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章:认怂保平安,败家清单初规划

>>> 戳我直接看全本<<<<
穿过抄手游廊时,赵不器还在揉着头皮。

刚才拔针留下的刺痛没完全消散,脑子里却反复回放着父亲赵文渊那句 “再敢提读书就打断腿”,像根无形的鞭子,时刻提醒他 “草包人设不能崩”。

狗剩跟在身后,手里提着个紫檀木食盒,里面是小丫鬟刚热好的桂花糕 —— 怕他空腹去前厅,特意准备的垫肚子小食。

“少爷,您慢点走,这廊下的青石板滑,上次您就摔过一跤,还骂石头不长眼呢。”

狗剩絮絮叨叨地提醒,语气里满是憨首的关切。

赵不器脚步一顿,尴尬地咳了声。

原主连摔一跤都要迁怒石头,这脾气也太娇纵了。

他接过食盒,捏起一块桂花糕塞进嘴里,甜糯的口感混着桂花香,倒让紧绷的神经松了些。

“知道了,我又不是三岁小孩。”

说话间,己到前厅门口。

隔着雕花木门,就听见里面传来妇人温和的声音:“厨房炖的燕窝怎么还没好?

不器刚醒,身子虚,得补补。”

是原主的母亲,柳氏。

赵不器深吸一口气,推门进去。

只见八仙桌旁,柳氏正坐在铺着软垫的圈椅上,穿着一身藕荷色绣牡丹的褙子,发髻上插着支赤金点翠步摇,见他进来,立刻笑着招手:“我的儿,可算醒了!

快过来坐,娘给你留了最好的位置。”

桌对面,赵文渊己经端坐在主位,手里捧着本《资治通鉴》,眉头却皱着,显然还在为昨天 “读书病” 的事烦心。

见赵不器进来,他眼皮都没抬,只冷冷哼了声:“还记得来吃早膳,没把脑子彻底读傻。”

赵不器连忙凑到柳氏身边坐下,自动忽略父亲的冷嘲热讽。

他知道,现在不是硬碰硬的时候,认怂保平安才是王道。

“娘,我这不是惦记您炖的燕窝嘛。”

他拉着柳氏的袖子,学着原主平日撒娇的语气,虽然自己都觉得别扭,却不得不演下去。

柳氏被他哄得眉开眼笑,伸手摸了摸他的额头:“瞧这孩子,就知道嘴甜。

昨天可把娘吓坏了,你说你好好的,读什么书啊?

咱们家又不缺你那点功名,你开心就好。”

说着,她从袖口掏出个绣着鸳鸯的锦囊,塞到赵不器手里。

锦囊沉甸甸的,隔着丝绸能摸到元宝的形状。

“这里面是五十两银子,你拿着零花。

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别委屈自己。

要是你爹说你,娘帮你拦着。”

赵不器捏着锦囊,心里咯噔一下。

五十两!

在明朝,普通农户一年的收入也不过三五两,柳氏居然随手就给五十两零花钱,原主的 “败家”,看来也有母亲溺爱纵容的成分。

他刚想推辞 —— 毕竟刚穿越过来,还没适应 “挥金如土” 的生活,就听见赵文渊 “啪” 地合上书本,瞪着他:“你娘给你钱,是让你安分点,不是让你去赌坊、逛集市瞎折腾!

我可告诉你,这五十两要是再被你输光,或者拿去买些没用的玩意儿,看我不把你的月例停了!”

赵不器心里一紧,连忙把锦囊往怀里塞,陪着笑说:“爹您放心,我肯定不乱花!

我就是…… 就是想买点东西,证明我没再想读书的事。”

“最好如此。”

赵文渊脸色稍缓,却还是没好气,“你名下那两家铺面,一家亏得底朝天,一家被钱通糊弄着,每月还要我贴银子进去。

你要是还有点良心,就别再添乱。”

柳氏立刻护着儿子:“文渊!

孩子刚醒,你提这些干什么?

