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十三岁便考上了秀才,是杨家年轻一辈中唯一年轻就取得这一成就的子弟。
要知道,华阴杨氏可是一个有着百年历史的大族,曾经辉煌一时。
可到了我这一辈,家族却逐渐落寞了下去。
面对这样的局面,我深感责任重大。
老大啊,你一定要好好照看二郎,因为他或许就是杨氏一族未来的希望所在。
“是 是 父亲”杨大爷到“二郎县试和府试都在前三名,这可真是不容易啊!
原本还以为二郎这次能一举夺魁,拿个榜首回家呢。
不过第二名也己经相当出色了,毕竟能在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进入前三甲,就己经证明了二郎的才华和实力。”
杨老太爷面带微笑,眼中流露出对二郎的赞赏和欣慰之情。
“我们杨氏家族在朝廷中为官的人数众多,但遗憾的是,至今还没有一个人能够进入内阁,这对于老三的仕途发展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阻碍”,杨老太爷道。
毕竟,内阁是朝廷权力的核心所在,若能有杨氏子弟在内阁中任职,不仅能为家族带来更多的荣耀和利益,更能在关键时刻给予老三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然而事与愿违,尽管杨氏家族在官场中有着广泛的人脉和影响力,但却始终未能打破这一僵局。
如今,杨三爷作为杨老爷子三个儿子中唯一一个出仕的人且官居吏部侍郎,肩负着家族的期望和重任。
虽然他在官场上也有所作为,但距离入阁还有一定的差距。
面对这样的局面,杨老爷子不禁感叹道:“以后就要看二郎的了。”
这句话既是对二郎的一种期许,也是对家族未来的一种寄托。
二郎作为杨家的次子,从小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和能力,深得杨老爷子的器重。
如今,家族的希望似乎都落在了他的身上,众人都期待着他能够在仕途上取得更大的成就,为杨氏家族争光添彩。
杨大爷听后,心中暗自思忖着,他的脑海里迅速闪过各种可能的后果和影响。
突然,一个绝妙的主意如闪电般划过他的心头,他的眼睛一亮,仿佛找到了问题的解决方案。
杨大爷深吸一口气,然后缓缓说道:“父亲,二郎虽然是庶子,但这个身份对他的名声确实不太好。
如果我们能想个办法,将他记在郑氏名下,让他成为嫡子,那岂不是一举两得?”
他停顿了一下,观察着父亲的反应,接着解释道:“这样一来,二郎就不再是庶子,而是嫡子了。
他的地位会得到提升,将来在家族中的发展也会更有利。
同时,这也能给我们杨家带来一些好处,比如提升家族的声誉和地位。”
杨大爷越说越兴奋,他觉得自己的这个主意简首完美无缺。
然而,他也知道要实现这个计划并非易事,还需要考虑到许多因素和可能遇到的困难。”
杨老太爷微微点头,觉得这是个好办法。
可杨大爷话音刚落,一旁的杨老太太却道:“老爷,郑氏不会同意的,毕竟三郎还在。”
杨老太爷皱起了眉头,这确实是个棘手的问题。
三郎虽是嫡子,但资质平庸,远不及二郎聪慧。
若二郎成了嫡子,三郎的地位势必受到威胁。
杨老太爷沉默了片刻,然后缓缓地说道:“这件事情确实需要从长计议,不能操之过急。
我们先不要声张,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老大,你先去郑氏那里探探她的口风,看看她对于这件事情的态度如何。”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