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合伙人协议与杏仁瓦片的启示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晨光彻底铺满“午夜烘焙坊”的白桦木地板,将夜晚遗留的最后一丝神秘与脆弱蒸发殆尽。

室内只剩下咖啡机残留的焦香,以及那个被分享完毕的、带着咸味的蓝莓挞空盘,见证着刚刚发生的、足以改变两个人轨迹的对话。

林薇的提议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顾泽心中漾开层层涟漪。

合作?

共同经营这间他原本只想勉强维持、甚至潜意识里视为避世之所的烘焙坊?

他沉默的时间有点长。

林薇眼中的光芒从最初的炽热,渐渐沉淀为一种安静的等待,甚至带着一丝准备接受拒绝的坦然。

她没有催促,只是用手指无意识地划着笔记本扉页上“失眠的灵魂”那几个字。

顾泽终于抬起头,目光恢复了属于前战略顾问的审慎与冷静。

“合作,”他重复了一遍这个词,语气平稳,“意味着责任、投入,以及明确的权责利。

不是过家家的游戏。”

“我明白。”

林薇坐首了身体,眼神与他正面相接,仿佛回到了她熟悉的谈判席,“我以我过去的职业素养担保,我提出的合作是认真的。”

“理由?”

顾泽问得首接,“仅仅是为了完成母亲的遗愿?

这不足以支撑一个商业决策。”

他需要更坚实的逻辑基石。

林薇似乎早有准备。

“第一,情感理由:完成遗愿,让‘第21次配方’重现于世,这是初衷。

第二,现实理由:我失业,你需要帮手。

这间店的潜力远未被发掘,它缺的不仅仅是一个完美配方,更缺一个清晰的定位和运营策略。

第三,”她顿了顿,目光扫过操作间那些昂贵的、却未被完全利用的烘焙设备,“我相信你姑妈和我母亲留下的,不仅仅是味道,更是一种……精神传承。

它值得被更多人知道,而不仅仅是深夜偶尔闯入的几个失眠客。”

她的逻辑清晰,层次分明,甚至下意识地用了“第一、第二、第三”,这让顾泽感到一种奇异的熟悉感,仿佛在面对一个势均力敌的同事。

他沉吟片刻,走到柜台后,拿出一个空白的点单本和一支笔,推到她面前。

“口说无凭。”

他说,“把你对‘午夜烘焙坊’未来发展的初步构想,以及你所能提供的资源、你期望的投入与回报,写下来。

我们不需要立刻签法律文件,但至少,需要一份‘意向书’。”

林薇看着他,嘴角微微上扬,不是嘲讽,而是带着一种“果然如此”的了然。

顾泽的这种方式,恰恰符合她对一个前战略顾问行为模式的预期,也让她觉得安心——这是一场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合作探讨,而非一时冲动的同情或情感绑架。

“好。”

她接过笔,没有丝毫犹豫,低头开始在纸上书写。

阳光照在她专注的侧脸上,发梢还带着一点未干的湿气,但整个人却散发出一种沉静而有力的气场。

顾泽没有打扰她,转身开始清理操作台。

水龙头流出的冷水哗哗作响,他仔细冲洗着搅拌碗上残留的面糊,擦拭着台面上散落的面粉。

这些琐碎的、重复的劳动,在过去三个月里常常让他感到烦躁与无意义,但此刻,心境却有些微妙的不同。

身后那个奋笔疾书的女人,以及她所代表的未知的可能性,像一缕微风吹进了这间沉闷的作坊。

大约半小时后,林薇将写满字的几页纸推到他面前。

顾泽擦干手,拿起那份特殊的“意向书”。

字迹清秀有力,条理清晰。

她分析了店铺现状(产品线单一、客源不稳定、品牌形象模糊),提出了初步改进方向(以“第21次配方”系列为核心产品,拓展“治愈系”午后茶点,考虑线上预售模式),列出了自己能贡献的能力(法律风险把控、合同撰写、部分渠道资源、以及——“精准的产品感官评测与缺陷分析”),最后,关于股权和收益分配,她写的是“可协商,以投入时间和资源为准,初期我可接受低底薪或零底薪,与业绩挂钩”。

很务实,甚至有些苛刻地对待自己。

顾泽注意到,她没有提及任何关于自己过去那场导致失业的“官司”细节,他也没有问。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边界,尤其在合作初期。

“看来,你不仅会挑毛病,还会写策划案。”

顾泽放下纸张,评论道。

“律师的基本功之一。”

林薇淡淡回应,目光里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等待着他的判决。

顾泽没有立刻表态。

他转身打开冰箱,取出之前准备做其他甜品剩下的一盘杏仁瓦片面团坯。

他动作熟练地将薄薄的面糊摊在烤盘上,送入预热好的烤箱。

“等等。”

他说。

几分钟后,烤箱发出清脆的“叮”声。

顾泽取出烤盘,杏仁瓦片呈现出漂亮的金黄色,边缘微卷,散发着坚果与黄油的浓郁香气。

他拿起一片,递给她。

“尝尝这个。”

林薇有些疑惑地接过,小心地咬了一口。

极其酥脆,入口即化,甜度适中,杏仁片烤得恰到好处,香气充盈口腔。

“很完美。”

她客观评价,不明白他此刻的用意。

“这是姑妈食谱里最基础的一款,成功率很高。”

顾泽自己也拿起一片,却没有吃,只是看着它,“但它太平凡了,随处可见。

‘午夜烘焙坊’如果只卖这个,活不下去。”

他顿了顿,看向她:“你的提议,就像这份‘意向书’,逻辑清晰,基础扎实。

但我们要做的,不是复制一个随处可见的‘完美’烘焙坊。

我们要做的,是那个撒了盐的蓝莓挞——有传承,有故事,有缺陷,但也有灵魂,独一无二。”

他将那份“意向书”轻轻放在操作台上,手指点了点:“这份‘意向书’,我原则上同意。

细节我们可以慢慢敲定。

但是林薇,”他的目光锐利起来,“合作可以,但我需要确认一件事。”

“什么?”

“当遇到比挑剔蓝莓挞焦边、或者写一份策划案更复杂、更困难的局面时,你还能不能保持现在的冷静和坚持?”

他意有所指,或许指向她那场不愿提及的失败,也指向未来必然会出现挑战。

林薇迎着他的目光,没有闪躲。

她将最后一点杏仁瓦片放入口中,细细咀嚼,然后咽下。

“完美的东西让人紧张,但挑战不是。”

她缓缓开口,声音恢复了平日的稳定,“我品尝过失败,知道它的滋味。

所以,我更知道如何避免再次掉进同一个坑,或者,至少知道怎么从坑里爬出来。”

她拿起笔,在那份意向书的最后一页,空白处,用力写下了两个字——“林薇”。

不是律师的签名格式,只是她的名字,却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郑重。

“这是我的承诺。”

她说。

顾泽看着那个签名,又看了看桌上空了的杏仁瓦片盘子。

完美的杏仁瓦片,和那个不完美的、撒了盐的蓝莓挞,在他脑海中交织。

他最终伸出手,不是握手,而是拿起了那份意向书。

“欢迎加入,‘午夜烘焙坊’的合伙人。”

他说,“现在,让我们来谈谈,如何让那个‘撒了盐的蓝莓挞’,成为我们的招牌。”

窗外,城市的白昼己然喧嚣,而“午夜烘焙坊”内,一个基于理性分析、情感联结以及对不完美共同认知的奇特联盟,正式宣告成立。

未来的路布满未知,但至少在此刻,他们拥有了彼此作为同行者。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