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面之下三百米,美国“肯塔基”号弹道导弹核潜艇像一头沉睡的巨兽,悄无声息地滑过漆黑的水域。
这艘俄亥俄级潜艇长170米,排水量超过一万八千吨,携带着24枚“三叉戟”弹道导弹,每枚导弹可搭载8个核弹头。
它是美国海军最致命的战略威慑力量之一,此刻正在进行一次高度机密的“威慑巡航”。
舰长约翰·布拉德肖站在控制中心,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操控台。
这位西十六岁的海军上校有着二十五年潜艇服役经验,灰蓝色的眼睛里藏着深海般的谨慎。
他刚刚通过极度低频通信系统接收了一道绝密指令,要求“肯塔基”号暂时偏离预定巡逻区,前往北纬12°、东经114°的争议水域。
“导航官,设定新航线,航向145,深度保持300米,速度5节。”
布拉德肖的声音在控制中心回荡,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大副汤姆·肖恩走近一步,压低声音:“长官,那片水域靠近中国人工岛礁,他们的反潜巡逻频繁...我知道风险,大副。”
布拉德肖打断他,“我们有特殊任务——与‘海神之眼’会合。”
肖恩的瞳孔微微收缩。
“海神之眼”是海军最新研发的高级无人潜航器,据说能够规避最先进的反潜侦测系统。
这次任务显然非同寻常。
与此同时,六十海里外,中国海军“星辰”号攻击核潜艇正在进行夜间训练。
这艘095型潜艇是中国最新一代攻击核潜艇,装备了先进的全向舷侧声纳阵列和泵喷推进系统,静音性能达到了世界顶尖水平。
声纳室内,二级军士长王海突然皱起眉头。
他戴着专业耳机,手指轻轻调节着控制面板上的滤波器。
“报告,检测到异常谐波信号,方位278,距离不明。”
王海的声音通过通讯系统传到指挥舱。
艇长林海立刻走到声纳控制台:“特性?”
“非常微弱,频率在3.5赫兹左右,间歇性出现,不像己知的生物或地质活动产生的信号。”
王海递过耳机。
林海戴上耳机,专注地听了片刻。
那声音极其微弱,像是远处的心跳,若有若无,却带着某种机械的规律性。
作为一名有二十年潜艇经验的老兵,他的首觉告诉他——这不寻常。
“继续保持监控,记录所有数据。”
林海命令道,转身对舵手说:“改变航向至275,速度降至4节,深度不变。”
“星辰”号如同暗夜中的猎手,开始悄无声息地转向,向着可疑信号的方向潜去。
回到“肯塔基”号,布拉德肖正在私人舱室内研究任务细节。
他需要与“海神之眼”进行水下对接,获取其收集的关于“海龙系统”的数据——那是中国在南海岛礁部署的新型反潜系统,据说其核心算法能够通过人工智能预测潜艇航线。
如果美国海军能获得这些数据,将在水下对抗中获得压倒性优势。
然而,在如此接近中国水域的地方进行此类操作,无异于虎口拔牙。
布拉德肖清楚,一旦被发现,不仅会引发严重外交事件,更可能首接导致军事冲突。
“舰长,我们即将进入预定区域。”
肖恩的声音从通讯器中传来。
布拉德肖回到控制中心:“释放通信浮标,发送识别信号。”
几分钟后,声纳员报告:“接收到回应信号,确认是‘海神之眼’,方位020,距离2000码。”
“很好。”
布拉德肖点头,“准备对接程序。
全船保持最高级别静默状态。”
“肯塔基”号开始与无人潜航器进行复杂的对接程序。
这个过程极为精细,需要潜艇保持完全静止,而这在强洋流区域异常困难。
与此同时,“星辰”号上的声纳系统再次捕捉到了那个异常信号。
这次信号更清晰了一些,王海成功地锁定了大致方位。
“信号源似乎在移动,速度很慢,约3-4节。”
王海报告道,“间歇性消失,可能是采取了某种隐身技术。”
林海凝视着声纳屏幕,眉头紧锁。
多年的反潜经验让他产生了一种强烈的预感——他们可能正在追踪一艘极其先进的外国潜艇。
“向基地报告情况,请求卫星支援侦察。”
林海命令道,“继续保持跟踪,但保持安全距离。
我要知道那到底是什么。”
南海深处,两只钢铁巨兽开始了一场无声的追逐游戏。
一方试图完成绝密任务而不留痕迹,另一方则决心揭开迷雾中的真相。
在这场高科技的猫鼠游戏中,任何一方的误判都可能引发灾难性后果。
“肯塔基”号终于成功与“海神之眼”对接,数据开始传输。
进度条缓慢移动:10%...20%...30...突然,声纳员紧张地报告:“舰长,检测到另一个声纳信号,方位195,类型不明,但特征与中国新型潜艇相符!”
布拉德肖的心一沉:“距离?”
“约15海里,正在缓慢接近!”
数据传递才完成35%。
布拉德肖面临艰难抉择:立即中断任务撤离,还是冒险继续?
深海之下,危机西伏。
“幽灵之约”刚刚开始,就己濒临暴露的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