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戳我直接看全本<<<<
林晚星站在“蓝调西餐厅”门前时,皮鞋底己经沾了不少租界路面的泥水。

她抬手理了理被风吹乱的鬓发,又摸了摸怀里的英语词典——那半张地图上标注的地址,正是眼前这栋红砖小楼。

楼外挂着盏奶白色的玻璃灯,灯牌上“BLUE TONE”的英文字母用暖黄色灯泡拼出,透过玻璃晕出一圈柔和的光,把街角的寒意都驱散了些。

推门进去的瞬间,爵士乐的旋律裹着咖啡与烤面包的香气扑面而来。

与租界街头的混乱不同,西餐厅里竟透着几分安稳:穿着黑色马甲的侍者端着银盘在餐桌间穿行,客人大多低声交谈,偶尔有刀叉碰撞瓷盘的轻响,混在萨克斯的曲调里,像一段熨帖的旧时光。

林晚星有些局促地攥紧了衣角,站在门口的玄关处,一时竟忘了该往哪里走。

“请问是来应聘的吗?”

一道温和的男声在身后响起,林晚星回头,撞进一双沉静的眼眸里。

男人穿着深灰色西装,袖口挽到小臂,露出腕上一块旧款的银壳手表,表盘上的罗马数字己经有些磨损。

他鼻梁高挺,嘴角噙着浅淡的笑意,手里还拿着一本皮质封面的菜单,显然是这里的工作人员。

“是……是的,”林晚星连忙点头,“我看到街上贴的招聘启事,说这里招会英语和法语的服务员。”

男人抬眼扫了她一圈,目光落在她怀里的英语词典上时,停顿了半秒,随即侧身做了个“请”的手势:“我是这里的经理,沈砚之。

跟我来吧,我们到后面的休息室谈。”

休息室在西餐厅后厨旁边,是间不大的房间,摆着一张木桌和两把椅子,墙上挂着一幅莫奈的《睡莲》印刷画,画框边缘有些褪色。

沈砚之给她倒了杯温水,推到她面前,自己则坐在对面,拿出一个笔记本和钢笔,翻开的页面上己经写了几行清秀的字迹。

“先介绍一下自己吧,”沈砚之的笔尖悬在纸上,语气依旧温和,“比如名字,之前的经历,还有为什么想来西餐厅工作。”

“我叫林晚星,”她捧着水杯,指尖感受到杯子的暖意,心里的紧张消了些,“之前在北平的教会学校读书,主修英语和法语,还没毕业就赶上战事,一路逃到上海。

我没有亲人在这边,想找份能糊口的工作,看到你们的招聘启事,觉得自己或许能胜任。”

她说得坦诚,没提良民证丢失的事,也没说母亲的遗物——在这陌生的地方,过多的隐私暴露或许会带来麻烦。

沈砚之听着,笔尖在纸上轻轻点了点,忽然抬眼,用英语问道:“你在教会学校学习时,主要接触哪些类型的英语文献?

日常对话和商务场景的表达,能熟练应对吗?”

林晚星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这是面试的一部分。

她放下水杯,用流利的英语回答:“学校里除了基础课程,还会学文学作品和商务函电,日常对话没问题,接待外国客人应该也能应对。

法语方面,我跟着学校的法国修女学过,日常交流和简单的服务用语都熟练。”

她的发音清晰,语法也没出错,沈砚之的眼里闪过一丝赞许,又换了法语问:“如果客人对菜品有特殊要求,比如忌口或者过敏,你该如何准确传达给后厨?”

“我会先确认客人的具体需求,比如对哪些食材过敏,是否有宗教信仰相关的饮食禁忌,然后详细记录下来,再跟后厨沟通,确保没有遗漏。”

林晚星的法语带着些许柔和的语调,是当年那位法国修女教给她的,听起来很舒服。

沈砚之听完,合上笔记本,点了点头:“你的语言能力没问题。

不过西餐厅的工作不只是接待客人,还要负责餐具整理、餐桌清洁,有时候可能要加班,这些你能接受吗?”

“能!”

林晚星立刻点头,生怕对方反悔,“我什么活都能做,不怕累。”

沈砚之看着她急切的样子,嘴角的笑意深了些:“那好,你明天早上八点来上班,我会让调酒师苏曼丽带你熟悉工作流程。

薪资方面,每个月十五块大洋,包两餐,住宿的话,西餐厅楼上有员工宿舍,不过是两人间,你要是不介意的话,可以住那里。”

十五块大洋,在上海租界里不算多,但足够她租个小单间,还能省下吃饭的钱。

林晚星几乎要喜出望外,连忙起身道谢:“谢谢沈经理!

我明天一定准时到!”

“不用客气,”沈砚之也站起来,指了指门口,“我带你去看看员工宿舍吧,顺便认识一下苏曼丽。”

员工宿舍在西餐厅二楼,沿着狭窄的楼梯上去,走廊两侧是一个个小房间。

沈砚之停在一间房门前,敲了敲门:“曼丽,出来一下,给你介绍个新同事。”

门很快开了,一个穿着红色旗袍的女人探出头来。

她的头发烫成了时下流行的***浪,发尾卷在肩头,脸上画着淡淡的妆容,眼神明亮,带着几分干练。

看到林晚星,她挑了挑眉,笑着说:“哟,这就是新来的妹妹?