铺面亏了就亏了,咱们家又不是输不起。

不器还小,等他玩够了,自然就懂事了。”

赵文渊被噎得说不出话,只能拿起茶杯猛灌一口,不再吭声。

早膳很快端了上来。

水晶虾饺、翡翠烧卖、燕窝粥,满满一桌子精致的点心,比赵不器现代过年吃的年夜饭还丰盛。

柳氏一个劲地给他夹菜,嘴里不停念叨:“多吃点,看你昨天折腾的,都瘦了。”

赵不器一边应付着母亲的投喂,一边脑子里飞速运转。

父亲的严厉、母亲的溺爱,原主留下的烂摊子(亏空的铺面、败家的名声),还有那五十两零花钱…… 种种信息交织在一起,让他渐渐理清了思路。

看来在这个家里,“搞正事”(读书考科举)是绝对的禁忌,只会招来针灸和打骂;而 “败家” 虽然会被父亲念叨,却有母亲撑腰,至少能活得舒坦。

既然如此,那不如索性把 “摆烂” 进行到底,把 “败家” 当成主业来经营。

一来,能稳住 “草包人设”,避免再遭针灸之苦;二来,母亲和月例能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不用愁生计;三来,说不定还能靠着现代的 “摆烂智慧”,把原主的败家事业 “发扬光大”,甚至盘活那两家亏空的铺面?

想到这里,赵不器心里豁然开朗。

他放下筷子,擦了擦嘴,对柳氏说:“娘,您放心,我今天就把这五十两花了,保证不碰书本,也不让爹生气。”

柳氏笑着点头:“好,好,你开心就好。”

赵文渊却皱起眉:“你又想干什么?

别再去赌坊,也别买那些没用的鹦鹉、猴子!”

“爹,我这次肯定买有用的!”

赵不器连忙保证,心里却己经开始盘算 —— 什么叫 “有用”,还不是我说了算?

只要不碰读书,不闯大祸,买什么都能算 “有用”。

早膳过后,赵不器以 “消化食儿” 为由,拉着狗剩回到了自己的院子 ——“不器院”。

院子里种着几棵海棠树,树下摆着张石桌,旁边还有个小池塘,养着几尾锦鲤,环境倒是清幽。

“狗剩,你跟我说说,原主…… 哦不,我名下到底有多少家底?”

赵不器坐在石凳上,从怀里掏出那个五十两的锦囊,放在桌上。

狗剩也坐了下来,掰着手指头仔细回想:“少爷,您名下有两家铺面,一家是西街的绸缎庄,去年被您折腾得亏了两百多两,现在基本没人光顾了;另一家是东街的杂货铺,由钱通管家打理,说是每月有几两盈利,其实都是钱通糊弄您的,我听杂役说,那铺子早就快撑不下去了。”

“还有呢?”

赵不器追问。

“每月初一,账房会给您送二十两月例,夫人还会偷偷给您私房钱,上次夫人给您的百两私房钱,您还没花完,藏在床底下的暗格里呢。”

狗剩压低声音,“对了,您还有几间祖上传下来的佃户房,每月能收十几两租金,不过都被钱通管着,说是帮您存起来,其实……其实什么?”

赵不器敏锐地抓住重点。

“其实钱通肯定私吞了不少。”

狗剩撇撇嘴,“上次您想买西域宝马,问钱通要银子,他说您的租金都花光了,结果三天后就给您牵来了一匹宝马,还说多花了三十两‘骏马的伙食费’。

我看那宝马根本不值那么多钱,钱通肯定从中赚了差价。”

“钱通?”

赵不器心里记下这个名字。

看来这个管家不简单,既会帮原主花钱,又会从中捞好处,是个 “专业的败家助手”。

以后要是想搞点大的败家项目,说不定还得靠他。

他站起身,走到池塘边,看着水里游动的锦鲤,心里渐渐有了计划。

“狗剩,你去把床底下暗格里的私房钱拿出来,再去账房支这个月的月例。”

狗剩愣了一下:“少爷,您要这么多银子干什么?

