身穿淡黄色长袍,头戴八卦盒子帽,飘飘然走下来。

那副仙风道骨卖相,令人想起电影里的道士捉鬼场景。

小伙伴们都好奇死盯着老道长看,不明白这个老爷爷怎么从山上下来呀?

老道长走到他们跟前,还笑眯眯低头看了他们几眼。

大伙不由自主让开山路,目送老道长从他们中间穿过。

突然,老道长转回身,掐着手指问:“小盘友们刚才去悬崖边玩了吧?

以后小心点别掉下去。”

和坤刚才下过悬崖,想想确实是有点危险,于是就问:“老爷爷咋知道我们去悬崖那玩了?”

“老道掐指一算就知道了!”

老道长说完,走到和坤面前,伸手从和坤头发上拿起一根小干草,两根手指头捏着干草问道:“能告诉爷爷,你们刚才在哪处悬崖玩了?”

和坤想也不想,抬手指着悬崖那个方向,“在哪边玩。”

老道长笑了笑,“好孩子,你们是山下村子里的孩子?”

“是的老爷爷,我们都是和家村人。”

“好、好,老道去村里讨口水喝,你们去玩吧!”

老道长说完转身离开。

看着道长走路轻飘飘的后背,越走越远后,小伙伴们开始议论起来……“老爷爷是不是大山里走出来的仙人?”

“不是,是进山里抓妖精回来。”

“呸,是去捉鬼,电影里的道士就干这个的。”

“都一样,道士会飞来飞去捉鬼打妖怪就是老神仙。”

“那是电影,不是真的会飞。”

“是真的,我听村长说过山里有神仙。”

大伙议论纷纷,都没心思去掏鸟窝,玩了一会,眼见快到中午,大家商量好去和坤家里煮鸟肉汤喝。

于是一伙人赶紧下山,快走进村的时候,在山下又见到那个老道长,道长腰间还挂上个布袋。

这老道长不是说去村里讨口水喝吗?

怎么才刚到的样子?

大家虽然有点奇怪老道长走的慢,但都不敢乱问乱说话,谁知道会不会把他们当小妖怪捉起来啊!

倒是老道长先开口问和坤,“小盘友家住在那?

老道去你家讨口水喝。”

“在那里,我们正好回去,老爷爷跟着来吧。”

和坤举手指了个地方。

“好好,那就打扰了。”

一行人去到和坤家,小伙伴们赶紧去拔鸟毛,而和坤请老道长进屋里喝茶。

茶叶是采自山上野生茶树,好喝又解渴。

和坤不敢怠慢,亲自拿开水泡了一壶茶。

这时,奶奶听小家伙们说家里来了个老道长,赶紧从厨房过来见见人。

和坤正好倒了杯茶水,奶奶赶紧拿起茶杯,“道长请喝茶,待会再送上饭莱。”

“老夫人不用客气,老道也是见到你家小孩,心里喜欢,特意来结个善缘。”

“真的,那太好了,道长是不是从太平观过来的高人?”

奶奶这样问是有原因的,吉川省内就只有一座道观,座落在太平山上,是远近闻名的道门圣地,逢年过节,各大城市的人都纷纷前来祈福求平安。

在后世,更是全国闻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太平山离这不算太远,也是靠着云雾山脉,不过隔着一条奔腾急流的太平江。

太平道观虽然座落在吉县地界,但不归地方管辖。

平时,附近十乡八里的人求占问卦择日子,都是上太平观找道士算一算。

今天来家里的老道长,可比卜卦解签的道士年龄大多了,道行很定更高。

奶奶是真高兴,看老道长样子,心想遇到得道高人了,想着等会能不能求一道平安符给孙子,所以才有此一问。

“呵呵,老道正是从太平观来,些许微薄道行,当不起高人二字。”

“一样的、一样的,”奶奶只当老道长谦虚,“道长请喝茶,我去准备饭菜。”

“不用了老夫人,老道就是问一问,问完就走。”

“哦、哦,道长想问什么?

知道的我都会说。”

奶奶心里有点没底,怕帮不上忙,答不上那就不好开口求平安符了!

老道长先喝口茶,放下茶杯伸手拍了拍和坤肩膀,“不知小盘友愿不愿去太平道观,做老道的挑水烧火童子?”

“啊!”

奶奶惊讶一声,不知怎么回答才好,心想着孙子还得读书啊!

“我不同意,道长,我家不缺一口吃的,养大小三子没问题。”

说话的人是和坤父亲。

他刚进门就听到老道长说带和坤回去做挑水烧火童子,心里就老大不高兴,又不是收和坤为弟子。

况且,他真舍不得小儿子离开,现在生活好好的,不像以前闹饥饿时,各家都想送孩子进道观。

“呵呵,老道就是一问,既然孩子父亲不愿意就算了!”

老道长站起来,“老夫人多有打扰,老道告辞了。”

“道长请留步,刚才我说话有点冲,乡下人首肠首肚不会说话,还请道长吃过饭再走,好让我准备礼仪奉上。”

和坤父亲后悔了,后悔刚才说话语气不好,心里有点忐忑不安,怕道长怪罪下来,乡亲们会骂他家的。

十多年前,各地发大水闹饥荒,省里物资运送困难,一下子来不及送到各个地方。

大批灾民涌上大平山,太平道观赶紧搭棚施粥,收留灾民又帮治病,可谓活人无数。

过后,当地人自然感恩戴德,常去道观上炷香。

况且时有听闻,山上道长下山解决……科学解释不了的问题,更增加太平道观的神秘感。

“呵呵,老道正在辟谷期间,不易进食,礼仪就免了。”

老道长向众人行了个手礼,毫不迟疑走出大门。

奶奶还想出声挽留,被和坤说话阻止,“奶奶,我不想去道观挑水烧火,我还要读书呢!”

当时,在场的人都没征求过和坤意见,问他愿不愿意去。

不过,老道长提岀的建议太突然,几句话间,大人们就决定了此事。

和坤初时愕然一下,过后才反应过来,他也没多想,只觉得去山上挑水烧火太辛苦,还不如在家好好读书,读书可没干活辛苦啊!

之后,和坤可能被***到了,开始认真读书,终于考上县学。

所谓时也命也,人生转折就是这么曲折离奇,得失之间很难说好与坏。

如果不是魂穿越回来,和坤还不知他错过另一种人生体验。

现在,他从梦境中得知事情起末,从而有机会选择另一种人生体会。

不一样的人生道路结果如何未知,改变人生轨迹对未来有没有影响未知。

和坤不想过重复日子倒是真的,他正尝试着改变,想着将利益最大化。

他的理想就是老婆照旧娶,日子要另外过!

今天就是如此打算,他要拿回自己应得的东西,行不行先干了再算。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