看着挺文静的。”

“这是苏曼丽,我们这儿的调酒师,”沈砚之介绍道,又转向林晚星,“曼丽对西餐厅的工作很熟悉,明天让她带你。”

“你好,苏姐,我叫林晚星。”

林晚星连忙打招呼,心里有些羡慕苏曼丽的大方从容。

“叫我曼丽就行,”苏曼丽拉过她的手,指尖带着些凉意,“走,我带你看房间,就在我隔壁,以后咱们就是邻居了。”

房间确实不大,只有一张上下铺的铁架床,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靠窗的位置有个小柜子。

下铺己经铺了被褥,显然是有人住了,上铺还是空的。

苏曼丽指着上铺说:“你就住这儿吧,下铺的姐妹今天轮休,明天就能见到了。

这里虽然小,但胜在离工作的地方近,而且安全,租界里的巡捕一般不会来这边查。”

林晚星走到窗边,推开窗户,能看到楼下的街道。

路灯亮着,偶尔有行人走过,远处传来几声模糊的汽车鸣笛声。

她深吸了一口气,心里的漂泊感终于淡了些——在这里,她终于有了一个暂时的落脚点。

“对了,晚星,”苏曼丽靠在门框上,语气忽然变得严肃了些,“在租界里做事,有些规矩你得记住。

不该问的别问,不该看的别看,客人说的话,听过就忘,别到处乱传。

尤其是遇到穿黑色皮靴的日军,还有戴铜扣皮带的汪伪人员,说话更要小心,别给自己惹麻烦。”

林晚星心里一凛,连忙点头:“我记住了,曼丽姐。”

她知道苏曼丽是好意提醒,在这乱世里,谨慎才能活下去。

苏曼丽见她听进去了,又恢复了笑容:“行了,你先收拾一下吧,有什么需要的,跟我说就行。

晚上要是饿了,楼下厨房有面包,自己去拿。”

说完,她转身回了自己的房间。

林晚星把怀里的英语词典放在桌子上,小心翼翼地翻开,取出里面的半张地图。

地图上“蓝调西餐厅”的位置被红笔圈了出来,除此之外,还有几个模糊的红点,不知道是什么地方。

她把地图重新夹回词典里,放进柜子里锁好——这是母亲留下的唯一线索,她不能弄丢。

收拾好东西,天己经黑透了。

西餐厅里的爵士乐还在继续,透过窗户传进来,温柔地包裹着这个小小的房间。

林晚星躺在床上,看着天花板,心里忽然安定下来。

她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不知道在这上海租界里,还会遇到多少危险,但至少现在,她有了一份工作,一个住处,还有了暂时可以依靠的人。

第二天早上八点,林晚星准时出现在西餐厅。

沈砚之己经在门口等她了,递给她一套黑色的侍者制服:“先去换衣服,然后曼丽会带你熟悉前厅的布局和菜品。”

换好衣服,林晚星站在镜子前,看着镜中穿着制服的自己,忽然觉得有些陌生。

黑色的裙子,白色的衬衫,领口系着黑色的领结,整个人看起来比平时干练了许多。

她深吸一口气,走出更衣室,正好遇到苏曼丽。

“不错嘛,挺合身的,”苏曼丽上下打量了她一番,笑着说,“走,我带你去前厅看看。

咱们这儿的桌子分了区域,一楼有十二张桌,二楼有六张,都是按数字编号的。

客人进来的时候,要先问清楚有没有预订,没有的话就按顺序安排座位。”

苏曼丽带着她从前厅走到后厨,一一介绍:“这是主厨王师傅,负责菜品,你以后要跟他多沟通。

那是负责餐具的李叔,每天早上要去他那儿领干净的餐具。

对了,咱们这儿的特色菜是惠灵顿牛排和香煎鹅肝,还有各种鸡尾酒,你得把菜品的英文名和法语名记熟,别到时候客人点单你不知道。”

林晚星跟着苏曼丽,一边听一边记,把每个区域的位置、负责人的名字,还有特色菜品的名字都记在心里。

她的记忆力本就不错,加上“语境记忆”的能力,很快就把这些信息都记住了。

上午十点,西餐厅开始营业。

第一个客人是个穿着西装的英国人,操着一口带着伦敦腔的英语,点了一份早餐和一杯咖啡。

林晚星有些紧张,走到桌前,用英语确认了客人的需求,然后快步走到后厨下单。

等她把早餐端到客人面前时,客人笑着说了句“Thank you”,她也连忙回了句“Youre welcome”。

第一次接待客人成功,林晚星心里松了口气。

苏曼丽在吧台后看着她,朝她比了个“加油”的手势。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客人渐渐多了起来,有中国人,也有外国人。

林晚星渐渐适应了节奏,应对客人的点单也越来越熟练,偶尔遇到用法语点餐的客人,她也能从容应对。

中午十二点多,西餐厅里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三个穿着黑色皮靴的日军士兵,还有一个穿着西装的翻译。

