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戳我直接看全本<<<<

皇帝命我回府。

事已至此,无法挽回。

我告退之前,伍清婉挽留,“合纵成功后,六国联军,还需一位统帅指挥联军,与秦国对战,诸葛丞相还请多多费心。”

这是奏折中提过的,原本我是不二人选。

后面还要出使五国,以及带领楚军,与其他五国军队会师,协同指挥。

我费心的规划好每一个细节,但总是与伍清婉前一天所上奏折不谋而合。

为了楚国,我最后还是以副帅的身份,带兵出征,对阵秦军,却在阵前被诬陷通敌叛国,斩首祭旗。

伍清婉在砍下我的头颅时,笑道,“诸葛姐姐,你安心的去,楚国丞相以后就只有我一人,我也会替你好好照顾皇帝陛下。”

这一世,我一定揭开伍清婉的真面目,洗刷我的冤屈。

我默默的回了丞相府。

第二日早朝,圣旨颁布。

“伍清婉献策有功,升为左军将!”

02

原来我走后,伍清婉与皇帝连夜商谈,已经确定后续事宜。

连处理南蛮俘虏,治理南蛮之地的政策,伍清婉提出来的主张,都是我还没送上去的奏折里写到的。

我辛辛苦苦一年半,深入不毛之地,平定南蛮,转眼间大半功劳归了伍清婉。

更让我惊讶的是,伍清婉所要采取的行动,对六国联军的布置,各国间矛盾的处理,与我袖子里还来得及呈送上去的奏折,又是一样。

我眉头紧锁。

“诸葛丞相,伍爱卿所奏,是否有不妥?”

我的表情被皇帝看在眼里,皇帝似笑非笑。

伍清婉在接受朝臣恭维之时,意气风发的对我抱拳,谦虚道,“丞相大人深谋远虑,想必会有更好的建议补充?”

我摇头,“伍大人句句切中要害,行军布阵之法,颇有孙子之风,臣并无补充。”

皇帝点头,“如此甚好。伍爱卿年少有为,腹有良策,希望诸葛丞相能多提携,互相配合,为大楚效力。”

他看向伍清婉的目光,充满欣赏。

下朝之后,我不禁好奇,问伍清婉,“你师从何人,是如何想到合纵之策?又是如何了解山川地形,布置军队的?”

“要知天下事,熟读五车书。”

伍清婉笑答,一副早知道我会问她的样子,“丞相大人莫不是被我抢了先,心中不满,故有此问?”

“诸葛丞相,陛下刚才都说了,你和伍大人都是大楚的栋梁,切不可心生间隙啊!”

“对啊,有青年俊才为陛下出谋划策,诸葛丞相应当感到欣慰,怎能心怀怨恨,嫉贤妒能呢?”

“五年前你受先帝所托,连升九级成为丞相之时,我等元老可是尽心尽力辅佐,一心为国。”

朝中几位老臣,纷纷劝导我。

伍清婉却说,“晚辈有什么地方不小心冒犯了丞相大人,丞相要教导晚辈,晚辈没什么可以抱怨的。”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