您昨天刚输了十两,今天再花这么多,老爷肯定会生气的。”

“放心,我有分寸。”

赵不器笑着说,“我今天就要把这五十两零花钱、百两私房钱、二十两月例,都好好规划一下。

第一步,就是把这五十两花出去,让爹看看,我是真的不想读书,只想败家。”

“那您想怎么花?”

狗剩好奇地问。

赵不器摸了摸下巴,脑子里闪过现代各种 “花钱套路”。

买奢侈品?

太俗。

去青楼?

风险太高。

赌坊?

父亲明确禁止。

想来想去,还是昨天狗剩提到的 “西街奇货铺” 最靠谱。

“听说西街新开了家奇货铺,有会算数的猴子?”

赵不器问。

“是啊少爷!”

狗剩眼睛一亮,“我听杂役说,那猴子可厉害了,能算加减法,还会给客人递东西,好多人都去看新鲜呢!”

“好,那咱们今天就去奇货铺。”

赵不器拍板,“不仅要买猴子,还要买些其他新奇的玩意儿。

五十两不够,就从私房钱里补。

总之,今天一定要把场面搞大,让全京城都知道,我赵不器又开始败家了,再也不提读书的事!”

狗剩虽然觉得少爷花钱太冲动,却还是听话地跑去拿银子。

看着狗剩的背影,赵不器捡起一颗小石子,扔进池塘里,溅起一圈涟漪。

他知道,这只是他 “败家计划” 的第一步。

接下来,他还要盘点那两家亏空的铺面,接触那个 “专业败家” 的管家钱通,甚至可能要和父亲口中的 “王公子”(原主的败家朋友)打交道。

但不管怎么说,至少现在,他找到了在这个陌生世界生存下去的方向。

至于未来能不能把 “败家” 事业做出花样,甚至盘活资产,那就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读书哪有花钱爽啊……” 赵不器喃喃自语,嘴角不自觉地扬起。

他突然发现,这种 “摆烂生存” 的日子,好像也没那么糟糕。

没过多久,狗剩就提着两个沉甸甸的钱袋回来了。

一个装着百两私房钱(十锭沉甸甸的银子),一个装着二十两月例(两锭银子)。

加上桌上的五十两锦囊,总共一百七十两银子,堆在石桌上,闪着诱人的光泽。

赵不器看着这些银子,心里的 “败家之魂” 彻底被点燃。

他拿起那五十两锦囊,塞进怀里,对狗剩说:“走,咱们去西街奇货铺!

今天一定要好好逛逛,不把这五十两花完,绝不回来!”

狗剩连忙跟上:“少爷,等等我!

我去拿件外套,西街人多,别挤着您!”

两人一前一后走出院子,阳光洒在身上,暖洋洋的。

赵不器深吸一口气,感受着明朝京城的烟火气,心里充满了期待。

他不知道,这次西街之行,不仅会让他买到 “会算数的猴子”,还会遇到更多意想不到的人和事,彻底拉开他 “大明败家生涯” 的序幕。

而此刻的前厅里,赵文渊正对着柳氏叹气:“你说这孩子,刚醒就想着花钱,什么时候才能懂事啊?”

柳氏却不以为意:“懂事有什么好?

像你一样天天皱着眉头,多累啊。

不器这样挺好,开开心心的,比什么都强。”

赵文渊无奈地摇摇头,拿起《资治通鉴》,却怎么也看不进去。

他总觉得,今天的赵不器,好像和以前有些不一样了。

但具体哪里不一样,他又说不上来。

只能在心里祈祷,儿子这次别闯太大的祸。

赵不器自然不知道父亲的担忧。

他正和狗剩兴致勃勃地走在去西街的路上,脑子里己经开始规划:五十两银子,买猴子花多少?

买其他新奇玩意儿花多少?

要不要留点钱请王公子他们吃饭,巩固一下 “败家联盟”?

看来,这 “摆烂生存” 的日子,也需要好好规划才行啊。

赵不器心里想着,脚步不由得加快了几分。

西街的奇货铺,还有那只 “会算数的猴子”,正在不远处等着他呢。

>>> 戳我直接看全本<<<<