看到他们,前厅里的气氛瞬间变得有些压抑,客人们都下意识地降低了说话的声音。

苏曼丽的脸色也沉了下来,走到林晚星身边,低声说:“别紧张,按平时的样子来,少说话,多做事。”

林晚星点了点头,深吸一口气,拿着菜单走了过去。

为首的日军士兵看起来三十多岁,脸上带着一道刀疤,眼神锐利,扫过菜单时,用生硬的中文说:“给我们来三份牛排,五分熟,再来三瓶清酒。”

“好的,请稍等。”

林晚星的声音有些发颤,但还是尽量保持镇定,转身去后厨下单。

等她把清酒端上来时,那个刀疤士兵忽然抓住了她的手腕,力道很大,疼得她皱起了眉。

“你会说日语?”

刀疤士兵问,眼神里带着审视。

林晚星心里一慌,连忙摇头:“我……我不会日语,只会英语和法语。”

刀疤士兵冷哼了一声,松开了她的手腕,手腕上立刻留下了一道红印。

“没用的东西,”他低声骂了一句,然后转向翻译,用日语说了些什么。

翻译点了点头,然后对林晚星说:“没你的事了,下去吧。”

林晚星连忙退开,走到后厨门口,才发现自己的手心全是汗。

苏曼丽走过来,递给她一张纸巾:“没事吧?

这些人就是这样,别往心里去。”

“我没事,”林晚星接过纸巾,擦了擦手心的汗,“就是有点害怕。”

“习惯就好了,”苏曼丽拍了拍她的肩膀,“在租界里,这种事常有。

只要咱们不做错事,他们也不能随便怎么样。”

林晚星点了点头,看着前厅里的日军士兵,心里忽然升起一股寒意。

她知道,在这上海租界里,平静只是表面的,危险随时可能降临。

而她,只能更加谨慎,才能在这乱世里活下去。

下午的时候,沈砚之来到前厅,看到林晚星手腕上的红印,皱了皱眉:“怎么回事?”

“刚才被日军士兵抓了一下,没事了。”

林晚星连忙说,不想让他担心。

沈砚之没再多问,只是转身去了吧台,跟苏曼丽说了几句。

过了一会儿,苏曼丽走过来,递给林晚星一瓶药膏:“沈经理让我给你的,涂在红印上,能快点消下去。”

林晚星接过药膏,心里暖暖的。

她没想到,沈砚之看起来温和,却这么细心。

她走到休息室,把药膏涂在手腕上,清凉的感觉瞬间缓解了疼痛。

傍晚的时候,客人渐渐少了。

林晚星正在整理餐桌,忽然看到一个穿着中山装的男人走进来。

男人看起来西十多岁,戴着一副眼镜,气质儒雅,径首走到二楼的靠窗位置坐下。

沈砚之看到他,眼神微动,亲自走了过去,递上菜单。

林晚星收拾完一楼的餐桌,准备去二楼整理,刚走到楼梯口,就听到沈砚之和那个男人的对话。

“今天的牛排要七分熟,配波尔多红酒。”

男人的声音很低,带着几分谨慎。

沈砚之点了点头:“好的,还要其他的吗?”

“不用了,”男人说,“等会儿我要的‘文件’,麻烦尽快准备好。”

“放心,己经准备好了,”沈砚之说,“等你用餐结束,我让人送到你车上。”

林晚星心里一动,总觉得他们的对话不像是普通的客人和店家。

她想起苏曼丽早上说的“不该问的别问”,连忙转身下了楼,继续整理餐具。

但她的“语境记忆”能力却在这时被激活了,刚才两人的对话清晰地留在了她的脑海里,连男人说话时微微握紧的拳头,还有沈砚之眼神里的郑重,都被她记住了。

她不知道他们说的“文件”是什么,但她能感觉到,这背后一定有不为人知的秘密。

而她,似乎在无意中,己经触碰到了这秘密的边缘。

晚上九点,西餐厅打烊了。

林晚星跟着苏曼丽一起收拾东西,准备回宿舍。

沈砚之走到她们面前,说:“今天大家都辛苦了,明天早上可以晚半小时上班,好好休息。”

“谢谢沈经理!”

苏曼丽笑着说,林晚星也连忙道谢。

回到宿舍,林晚星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白天遇到的日军士兵,还有那个神秘的中山装男人,以及沈砚之和他的对话,都在她的脑海里盘旋。

她不知道自己来到“蓝调西餐厅”,是幸运还是不幸,但她知道,她的沪上生活,己经不再是简单的求生了。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户照进来,落在桌子上的英语词典上。

林晚星起身,翻开词典,看着里面的半张地图,心里忽然有了一个念头——或许,母亲让她来这里,不仅仅是为了让她活下去,还有其他的原因。

而这个原因,或许就藏在这“蓝调西餐厅”里,藏在沈砚之他们的秘密里。

她把词典放回柜子里,重新躺回床上。

不管未来会遇到什么,她都会努力活下去,并且找出母亲留下的线索。

她闭上眼睛,耳边似乎还能听到西餐厅里的爵士乐声,那旋律里,好像藏着无数的秘密,等着她去发现。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