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的天花板,挂着输液袋的金属架,还有床头柜上那碗没动过的小米粥——这不是她弥留之际的临终病房,而是三年前刚被确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时住的地方。
她颤抖着抬起手,手腕上还没有后来化疗留下的密密麻麻的针孔,皮肤也没有因为长期用药而变得蜡黄干瘪。
床头柜上的电子日历显示着日期:2021年9月12日。
这一天,是她人生崩塌的开始,也是她记忆里最想改写的节点。
“小白,醒了?
医生说今天要做骨穿复查,你别怕,妈陪着你。”
病房门被轻轻推开,母亲红着眼眶走进来,手里还攥着刚从护士站拿来的检查单。
看着母亲头发里还没那么多白发,脸上也没有后来日夜操劳留下的深纹,小白的眼泪瞬间涌了出来。
上一世,她就是因为害怕骨穿的疼痛,又轻信了“偏方”,错过了最佳化疗时机,最后拖到病情恶化,让父母为她操碎了心,还背上了巨额债务。
“妈,我不怕。”
小白拉住母亲的手,指尖传来的温度真实得让她想哭,“骨穿我做,医生说怎么治,我们就怎么治,但是……” 她顿了顿,想起上一世医生提到的“靶向药联合化疗”方案,因为家里当时没凑够钱,最后只能用普通化疗药,副作用大还没控制住病情,“妈,我们能不能问问医生,有没有靶向药可以用?
我查过资料,有的靶向药对我的病效果好,副作用还小。”
母亲愣了一下,随即点头:“好,妈这就去问医生!
只要能治好你的病,砸锅卖铁妈也给你凑钱。”
看着母亲匆匆离开的背影,小白靠在床头,深深吸了口气。
窗外的阳光透过玻璃照进来,落在手背上暖融融的,这一次,她绝不会再让命运把自己拖进深渊。
没过多久,主治医生李医生跟着母亲走进病房。
李医生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医生,上一世对她很负责,可惜最后还是没能留住她。
“小白,感觉怎么样?”
李医生拿起病历本,温和地问。
“李医生,我想知道,我的病能不能用靶向药?”
小白首截了当地问,眼神里带着前所未有的坚定。
李医生有些惊讶,一般像她这么大的小姑娘(小白当时刚满18岁),确诊后大多慌得不知所措,很少有人会主动了解治疗方案。
“你知道靶向药?”
李医生放下笔,认真地说,“你的白血病分型是B细胞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确实有对应的靶向药,比如伊布替尼,联合化疗能提高缓解率。
但靶向药费用比较高,一个月大概要两万多,而且不在医保报销范围内,你们家……钱的事我们想办法,” 小白立刻接话,“李医生,只要有希望,我们就用!”
上一世,她就是因为犹豫了几天,等凑够钱时病情己经有了进展,这一次,她不能再等。
李医生看着小白坚定的眼神,点了点头:“好,那我调整一下治疗方案,明天开始先做预处理,后天用第一周期的药。”
当天下午,小白的父亲也赶来了医院。
父亲是个货车司机,上一世为了给她凑医药费,连续开了三天三夜的车,最后累得在高速上出了车祸,腿落下了残疾。
小白看着父亲风尘仆仆的样子,心里一阵发酸,她拉着父亲的手说:“爸,你别太累了,钱我们慢慢凑,我这病能治好,你别担心。”
父亲揉了揉她的头发,声音沙哑:“傻丫头,爸不累,只要你好好的,爸什么都愿意。”
小白没再多说,只是在心里默默计划着。
她记得上一世这个时候,舅舅家正好拆迁,能拿到一笔补偿款,虽然舅舅当时不太愿意借钱,但只要她好好跟舅舅说,再加上母亲去求情,应该能借到一部分。
另外,她还可以在网上发起众筹,上一世她因为觉得“丢人”,拒绝了母亲发起众筹的提议,最后错过了很多帮助,这一次,她要放下所谓的面子,为自己的生命争取机会。
晚上,小白躺在病床上,拿出手机——还是上一世那部旧的智能手机,她打开浏览器,搜索着“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靶向治疗 预后”,看到网上说,联合靶向药治疗的患者,五年无病生存率能达到70%以上,比单纯化疗高了近30%。
她握紧手机,心里的希望越来越强烈。
这一世,她不仅要活下去,还要健健康康地活下去,陪着父母安享晚年,去完成上一世没来得及完成的梦想——考上心仪的大学,学自己喜欢的临床医学专业。
夜深了,病房里很安静,只有输液器滴答滴答的声音。
小白闭上眼睛,脑海里浮现出上一世临终前的场景:父母趴在她的病床边,哭得撕心裂肺,她想抬手摸摸母亲的脸,却连一点力气都没有。
那时候她才明白,生命不是自己一个人的,她的离开,会给最爱她的人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这一世,我一定不会再让你们失望。”
小白在心里默念,带着对未来的憧憬,渐渐进入了梦乡。
她不知道,接下来的治疗之路会有多艰难,但她知道,只要不放弃,就一定能看到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